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穿成亡国之君的日子里(穿越重生)——青渊在水

时间:2020-09-25 10:57:58  作者:青渊在水
  其他还有犯了事的阉党,罪行严重的,剥夺家产田地,罪行轻微的,可折银赎罪。
  比如洪枕秋虽然也是阉党,但倒是没干什么坏事,顶多就是成天拍王正的马屁,昨夜那位傅寺丞,原先是吏部文选司的郎中,给王正送了礼,升任太仆寺寺丞。这种犯罪情节轻微的,都可折银赎罪。
  至于兵部给事中王丞,顾励也一并革了他的职,这人的来路他摸不清楚,别管他究竟是左世爵的人,还是夏星骋的人,都不能留用,免得把池水又搅混了。
  顾励一并勾画了去,忽然在阉党名单上看到一个打眼的名字:谢驰星。
  顾励记得穆丞相曾经向他夸赞过这位前任辽东经略,而且这人是战死的,为国捐躯,他的儿子才能入国子监读书。
  怎么原来他也是阉党吗?
  顾励翻了翻他的罪行,乃是向王正行贿,罪行倒不算严重,只是顾励有些意外。
  难怪之前穆丞相举荐谢莲时,遭到了左世爵一党的反对,因为这谢驰星是阉党的人啊,左世爵怎么可能眼看着阉党党羽的儿子受到提拔?
  顾励想明白此节,叹息一声。
  往下翻翻,吏部职方司主事上疏弹劾曹存霖的侄子曹默汝掌管王恭厂,贪墨军需,捞取油水,仗着他叔叔曹存霖是皇帝眼前的红人,在京城中为非作歹,欺行霸市,十分嚣张。此外还有一干巴结曹存霖的党羽,亦在弹劾之列。
  曹存霖失势,曾经依附于他的党羽们被弹劾,顾励毫不意外。他把曹存霖案批给督察院提问,穆丞相督案。
  把奏折批阅妥当,顾励让内侍领路,去看望俞广乐。
  哪知道这辇舆抬着抬着,待到了目的地,却不是俞广乐的住处,而是另外一个地方。
 
 
第23章 
  领路的内侍在他跟前跪下,磕头道:“求陛下开恩,小人之所以把陛下带到这里,是因为有一个人想见陛下。”
  顾励问道:“是谁?”
  紧锁的一扇宫门里传来一个声音:“是老奴。”
  曹存霖被革了职,已不能再称臣。听见是他的声音,顾励有点气恼,问道:“曹公公千方百计让人把朕领到这儿来,究竟有什么事?”
  曹存霖叹了口气,声音中有无尽的颓然与萧索:“陛下是老奴与王正看着长大的,您小时候,老奴与王正也不过是两个普通宦官,在宫里常受欺负。那时候您还小,却对咱们说,待您登基,就让曹伴伴和王伴伴做大太监!叫谁也不敢欺负咱们!”
  宫内十二监的长官才能做太监,二把手称少监,一般的普通小宦官,是不能称为太监的。
  顾励问道:“曹公公现在说这些,又是什么意思呢?”
  曹存霖说:“陛下,老奴已经知道错了,陛下践行了当初的承诺,老奴与王正却忘却了当初的忠诚,这些年,我和王正都错得太多了,我们不应该仗着陛下给的宠信,欺瞒陛下,结党营私。还求陛下看在老奴照顾您多年的份上,饶了老奴这一次吧。”
  顾励心说,若是原主在这儿,说不定当真就想起年少时与两位仆人相伴的岁月,心一软,饶了曹存霖这次了。
  顾励深深叹了口气,道:“曹公公,朕已经长大了,不是当年那个孩子了。”
  他转过身,带人离开。
  出了地方,他没上辇舆,而是看向把他引到此处的内侍。那内侍自知死路一条,跪了下来,磕头道:“求陛下开恩。”
  顾励有点生气,问道:“你帮着曹存霖欺瞒朕,当真不怕死吗?”
  内侍哆嗦着嗓子,回答道:“小人当然怕死,只是小人不得不这么做。”
  “为什么?是曹存霖威胁你了?”
  内侍摇摇头:“曹公公非但没有威胁过小人,反而给了小人天大的好处。”
  “那你说说,曹存霖究竟给了你什么好处,让你愿意为他效命。”
  内侍说:“小人刚入宫的时候,俸禄微薄,八成被掌事公公克扣了去。有一次,小人的母亲病重,小人竟然没有钱为她请大夫医治。那一天,小人一个人坐在宫门边抹眼泪,曹公公见了,责问小人,小人便把母亲的事说了。曹公公于是给了小人五两银子,还说,得了病需得尽快医治,他母亲就是一直拖着,拖没的。”
  顾励一怔,没想到两人之间会有这么个故事。曹存霖啊曹存霖,这个人多年前动的一次恻隐之心,竟为自己谋到了一条生路。顾励长叹一声:“行了,你起来吧。”
  内侍十分意外,抬起头,先是偷看顾励一眼,见他面上已没什么恼色,这才小心翼翼地站起来。
  顾励问道:“你叫什么?是哪一监的?”
  “小人叫周长顺,是都知监典簿。”
  “朕念在你对母亲一片孝心,知恩图报,饶你一次!不可再犯!”
  周长顺逃过一劫,喜出望外,连连磕头。
  顾励想了想,说:“曹存霖……籍没家财,去守孝陵吧。”
  顾励上了辇舆,命人带路前往俞广乐的住处。
  顾励到的时候,郭静已经带着顾由贞走了,俞广乐正躺在床上喝药,见到顾励,要来下跪行礼,顾励免了他的礼,问道:“身体还好吗?”
  俞广乐点点头:“没什么大碍。”
  “这次说来说去,还是怪朕。曹存霖已经被朕处置了。待你伤好了,便升任司礼监少监吧。你想要什么赏赐,尽管跟朕说。”
  只是不能太多了……顾励说着,脸上一红,面带赧色。他好歹也是堂堂一个皇帝,给宫人赏赐居然都得小心翼翼的,真是够丢脸的啊。
  俞广乐冥思苦想,最终一脸茫然地摇头:“小人……好像没什么想要的。”
  顾励松了一口气,又有些不好意思,问道:“当真什么也不要吗?”
  俞广乐思索再三,对顾励道:“陛下,小人旁的都不想,只想要陛下府库里的一件东西!”
  顾励纳闷了,他的内廷府库都被搬空了,剩下的都是内贼们都看不上眼的东西,俞广乐想要的是什么呢?
  “你说。”
  “府库里有一版铜活字,小人只想要此物。”
  顾励不知铜活字是何物,但是俞广乐一向乖巧,定然不会要太珍贵的东西,这铜活字便赏赐给他好了。
  顾励便叫小太监去国库里取,取来一看,原来是一套印刷用的活字,皆以铜铸,铁钩银划,纤毫毕现。
  顾励拿起来把玩,啧啧称奇,能在黄铜上刻字,必得绝世的雕工,而要铸出这一套铜活字,也必得是豪富人家无疑。
  俞广乐看见这一套活字,却是神情凝重,在铜活字上摩挲良久,沉默不语。顾励有些纳闷,问道:“你怎地别的不要,单单就想要这套铜活字呢?倒没看出来你对版刻感兴趣。”
  俞广乐回道:“小人小时候在书坊内长大,对书籍版刻感兴趣罢了。”
  难怪俞广乐能识文断字,原来是自小耳濡目染,本来说不定是块能科举入仕的料子,如今却在宫里做宦官,真是令人唏嘘啊。
  顾励看着铜活字,忽然想起一辙——办报!
  邸报乃是官方报纸,而且多是在朝廷官僚内部传抄,他要办一份报纸,以民间百姓、知识分子为受众!
  顾励越想越觉得可行,问俞广乐:“你自小在书坊内长大,那你懂得如何印刷版刻吗?”
  俞广乐不明所以,坦诚道:“略知一二。”
  顾励朗声笑道:“那就好!你且好好休养,朕还有要紧事,需得交给你办!”
  俞广乐啊了一声,问道:“小人斗胆,敢问是什么事?”
  顾励卖个关子:“朕先不告诉你!”
  自俞广乐处离开,顾励先是去文华殿听经筵日讲,今天的经筵讲官是翰林院编修吴无同。待吴编修讲完离开,顾励命人去把兵部尚书杨鸿见请到文华殿后殿议事。
  不多时,杨鸿见跟着内侍进来了,朝顾励行礼。
  顾励问道:“杨尚书,建虏所提讲款之事,你意下如何?”
  杨鸿见沉默不语,顾励问道:“杨尚书是否也并不赞同讲款?”
  杨鸿见叹了一口气,说:“陛下,臣知辽东连年征战,几乎吃空了国库,此时讲款,乃是对我朝最好的选择,但是臣宁愿战死在辽东,也不愿向我堂堂后楚的属夷赔款。”
  顾励说:“朕又何尝愿意如此?杨尚书,朕找你来,也是为着此事,议和绝无可能,但朕追查内帑,充实国库需要一段时间,杨尚书可愿意为朕争取这段时间?”
  杨鸿见问道:“陛下的意思是?”顾励笑道:“虚与委蛇,拖延时间。”
  杨鸿见想了想,说:“陛下,臣最多能拖延到今年冬天。”
  “足够了。”
  杨鸿见走后,顾励又叫人把穆丞相叫来。穆丞相一把年纪了,大老远从承天门外赶过来,进殿时气喘吁吁的,顾励有些过意不去,让人上了茶。
  顾励先是问候一声,丞相用了午膳没,君臣二人寒暄一番,才进入正题。
  顾励说:“昨日朕出宫去,并非是为了玩乐,乃是为了看看民间疾苦。”
  不管今天谢杏村劝谏他,有没有穆丞相授意,他都要争取穆丞相的支持。
  穆丞相笑道:“不知陛下看出些什么来了?”
  顾励便把昨天关于粮食价格的忧虑说了,又说:“近年天气恶劣,明明已经开春,前几天却刮起了北风,按照这个气候推断,今年的粮食作物成熟时间,只怕也要推迟。再加上多处耕地曝荒,朕怕今年粮食减产,又闹出饥荒来。”
  穆丞相捋了捋胡子,点点头:“陛下对农耕之事如此上心,乃是百姓之福祉啊。”
  顾励笑叹道:“穆丞相无需一味地夸赞朕,朕以前有多么顽劣昏庸,朕是知道的。朕请穆丞相过来,一是为了让穆丞相明白朕出宫并非胡闹,二来,是为了请穆丞相做一件事。”
  穆丞相说:“陛下但说无妨。”
  “朕想请穆丞相派人,搜集四种作物。”
  穆丞相面露疑惑之色。
  顾励把自己画出来的玉米、红薯、土豆、花生展示给穆丞相看。绘画上标有名称,穆丞相接过,仔细地辨认道:“玉米?土豆?这玉米不曾见过,土豆倒有些像鸡卵。”
  “这土豆未成熟时表皮发青,成熟后表皮变黄,而且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并非是鸡卵。”
  穆丞相不便多问,便点点头,将画册接过,说:“臣会派人前去寻找。”
  顾励提醒道:“或许可以到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带寻找。需得尽快。”
  穆丞相答允下来。
  顾励把批阅的奏折交给他,穆丞相浏览一遍,见顾励朱批勾画,王正发配中都,夏星骋贬为庶人,竟是都饶过了他们一命,不禁有些意外顾励的宽厚大度。
  顾励说:“穆丞相,这些阉党之中,犯案情节较轻的,朕以为无需公布姓名,令他们折银赎罪即可。”
  比如洪枕秋、傅少阁这种没做过什么害人的事,只是行贿,顾励觉得他们还可以挽救一下。如果把名单公布出去,党派倾轧之下,那些一朝翻身的“清流党”绝对不会放过他们,势必要斩尽杀绝不可。
  穆丞相亦是宽厚爱才之人,顾励此举,正中他下怀。穆丞相唏嘘道:“陛下所言极是!这份名单,仅会审的三法司之首并老臣知道,老臣会叮嘱他们的。”
  “阉党之中,未必无可用之才,清流之中,不无庸腐之辈。朕想要的,不过是能心系家国天下的治世良臣。”
  当此际,顾励想起的是晚明时期的阉党和东林党,崇祯上位后,阉党被斩尽杀绝,可是东林党难道就救得了晚明吗?大部分东林党,亦不过政治投机罢了。东林党的领袖钱谦益,满口仁义道德,清军入关后声称要投湖殉节,临到湖边,却抱怨湖水太凉,飘然而去。
  这些以左世爵为首的清流党,也不一定就能比阉党高明到哪儿去。
  穆丞相喟然道:“陛下能有如此洞见胸襟,臣……臣老怀甚慰啊!”
  顾励握住穆丞相的手,道:“穆丞相这些夸赞的话,就留到四海升平,海晏河清之时再说吧!”
  穆丞相看着顾励,像是在看一个顽劣不堪的儿子终于长大,眼神欣慰慨然。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穆丞相告辞离去。
  顾励叫周长顺弄了跟麦秆来,一头叼在嘴里,一头戳在颈脖处,拼命吮吸。
  周长顺不解,问道:“陛下,您这是做什么呢?”
  顾励道:“朕在这种草莓呢!”
  周长顺道:“陛下,小人的爹在地里侍弄了一辈子庄稼,可从来没种过这叫草莓的呢。”
  顾励笑了,找出昨天换下的襕衫,折叠好放进怀里。
  周长顺这才反应过来,小声道:“陛下,您还要出去啊?”
  顾励跟他说:“不准跟别人说,有人来问,就说朕在午睡呢。若是有什么风声传出去,朕唯你是问。”
  周长顺愁眉苦脸的,顾励又说:“你对曹公公倒是忠心,现在考验你对朕是否忠心的时候到了。”
  周长顺立刻道:“小人誓死效忠陛下!”
  顾励笑而不语,拍拍小伙子的肩膀。
 
 
第24章 
  “宣城伯府的小唱们,不仅活儿好,个个都是绝顶姿容,还有不少是碧眸赤发的异域人呢!”车夫越说越有兴致,道:“这些都是顶顶好的,咱普通人哪里见的着,别说宣城伯的堂戏班子了,就是那解家胡同里的一帮姐儿们,也向来只招待顺天府的官家们哩!”
  顾励啧啧称奇道:“你知道的不少!文御厨我知道,不过这左冢宰和大司成又是谁?”
  车夫扫他一眼,问道:“老爷是打南边来的吧?不然怎么连这都不清楚!左冢宰说的是咱吏部左尚书,他是庆和十二年的状元郎,文采斐然,他随手一幅字,在吴中一带,可卖到一百两银子,许多豪富人家请他写碑铭、墓志铭还得托关系。大司成说的就是咱国子监袁祭酒,他倒没甚特别,稀罕的是他家的墨匠,技艺绝顶,一墨难求!”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