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当花木兰遇到祝英台(历史同人)——御风流

时间:2020-07-24 10:39:43  作者:御风流
  三进院落中前院是驿报中转往来之地,是整个驿站的核心场所,也是祝英台今后的办公场所。她今后的主要任务就是接受各地驿报,根据封皮上的文字和标记进行分类和归档记录。
  驿报何时进何时出,从哪来到哪去,经哪个驿卒的手送出去,加急情况如何都得一一登记在册,容不得丝毫纰漏。
  中院是居住之所,共有大小屋宇六间,是供本站驿卒和往来驿卒休息之所。当然,只有书记员是单间,其他人都是通铺。
  当老驿卒说所有屋子都是空的,任凭挑选的时候,祝英台不是没有动过将最大的那间房子占下来的念头。后来想想此举太过招眼,遂作罢,退而求其次选了一件稍次的屋子住下。
  至于后院就简单了,马厩粮仓和厨房水井等一应生活设施都被安排在了后院。
  从没有近距离接触过马的祝英台边壮着胆子去摸马厩里的高头大马,边听老驿卒说一些驿站细规。
  当听到,按军制,似金汤城这般的边地要冲,应有书记人员三,驿卒八,中上马匹二十,杂役五的时候,祝英台有些回过劲来了。
  怪不得她一直感觉这驿站怪怪的呢,原来是少了几分人气。打她进门起,除了这个须发皆白,身形佝偻的老驿卒,还真没有见过旁人。
  祝英台看了看空荡荡的院落,不由好奇发问道:“其他人都在哪呢?”没道理整个驿站就她和老驿卒两个人吧。
  祝英台的确没猜错,驿站的确不止她和老驿卒两个人,而是三个人。还有一个是老驿卒的假子,脑子有些不大灵光。因为怕冲撞到她,所以老驿卒没带他出来。
  这消息震的祝英台半天没缓过神,满编十六个人的驿站只有三个人?还是一新人、一老、一傻?这缺员也缺得太离谱了吧。下意识的数了一下马厩,还好,马匹是齐备的。
  老驿卒见祝英台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慢慢解释道:“幢主不是没想过把人配满,可咱们这识字的人少,还个个都有有要紧的差事去办,根本没功夫理会咱们这个芝麻大小的驿站。从外边请人吧,咱们这又太偏,开出天价都没人肯来。”
  “上一任书记官,跟着秦大夫学习了大半年,这才习得几十个字,办事也还算勤勉。可偏偏上次睡迷瞪了把一封加急军报归到了普通军报里,误了军机,直接被砍了脑袋。”
  “这一砍,整个城里就再找不出认字还有闲的人了,是以书记官的职位也空了大半年了好在最近没有紧急军情,小老儿才没有出差错。现在您来了,小老儿也能卸下这个担子,好好松一口气了。”
  祝英台这才了然,这年头书的确不是谁都能读的起的,书本、纸张、笔墨的高昂费用就像一道天堑,挡住了许多人。于是识字率低下,九成九的人都是文盲,甚至有些人一辈子连左右都分不清楚。
  江南富庶和平之地都是如此,更别说这动荡不安的漠北了。
  想想也对,要不是缺人到了一定地步,怎么会让自己一个女子来当驿卒。
  意识到自己重要性的祝英台也带上了几分征询的口吻问道:“那么驿卒为何也不满员?”
  “待遇差啊,适龄男子即便去当个丙等兵,也不愿来咱们这当个驿卒。”
  “这待遇哪里差了?”祝英台有些吃惊,这里房子大还宽敞,又有热炕。这种日子给个神仙也不换才对啊。
  老驿卒眼神有些变了,由恭敬变成了看傻子。但也只是一瞬,快到祝英台还没有察觉到异常,眼中又恢复了往日的混浊。
  “好叫上官知晓,咱们驿卒拿的饷银是定例,除了您作为书记官稍高一些,咱们和兵营里那些兵拿的并无什么不同。”
  听了解释,祝英台更糊涂了,既然并无不同,那怎么没人来呢,这条件这么好。
  老驿卒继续解释道:“可这当兵和当驿卒又有不同了。驿卒是个死差事,就算办事再怎么勤勉被上峰赏识,顶天了也只能是个驿卒。当兵就不同了,首级累功升迁,有把子力气加上运气好,三年就能升任屯长。就好比咱们幢主,一个蛮首,直接就成了人上人。”
  “而且咱们饷银也是定例,哪里比得上那群当兵的,一个蛮子首级就能换二钱银子或是半斗米。逢着大胜,咱们辛苦一年都比不上他们和蛮子干一场来的钱多。远的不说,就前几天剿马匪,他们拿的赏银就足抵得上咱们半年了。”
  听着老驿卒絮絮叨叨的说,祝英台也算回过味了。这驿卒差事不吃香,无外乎就三个原因:“一是没油水可捞;二是没前途,升迁无望;三是这事情细微琐碎,必须得有十足的耐心,稍微出点纰漏就是人头落地。”
  好在这三个理由对祝英台都没什么影响,她根本就不需要捞钱,书箱里还有些琐碎银两和三块金饼,那是她的路费和原本求学打算给老师送的束脩。虽说近来为了治病花了不少,可仍旧是当驿卒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只要现在的她愿意,这些钱足够她在漠北买上几十亩上好的地,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小财主。
  至于前途,驿卒的活都干不好谈什么前途,病没养好之前她是不打算进军营的,毕竟进去了最多也是个乙等兵,指不定战场上一个照面就被蛮子斩了脑袋。
  昨天轻轻巧巧就被花木兰掀翻在地后她明白了一个道理,以前的做梦都想着驰骋疆场的想法简直是荒谬透顶,自己苦读诗书,满腹经纶可不是与人去逞一时血勇的。怎么说也得当个谋臣,做个劳心者可不比匹夫之勇来的强?
  至于老驿卒担心的最后一点,那就更容易了。驿报分为六等十二级,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用以区别。甲极最高,属于十万火急,必须人马不歇的送。癸等最低,属于一般军户与家中子弟之间往来,普通传送就好。再加上表示方向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属封泥,满打满算也只要掌握不到五十个字,这对祝英台来说就和呼吸一样简单。
  总得来说,祝英台对目前的生活还是很满意的。驿站人少安全,不仅降低了身份暴露的风险。而且通过军情往来可以让她更好的了解世情,尽快融入这个社会。
  更何况,她如今也能算是独掌一方大权的人了!虽然手底下只有两个人,还是一老一傻。
  然而祝英台仍旧发现了这两个驿卒身上的优点,老驿卒人老成精,人情练达,在军中多年知道不少秘闻轶事,还有一手精湛的相马术,按他的话说,没有什么马能逃过他的眼睛。平日里马有什么小毛病,老驿卒一个人就能搞定。
  至于老驿卒的假子,祝英台也见过了。人长的粗壮憨直,一笑满嘴的牙都会出来凑热闹,一看脑子就不大灵光。但是为人老实本分,孔武有力,不用提防他会有什么坏心思,整个驿站的粗活累活他一个人就能包圆了不说,人还很有服从性,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实是看家护院不二人选。
  至于祝英台自己,还在努力成为一个劳心者。不将十卒者,何以帅万军?本事,都是在基层一点点磨出来的,岂不闻宰相必起于州部?
  脱下大氅,换上粗布麻衣,配好制刀。从今天起,祝英台就成为了一名正式的驿卒了!
  ※※※※※※※※※※※※※※※※※※※※
  其实在十二测存稿里花花和英台第一阶段已经写完了,一直在考虑是完结在第一阶段,让她们两个幸福快乐的生活在漠北,还是继续写她们两个去打天下,愁啊。
 
 
第18章 
  老驿卒说的没错,驿卒的日子的确是过的重复而琐碎。好在祝英台是从族学师傅的严苛教导下过关的人,要不然还真不能保证这每天大量的重复工作不出一点差错。
  即使是临近年关,也每天都有驿报源源不断的送来送去。但好在多是丙丁两级的驿报,还全都是用来传递皇帝犒赏边军的旨意,稍微谨慎一些便没有问题。
  走马上任十多天后,祝英台也在老驿卒的指点下摸到了几丝关窍,行事愈发行云流水起来。
  甲乙两级的驿报基本上都是和边患有关,甲级驿报是战况,乙级驿报是后勤粮草运度。
  眼见着今天已快太阳西下,祝英台检查完最后一份戌级驿报的火漆泥封之后,满足的伸了个拦腰,吩咐了刘刻,就是老驿卒的假子关门落锁之后,披起大氅施施然的踱步去了中院。
  从屋里取出制式长刀,祝英台循着记忆舞了起来。
  扫、劈、拨、削、掠、奈、斩、突,一套下来已是大汗淋漓,在这数九寒天头上已经升起了腾腾白气。
  回刀入鞘,祝英台扯着袖子将额上热汗擦尽,转身回房,打算洗个热水澡就睡觉。
  进入屋中,仔细将房门掩好后,祝英台进入了一天中最放松的时间。
  解开胸前束缚,一瞬间的释放感令她感觉整个人灵魂都出窍了。将整个人浸入水中,热水所带来的热量很好的缓解了她因为运动过度而酸软无力的肌肉。
  五指张开,再握紧。感受着来自身体内部的力量,祝英台满意的点了点头,总算恢复一些了啊,成日里喝的那些中药果然还是有用处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没有战争的和平日子真是太好了。
  但是祝英台并不知道,当她在满足的洗着热水澡的时候,老驿卒刘峰差点都要把为数不多的头发给揪秃了。
  刘刻脑子不怎么好使,自然也不知道自己的义父在愁些什么。不过他为人忠厚,还是贴心的倒了一杯水给刘峰,希望能够以此缓解自家义父的愁思。
  刘峰漠然的接过茶盏,也不往口里送,只是缓慢的摸着杯沿,一圈又一圈……
  良久才对刘刻说道:“齐五爷那怎么说?”
  刘刻赶忙起身答道:“齐五爷要义父您多留点神,继续照看着。”
  “唉。”刘峰长叹一口气。
  还照看着,怎么照看啊,这新来的人都快赶上后院的公鸡了。天不亮公鸡还没打鸣呢就晨起在院内舞刀,等到天亮了就去后院射箭,射完一壶箭之后就叫他们两起床开门,准备处理当天的驿报。
  整个早上,除了上茅房,都是在前院坐着处理事情,连饭都是送到跟前的,挪一步都不乐意的那种。
  少言寡语,很少和人说话,更别说齐武让他们留意的陌生人了。一个人看书就能看一整天,刘峰真是弄不明白,那沾满了灰的军法条例有什么好看的。
  等吃过了饭,就去马厩里牵一匹温顺的阉|马绕着宅子开始跑圈,根本用不着他留心,人家就不离宅子超过三十米。定时出去,定点回来,压根不让人操心,一点错处都没有。
  骑马回来就又开始处理驿报,直到驿站关门落锁,再舞一遍刀后就洗澡睡觉。这都能是奸细,那天底下估摸着就没什么好人了。
  刘峰仔仔细细的观察了有十来天,愣是一点端倪都没发现。真要说有什么异常,也只有每天都得洗个热水澡这一项。不过顶天了就是废多些柴火,而且人家还给了钱的。
  一杯热茶,就在刘峰的长吁短叹中慢慢变凉。
  “义父,您怎么了?”刘刻见状小心翼翼的问道。
  刘峰颇有些羡慕的看了看他这个义子,将冰冷的茶水一饮而尽。
  看来有时候做人还是笨点好,笨点就没那么劳心费神,成日里可以吃饱了就睡,多舒坦。
  “别瞎琢磨了,该干嘛干嘛去。齐五爷说让咱爷两盯着咱们就盯着吧,总不能出什么差错。”
  刘刻不解其意,只能嘴上应着:“诶,儿子知道了。”
  且先不说驿站这边掩于海面下的动静,城主府直接就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浪花。
  起因是军需官谢驱拿着一份驿报就风风火火闯入了节堂。他资历老,早在花木兰还没有升任幢主之前,就在金汤城当了军需官,从某种程度来说,谢驱算得上花木兰的半个师傅。
  是以根本没人拦他,拦也拦不住,只能提前派人去知会花木兰一声,免得乱了规矩。
  可也许是老而弥坚的缘故,通传的小兵跑断了腿也才堪堪和谢驱走了个前后脚。正待通禀之时,花木兰已经抬头看见了大步流星走过来的谢驱。
  和谢驱共事已久,花木兰很是敬佩这位老行伍的人品和能力,自然也清楚他那性急如火的脾气。这般匆忙,想来是有什么急事了。花木兰挥挥手让小兵退下,自己搁笔起身迎了上去。
  花木兰看着谢驱笑道:“司库,哪阵风把您吹来了?我记得前段日子才给您送了一千石粮食过去,您总不会是又来找我催账的吧。”
  “粮食已经尽够了,老夫此次来不是找你催账的,是还有别的事情找你商量。”
  花木兰将自去倒了一杯茶,把茶杯塞到谢驱的手里后问道:“愿闻其详。”
  谢驱闻言没好气的白了花木兰一眼:“闻什么详,你小子居然还在我面前装样,你学的那点东西还都是老子交给你的,尽拽文,忒不爽利。”
  花木兰也只有点头附和的份,倒像是完全忘了谢驱当年教她时那副掉书袋的酸模样。
  把作为一个老人家的谱摆完了,谢驱说起了正事,将驿报往花木兰手里一塞,说了句你自己看,就端着茶杯坐在椅子上饮茶了。
  花木兰看着手中这份辛级驿报,弄不清楚谢驱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这种芝麻大的小事也值得谢驱跑一趟?还是说这当中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花木兰下意识的就挑开了封皮,想抽出里面的驿报……
  谢驱急了,将口中的茶水急急咽下之后怒道:“谁让你看驿报了!”
  花木兰更懵了,您老人家从城外跑过来就为了送这么一份驿报,不为了看难不成是为了烧啊?
  好在谢驱并没有让花木兰疑惑太久,直接了当的将要求点明:“你看封皮。”
  封皮是制式厚麻纸,火漆、泥印也堪合无误,应该是到了谢驱手里才第一次打开,不存在中途泄密的问题。
  花木兰左看右看都没看出个所以然来,最后终于将目光投向了封皮上的字迹。只是一瞥,就看出不对劲了。
  因为驿报每到一处都要检验完整性,所以都会有驿站人员的检查记录,离目的地越近,这检查记录就越靠后。
  这份封皮上最末一行的字迹清丽隽秀,飘逸洒脱,显然不是凡品,直接将其上几行还算看的过眼的字迹称成了鬼画符。
  当看到花木兰呆站在原地的时候,谢驱就知道她已经看出了其中的蹊跷,蒲扇大的厚掌毫不犹豫拍在了案上,做出了一副勃然大怒的模样:“藏的挺好啊,一点风声都没走漏。找了个读书人回来居然不第一时间往我那边送,替我打打下手,减轻一些压力,居然还把人往驿站推。你这不是百年松树做柴烧——大材小用吗?”
  花木兰还能说什么,唯有苦笑而已。那小姑娘果然是锥处囊中,锋芒毕露啊。都打发她到驿站了还能凭着一手好字让谢驱找上门来要人,这本事,不得不说一句佩服。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