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的意思……崔旖儿引诱漠北人在今夜丑时入府,构陷国师通敌。”
李裴抬了抬手,他身后持刀待命的率府卫便快步纷纷入了府,有几人径直朝着质子府的后院而去,显然是去拿人的。
另外的率府卫则是与门口的金吾卫呈对峙之势。
宋将军险些被李裴的话绕晕了。
可惜他不傻,知道今日的漠北人是从哪来的。退一步说,他即便对圣人下的命令半知半解只是奉命办事,如今也听出太子是想为国师找一个替罪羊。
那舞姬是谁的人?平白无故陷害漠北国师做什么?
“太子,您此话不妥。”宋将军抱着刀一拜,质疑道:“若您说今日的漠北人是有心人暗中安排,可昨夜有贼人入府也是千真万确,总不能也是崔旖儿叫来的吧?”
李裴瞥了他一眼,也不瞒:“昨夜的确另有其人。”
宋将军问:“那是谁?”
似乎感觉到了李裴的意图,福南音心中一惊。
漠北的事已经叫李裴在朝中足够麻烦,昨夜之事,绝不能叫外面的人知道。
他嘴唇动了动,对着身旁的人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声音低低说了句,
“李裴,不要……”
这四个字叫李裴这样的人听了难免想多,原本有些沉重的心中忽然便漾了起来。
独独无视了这句话中的真正意思。
他嘴角一勾,抬手轻轻摸着福南音的下巴,而后顺着向上点了点他微凉的嘴唇,动作太过暧昧又太过肆无忌惮,一旁的几十号人不敢看,赶忙低下了头。
宋将军却带着惊愕将这一幕看了半天,以至于用了半晌才将太子那句随之而来的话听清楚。
“昨夜的人,是孤。”
福南音显然没有料到李裴竟有如此反应,自然也不知竟是自己纯洁的告诫导致对方彻底不当人,此时竟毫不顾忌后果,不但不该做的做了,不该说的也说了,眼中便带了几分诧异和恼怒——以及担忧和不认同。
李裴安抚地笑了笑,冲他比了个唇语,“无事。”
“殿下……”宋将军忽然回过神来,下意识便觉得太子说话可信度极低,为的便是帮福南音脱罪,自然不信他胡扯,还有心提醒道:“此等事可不能乱说!”
圣人意在漠北,却是万万不愿让太子牵扯其中的。
“昨夜孤醉酒,不想将酒坛落在院中……”
那时李裴实在醉得厉害,记忆中分明是将酒坛放在府外那座高台上了,可最后不知为何仍是带着它进了府。
“若孤没记错的话,那是坛西凤。”
宋将军猛地愣住。
西凤酒,这件事除了他和两个接触过酒坛的金吾卫之外,甚至连圣人都不知道。东宫的探子不会查到这个消息,那么便只有一个解释——
昨天夜探质子府的人,的确是李裴。
“殿下,您……”宋将军面上有几分复杂。他此前从未想过这种情况,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好,憋了半天,终于道了句:“就算是国师夜……夜会您,也是不合规矩的。”
“看来宋将军还是不明白。”
李裴冲着那两个还按着福南音胳膊的金吾卫比了个手势,那二人一怔,不由朝着宋将军看了一眼,见后者没有阻止,赶忙松了手退到一边。
如此李裴便没了阻碍,一只手放肆地搭上了福南音的腰间。
后者越躲,他却偏搂得越紧。
众人纷纷没眼看,只有李裴一人在寒夜里依然粉面含春,嘴角带笑。
“昨夜是孤喝醉了,偷偷潜入了国师的屋中,”他侧头,望着福南音那双讶异的圆眼,继续道:“趁着他睡得正沉,便将人压在了身下,做了些不便与人说之事。”
众人此时更是没耳听了。
李裴说着“不便与人说”,却仍是将晚上的事半分不差地说了出来。
夜中看不清那张变红的脸,福南音只觉自己一口气堵在胸间。他在李裴说话的时候一直瞪着他,可惜收效甚微,直到人话音落下,他才咬着后槽牙恨恨道了句:
“殿下你给我……慎言。”
他果真是……趁他睡时,压他在身下,逼他说了些不可说的话。
李裴如何看不懂福南音的意思,可事到如今,他早已半分退路也没有。
“哦,孤差点忘了,”于是错开与他相视的目光,李裴眼神轻佻地落在宋将军身上,
“昨夜的事国师原本并不知情。”
他笑了笑,“可惜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孤本来不想告诉他,宋将军,此事怪你。”
宋将军实在不想听太子这般真真假假的风流韵事,两条眉头紧紧皱在一起,最后忍不住深吸了口气,恭恭敬敬朝着李裴拜了下去:
“殿下恕罪。臣今日奉命办事,不论殿下与国师之间有何内情,都该待入宫等待圣裁后……再论。”
李裴的脸沉下去。
“宋将军,孤身为储君,与你在这好言好语……”
跟随李裴而来的率府卫在院中安静了半天,终于得到了太子的会意,纷纷长刀出鞘,寒光冲着宋将军身旁的金吾卫。
“你不会这般不识时务吧?”
宋将军心中一凛,握着腰间刀柄的手送了又紧,“臣不想得罪,不过……”
“宋将军!”门口缓缓落了一小轿,而后一个内侍打扮的人从上走了下来,先对李裴拜了拜,转身见却宋将军手上握着刀,内侍脸一板,道:“有圣喻。”
宋将军慌忙将刀入鞘,便见内侍将一张盖着皇印的纸恭恭敬敬展开,借着火把的光念出了上面短短四个字:
“听太子话。”
宋将军先是一愣,继而竟松了口气,“臣谨遵圣喻。”
有了圣旨,金吾卫和率府卫很快便将捉来的假漠北探子和崔旖儿分别带走,府中嘈杂了半日,终于再次安静下来。
“今夜之事,”李裴搂着福南音的手一直没放开,似乎全然不介意旁人的目光,“劳烦宋将军瞒一瞒。”
了解了圣人的意思后,宋将军也十分识趣,眼神往福南音腰间飞快一瞟,拱了拱手问道:
“不知殿下指的是昨夜探府,还是方才的误会?或者……是今夜的留宿?”
此时的福南音忽然感觉到一丝不妙……
果然在宋将军走后,李裴望着他的背影低声笑了笑,“叫左金吾卫的三品将军守区区一座质子府,实在是太委屈了。”
福南音心中存了气,便索性在此时发了出来:“殿下纡尊降贵来质子府,也是委屈了。”
话刚说完,他便感觉到李裴的手探入了自己衣袍里,指尖落在他腰腹间最软嫩的地方,轻轻画了个圈。
福南音浑身一震,“你……”
“求求国师有点良心,”李裴话中带了委屈,嘴角却挑了起来:“孤可是为了救你,连自己的名节都不要了。”
福南音本想讽刺他哪来的名节,可又忽然冷静了下来。
“为什么要来?不知道朝中多少人盯着你的一举一动吗?若是让他们知道了……”
李裴打断了他的话:“若这储君之位要用你的命来换,我宁可不要。”
福南音想,此事并未到要交出性命这一步。又问:“在宋将军面前为什么要将我摘干净,说我什么都不知道?”
这一次,李裴没说话。
这样福南音便不会成为柯顺哲等人的眼中钉,他们之间的合作也可以继续。
最后……说不准他还可以离开长安。
半晌,他搂着福南音轻佻地笑了一声,
“没为什么,刚才演得太入戏,不自觉说出来的。”
第19章
待到西厢的崔旖儿被从屋中衣衫不整地带走,太子的率府卫与大明宫的金吾卫都撤了兵,府中那些莺莺燕燕才后知后觉今日发生之事究竟是什么。
显然并不是一场简单的偷盗而已。
那惊魂未定的哭声仿佛仍在耳畔,几间房中的人慌忙将门窗关严,半根蜡烛也不点,生怕做了继崔旖儿后的第二只出头鸟。
四下沉寂,月黑风高,李裴边走边侧头望了望福南音,心头忽然便生出些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意头来。
长安暗流涌动,他不知道如今的安稳局面还能持续多久,也不知道福南音还会在这里待到何时,更不知道……
他低头往下处看了看,趁着福南音目光寻过来之前赶忙又佯装若无其事地抬起头,“长安的冬天不比漠北干冷,你这些日子还适应吗?”
“这都已经是第三个了,”福南音有些奇怪地望过去,“我以为……我与长安的二月还挺相熟的。”
李裴轻咳了一声,他不敢将那话说得太明白,只道:“若是哪有不舒服,别去找外面医馆的大夫,叫刘医工来给你看。”
可福南音却闻弦知意,不由怔了怔,此时才忽然意识到自从到了长安之后,他身上那些古怪的反应竟日渐减少了。从前三天两头便要吐一回;苦苦忍了一个月,好在如今至少不会每日头晕,亦不会饭前作呕。
朝堂纷杂多艰,福南音日日劳神那些明枪暗箭,并无暇注意这样的改变是何时发生的,正如他不知自己如何会孕吐一般,自然也不知道这反应如何就没了,便下意识以为那些医馆的庸医误诊,他只是有病,没有孕。
好在李裴对自己曾经这份猜想一无所知,不然定会以为他是疯了。
“随军的那位刘医工?”
可思及此处,福南音的心中又有几分复杂。谁也不知道六个月后会发生什么,在漠北多年养成的利己本性让他不愿为这个异数承担风险,此时他无疑是有几分庆幸的,可这种情绪里却掺杂了太多其他。比如他自己都难以察觉的失落。
“太医来质子府诊病不妥,况且……我身子已经无碍了。”
李裴脚步忽然定住。
刘医工从未对福南音滑脉之事断言。男子怀孕非同小可,他那般高明医术也只是说需同太医署的同僚会诊才知。只是回到长安后几番风波不定,此事便也随之耽搁了下来。
“当真没事了吗?”李裴又问了一遍,语气在今夜里是难得的认真,却也带了试探:“我见到你在漠北……”
想到那时两人的尴尬记忆,他又忽然改口,“在东宫的时候,吐过。”
福南音不知李裴看到多少,只是抬起头,笑意中带了几分故作的放松,“放心,已经好了。”
顿了顿,他又补了一句,“你看,长安的确是个好地方。”
他看不清李裴的神情,只是隔了很久,才听李裴轻轻呼了口气,“那就好。”
好什么……
他不是本也觉得男子怀孕荒唐吗?
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此深信不疑的?
两人心中都有些苦闷,走在回廊中的步子也沉了许多。福南音拢了拢被风吹透的外袍,忽然便有了分莫名的冲动。破天荒的,他忽然转身朝着身旁的人郑重道了句:
“殿下,您……”
“抱我好吗?”
……
大明宫的昨夜如质子府一般并不安宁。圣人连发了两道诏,一道去了金吾卫,一道去了东宫,皆是让所有出现在质子府上的人将听到看到的烂在肚子里。
翌日没有朝会,原本除了当值的朝臣外都不需早起。
天还未亮,仍在被子里大睡的赵顺才手搭着娇滴滴美人半露的香肩,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夜之间长安城发生了什么,以及此时此刻他的府中又发生了什么。
“公子!快醒醒!”
直到门外一阵嘈杂。
赵府的小厮叫了半天的门没有反应后斗胆径直推门进去,走到榻边后一只手捂着眼,留另一只手大力摇着赵顺才,生怕人再不醒,整个赵府都要跟着掉脑袋。
“嘶……哪个龟孙在这……手劲这么大……”
“公子快别睡了,圣人宣您进宫呐!”
睁开半只眼的赵顺才刚要发怒便听到小厮慌忙说出的话,整个人身子一震险些从榻上滚下来,半分睡意也没了。
跟着内侍一路走在甬道的时候赵顺才始终战战兢兢,反复想自己一个五品闲散芝麻官究竟何德何能,竟得了传召有幸入宫面圣。
昨夜圣人也只睡了不到两个时辰,卯时刚到便在看一份官员名单。
冯内侍看着圣人为太子操心了整夜,如今方起身便又眉心不展,便担忧得要命,劝了几遍都没用。好在圣人最后总算在那名单上的“赵顺才”三个字后落了笔,又半点不耽搁将人传进了宫。
这个赵顺才似乎是从前太子流落坊间的时候与之有过交集的,本是个不着四六的纨绔,后来沾了家族荫庇,得大理寺少卿的举荐才入的仕。
冯内侍一面瞧着这个名字,一面在脑中想明白了几分。
还是为了太子殿下。
或许是为了与那位国师有关的一些往事。
赵顺才入殿后便颤颤巍巍跪在了地上,不知圣人有何吩咐,一直未敢抬头。
这是他除了初一十五与百官一同参与大朝会外头一次单独入宫,平日赵顺才都是站在人群最末,从未离圣人如此近过。若仔细看,还能发觉他肩头的颤抖。
上首的人见他这副模样不由皱起了眉,难以想象便是这样的人在坊间对太子不跪不拜,以平语相称了整整五年。
“站着说话。”
赵顺才谢了恩,垂着手立在旁边,手心却结了一层汗。
圣人将眼光移开,“前几日你去了质子府,见过了漠北国师。”
14/70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