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科举日常(穿越重生)——岛里天下

时间:2020-08-07 09:34:52  作者:岛里天下
  赵勇用手肘戳了杨成一下:“诶,那哥儿是谁?你亲戚还是乡亲?”
  杨成薅着枣子:“怎的?”
  赵勇打趣笑了一声:“生的好俊俏!”
  杨成竖起了眉毛:“那是我弟媳,你可别瞎打什么怪主意。”
  “弟媳?”赵勇重复了一遍,语气带着惊讶,又有些微失望的意味:“就是你那童生弟弟?”
  杨成应了一声。
  妯娌俩在灶房里忙活了起来,吴永兰切了一块腊肉,烧了些热水在洗刷,腊肉熏制的久了,看起来黑黢黢的一块,但是洗干净后内里的味道却香的不行。
  农家人多多少少都爱熏制些腊肉,腊肉储存的时间长而且还好吃,是年夜饭时的必备品,再者家里来客的时候,弄上一块儿或炒或煮,那可是招待人极好的菜,不仅自家感觉有面儿,来客也觉得很受重视,因此银钱有余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多熏制一些。
  阿喜帮着吴永兰烧火,空了手还把腐竹用温水给泡上了。
  吴永兰不知道阿喜会送腐竹,原本是打算用葱炒腊肉的,那香味儿可以飘出去老远,别人闻着都知道他们家里日子红火,但是今年家里的腊肉熏制的少,她不敢取太多腊肉招待客,只切了巴掌那么大一块儿。
  招待人能用腊肉已经很不错了,肉管饱是想都别想的,大家心里都有数,但到底还是怕炒葱装盘的时候显得太少,不太好意思端上桌子。
  腐竹泡散了之后瞧着挺有份量,不像葱炒焉儿了会变少,她稀奇腐竹也想尝尝味道,不过心里还是没底儿,担心腐竹坏了肉的味道,毕竟家里实在很少吃肉。
  “这东西好吃吗?什么味道啊?”
  阿喜答道:“味道很、很好,有些豆腐的味儿。”
  吴永兰出嫁前可吃不过不少豆腐,家里做坏品相不好的豆腐都是他们的口福,当初吃过几回豆腐炒腊肉,那味道至今她都还馋呢,经阿喜这么一说,她咬牙把腐竹切碎了备着。
  阿喜也没闲着,学着杨晔昨天拌腐竹的料也拌了一盘凉拌腐竹,上次和吴永兰两口子一起吃过饭,他知道两人喜爱吃辣,而且也很能吃辣,凉拌的腐竹他们应该会很喜欢。
  切了辣椒后手很辣,他去外头的水缸舀了些水洗手,隔着墙都能闻见喷香的炒腊肉味钻儿,吴永兰吆喝了一句:“准备着吃饭了!”
  屋外忙活完的两个男人都下意识的伸长脖子朝灶房望了一眼,赵勇羡慕道:“你媳妇儿真会做菜,真香,等跑完了这次货,年关我也让媒人给我说个媳妇儿。”
  杨成笑道:“这些年你跑货没少攒钱,也该娶个媳妇儿了。”
  有阿喜帮忙,这顿饭做的快,不过半个时辰就做了两菜一汤,大家也都饿了,端起饭碗就开始吃。
  “诶,这腊肉是什么炒的,细嫩的很!”
  赵勇率先问了一句,其实吴永兰也没想到腐竹味道会那么好,她原本以为吃起来会比较粗糙,没成想口感比豆腐还细腻的多,一口下去里头全是饱满的腊肉汁水,豆香味儿和肥肉中和,既解腊肉的腻又让腐竹有了肉味儿,实在是美味的很。
  吴永兰觉着面上很有光,赵勇和自己男人一起出去走货也有好两年了,时常听杨成说起,她多少了解一些,这人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挣些钱都是自己花,好吃的好喝的可比一般人吃的多多了,眼界儿可不低,能叫他也夸上一句,心里能不高兴嘛。
  “这是我们二弟家送的,阿喜说味道好,我原还不信,没成想当真是香嫩。”
  杨成也觉得好吃,惊讶道:“我还当是你从娘家带回来的。”
  阿喜道:“这、这个拌的也好吃。”
  大家顺势尝了尝,皆是赞不绝口。
  一顿饭下来,腐竹做的菜吃的干干净净,这倒是叫赵勇怪不好意思的,他一个人生活,饮食条件上从来没有亏待自己,隔三差五就会弄二两肉吃吃,就是县城里的馆子他也下过好多回,按道理说是不馋嘴这点腊肉的,但是这腐竹不管是炒的还是拌的,就是让他停不下筷子来,都让他忘了自己是来做客的了。
  饭菜虽然被吃完了,杨成没觉得心疼,反倒是挺乐呵,有别人没见过的东西来招待客,这简直忒有面子。杨晔近来总是弄些稀奇的东西,晚上等人回来,他倒是要过去看看这小子到底是怎么做的。
 
 
第15章 
  往常酉时才下工,今天申时六刻黄管事就来告诉杨晔可以先走了。
  杨晔问道:“深秋了,是调整下工时间了吗?”
  黄管事摆了摆头:“入冬了才会调上下工的时间,今儿客人少,左右你在这儿坐着也无事,知道你还要回村,让你先走。”
  杨晔也注意到这两日酒楼的生意不如以往,听小二说街头新开了一家酒楼,新酒楼开张少不了吸引客人,倒是也不必放在心上,只不过这新酒楼和凤香楼在一条街上,位置又得当,凤香楼的生意会受到不小的冲击。
  他在柜台里瞧着庞展中来去匆忙,估计也是在为新酒楼的事情烦恼,连带着黄进也愁了起来。
  杨晔给黄进倒了杯茶:“凤香楼开了这么多年了,字号在这儿,况且规模又大,何必担忧一处小酒楼。”
  “嗨,要真是这样那倒是也没什么。只是你不晓得那酒楼是京城的一个老字号开的分支酒楼,咱的酒楼虽大,但也抵不住人京都的老字号啊。”
  杨晔也知道其中的弯绕,京城来的新鲜,况且又是老字号的分店,县城里有头脸的难免想去巴结,若是能攀上京城的关系,那好处自是没得说,而一般的食客则想去尝尝京城里的菜是什么样的,就跟吃了像是在天子脚下的人一样了一般。
  如此说来,凤香楼的生意着实有的头痛了。
  不过这也不关他的事,凤香楼就算生意变差了,那也总得要账房先生,酒楼里拢共就两个算账的,怎么说也不会辞退他们俩,上头该担忧的事情轮不到他们这些小喽啰操心。
  他心情没受什么影响,道:“那我就先回村了。”
  “行。”
  提前了两刻钟下工,杨晔一时间还没法子回村,周师傅每日回去的时间是定下了的,偶尔会推迟一些走,但绝对不会提前回去。
  时间还早,他索性去买些家用。
  家里的粮食总是缺缺的,虽然说不上断粮,但总归是不多,他就先进了米铺。
  店老板很是热情的招待他,说去凤香楼见过他,倒是他没什么印象。
  米铺里的米有三种,一种是糙米,一种是精米,还有一种则是两者混合的米。
  所谓糙米其实就是混着写玉米碎粒子,高粱和碎米的混合物,其中的米不多,且还有很多糠壳,吃着有些卡喉咙,味道实属差,除了能填饱肚子外实在没什么优点。
  村里大多数人都是吃这种糙米,三文钱一斤,买个四五十斤还能便宜一些,倒是挺信销的。
  米铺老板也是个有眼力见儿的,知道杨晔是凤香楼的账房先生,压根就不推销糙米,指着精米说:“这些精米壳去的好,煮着那叫一个香甜,我们自家都是吃这个米,不好你尽管拿来退给我。”
  杨晔瞧那精米倒是没有混杂别的农作物,是纯正的大米,只不过还是能看见些米壳子,古代根本不能指望看见完全白花花的大米,但比起糙米这已经好太多了。
  “多少钱一斤?”
  “这个卖六文,我们米铺都本着良心卖,不喊高价,不像别的米铺七文八文的都在喊着。”
  凤香楼的绝对部分账目都从他手里过过,什么肉菜米粮的价格他都有数,酒楼里每次买进米都是上百斤的买进,算的是五文半一斤,这里卖六文倒真不曾喊高价。
  杨晔想这米铺的也是精明,估摸着晓得他算凤香楼的价格,知道乱喊他不会买,与其撵走一个客人,不如交个朋友。
  “那给我来十斤吧。”
  除了精米以外,他还买了些介于糙米和精米之间的米,四文钱一斤,同样买了十斤,总是□□米也扛不住,得要些别的米中和着。
  另外他又买了面粉,偶尔做点面条吃也好。
  进来一趟他就花出去了差不多两百文钱,老板怕他不好拿米粮,还特地借了一个背篓给他。
  他背着背篓又去卖调料的铺子里买了一坛子豆瓣酱和酱油,这两样东西卖的贵,光是那么小两坛子就花了四十文钱。
  小二觉得是个能花钱的主儿,一个劲儿的给推销姜蒜花椒一类的调料,他一样没买,吴永兰地里种的有,前两天才拿了不少过来。
  肉市不远,他顺道进去买了五斤猪肚子上的肥膘拿回去熬油,肉价高,不同位置的猪肉价格不一,猪肥膘就得十五文一斤。
  虽然贵,但是长久不吃肉又不沾油腥,身体是扛不住的。
  买完肉他往外走时,碰见了许秋荷的丈夫邢槐,猎户摆了个小摊儿,身旁围了好些人,生意看起来还不错。
  左右碰见了,杨晔上前去打了声招呼,邢槐朝他点了点头,麻利的把一块羊肉包好丢到了买肉人的背篓里。
  摊子上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只野兔子,倒是有人来问价格,但是嫌太贵了,一会儿说已经死了不新鲜,一会儿又说兔子太瘦了,总嫌这嫌那,无非是想把价格压下去。
  邢槐懒得和这些人搬扯,道:“今天收摊了。”
  话毕将那兔子拎了起来,甩手扔进了杨晔的背篓里。
  “秋荷总念叨阿喜,兔子送给他吃吧。”
  杨晔能感受到兔子的重量,这只兔子少都能卖个三四十文钱,白拿实在有些不好,可他看邢槐是个说一不二的男人,定然是不喜来回推脱的事情,否则也不会嫌弃买客弯弯绕绕的想压价,于是只好道:“阿喜也很想她婶子,不如明晚到家里来吃顿饭吧。”
  邢槐掀起眼皮子看了杨晔一眼,似乎有些意外:“成。”
  两人什么也没在说,虽没有邀约一起走,但是这个点儿也都该回去了,于是不约而同一起往外去。
  回到大街上,途径一家叫一品香的糕点铺子,像是新蒸了糕点,从门口路过都能闻见甜丝丝的味道,杨晔看见几个姑娘小哥儿往里头走,心下不禁一动,小朋友吃鱼卡刺,还不能吃辣,那应该很喜欢吃甜食吧。
  邢槐见他往一品香去,皱眉道:“你还要买这些玩意儿?”
  “阿喜应该会喜欢。”
  杨晔进去后,邢槐也没走,在铺子外头站了有一会儿,干咳了一声也几步垮进去了。
  铺子里的甜香味比外头浓多了,男人闻着很是腻味,姑娘们却很喜欢,他从来没有进过这些地方,也不知道该买什么,瞧着杨晔挑捡了什么就让小二跟自己拿一份一样的。
  付账的时候杨晔笑道:“作何与我买相同的?”
  邢槐颇有些不自在:“我不知道她喜欢什么口味的。”
  杨晔轻笑。
  回去两人坐了同一辆牛车,这些日子来县城里卖枣子的村民多,周师傅的生意也好了不少,往常这个点儿根本拉不到几个人,现在却是满满当当的。
  杨晔不好再蹭周师傅的牛车,上车前大家付钱,他便跟着付了。
  邢槐凶神恶煞的杵在板车上,村民都不敢吹牛说闲话,一路上都静悄悄的,直到邢槐过邻村的时候下车大家才热闹起来。
  “杨童生,买了这么多东西呢。”
  “听说您在县城里的酒楼上工,是哪一家酒楼啊?”
  杨晔每天都往县城里走,这回又是一背篓东西,没有不透风的墙,村民们打听到他在县城里做账房先生,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大家都知道了,有了差事儿大伙儿对他的态度很明显的发生了转变,从一开始的视若无睹演变成大老远就要招呼了。
  “就是些米粮。”
  “哎哟,还买了一品香的点心呢!”
  他简单答了一句,村民却眼尖儿的很,一眼就瞧见了黄纸包着的糕点,一品香的糕点都是黄纸外贴着一张方形的红纸,上头题有一个品字,买过他们家糕点的都知道,就是没有买过,时常去县城那也见别人买过。
  糊弄不过去,他干脆笑了笑没答话,好在牛车很快就到了村口,他下车便背着背篓走了。
  “这读书人就是好,肯下功夫去找事儿一下就找到了,瞧杨晔的薪酬怕是不错,一背篓的米粮不说,还有闲钱买一品香的糕点,里头最便宜的桂花糕也是三文钱一块儿呢。”
  “嗨,花了那么多银子读书,自然是要比我们这些两眼摸瞎大字不识的庄稼汉要强的多,只不过那糕点怕是买来哄梅家那丫头高兴的。”
  “也是,这好些日子都没瞧见杨晔往梅家外蹿了,我当是他娶了亲把梅小芝忘了,没成想是闷声发大招咧。”
  “现在杨晔比以前出息了,你说梅家那丫头会不会心软。”
  “那可难说,再出息都已经娶亲了,梅小芝肯做人家小吗,杨晔又不是官老爷。”
  “嗨哟,那丫头要是有心,杨晔还不得把那小结巴休了讨好她。”
  阿喜下地收活儿,远远听见村口热闹起来,他猜想是周师傅的牛车回来了,想去接杨晔,没成想过去杨晔没见着,倒是听见了几个妇人的谈话。
  他顿住脚,没继续往大路上去,转而静悄悄的回了地里的小路。
 
 
第16章 
  杨晔回去,院子没上锁,进去却没瞧见阿喜。
  他从蓑衣底下找到钥匙把门开,将买回来的米粮肉放进屋里后,院子里传来脚步声,他当是阿喜回来了,没想到却是杨成过来了。
  “大哥。”
  “回来了。”杨成眉梢上吊着笑。
  杨晔问道:“什么好事大哥这么高兴?”
  杨成把今天的事情说了一遍,乐呵呵道:“是真好吃,跟我一起跑货的朋友赵勇也跟我讨要呢,你以前见过的。”
  “大哥喜欢吃就多拿些过去吃吧,左右也不费事儿。”杨晔也没想到腐竹会得他们的喜爱,原本是看见豆子灵机一动做来逗阿喜开心的,杨成这么一说,他倒是动了别的心思。
  他领着杨成去看家里的腐竹,又给他装了一篮子,兄弟俩不说客气话,就着腐竹谈了一会儿,杨晔简单的把制作流程给杨成说了一遍。
  “制作倒是确实简单,只不过为什么要叫腐竹?”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