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共谈,其实那些个剑修符修丹修的大部分也听不懂佛修们再说些什么,更不要说是与之论法,他们往往都是坐在外侧,被迫接受梵音的洗礼,若是能受得住的,出去后说不定还能有一二收获,修为大涨。
是以即使大多数修士都不懂佛修所言的那些高深佛法,也都还是会挤破脑袋,指望着能前往佛门一睹清谈盛会的风采。
不过这种情况在剑宗是见不着了。
剑宗的长老都是参加过清谈会的,而况到了他们的这般境界,也不指望着能靠顿悟佛法提升多少修为,所以在接到佛门邀请之后,几个长老纷纷长袖一甩,把名额悉数让给了座下弟子。
领头的正是钟情和另一位师兄。
他们到佛门的那一天离清谈会还有近半个月的时间,佛门建在中陆的一脉山麓上,四周逢林,钟声梵音渺渺。飞鸟衔枝穿林而过,门前的一潭莲池在日光下泛着粼粼的光。
清净且静谧。
剑宗的修士被安排在了东边的院子,与之相邻的则是万渊堡的住处。佛门的院落一向崇尚简洁,整个庭院除了几棵绿竹与几张石椅外再无其他。屋内也是清一色的硬榻。饶是剑宗的修士们提前做了准备,也不免被眼前的景象给震撼到了。
钟情听着后边师弟们零零碎碎的抱怨,一旁的师兄语重心长地安抚着。
世人常言:修心、修体。佛门向来是把这两条贯彻到底。
“我们是来修行的,并非是来享福。”钟情不冷不热地说着,径直走入了院中。
谁曾想,他甫一踏入,两排竹柏悉数弯腰,一道剑风凌厉袭来。
青霜剑未曾出鞘,钟情仅是抬剑一挡,便将那剑风尽数化解。荡开的风向外扩散了好远,身后弟子衣袂翩飞。
“你怎么在这。”钟情撤手,凉凉地说道。
“刚刚得到消息,听说你们上山了,我便过来看看。”青年提着长剑,自拐角绕出。他穿着万渊堡弟子特有的泼墨长衫,一头乌发银光束起,那双眼中含着的是三月春水,仿若缠着万般绕指柔情。任谁看了,都不免想要赞上一句公子如玉。
可偏偏就遇上了钟情这样八风不动的剑修,连多一分眼神都不愿意放在他的身上。
“各位师兄弟好。”他将长剑收入鞘中,冲着钟情身后的剑宗弟子俯首作揖。那些弟子也会了礼,然后便瞧着他大大咧咧地走到钟情身边,毫不认生地环过他的肩——真真是百年难得的景象。
他们剑宗上下,就没见过能与钟情这般亲近的人。
即使下一刻,钟情就嫌弃地把对方的手拂了去。
“我跟你说,这佛门里当真是无聊得紧。我在这里吃了好几天的素,发了好几天的呆,可算是把你给盼来了。”律钊对钟情的疏远也不恼,自顾自地随着人进了屋,“你来了我可就有伴了,明个……你肯定没见过他后山的那口大钟,还有后边的那处莲台……”
剑宗的弟子时不时地向他们的方向瞟去,看着律钊喋喋不休地纠缠在他们师兄的身侧,偏生素来性子寡淡的钟情只是不耐烦地应上几句,丝毫没有赶人走的意思,不免叫人称奇。
更令人诧异的是,钟情当真还跟着律钊走了。
这半个月,两人要么就是坐在大殿外听那些佛修做早课,要么就是在后山听小和尚敲钟。偶尔钟情还会被律钊牵去莲台喂个锦鲤,或是一同下山去体验中陆的风情。
剑宗的弟子们私下讨论起来,个个都以为钟情是被孤魂野鬼夺了舍。
领头的大师兄却道:“钟情很早就和律钊认识了。”
他俩的缘分约莫还得追溯到律钊被自家大哥赶到剑宗的时候。律钊自小就讨人喜欢,头一次在钟情这碰了壁,他少年心性,非要逼得钟情愿意与他来往,几番纠缠之下,饶是钟情也挨不住他的死缠烂打,两人才渐渐成了朋友。
后来律钊回万渊堡,钟情本以为自己总算得了点清净,却不想对方每隔一段时间就得捎来一封信,信上言及皆是些风马牛不相干的事,钟情草草一扫,但还是把它们留了下来。
“这律钊是个人物,若是换作我们,哪里敢这样在钟师兄面前晃悠,万一哪天他一个不高兴,就把我们砍了……”
“钟师兄冷淡是冷淡了点,但绝不会做出残害师兄弟的事情。”
·
钟声响,焚香绕。
佛门的清谈会历时一月,中途若是有无法承受之人,可自行离开。
剑宗的弟子大多都撑到了第七天,就悻悻离了场。钟情与律钊几乎是同时起身,离开的时候还有半数的佛修端坐在蒲垫上。
律钊揽了钟情的肩,不以为意地说道:“我们剑修戾气重得很,本来就受不了这佛法的熏陶。”
“你别动手动脚。”钟情挥去他的手,说道,“你又是被哪位前辈给骂了。”
律钊撇了撇嘴,抱怨道:“前阵子去除妖,路过一盲眼和尚,说我戾气太重,还不如去做个魔修。你说说这都什么道理,那妖作恶多端,我不该除吗?说什么度化,早的时候他又跑那里去了。”
钟情说道:“你行事并不乖张,他如何会说你?”
律钊顿了顿,小声说道:“我哪里懂。”
剑宗和万渊堡的弟子正围在门前,见他们出来了,一窝蜂地围了上来,问道:“里边还有多少人了?”
律钊说:“也就剩了百八十个和尚吧。”
“其他仙门的人还有吗?”
“我关顾着和钟情说话了,都没来得及看。”律钊一拍脑袋,故作遗憾地说。
钟情道:“还剩了几个。”
“你们别挡着这里了,我先回去换身衣服。”律钊说着,便拨开人群走在了最前方。
他们方才走了没多久,旁边的弟子突然惊呼一声,指着前方说道:“那是何人?!”
他指尖所向之处,是一棵百年榕树,树根粗壮,枝叶茂盛。最低的那根树枝上,还倚着一个人。
那人一身黑衣,几乎要融进了墨绿色的枝叶中。他的上身倚着树干,一条腿随意地挂了下来,随着他衣上垂落的丝绦微微晃悠着。
似是听到了那个弟子的声音,他侧过头来看了他们一眼,嘴角扯出了一个笑来。
那是一张钟情格外熟悉的脸,是他曾经夜夜梦回都能见到的一张脸。
半年。
他甚至以为自己不会再遇到戚临,甚至认为自己已经把那几日的事情埋在了记忆深处,心里再也不会有任何的波澜。可在同这人对上眼的那一刻,所有的记忆还是纷至沓来。
像是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在见到戚临的那一刻,钟情终于明白,那人将会是他道途中最大的阻碍。
没有任何的依据,也说不上来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他只是单纯地从心里冒出了这样一个念头。
戚临不知钟情心里的想法,他只是侧过身,变作了坐在树上的姿势,柔声说道:“仙君,我们又见面了。”
第91章 情临(十)
钟情淡淡地应了一声“嗯”。
戚临眼角半弯,虽是对他这不冷不热的回应有些不悦,但脸上却是笑意未减。
他们身后的一众弟子都摸不清戚临的身份,只是定定地望着,不作言语。半晌后,也不知是谁注意到戚临周身的魔气,小声呢喃了一句:“他是魔修。”
最初是他周围的弟子发出惊呼,紧接着便转述到了所有人的口中。
律钊听到后边细细碎碎的交谈,好奇地挑了眉,问钟情:“你从哪里招惹来的魔修?”
钟情无言。
而后律钊便偏了头,直视着树上的戚临,说道:“阁下来此,莫不是想要求度化的吧。”
戚临眼皮一掀,看向律钊时眼中已经褪去了先前的那般神采,换上了一股冷意,“我来此不过是想看看近年来各宗又出了什么歪瓜裂枣。”
律钊直觉这个“歪瓜裂枣”是在骂他,想要开口继续争论,却被钟情拦了下来。
钟情说道:“你来这做什么?”
戚临又换了个态度,调笑地说道:“来找你。”
钟情皱了眉,似是对戚临的这番说辞不以为然。但他身后的弟子全然变了副神色,将戚临的话作了真。
“魔修猖狂!你可知道他是谁!”
“一介魔修擅闯佛门,是在小瞧百家仙门与佛宗吗!”
“我剑宗的师兄,也是你……也是哪里可以轻慢的吗!”
“钟师兄端方无瑕,又如何会与你这魔修有牵扯!休要在此讨烦!”
戚临没有理会他们的话,目光始终都落在了钟情的身上,“上次走得仓促,有好多话都没来得及同仙君说。”
他的声音压得又低又欲,钟情身形一怔,猛然间就想起了那日山洞中发生的种种,耳根都不免染上了一点红。
身后的弟子愤愤不平,皆以为戚临是故意来找钟情麻烦,叫他难堪的。律钊皮偏过头瞟了他一眼,也当钟情是被这魔修气着,便不管他的阻拦,开口便道:“人也见过了,话也说完了,我二人便告辞了。阁下在佛门里可要小心行事。”
“不劳费心。”戚临戏谑地说道,“可我来找的是钟情,他还没与我说话,你们为何又上赶着替他回答?”
钟情张了张嘴,嗫嚅犹豫了一会,不咸不淡地说:“那日之事,多谢了。”
“只是一个谢字吗?”戚临追问。
“嗯。”钟情垂了眸,不再看他。
“好。”戚临笑了笑。
音落,律钊搭上钟情的肩,半拖半搂地带着人穿过树荫,缓缓走远。戚临回身望去,并未阻拦。钟情的背影挺拔如松,但肩上的那只手却是格外碍眼。他神识一凝,给钟情传了一句话:“黄昏时分,我来找你。”
钟情惊愕地回过头去,只见那棵榕树根须飘荡,枝叶相擦,哪里还有戚临的影子。
·
沐浴更衣后,钟情在窗边一坐三个时辰。他原先是念着清谈中有所体会,想回院后再行凝思静坐,可当他一闭上眼,脑海里尽是戚临的那一句话。入定不过一时辰,便再无法继续下去。
他说黄昏来扰,此刻红霞翻涌,青山镀暖光,已近落日之时。
钟情坐在桌前,半敛着眼,手上拿着一支狼毫。桌上是散乱着的几张宣纸,上面是他三个时辰静坐的结果。钟情几乎是把整本《千秋雪》都给默了下来,一笔一划写得工整,像是在消磨时间似的。
天色渐渐暗下,相邻的屋子都点上了烛火,窗户上透出一点微弱的光。钟情抬起头,放了笔,犹疑地看着前方桌角上的烛台,犹疑地捏出一个诀。
下一刻,微风骤至,眼前宣纸翻起,有几张还被吹下了桌,趔趄地溜到了门边,碰上了一双绣金的黑靴。黑靴的主人俯身拈起那张纸,他的手指修长,骨节分明,那张纸被他提到了眼前,草草地端摩了一会,又被他松手送回了桌案。
“让仙君久等。”他指尖一点,案上烛火燃起,暖色的烛光映上了他的脸。
他信步走到钟情的身前,腿上一抬,靠在了桌沿。
钟情神色平淡,问道:“你有何事?”
“不若仙君猜一下?”戚临道。
钟情皱了眉,似是对他这副轻佻模样很是不乐,他收了笔墨,说道:“若是没什么要事,魔皇可以离开了。”
“这就是仙君的待客之道吗?”戚临委屈地说,“我辛苦来此,连盏茶都不曾讨到。”
他见钟情仍是没有开口的意思,自顾自地往下说去:“仙君白日同我说了‘多谢’,可我也有一个‘谢’字未说。”
钟情料想他说的是流离岛上的事,回应道:“举手而已,不必。”
“我寻了好久,觉得若是用法器什么作为谢礼,未免也太配不上仙君。”戚临顿了顿,俯**对上钟情的眼睛,“所以仙君可愿意同我去个地方?”
钟情与他对视着,什么也没有说。
或许是想的。他能感受的到自己内心里的蠢蠢欲动。他也好奇戚临会带他看些什么,做些什么。但他只是微微张着唇,不知道要如何答应这个邀约。
平日里无论是对着律钊还是其他师兄弟的邀约,他都能淡淡地回应上一声,或是“嗯”或是“抱歉”,可如今对着戚临,却只觉得喉咙干涩,那个字竟似卡在嘴边,怎么也说不出来。
“仙君既然不说话,我便当你是默认了。”话落,戚临便抓上钟情的手,将他从椅上拉了起来,快步出了屋。
山间的风是凉的,但手上的触感却是炽热。
钟情亦步亦趋地跟在戚临的身后,目光落在戚临握着他的那只手上。
他应该把自己的手抽出来,这样有些奇怪。
可即使心上是这么想着,手上也没有半点的动作。
佛门的后山有一条溪流,三曲九弯,蜿蜒留入邻城内的一条河。钟情看着戚临扯着他一路走下后山,来到了那条溪流的边上。
水中不知何时被置了一条木舟,有些简陋,连个船篷都不曾有。
戚临松开他的手,说道:“仙君请吧。”
“你要带我进城?”钟情问。
戚临笑着,没有说话。钟情与他对视了一会,认命地上了船。戚临也跟在他的后边,在他对面坐了下来。
木舟很小,但容纳两个人足以。戚临捏了诀,打入船沿的木板上,木舟顺着水流载着他们一路向前。
两岸的林间漆黑一片,间或有荧荧星点闪烁。戚临抬手一晃,一道黑气入了林间,随后那些星点陆续亮起,争相跃出,逐渐漫上绿树的枝头。
像是星河坠入人间。
有几只萤火虫还飞来了溪上,停在了戚临的指尖。他笑着抬起了手指,放在钟情的面前,“不知道你们剑宗有没有这样的景色。”
钟情盯着他手上的那只萤火虫,下意识地伸出手碰了碰。萤火虫受了惊,扑扇着翅膀飞远了去。
钟情喃喃地说道:“没见过,很好看。”
60/66 首页 上一页 58 59 60 61 62 6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