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三国同人)——帝休

时间:2020-11-28 10:18:05  作者:帝休
  等到入了宴会,见到这个清风一般温润尔雅的年轻人,众人忽然就下意识放松了心情。
  最终,所有参与宴会的士人官吏,推举出几名德高望重之人用以审核。譬如杨彪、孔融、边让……等五位名仕。
  这却是士族们的小伎俩罢了。这些名仕虽全部出自清流,但除去刚正不阿的秉性,诸如孔融还曾发表过激动言论,不会轻易被糜荏收买。
  荀彧全部应下。
  回朝后果真请得这些人为中正,为朝中官吏评级。
  不出十日,朝中官吏全部评审完毕。
  除了王允一脉,几乎没有人被贬谪,甚至还有半数官吏惊喜地发现自己升了官,被摆到更适合的位置上,纷纷激动不已。
  至于朝中空缺的官职,则继续由乡中察举,由州郡中正评级,再送到中央朝廷。
  这下,果然没有人再骂糜荏,反而纷纷赞美他的睿智。甚至连创出“九品中正制”的陈群,都被他们推上御史中丞之位。
  陈群被吓了一大跳。
  他才二十三岁,在乡中属于可以被“举孝廉”的年纪。而御史中丞乃是九卿之一的御史丞副手,官居四品。按照他的审核制度,根本不是他这个年纪的人能上去的。
  他深知自己一旦接受,制度的公正性首先被毁,便辞而不受。最终在众人评级之下领七品主簿,入御史台。
  至于糜荏麾下谋士与武将,皆因这些年来东征西战功劳,各自领取适合的官职。
  此事尘埃落定,官吏们终于发现“九品中正制”的好处。
  这一制度下,新入朝的官吏须得从九品开始做起,而后每三年考评一次,只要做出政绩,就可以不断向上升迁。若是考核不过,那便平调,抑或贬谪。
  这样统一标准,公平公正,总比朝廷卖官鬻爵、抑或随手指派徒有其表之人上位强吧?!
  一时之间,官吏喜笑颜开,纷纷拥护新政。
  百官欣喜之际,唯独只剩王允独木难支。
  他实在不甘心唾手已得的权势从手心溜走,依然悄然在四下寻觅盟友,一起对付糜荏。
  思来想去,总算想到年少时以武力出名的吕布。
  “吕中郎将,糜国师能铲除董卓恢复原职,完全仰仗于您。”王允恭维道,“现在他非但不认你的功劳,反而将你贬回都尉,这样的事合理吗?”
  他进一步诱惑道:“不如我们联手推翻这一□□,届时您为大将军,把持天下兵马。我继续为尚书令,掌管尚书台。您与我一文一武,共同治理朝堂,如何?”
  他想得挺美,却是不知糜荏虽然叫吕布继续当回都尉,却赏给他与貂蝉不少前所未见的稀世珍宝,完全安抚了他。
  吕布瞧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见吕布一副不为所动的样子,王允想了想又道:“听闻您最疼爱的貂蝉夫人曾是糜荏的婢女,那糜荏如今而立之年都未曾婚配,谁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奇怪的癖好。也难保您的夫人也……”
  吕布闻言冷笑。
  他见识过糜荏的奇特之处,知道自己不是糜荏的对手。这会就是再傻也看得出朝中官吏对他的称赞,怎么会被王允诓骗?
  虽说男人谁不想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可偏偏王允却犯了吕布最大的禁忌,那边是貂蝉。
  貂蝉于吕布而言,是指尖蝶掌中月,恨不得放在心尖上去疼爱的人,岂容王允这般污蔑!
  更何况貂蝉也曾经说,糜荏从未将她当过婢女,她不曾受过一丝委屈。甚至还被允许她与糜家的小姐一同读书写字,于她有大恩。
  吕布心中已对王允有了杀意,但在自己府中并不适合动手。
  他冷笑一声,阴阳怪气道:“就你,还妄想取代糜将军治理朝廷?”
  “你也不照照铜镜看看你这幅模样,哪里比得上他?”
  王允被噎了一下。
  “以前你被董卓压制,如今被糜荏压制,但凡有脑子都会知道自己不是统治朝堂的这块料。”吕布冷笑,“安心当你的尚书令吧,我劝你别不识糜国师好意!”
  “来人,将这贼人给我丢出去。”
  王允:……
  不是,除了他自己,糜荏把他的族人与门生全部贬出尚书台,其中八成还被贬谪出长安,去各处当县守,这踏马还是好意?
  ……真就离谱!
  王允还想说什么,却被吕布唤来的两个人高马大的将士,一人扛着他一条胳膊,就这么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从吕府给丢了出去。
  王允整个人都气傻了,脑子都是懵懵的。直到四周的人都在对着他指指点点小声窃笑,他才反应过来,捂着脸匆匆离去。
  回到府上,刚吐出一口浊气,王允又听得糜荏亲自拜访。
  他这会脑子还是木木的,就命人将糜荏领进来。怎知糜荏竟带着董卓的百余羽林军而来,一行百余人,各个人高马大,乌泱泱的一片立在他的堂前,给了他极大的心理压力。
  为首的糜荏却似什么都没觉察到,好整以暇在他府上喝了一盏清茶。
  王允见状,几次想要开口询问他前来府上所谓何事,终究因为心虚不敢说话,瞳孔微颤地注视着糜荏。
  “茶喝完了,”糜荏放下杯子,“有一件礼物,我要回给王尚书。”
  他伸出手,羽林军便将一柄长剑递交到他手中。
  糜荏“铮”一声将剑拔出鞘,豁然伸手砍碎了王允身旁案几。
  “奉先已将你找他之事告知于我。”糜荏收起长剑,轻轻笑了,“我耐心有限,好好当你的尚书令,不要再来挑衅我。”
  他早已不是当初在京洛中举步维艰的糜荏,而是真正权倾朝野,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国师兼大将军。
  便是威胁王允,又当如何。
  他笑吟吟地看着:“知道了吗?”
  王允见状,面色惨白。他坐在椅子上,整个人都是软的,只能惊恐地看着糜荏。
  得到对方风淡云轻一颔首:“明日朝中再见,王尚书。”
  送走糜荏,王允眼冒金星直挺挺昏了过去,自此一病不起。
  糜荏听闻此事,笑了。
  王允有能力,曾经或许是好人,但经权势腐蚀,滋生太多欲望。如今在他心中,揽权才是最为重要的。
  心比天高,好好看着便是。
  彻底解决完此事,糜荏收到一个消息。
  豫州牧韩馥不敌袁绍步步紧逼,将豫州牧让位与袁绍,逃出豫州。
 
 
第八十九章 
  十月初, 糜荏收到了一封来自朐县的家书。
  家书是大哥糜竺写来的,知道他已平定叛乱并在长安大有动作。他宽慰糜荏:走在一条与大众截然不同的路上时,会遇到许多的困扰与压力, 让糜荏放手去做, 家族永远是他的后盾。
  看得糜荏大为动容。
  等看到后半段周慈写的内容, 轻笑起来。
  陪着他一同看家书的荀彧眉眼间也多了几分笑意:“小妹倒真是与寻常的闺阁女子不同。”
  他觑了糜荏一眼,心想不愧是这人养出的妹妹。
  原来是糜荏平定叛乱,恢复国师身份并身兼大将军后, 不乏有心思活络之人, 上门向糜荏说亲,亦或是向糜荏唯一的妹妹提亲。
  在此之前,糜荏与荀彧成亲一事虽未对外宣称, 但他早在朐县时便谢绝了上门说亲的人, 并扬言此生都不会娶妻。
  那时他被董卓褫夺国师之位, 回到朐县时只是白身。不少人听得这话,直言他不识好歹, 必然是身体有恙才不愿娶妻。
  还有人当着糜竺的面讥诮, 糜氏这般富有,为何不给糜荏请个神医治治?气得糜竺火冒三丈,与不少人断交。
  没想到现在得势之后,这同一批人又腆着脸赶着来求他家结亲, 甚至还说了不少自己曾与糜氏有恩的话,对糜竺挟恩图报。
  见糜竺被气得说不出话, 糜莜当即安排自己的侍卫将那些人都打出糜府。
  而后被糜竺拘在家中抄写家规,直到她知错为止。
  糜荏似乎都能看到自家小妹此时被罚抄家规的样子, 笑道:“小妹做得不错, 这些人确实没有结交的必要。”
  荀彧道:“离开朐县时, 小妹曾多次对我说,待时局平定不要忘记将她接过来。”他可不敢忘记自家小姑子的要求,不然下次见到那孩子,定会吵闹得子苏耳根子疼。
  糜荏算了算时间:“年后可以将阿莜接过来。”
  他可是个好兄长。
  与董卓的对抗战中赵云没有做出他认为的贡献,没敢向他提亲。想来这些日子也在着急,就让人过来安安他们的心吧。
  商量过此事,糜荏拉着荀彧一起看奏折。
  九品中正制既定,糜荏便下令推广到其余州郡。如今各州郡已收到消息,准备选举德高望重之人为中正。
  他们回了消息,里头不少都是称赞糜荏睿智,狂拍他彩虹屁的奏折。
  荀彧叹了口气:“若非知道子苏是想要推行科举制度,恐怕我也会与他们一样认为。”
  九品中正制补充了汉室选拔官吏的弊端,算得上什么变革?科考制度,才是从根本颠覆察举与征辟制度。
  只是想要实行科举制度,需要的准备工作实在太多。至少将读书从士族推广到普通百姓,对于他们而言就足够困难。
  不过这对于糜荏来说,算不上难事。
  糜荏挑眉。
  他把先前拟定的诏书递给荀彧:“按照我们以前的决定,我正准备组建制盐司,并将茶叶、蔗糖等物品归入朝廷买卖,先让朝廷富庶起来再说。”
  虽说抄了董卓、十常侍的家,所得钱财累累,甚至能养活一支军队好几年。不过想要创造一个盛世,这些远远不够。
  糖、盐、茶叶等物品,就是他从士族手中收回钱财的方式之一。
  盐乃生活必需,海水晒盐摒弃了这个时代制盐法的昂贵成本,依靠阳光晒盐,可以从商贾手中将这笔生意抢过来,与他国交易;糖、茶叶等则是奢侈品,士族抗拒不了它们的魅力,会为这些东西付出钱财。
  至于其他,待未来收拢政权,再做考虑。
  这是他们早就商量好的方案,如今终于一步步实施下去,荀彧心中又是激荡,又是复杂。
  ——没有什么,能比亲手创建盛世天下,更令人心满意足!
  ——也没有什么,比背叛从前的信仰,更叫人痛苦。
  从前他只想匡扶汉室,因为他首先是汉臣。他知道汉室江山必亡,但当真正面临这样的事,他只希望自己能出一点力,叫大汉延续下去,哪怕仅能多延续一天也好!
  可是糜荏点醒了他。
  他要延续的,究竟是大汉的天下,还是大汉的皇室?
  这个问题,他从前没有想过。但在那之后,他明白自己想要延续的,是盛世太平、海晏河清的大汉,而不是将大汉弄成满目疮痍、遍体鳞伤的皇室。
  那就从他手中开始吧。
  只要能为百姓带来真正的幸福,即便成为背叛皇族的罪人,亦在所不惜。
  他深吸一口气,平复心绪。糜荏发现了,凑过去亲亲他的眼睛安慰他。
  便在这时,內侍敲响了他的宫门,给他带来一个消息。
  ——袁绍用计逼退韩馥,夺取冀州,并对青州、并州出兵。
  已是十月,冀州天寒地冻。
  袁绍坐在府中暖炉边,享受着火炉的温暖,一边舒舒服服地喝着温酒,嗤笑一声将诏书丢进火炉中:“九品中正制,那姓糜的倒是想得出来。”
  郭图淡淡瞧着火舌吞噬诏书,嗤笑:“说到底,搞这阵仗不过是为了与王允争权夺利,到底是低贱的商贾出身,只看得见眼前那一亩三分地。”
  “如今州牧您已夺取冀州,只要趁此机会一并拿下并、青二州,哪怕糜荏占据长安,您也不必再怕他了!”
  先前袁绍联合韩馥麾下谋士,逼迫韩馥让出冀州,韩馥不肯;八月他又与公孙瓒联合,公孙瓒从幽州出兵胁迫韩馥、他继续命人说服韩馥。
  这是他版图的第一步,得到冀州之后他当然不会像当初承诺那样,与公孙瓒平分冀州。
  他深知糜荏在长安,一边要对付黄巾军余党,一边要安抚、收服西凉兵,暂且腾不出手来对付他们,便听从沮授的建议:
  一边命人以冀州内乱、待平定后再做分割为由稳住公孙瓒;一边命麾下部将张郃、高揽进兵青州,命颜良、文丑西击并州北山,打算以最快速度屯兵青、并二州。
  在夺取冀州之后,他的兵力勉强达到八万。若是能再吞并这两个州,他的兵力至少能达到二十万。
  届时再挥兵兖州,攻取糜荏的大本营徐州,他哪里还用得着害怕糜荏?
  所以他杀了朝廷派来罢免他的人,那劳什子的九品中正制,他当然更不会听从。
  他靠在软榻上,似笑非笑道:“姓糜的以为他是谁?”
  “汉室风雨飘摇,他想做第二个董卓,也不看看当今天下的局势。这人早在酸枣时便不把我放在眼里,如今还想藉由朝廷叫我听命于他?”
  “呵,一介琉璃商贾——他也配?!”
  他身边,谋士郭图微笑道:“州牧说的是,天下人看不出他的龌龊,但在图的眼中,他与您的区别正似地下的烂泥与天上的云彩。”
  “图,静候您平定天下。”
  这马屁拍的好,听得袁绍浑身舒坦极了。
  袁绍笑道:“还是得仰仗先生,方才打败那姓糜的。”
  两人说着,相似一笑。双目之中如出一辙的奸猾与狡诈。
  ……
  袁绍之所以有恃无恐,完全因为对于糜荏而言,目前情况不大乐观。
  糜荏虽然收编董卓麾下十余万西凉兵,但一半兵马需要驻守边关,另一半在他招安下,令李傕、郭汜领兵对付黄巾军。只是入冬之后兵马困顿,暂时无法攻破对方;
  大抵是受朝堂变动的影响,从九月开始,早年投降糜荏的休屠各胡又起纷争。他们似乎遗忘糜荏当年带给他们的恐惧,各族首领纷纷带领麾下骑兵劫掠并州、冀州各郡,并州牧丁原领兵平叛;
  兖州各郡内斗打的不可开交,兖州刺史刘岱杀了桥瑁之后更想杀曹操,结果消息败露,被曹操反杀;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