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当花木兰遇到祝英台(历史同人)——御风流

时间:2020-07-24 10:39:43  作者:御风流
  至于原因,很简单,花木兰所说的归乡那两个字让她想家了。
  从悬崖上跌落,没死。这已经称得上奇闻怪谈了。转而出现在白雪皑皑的北地,祝英台也认了。反正出现在自己身上的稀奇事也不差这一件,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能捡条小命已经很不错了,她也不敢指望更多。
  但是令祝英台最不能接受和理解的是,她这一脚踩空,居然让她跌落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朝代!
  其实也不能说完全陌生,只是她从秦舞口中所得知的消息来判断,这近百年的历史和她从书中所了解的完全不同!
  她所熟悉和了解的,只止于魏蜀吴三家归晋,随后八王之乱,永嘉南渡。王室偏安一隅,中原异族入侵,战火连天。而今后的历史走向就如同脱缰的野马,朝着她完全不熟悉的方向一路狂奔。
  此刻她所战立的这片土地上早已没了什么晋朝,王敦之乱,为祸江东,尽灭司马氏一族。随后江东几十年内乱,你方唱罢我登场 ,不知城头变幻了几番王旗之后,南边终于建立起了一个名为楚的国家。更多的消息,秦舞不知道,她也就止步于此。
  至于北边,那就更乱了。按祝英台所了解的历史,北边应该先是石赵乱政,羯胡南侵,纵横北地无敌手。后有秦一统,以倾国之力伐南,于淝水大败而归,北地由是重归混乱。
  但是现在却完全不一样,北地早已一统,然而并不是秦国,而是燕国,国姓名为慕容。据秦舞所言,太|祖高|皇|帝出身燕国慕容氏,虽为汉家女子所生的庶子,但却雄才伟略。十五挽强弓,驯烈马,从当时的一众兄弟中脱颖而出。躲过宫闱轧压之后,得以独领一军南征北战。二十年辛苦,一统北地。承继大统之后又是十年改革,重用汉臣,纳汉家女为后,成功弥合了汉胡两族之间的纠纷。
  如今的燕国皇帝就是太|祖嫡长子,正经八百的中宫嫡子。虽没有太|祖那般雄才伟略,但也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不仅成功延续了太|祖的政策,使政权实现了平稳交接,跳出来近百年来北地君不过两代的怪圈,还构筑了漠北防线。而且事实证明,漠北防线对于抵抗柔然边患还是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的。
  就这种已经乱成一团的历史走向,还送她回家?她自己都不知道家在哪,也许早在南地内乱时就被屠戮一空了吧。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南边那帮人,说起北伐一个个都兴趣缺缺,可杀自己人窝里斗的本事那可是一流。局势动荡,族中长辈决定若是稍有行差踏错,合族的脑袋也只会成为别人功劳簿上的一串数字。
  人一旦陷入回忆,对时间的感知就会变得十分缓慢。祝英台只以为自己只是稍微想了想,殊不知已经让花木兰等了半刻钟有余。
  花木兰耐心还是有的,但是看着自己面前这个女子脸上越来越明显的苦笑,独属于女人的直觉告诉她,她应该是触到人痛处了。
  果不其然,祝英台微微摇头,哑着嗓子,强忍哭意道:“我……已经没有家了。”
  花木兰:这嘴诶,尽好的不灵坏的灵。
  甭管花木兰在心底怎么骂自己乌鸦嘴,好好得就把一小姑娘就给惹哭了。祝英台还是非常坚强地将把早已编好的理由说出口了:“在下姓祝,双名英台。家……”言及于此,祝英台故意顿住了,接着沉声道:“祖上本为中原世宦之族,然羯胡乱华,家道中落,吾父为族中旁支,未能南渡,只得北逃。后隐于辽东丛林之中,双亲费尽心血将吾抚育成人……”
  花木兰认真倾听着,出口打断了祝英台的我煽情表演:“慢着,以我观之,你家日子过的应该还不错,也穿的起丝制衣物,干嘛想不开往这边来,在辽东山林里待着不也挺好的吗?”
  早有预备的祝英台不慌不忙解释道:“去岁吾父亡故,临终前交待我认祖归宗。父命不可违,是以南来。”
  花木兰颔首,似乎是相信了这个解释,示意祝英台接着说下去。
  见花木兰点头,祝英台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说到这,计划就算完成一半了。至少不用担心被拉出去当做妖怪砍了,或是被浇满头黑狗血用以驱邪了。
  然而祝英台仍旧不敢松掉心中那口气,因为至此,戏肉才刚刚开始……
  “边地闭塞,未知中原消息。前几日才从三娘口中得知天下大势,想如今南北分治,家父愿望怕是难以实现了……”
  花木兰眼神微眯,沉声道:“你想要做什么?”
  祝英台等的就是这句话!她一个突兀出现在城外的陌生人,什么身份凭证都没有。别说渡江回家了,出了秦宅她就寸步难行。
  祝英台可是打听的很清楚,漠北是军事防线,行商都要五家联保,出事连坐。以她如今的身份,行不出十里就会被乡民扭送回城。这还不算最惨的,若是遇上那些豪长大户,定是要将她当做流民招揽,签下一辈子的卖身契,此生再无归南之机。
  前有狼,后有虎。几番挣扎之下,祝英台还是决定进狼窝探一探。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有她梦寐以求的军营,而且她很相信自己的本事。识文断字,数算礼乐,边境这帮大老粗拍马也赶不上她。如果能女扮男装入内,混得个一官半职,也好为今后归南做铺垫。
  于是祝英台果断说道:“愿为将军幢前一小卒,任凭驱使,以报救命之恩。”
  “呵。”花木兰难得的冷笑出声。
  花木兰淡淡问道:“可会骑马?”
  祝英台涩声道:“不会。”南边都没有马,她从哪学骑马啊!
  “可会射箭?”
  “未曾习过。”祝英台将头低得更低了。
  花木兰心中好笑:“那枪|术刀法呢?”
  这下算是问到祝英台心坎上了,高兴道:“会刀法。”
  “哐啷。”花木兰毫不犹豫抽刀,把祝英台吓了一大跳。还好她并没有暴起伤人,只是倒转着将刀柄递给了祝英台,说道:“试试。”
  祝英台不明所以,疑惑的看着花木兰。
  将刀塞进犹自懵懂的祝英台手中,花木兰退后三步,双脚不丁不八的站着,解释道:“你使刀,攻击我。”
  祝英台这才明白,这是要考教她本事了。长刀入手,沉甸甸的,分量十足。刀身也没有多余的装饰物,从外表看来,就是一把再普通不过的制式刀。只是刀身上那隐隐约约的云纹,低调的昭示着这是一把百炼之兵。
  大病初愈,人还处在虚弱状态,祝英台不得不深吸一口气,双手握住刀柄,摆出了一个标准的起手式。
  这回轮到花木兰吃惊了,这种唯有将门贵族子弟才能习到的起刀式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学到的,底蕴犹为重要,没有底蕴的暴发户决计是用不出这一招的。光凭这一招,面前这个虚弱的少女说自己出自中原望族的话,就有了五分可信度。
  花木兰还是那般站着,只是背脊的肌肉微微紧绷,默默把防御级别调高了一个度。
  祝英台也没客气,这种千人敌的将军也不是她应该客气的对象。唯有使出真本事,说不定能让“他”高看自己一眼。
  刀起,刀……
  “不好,偏了。”实战经验不足的祝英台在刀落的那一瞬间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他”是故意露那个破绽诱自己进攻的!
  然而已经晚了,力量与经验的双重碾压,让祝英台败的迅速而彻底。
  手腕一阵吃痛,不由自主松开,刀转瞬间就回到了花木兰手中。仿若背后有眼,花木兰轻巧的回刀入鞘,然后以肩发力,让收力不及的祝英台直接撞到了她的肩上,狠狠地摔了一个屁股墩。
  花木兰没有去搀祝英台的意思,只是道:“技巧尚可,力量经验都不足,勉强算个丙等兵吧。”
  祝英台觉得自信受到了很严重的打击,自小苦练的刀术,居然只能算个丙等?再仔细回想了一下花木兰的评语,力量不足是因为大病初愈还没有缓过劲,要是全盛时期表现会更好。
  至于经验不足,那就不是那么好弥补了,非得上战场不可。
  自幼聪颖,学什么都快人一截,如今却陡然受挫。争强之心一时间占了上风,祝英台不服气的说道:“我也可以上战场杀敌的,不是将军您是否还招兵。”
  “你?”花木兰闻言嘴角翘起了一个浅浅的弧度,似笑非笑得眼神让祝英台心里直犯嘀咕。
  紧接着,祝英台就听到了一个犹如晴天霹雳般的消息:“你一个女子,如何参军入伍?”
  被看穿了!不过片刻愣神,祝英台反应了过来。早该想到这一点的,自己的生病时是秦舞在照料,女儿身也已经被秦舞发现,如此想来,被花木兰知道也不算奇怪。只是难免会心里不忿,说好了医家以信为先,定会紧守秘密呢!
  花木兰满足的欣赏了一阵祝英台脸上错愕的神情,已经猜到祝英台在想什么的她,并未出声拆穿。至于告密的黑锅,就让秦舞背一下好了。
  祝英台以手撑地,站了起来,愤愤不平道:“谁说女子不如男,我偏不信,男子做得的事,女子做不成。”
  她的嘴是爽快了,心里气也平了。但却没有想到这些话在花木兰心中掀起了如何的惊涛骇浪。
  是了,谁说女子不如男。我不一样是女子吗?想来在军中待久了,竟连想法都偏执起来。
  看着祝英台,花木兰就好像看到了往昔的自己。憋着一口气,拼命的想要去证明,这世间男子能做成的事情,女子一样可以做到。一味的站在旁人角度,自以为是的为她着想,罔顾她自身意愿,反而是害了她。
  换而言之,否定她,就是在否定当初的自己。
  于是花木兰放缓了语气,说道:“你说的不无道理,只是军中多为男子,你一个女儿身住进去多有不妥。我这还有一个差事,不知你肯不肯干。”
  突然放软的语气和简直贴心到不像话的提议让祝英台心中小鼓狂敲。
  但即便这是沾了□□的鱼饵,她也不得不心甘情愿去咬这个钩。可供她选择的太少,不抓住机会可就什么都没了。
  “愿闻其详。”
  “城外驿站缺个书|记员。”
  “书|记员?”
  “城外有军情驿站,用来传递军报。我看你武艺不足,但应该是个有学识的。恰逢驿站最近有几个老驿卒退伍回乡,一时缺人手。你过去正是人尽其才,再加上驿站是独户住着,女子身份也不容易暴露。”
  花木兰很欣赏这个同她一般倔的后辈,心底难免就起了照抚之意。不想祝英台同自己一般走无数的弯路,大晚上和众多男子挤一个大通铺,战战兢兢得没睡过一个好觉不说,战阵上受伤也不敢寻人包扎,只能强忍着继续上阵。和当兵比起来,当驿卒可是一个将什么都考虑好了的职业,不由得这个小姑娘不动心。
  更何况,花木兰一点都不介意使点小绊子。虽然这些小绊子只要祝英台安分守己,就一辈子都碰不到。
  什么中原逃难望族之后,什么远遁漠北扶养成人,什么奉父命认祖归宗。花木兰是一个字都没信!
  真要是如她所说那般,辽东来的会穿着文士夏装在雪地里跋涉?失心疯才会这么干。至于说认祖归宗?父母牌位都没带,认哪门子祖,归哪门子宗啊?真把她当三岁小孩戏弄呢?
  这个名叫祝英台的少女身上一定有许多秘密,只是不愿对自己说,不得已编了一个错漏百出的弥天大谎。
  有秘密不要紧,说谎也不要紧,人生在世,谁还没有几个不能说的秘密呢,自己不一样隐瞒了女儿身入伍参军么,这些花木兰都可以理解。
  当务之急不是弄清楚祝英台身上的秘密,而是弄明白她是不是奸细。如果是奸细,驿站军情往来不断,对她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蜜罐,定会忍不住偷尝露出马脚。更何况驿站马匹马具俱全,跑路也方便的很。
  只要稍加监视,定能人赃俱获。若不是,那就更好,也算她对小姑娘一片照抚。
  祝英台将来历编好之后,心底的一块巨石就算落了地,自认问心无愧,所以心中也没有花木兰那么多弯弯绕。虽然不明白这天大的馅饼怎么会突然就落到了自己头上,但是心无恶念,不接白不接啊。军营里大通铺哪有独院住着舒坦,至于上阵的心愿,也要把病养好了再去啊。
  所以祝英台果断应下来了这个差事:“承蒙厚爱,敢不效死?”
  ※※※※※※※※※※※※※※※※※※※※
  五千字长更,两天的量,明天没有了,要出去玩。
  话说,评论呢?你们是不是不爱十二了_(:з」∠)_
  只有这一天比一天多的魔鬼T_T
  拔你们头发,哼。
  对了,国庆礼物,不嫌弃十二文笔的话,评论里抽一个幸运儿,给写一个定制短篇(三千字左右)截止到三号!
 
 
第17章 
  自打答应了花木兰驿卒这个差事后,隔天就有人去催祝英台赴任,快到不过半日身份文书都给造好了。若非祝英台在秦舞那确认了驿站并非虎穴狼窝,只是单纯的缺人而已,她都要怀疑自己要被秘密处决,然后尸体被拉到乱葬岗埋了呢。
  安抚好哭鼻子的秦舞之后,祝英台从秦远那拿了三包药,背着自己的小书箱就去了驿站。当然,顺手捎走了秦舞的几件大氅用以御寒,北地这鬼天气,真是冷死个人,单凭她自己那点衣服还真不够看的。
  到了地方才知道,花木兰还真没骗她。
  三进的崭新院落,红墙灰瓦,既气派又好看,比秦家的院落都高了一个档次。更为难得的是,这里还有火炕,白日里只要花上十文钱或者自己去打一担柴,足够睡上三天暖和觉。
  祝英台骨子里是个南方人,真不适应北方的天气。听到老驿卒介绍房间里有炕时眼睛里都能冒出光,若非顾及颜面,还真想立刻添柴烧火和炕长在一起去。
  老驿卒也没有在意祝英台的亢奋,年轻人嘛,有点兴奋劲是正常的。
  然而老驿卒仔仔细细观察了祝英台的一举一动,人老成精的他依旧没有发现任何一点不正常的迹象。这明显就是一个被天上掉的馅饼给砸中的新兵蛋子啊,怎么看怎么正常。
  只是,想着昨日齐五爷来传幢主的命令,要他盯紧点这个新人,有什么异动即刻来报。老驿卒不得不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继续不露声色的观察着祝英台。
  但是明面上老驿卒还是恭恭敬敬的带着祝英台将三进院落都给逛了一遍,言辞之恭敬恳切,完全就是将祝英台奉为了驿站的话事人。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