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他在盛唐种牡丹(古代架空)——又生

时间:2020-08-28 15:22:12  作者:又生
  楼底下不断传来喧闹,除了有茶娘和邻居们絮叨不完的涕泪,还有听闻此事,追到这里,想为苏安提供荫庇的十余诗社人家,据说其中,张洛书哭得眼都肿了。
  这时,门吱呀一声打开,谷伯走进来,摘下斗笠:“少东家,你们别怕。”苏安坐起来道:“谷伯,我们该怎么办,你先说说顾郎留的话,我再决定。”
  谷伯看了一眼贺连。苏安道:“他是自己人。”贺连手里捂着热姜茶,沉默地吹了口气。谷伯又等候片刻,见苏安是认真意思,才席地而坐,说道:“大家都在长安,若非被逼急,谁也不会撕破脸皮,他们今天砸楼打人,说明是心虚。”
  苏安道:“我所见,陈王和信王年轻气盛,定被外戚和属官当作挡箭的盾牌了。”谷伯点了点头:“所以,关键就在找到盾牌背后的人,拉出来,各个攻破。”
  “官道上,有兆尹府坐镇,定会以此事为契机,严查宋侯,这些我们不必插手,而眼下最重要的,是要配合顾郎,把为宋家卖命的抱团取暖的商贾打散。”
  语罢,谷伯拿出一本册簿:“少东家,这是我查找到的,安丰会里祖籍宋州的商贾名单,一来……”贺连瞧着名单,认出了一个钱老爷,说,这钱老爷做漆木的生意,与留仙堂有原料采买方面的往来,或许可以沟通。谷伯道:“嗯。”
  苏安咽下一口茶,很难想象这位面带皱纹和憨厚笑容的老伯伯给多少人家的被褥里塞了鲫鱼刺。谷伯回过贺连,抬起头道:“少东家,如此可否?”
  苏安道:“事从权宜,商贾的事就全交给谷伯了,实在感谢你,难中不弃。”
  一只蛾子无意间缠上蛛网,往往越扑扇翅膀要挣脱,越容易引起蜘蛛的注意,从而加速自己灭亡的命运,若真想活下去,只能静观其变,等待捕蛛人的到来。
  道理是这个道理。
  然,苏安早已不是素白无辜的蛾子,更不是无意间才缠上的蛛网,从那唱词中清醒之后,他是一只破茧的艳丽的蝴蝶,注定要借风起舞,流连满园的芬芳。
  他不仅感谢谷伯的奔忙,感谢兆尹的明察,他自个也还有泪要流,有话要说。
  次日傍晚,皇城诸署放衙。苏安和贺连一起造访徐府,令人把开化兴邦的牌匾搬进了饮水思源的桂园。徐青躲着藏着好阵子,又觉笛声闹心,终还是见了人。
  情到深处,苏安眼眶一红,两行泪就下来了:“牡丹坊开张时,谁去记‘开元二十万年县礼记开化兴邦’?苏某记的无非是李侍郎和徐员外,一个题字,一个吹笛,为知音留坐到最后。苏某也并不计较,奈何,李侍郎的恩情是不能负的。”
  徐青叹息道:“陈王府做这种蛮不讲理的事,确实让李侍郎难堪,可即便如此,苏供奉还能顾全大局,不追李侍郎,而先来找徐某,实在又是见仁见智。”
  苏安回道:“苏某当然知道,是自己作的词曲引来祸端,除了兆尹府,又哪里敢把火往外引?但请转告李侍郎,苏某,定会倾尽全力替侍郎挣回颜面。”
  立下这番誓言之后,苏安进宫,通过内侍省找到女官杏生,要去向惠妃请罪。
  罪在不修乐艺,不献曲目,反倒在民间以妖言惑众,愧对娘娘的信任和赏识。
  武惠妃听到这个故事时,正和几个权宦击鼓传花。苏安跪伏于地,手掌贴在冰凉的地砖:“娘娘知道的,为省用度,宫里这阵子萧条,下臣修沐时寂寞,就斗胆,斗胆在平康唱了几句野词,还是二位殿下识得大体,教,教训了下臣。”
  惠妃听着笑着,拿定花枝,不传了:“昨日论《李郎子》,还说空穴易来风,必是哪家在喊冤,其实苏供奉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只不过当此时节,要以家国安稳为重,无论前朝还是后宫,都不应该再闹什么是非,惹至尊的不悦。”
  苏安道:“娘娘教训得是。”惠妃笑道:“苏供奉,你还是得想想,什么样的委屈,能比天大?”苏安擦了一下汗,回道:“下臣……从此不唱《李郎子》。”
  出殿,苏安巧遇李林甫。李林甫没有和他说话,径直进殿。苏安回过头,一念间,竟觉李林甫的精致衣冠和惠妃的正红礼裙同处一室时是那般交相辉映。
  就在此夜,武惠妃以十王府于饥荒之时大兴金石之音为理由,罚陈王的生母宋氏代子李漼受过,施杖刑五十,当场将其杖毙,送血襦归安仁坊宋侯府。
  据说,十王府邸里李漼撕心裂肺的哭嚎持续三天三夜,终才放了那批女乐人。
  乐人平安而归,牡丹坊仍狼藉成堆,没有重建,就像故意晾那里晒太阳一样。
  苏安找不到自己的破四弦,便蹲在地窖前,把阑音殿时穿的破衣衫丢进了火盆。盆中光焰,如同婆罗门结尾时的热烈,他眼前飘忽过又红又黑的灰烬,以及李漼那张稚嫩瘦小的脸……贺连陪在旁边,笑了笑,也烧了那顶乌纱帽。
  同时,兆尹府一边处理宋州上报的诸多案件,一边开始对牡丹坊事件进行调查,苏安听闻,裴耀卿最厉害的一手,便是把许许多多类似陈王府长史姚辰甫这样的人,直接扣在了府狱,任凭刑部、大理寺、尚书兵部来求,谁都不应。
  他以京兆之权,顶萧、韩二阁办事,启用许许多多类似顾越、张仲臣这样的人,一点一点,一州一州,把因为天灾而聚拢成团的地方官网拆散,复清关中。
  是日,谷伯压低着斗笠,坐在光德坊门的对面等候。兆尹府人来人往,想把姚辰甫提走的很多,然,谷伯要寻找的这个人,不属于官家范围,而是流外之辈。
  说起来,安丰会之所以能凝聚起整片关中的巨贾,无非是因为陆、姚、冯的三方庇护,现在,官家冯氏大势已去,姚家又紧跟着出事,就只剩了一个陆长生。
  陆长生执掌常平院,是粮价得以恢复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堵住宋州私仓的最后的沙袋,一旦挪开,所有屯粮就会像洪水那般倾泻而出,直到冲平关中为止。
  “钱老爷。”谷伯从想象中醒过神,叫住了一位企图用金钱买通衙吏,探望姚长史的方帽商人,“东市留仙堂贺老爷介绍我来,和你谈桩生意。”
  钱老爷是在长安和宋州之间运送漆木的大贾,是在安丰会极有地位的人物。谷伯挑选钱老爷,一是听说他和贺家多有原料采买方面的关系,二,也因此人自诩是老骥伏枥,一向有弃商而入仕途的野心,如此,就有筹码可谈。
  钱老爷皱起眉毛:“这姚长史……”谷伯道:“陈王府都闭门好些日子了,姚长史还能有望?”谷伯的一双鹰眼中刺出慑人目光,把钱老爷活生生钉在原地。
  谷伯不仅许诺顾越能给的礼会院的流内官职,还愿意提供保护,拥戴钱老爷成为宋州商会的头面,从此不再受制于安丰会,大可把压迫他们的官户说出来。
  面对如此诱惑,钱老爷思忖了一炷香,苏十八虽不卖茶水,但在办这类事情上,有着异常坚实的信誉,最终,他同意合作,只是,不肯交代背后的官家。
  谷伯依然答应了。他知道好事多磨,只要从安丰会的内部切了这道口子,那么日后,家家互相猜忌的局面就必然会随着兆尹府的追查而出现,届时,哪怕是一张用铁杆都无法撬开的嘴,也会因为内心最轻微的怀疑而打开。
  很快,宋州的商贾分裂为两派,一方还跟随安丰会,另方追随钱老爷,而对于谷伯而言,街坊里一日一日增添的年节的喜庆,也变为了危险的警示。
  这是涉及利益更替的大事,生死存亡,不可能有任何虚伪的和谈。安丰会雇佣了江湖匪贼,而谷伯和苏十八的伙计,也过上了一段短匕不离身的日子。
  谷伯从未告诉顾越和苏安,当年,改动市税,王庭甫的妻和子便是死在陆家手中,奈何市井恩怨只会越搅越浑浊,他瞒下了此事,并且打算瞒到自己入土。
  于是,年关将近,苏安和贺连在苏十八里看到的,便是茶娘脸上的那道伤口渐渐结痂,老铺更换了全新的桃符,伙计回来时偶尔身沾鲜血,却也不声张。
  长安城里原先喜欢苏莫谙的人家,并不在意南音是否正宗,也不细究是谁把他们推到风口浪尖,依然在他们打抱不平,日日前来送礼拜访,要请他们奏乐。
  苏安原本是疲累极了,懒得走动,闷在房里和贺连共同复奏那曲听过不能忘的婆罗门,却在一日开窗的时候,看见了两个用琴弦挂着的彩绘木偶人。
  木偶人身着斑斓战甲,面容威严,姿态神武,一个手执金色战戢,一个手执绿色战戟,飘在空中,还伴随着少女的故作深沉的唱腔:“东海中有山焉……”
  顺着琴弦望去,是身着淡粉水仙裙的洛书。苏安笑了笑,伸手掏过一个来。
  神荼和郁垒二位门神,他自然是认得的,传说中,度朔山上生有一棵枝展三千里的大桃树,桃下住着兄弟二人,哥哥叫神荼,弟弟叫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来偷桃祸害人间,神荼、郁垒就会将它们捉住,用桃木条捆起来,送去喂虎。
  皆知,官户用钟馗门神镇宅,而寻常的百姓家,如今用的还是神荼和郁垒。
  “苏供奉,都说宫里流行的法曲是带唱词的,可这个‘海’,我们总唱不好。”洛书在苏十八楼下守过这些天,哭也哭完了,好容易逮到人,眸子里又泛出惊喜的波澜,“今天和几位姐妹打赌,要请你去私宅教曲,你可不能让我没面子。”
  苏安这才想起,自从牡丹坊开张以来,这位张家的千金小姐,从未错过自己的任何一场演出,牡丹坊出事之后,也是这位活泼的小姐,哭湿了七八条帕子。
  她送过自己那副凤尾蝶面具,还用那双娇贵的小手,执起刻刀,用桃木雕出了这样精致的门神像,只为让他的心情好些,让他能出去走走逛逛。
  一边应承着,他们来到了一座东郊的私宅,宅中种满红梅花,每根枝都挂有木偶门神。苏安和贺连有些迷惑。洛书笑着拉着他们,官宦书香,一一介绍。
  这位是侍中家女,韩嫣嫣,那位是中丞的小娘子,沈淑,旁边的又是……
  苏安才知道,原来在长安,还有这样一群崇拜着自己的贵妇和少女,明明她们的才学也不输于男儿郎,却愿意把他捧着,捧成用破四弦唱赢强权的人。
  似今日这样,把他请来私密的花园,面对面授艺玩游戏,就更是激动人心。
  众位小姐商量过后,决定要玩天宫词,即,由贺连做令纠,先每个人唱一句,让苏安辨认声音,而后蒙住他的眼睛,再喊停时,便要他指点那句的唱法。
  如此过招,常常把女子唱得面红耳赤,气息发软,也把蒙面郎吓得手心汗湿。
  苏安却并不觉为难,因为无论蒙不蒙眼睛,他都能准确地认到人,因材施教。
  一回,洛书对贺连眨了眨眼,终于抢到时机,唱完了那句:“东海中有山焉。”
  苏安回道:“洛书姑娘,唱‘海’字是很有些讲究的,你不能去想海的波涛汹涌,你得想海的宽广宁静,把‘海’字归韵,唱为‘艾’,气息就打到实处了。”
  沈淑笑道:“那东字要怎么唱,中字要怎么唱,有字呢?”苏安:“呃。”韩嫣嫣立时不服气了,丢开规则,娇嗔道:“我的名字,怎么唱?”苏安:“……”
  场面登时又有些隐晦,苏安并不知,自己这白面蒙红丝的安静模样,在旁的眼中,既不敢用金银去亵渎,也不能用夸赞来堆砌,实在叫人爱得想咬牙。
  突然,你推我搡中,一个久违的似水如歌的声音,穿透纷乱而来:“苏供奉。”
  苏安的耳朵一动:“品茗姑娘……”原来,此处正是张品茗向家中讨来修道的私人宅院,梅树上的木偶门神,也是张洛书和她共同雕刻的。
  品茗穿着一袭纯白的羽毛襦裙,戴玛瑙簪,站在梅树之下,气色苍白却祥和。
  她刚到,围坐的几位华服女子就收起了放肆的态度,起身行礼,又谢过洛书、苏安和贺连,相继告退。苏安连忙解下红丝绸,躬身作揖。
  品茗请他们入书房吃茶。苏安刚退下靴子,就看见正中的屏风上,挂着顾越的名作——《野鸭戏水图》。品茗笑了笑:“苏供奉,这些天裴郎和顾郎在宋州想必很辛苦,京中都不太平,更何况那乡土地方?”洛书咬了咬唇,也很好奇。
  苏安坐下,道:“是,各州有各州情况,又如韶州,下雨洪涝常见,更有蝗灾时,受官府糟践的村民会扛着锄头去闹事,只是二位姑娘住州府,想必没见过。”
  品茗示意仆妇去取物件,对苏安道:“苏供奉敢为难民唱词,我心中是很敬佩的,顾郎不辞艰险,去地方疏通民情,我也是自愧不能分忧,唯有……”突然,品茗眉间一皱,掏出丝帕捂着嘴,闷咳了几声。洛书连忙递水,照顾道:“姐姐。”
  苏安怔了一下。那块素白的帕子上,沾着殷红的血团。仆妇这时拿着品茗的几张字来,铺在案前。品茗也没有回避苏安,只是从容而地顺着自己的气息。
  一年前,品茗患咳疾,不知所余多长。她自小心思剔透,恨只恨不能再去探花宴觅猎新颜,故而早早就来此静修,唯让两个人见,一个是洛书,另个是裴延。
  品茗与裴延,从小青梅竹马,却从来清清淡淡,以至于民间都说,裴家三郎,张家三女,门当户对,可惜双双是薄情的主,多少年,只有洛书知道其间滋味。
  苏安耐心地等品茗的气息转好,才问道:“不知我能为姑娘做什么?”品茗浅笑道:“其实这些都是家父大人的情怀,望苏供奉能多与世人交谈,就好了。”
  张品茗写的不是山水,而是田地。她从韶州来,深受其父的政见的影响,又经历过家中多次的变故,比寻常家女子多了见识——她写的,不是情,而是理
  今朝的洪灾过去,明朝还会有旱灾,要让关中可以长治久安,当从根源入手,一来是引水屯田,二来是整饬漕运。屯田法,规定至县户,以法律的形式控制兼并,裁改至三省,以吏制的精简提高效率;漕运法,开凿运河,修建仓储,协调时令季节的冲突,明确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职责,改进造船技术。
  当朝,张家主张的正是兴屯田,改吏制,裴家主张的正是修漕道,整运费。
  苏安道:“可是朝中皆知,萧、韩二位阁老,一个重边陲军防,一个讲因循用人,他们如果不同意,再加上关中诸王侯的阻挠,这件事该很难办吧。”
  品茗笑了笑:“私宅里不说腐话,论谱写至尊爱听的曲子,没人能及苏供奉,然而,论揣测至尊的心思,苏供奉虽近在御前,却还是不如顾郎呐。”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