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归鸢(古代架空)秋月长空

时间:2020-09-27 08:33:01  作者:
  宁清自觉扳回一城,见魏尧眼神复杂地看着他,也不恼火,挑衅地挑了下眉便继续用饭,唇角眉梢都透着得意。
  用过饭,客房也已收拾好,朱御道:“我们不如先各自回房整理收拾,半个时辰后再来我房中商议。”
  众人应下。
  进了客房,实在难以认同这是上房,一榻一桌一柜一眼收进眼底,不过地上铺了层地毯,桌案上铺了桌布,榻上放着两个枕头两床被子,看来是店小二有心给他们添的。
  宁清对繁华享受向来是看淡的,来之不拒去之不求,他能在销金窝里逍遥痛快,也能在茅草屋里烘火取暖。
  “昭倬,今夜怎么安排?”宁清指了指床上。
  魏尧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你唤我的字上瘾了?”
  “这不是出门在外多有不便嘛,再说我们这关系本就不该如此拘束。”宁清笑着道。
  魏尧闭着眼颔首,睁眼看他道:“兰誉说得有理,既如此,今夜我们便同塌而眠。”
  “啊?”宁清愣了愣。
  魏尧笑着越过他,将行李放进衣柜,转头看他笑道:“我们这关系哪能分榻而睡,你说是吧?”
  宁清心烦得很,懒得搭理他。
  收拾妥当后他们便去朱御的房中会合。
  朱御抿唇良久,扫了他们一眼:“林若德说得那些,你们怎么看?”
  宁清思索片刻:“林若德所言未必都是真的,但必然有真的地方,否则他没办法摆脱我们,方才便要被押解上京了。他说的州刺史杜源我们也该去回一回,总不能林若德说什么都信。”
  魏尧看向费添:“你从前还未离开荥川时刺史就是杜源吗?”
  费添尴尬的笑了笑:“五年前我才多大啊,一个小毛孩饭都吃不饱哪有闲情管州刺史是谁。”
  朱御思索片刻,突然想起一事:“这个杜源我有点印象,从前在帝都听过他的名字,忘了是哪年的进士,名次不高不低但在殿试时应对如流,父皇很是欣赏,只是名次实在一般,只当了一个枢密都承旨,后来不知因为什么被外放了,原来来了荥川。”
  “这个杜源原来是京官?”宁清摩挲着杯子垂眸深思。
  朱御问:“有何不妥?”
  “没什么,林若德说上折被拦,极有可能是在杜源这,但也不能排除帝都那边有奸细。”
  这其中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萦绕在心头,像极了一口饭噎在喉咙,不上不下的,绊得人心情郁结。
  魏尧看了他一眼,对朱御道:“我已让田塍去通知赵旻,安排些人看着林若德,等明日见过杜源再决定吧。”
  田塍便是魏尧派去赶马车的部下。
  费添好奇道:“这时候城门不是关着吗,他们怎么进来?”
  “就守门的那几个酒囊饭袋,以他们的身手还不成问题。”
  费添笑起来,脸像个包子:“我早想问了,公爷你鬼魅将军的名号威名在外,北疆军也是出了名的骁勇善战,听说个个都能飞檐走壁,不知是否属实啊?”
  “坊间无稽之谈你竟当真,普通士卒哪用会这本事,战场上是刀光剑影的刀剑之争,比的是战术、是谋略,又不是比谁飞得高跃的远。”
  费添兴致缺缺道:“啊,原来如此。”
  魏尧又道:“不过我同我手下的副将,倒是能闲来无事越到别人屋顶赏月吹风。”
  一时间费添面色大变,惊喜道:“我就知道!公爷,你,你改天能教教我吗?”
  …
  费添这人实在磨人,说得口干舌燥听得人也不得安宁,耳朵生生的疼,最好魏尧无法,只答应等回帝都后许让他去校场,让赵旻他们带着他练练。
  时候不早,大家各自回房,第二日一早还要去见杜源。
  回了房洗漱后换上中衣,魏尧动作快,先一步躺到榻上,盖好被子。
  宁清对着他的背张牙舞爪,魏尧仿佛感知到什么,突然回头,宁清随即变了脸色,将悬在空中的手立刻放下,勾唇笑道:“没事,我往常独自一人睡惯了,便睡在地上吧。”
  本想他怎么也会客气客气,谁知道魏尧应了一声,将剩的那床被子扔下床,当头蒙住了宁清。
  宁清在被子里咬牙切齿,深呼了两口气,头从被子里钻出,吹了灯,抱着被子便自己躺在地上。
  不知过了多久,宁清在地上辗转反侧,照这样子就是将地板翻穿也是睡不着。宁清看着榻上魏尧的背想道:如今天还未暖,这样直接睡在硬邦邦的地上必定要冷出病来,好汉不吃眼前亏,还是身体要紧。
  这么一想,宁清缓缓从地上爬起来,抱着被子蹑手蹑脚地往榻上走,唯恐发出声音惊醒魏尧。他一脚刚迈上榻,便听到:“兰誉怎么半夜不睡觉,不是说习惯了独睡吗?”
  魏尧翻过身,直溜溜地盯着宁清,让他不上不下的,有些被当场抓包的窘迫。
  不过宁清甚至局势比人强,如今还是身子要紧,便服软道:“昭倬,我自小体寒,地上太凉了,我冷的睡不着。”
  魏尧不为所动:“你叫我什么?”
  宁清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公爷。你不会忍心见我得风寒吧,虽说是我自己死缠着要跟着来的,也帮不上什么忙,但要真得病不成了你们的拖累了吗,我实在是于心不忍…”
  魏尧皱了皱眉,打断道:“好了,你话这么多哪睡得着。”
  魏尧往里面挪了挪,转身背对宁清:“时候不早了,早点睡。”
  宁清大喜,忙上了榻:“谢公爷。”
  “你再多说一句我便一脚踹你下榻。”
  宁清顿时偃旗息鼓,双唇紧闭,盖好被子不过片刻便睡了过去。
  魏尧听见他平缓的呼吸声,轻笑一声:“睡得比谁都快。”
  ——
  北狄王宫
  各宫殿灯火通明,虽是夜晚也不难看出北狄王宫的宏伟,虽不比大魏却带着北狄独有的味道。
  陶吉刚回到王宫,一路风尘仆仆且夜色已晚,便打算先回宫殿,等明日再拜见父王,谁料刚到宫里,近侍就来通传,北狄王要见他。
  王座上,北狄王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北狄王看上去年纪并不大,一头黑辫用金冠束在脑后,坠下两条长链,搭在肩上。他皮肤如蜜,眉眼如墨,透着北狄男人的骁勇。
  “陶吉回来了,这次比计划多花了不少时间啊。”布那颇为亲切的笑道。
  “是,原要返程时突发意外,儿臣便留下查十一暴毙的事。”
  布那点了点头,状似回忆:“对,你在信中说过,可查到凶手了?”
  陶吉低下头回禀:“查到了,是十三,十三认罪后不久便自戕身亡,儿臣将十一的尸骨火化后带了回来,准备让人送回他老家。”
  “做得好,毕竟是你的侍卫,生前得你重视,死后自然不能亏待他的亲老。”
  “对了,你见过你那位养父了吗?”
  这话说得突然,陶吉半晌才反应过来他问的是宁珂承。
  “帝都耳目众多,儿臣与宁相身份特殊,便没有见面。”
  北狄王听了这话半天没动静,陶吉也不知他在想什么。
  “无事。”布那起身,走下王座。他身型修长,站起来比陶吉还高上一点。
  “你也累了,先回殿里歇息吧。”
  陶吉应声退下。
  北狄王找他来就问了几句话,也不像寒暄慰问,或许只是心血来潮,不过他这位父王一向是令人捉摸不透的,心思更是虚无缥缈,找不到影的。
 
 
第15章 刺史
  一早方用过饭,田塍架着马车在客栈前等候,魏尧正在喂踏雪吃从帝都带来的干草,费添在他身边叽叽喳喳说着话,魏尧偶尔理他回几句,踏雪被烦得连草都不吃了,呼呲呼呲出着气警告他,费添这才堪堪道:“这马倒挺凶。”
  宁清与朱御动作慢,最后才出来,他们正要上马车就见一个衙役紧忙跑过来:“诸位大人,我们县令知晓你们不识路,特让我为诸位带路。”
  朱御颔首,几人上了车,那衙役就与田塍一起驾马车带路,魏尧骑着踏雪跟在后头。
  荥川到宣州并不远,不过半个时辰路程,只是不走他们来时那条道,走过一条街,远远就见到一家店生意红火,排队的人将店里甚至道路堵得水泄不通,衙役下车废了大力气才清出一道。在荥川能有这样红火的生意,只能是和粮打交道的。
  宁清像拉家常一样随口问衙役:“这些店生意好红火,是什么店?”
  “哎,还能是什么,粮铺呗。”
  “买的人这样多,难不成很便宜?”
  衙役仿佛听到什么惊人的话:“大人说笑了,在荥川没么都没粮食贵,就像小人吧,一月的俸禄只够勉强让一家人糊口,有时候小孩还得挨饿,那也是没法子的事。”
  宁清若有所思道:“竟昂贵到如此地步。”
  “不止如此。”衙役平日憋得久了好不容易来了个外人,一吐子苦水不吐不快,“这些粮食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每日买的粮食不过百十来斤,卖完便没了,像我们这样在衙门当差的,掌柜还给面子能留几斤,其他普通百姓,半夜三更不睡就等着的不在少数。”
  荥川百姓的现状虽早听费添说过,没想到五年过去,依旧停滞不前,没半点好转。
  虽然当初为了生计离开,可毕竟是从小长大的地方,看见荥川百姓如此艰辛,费添心里也希望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因此才跟着魏尧他们回来。
  “宣州离这不过半个时辰的路程,他们为何不能去宣州买粮?”
  从前最穷困潦倒时日日想得都是如何填饱肚子,自是没工夫想别的,可如今一想便觉得奇怪。即使荥川大旱,粮草又被盗了大半,可州府离荥川不远,既然荥川的粮食千金难买为何不舍近求远去宣州买呢?
  衙役笑了笑,对他的想法不置可否:“这我们怎能不知道,只是宣州的粮食也大多靠朝廷赈济,本地百姓都要吃不上了,更别提能给荥川百姓了。后来刺史下令,外人进宣州需通行文书,百姓哪可能有那东西,便也不去自讨没趣了。不过也难怪,这时候各地自顾不暇,怎会管我们。”
  这一字字仿佛化作冰锥猛然刺在朱御心中,民一日不能安居乐业,国便像处与岌岌可危的悬崖边上,一日不得安稳。身处边鄙的百姓哪指望远在帝都的皇帝大官,他们能指望的不过是父母官能为他们谋福祉。县令林若德畏惧权势,为保住自己知情不报,而宣州城及其他县视若无睹不过也是为得自保,虽有错却是形势所逼,怨不得人。
  此时朱御已下定决心,必要将丢失的粮草追回,将蠹国害民的蛆虫一个个揪出,绳之于法。
  宣州城门口的士卒要尽职许多,拿过文书仔细查看半晌,还拉开马车帘看了一眼才放行。街上百姓人来人往,一派热闹景象。
  到州府前,刺史杜源已在门口迎接,见到朱御行礼道:“下官宣州刺史杜源,见过大人。”
  杜源的举止不卑不亢,让人挑不出毛病。他将众人迎到大堂,与朱御同坐主位。
  “大人千里迢迢从帝都来宣州,不知所为何事?”
  朱御接过下人端来的茶盏:“为得是调查朝廷赈灾粮草无故失踪。”
  杜源并不出乎意料,赈灾粮草一事终究是纸包不住火,既已被朝廷知晓,他再隐瞒不过是弄巧成拙。
  杜源挥了挥手,房中的下人们便尽数退去,只留下座上几位。
  他长叹一口道:“想必各位大人是从荥川县令林若德知晓下官的,只是这事斯事体大,许多事林若德他并不知情。”
  “哦?”宁清淡笑道,“听杜大人的意思此事另有隐情?”
  宁清突然冒出来,杜源疑惑地问朱御:“这位是?”
  “哦,他们都是随我一同来查此事的。”
  杜源心想一个普通官吏怎会在这时插嘴,只怕来头也不小,不敢怠慢宁清,对他礼数有加。
  “林若德呈上的折子,我是都替他交上去了。”林若德垂首苦笑道,“只是,后来接连呈上去几份都石沉大海,后来我便明白了,隐晦告诫过林若德不必再递折子了,因为没必要。”
  宁清与朱御对视一眼,果真如他们所想。其实不难想见,荥川虽是个小地方,可上头还有宣州,能将这事瞒得严实合缝,整整五年没有透露端倪,朝廷上头必定有人在其中周旋,且这人官位绝不低,应该是身份地位十分尊贵的人。只是不知为何,宁清有些心神不宁,前些日子的不安越发泛大,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却如鲠在喉。
  魏尧一声不发,一如往常一样,他此行是为了保护朱御,因此大多时候只当个看客。只是他注意到,宁清与太子似乎很是亲近,虽说宁清从前是朱御的伴读,可宁清之后不在朝堂,在民间纵情享乐;若他们从前关系便好,太子怎会让宁清那般无所事事,可若他们关系平平怎会如此亲近,好几次他都注意到宁清与太子有眼神交流。
  宁清这人更是奇怪,说是一窍不通但一路表现明显不符,这也说得通,从前能被选为太子侍读,必是同龄人中的翘楚,这样的人后来成为帝都纨绔,显然有鬼。魏尧默不作声地垂首喝茶,恰到好处地掩去了唇角的一丝玩味。
  朱御也明白此事急不来,帝都那人如今隐藏颇深,想揪出他的狐狸尾巴想必没那么容易,且不提那么远的事,眼下最重要的还是粮草,这也是他们的重中之重。
  “林若德说附近有一伙南蛮人,粮草便是被他们截去的?”魏尧问了一句。
  “正是。那伙人身手了得,且深悉附近山脉,行踪诡异,从前几次围剿都叫他们跑了。”杜源一脸恨极自己无能为力的样子。
  “那伙南蛮人总数有多少?”魏尧又问。
  杜源极力回想,告诉他:“我们见到的是二三十人的样子,只是不知是否已是全部。”
  魏尧点点头:“人数并不多。”
  带兵作战的事便是魏尧的老本行,朱御问他:“若想短期将他们围剿可有办法?”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