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长歌万里定山河(古代架空)——蕉下醉梦

时间:2021-03-06 11:36:37  作者:蕉下醉梦
  四处窜逃的人流当中,有一小孩像是感知到了什么,停下脚步,看向了常歌的方向。
  常歌轻声叹道:“……跑是容易,跑最容易了——闭着眼睛一掉头就跑了。可我问你,我们要是跑了,他们该怎么办?他们又还有地方跑么?”
  幼清无言。
  平时常歌总是高大爽朗,弯弯的眼睛里全是笑意,而他望向城内的这一刻,幼清忽然觉得他看起来有些疲惫。
  “将我的黑马牵至西门下,再拨二百精骑兵。”
  常歌说完,站了起来,日光逆着他的轮廓落下,眨眼间,疲惫落寞感荡然无存,常歌又变回了那个英挺可靠的将军。
  “是。”
  待幼清应下,常歌自城楼后藏身之处跃出,踩着火海间极少的空隙远去了。
  烈火怒放,远远看去,他像是走在一片火莲之上。
  *
  襄阳城外。
  日头西下,晒得魏军主将司徒玟左边脸辣疼。
  他偏头问一侧参将:“那位李都尉,还跑着呢么?”
  “是,仍在死扛。”
  西大门守门的李都尉已被困迷阵当中,只是他困兽犹斗,居然不肯束手就擒。
  司徒玟哂笑一声。
  抗什么抗呢,搞得好像会有人来救他一样。襄阳城都危在旦夕了,谁还会管区区一个都尉的死活。
  司徒玟本可以直接进军,一举夺下襄阳城,可前几日他的亲兄司徒武死的太过窝囊,这口恶气,他非得在李守义身上出出来。
  他令不许弓箭手放箭,只让士兵摆出迷阵,让那位李都尉分不清方向,此时他又放了骑兵进阵,跟在这位李都尉屁股后面撵着他跑。
  再好的马也有累死的时候——让这人活活跑死,勉强给他亲兄顺口气。
  此时,襄阳城上,四处流火玉碎翻飞。
  夕阳西沉,通天红云压城,远远看去,竟与襄阳火光连成一片。
  司徒玟从军师手中接过小怀炉,嘴角扬起一股笑意。
  等他灭了李都尉,再活砸开这楚国的北大门,到时候十万大魏军士入城,他定要血洗襄阳,让城内数十万军民为他大哥司徒武陪葬。
  忽然,襄阳城上铜号大响,城门大开,一抹亮红率先抢出,引一小队,停在数万魏军阵前。
  司徒玟一眼认出了此人,看来当时军师没有说谎——常歌没死,而且,杀了司徒武的,正是他。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还省得他上门找了。
  “常歌!”司徒玟自魏军将辇上站起,隔空喊话:“你就带这么一群老弱病残……啧啧,不足二百人吧,破我十万奇门大阵?”
  魏军爆发出一阵大笑。
  “将军!”
  城门楼上一声少年音,引得常歌回头。
  天坠火石,流火硝烟破城。
  红云压城,残垣肃穆送行。
  常歌就在如此豪壮之景中,看到了站在城楼上的祝政。
  *
  作者有话要说:
  少年音是幼清,祝政没打算喊住他,幼清怕常歌不回头
 
 
第23章 破阵 常歌居然以红绫蒙眼,破阵。
  大火烧云,战鼓声声。
  襄阳城上烈火张天。
  祝政站在城门楼正中央,一袭白衣犹如寒月,片尘不染。
  他面前摆着架一丈长的象骨平驽,象骨为脊、头骨为饰,整整横跨了三个城垛。平驽正中的头骨肃穆俯瞰战场,沧而悲凉。
  祝政还是大周天子时,但凡常歌出征,无论政事再忙都要亲自相送。
  常歌不想闹得太大张旗鼓,有几次刻意三更不到便悄然启程,一路上车马皆悉心敛声,连打更巡逻的都没惊动,但一出城,定会看到祝政车辇停在城外,候着等待相送。
  次次相送出征,祝政亲手在他长戟上缚上常胜红绫之时,身侧都是长安城的高墙青瓦,只有城楼飞檐上的惊鸟铃细细摇荡,从未有一次像今天这样,魏军大军压城,襄阳城破在即,战局危急。
  此时魏军军鼓大作,十万大军踏得襄阳城外天日混沌、震天动地。
  城门楼上可俯瞰全境,魏军行伍绵延不绝,中军压至城外百丈之处,摆成一巨大圆形大阵。
  “奇门阵……”
  祝政面色苍白,他扶着坚硬的象骨平驽,指尖稍稍蜷紧。
  军粮不足,他早已猜到常歌定会主动出击,好速战速决,所以他一醒来便顾不上白苏子的劝诫,直奔城门。
  一路上飞石流火,触目惊心,民众全都朝着东向移动,他逆着人流,直接往滚滚浓烟之处前进。即便如此,他到的时候,还是晚了一步。
  “先生识得此阵?”幼清看他一眼,他并不知晓燧焰蛊毒一事,只觉得祝政现在脸色白得吓人。
  “李都尉就是被这数层圆形大阵所困,进阵不久便分辨不清方向,被魏军的快马撵着,不住奔跑——”
  祝政忽然死死揪了下衣袖。
  “先生,将军已出城,此阵……此阵可有破解之道?”
  祝政轻轻摇了摇头。
  这阵本是常歌在北境镇压鬼戎叛乱所用。
  北境地势平坦开阔,最适大摆奇门迷阵。次次鬼戎精锐骑兵南下,常歌总会以此阵撕裂鬼戎各个侧翼,围困后再逐个击破。鬼戎十次南下,葬身此阵之人,不计其数,谁知这个原本用来捍卫国土的阵法,竟会被用在内乱征战之上。
  “平日里分辨方向,多数是借着指引辨别位置,比如日出为东、树冠丰茂为南、沿着官道朝北走等。奇门阵用长盾,每盾至少二三人高,关窍点便在这高度,一旦奇门阵合拢为狭窄通道,四周视线被长盾遮蔽,再被骑兵追着赶着转上数圈,饶是神仙也分不出东南西北,更不知破阵方位。此阵……无解。”
  幼清听他解释完,心焦道:“那!我们快把将军叫回来!”
  祝政一直看着城下那抹烈火,无奈摇头:“……战事上,他甚少听我的。”
  幼清已朝着城下大喊:“将军!”
  一瞬之间,常歌回眸。
  地上还有些未化干净的雪,今日常歌未戴面具,回眸之时,他瞳色剔透、眉目锐利,浸在朱红的残阳中,犹如一把出鞘的好刀。
  他好似对祝政笑了笑,说了些什么,又点了点自己的心口。常歌腕上绑着条红绫,此刻被风刮得乱舞。
  这正是他次次亲送他出征时,总要为他亲手缚上的红绫,取义“红绫常胜,早日归来”。
  幼清见常歌毫无折返之意,心焦气躁:“将军,将军他说什么?他怎么不回来啊!”
  祝政垂睫:“他说,‘放心’。”
  谈话间,常歌倒提沉沙戟,犹如一抹业火,撕开了魏军大阵。
  最开始,忽然突入的常歌带着楚军,的确打得对方措手不及,然而常歌一行人越闯越深,魏军毕竟十万之众,长盾迷阵迅速在外侧包抄,重新合围,从城楼上看,绵延接天的大阵犹如黑海,彻底吞没了一片火红轻羽。
  祝政只觉心如刀绞:“这让我……如何放心。”
  幼清不敢多话,只见祝政很快恢复了镇定,只平静道:“去取我的琴来。”
  *
  此时,奇门迷阵当中。
  军号赫赫,马蹄本就踏得尘土飞扬,魏军长盾形制奇特,竟比一骑兵还要高上数丈,长盾一围,居然犹如蔽日。
  三五圈下来,李守义早已失了方向,而现在,他连自己被追着跑了多少圈都不知道了。他的马已打了数次响鼻,行路速度也慢了不少,眼见快要被活活跑死。
  但他不能勒马停下,此处停下,追在身后的魏军骑兵立即会将他万马践踏、顷刻间死无全尸。
  “荆楚南蛮子,尝尝这个!”
  一阵哄笑之中,魏军某个长盾之下居然探进一长矛,李守义本就被追得气喘吁吁自顾不暇,这种情况下哪里来得及反应,那马立即被长矛绊倒失了前蹄,李守义被猛地甩在前方。
  他刚一个翻身坐起,居然看到无数马蹄从他翻倒的坐骑身上踏过,那马被踩得没了形状,血肉四溅。
  “李都尉,大都尉!你只身出城,后不后悔!”军中有人嘲笑道。
  李守义自地上站起,昂首挺胸,正面迎上奔腾而来的大魏骑兵:“国破家亡,苟且偷生又有何欢!为民出战,粉身碎骨亦有何悔!”
  “死到临头还嘴硬!”
  李守义将长矛立于地面,狂笑三声:“放马过来!”
  他身边长盾变化,拼成了仅容二三人通过的青铜甬道,甬道尽头,奔驰而来的大魏铁骑犹如洪水猛兽,下一秒便要将他踏得粉身碎骨。
  “都尉莫急!”
  外围传来一声呼喝。李守义神色一动,这是楚地口音,可他现在孤身处于魏军深处,为何会有楚人?
  此时,魏军长盾形成的甬道墙壁忽然一阵波浪涌动,好似有猛兽在其后游走涌动一般,长盾笨重,哪里经得起这样折腾,整条盾墙摆动未出三次,盾阵忽然内凹,阵线猛然溃乱。
  眼前数个长盾兵倒下,正巧拦住朝他践踏而来的大魏骑兵,骑兵猛然勒马,魏军顿时乱作一团。
  盾阵被撕开的豁口中,他一眼认出了红衣铁甲的大楚兵士和领头的……那位红衣将军。
  怎么会是他!
  楚军中有许多人深信他是常歌将军显灵,但李守义知道,这人是益州的建威将军,是杀他亲兄、夺了建平的仇人。
  李守义一时心情复杂,不知在此被乱马踏死和被仇人相救,哪个更让他难受。
  常歌一刀劈下,当下血珠四溅,此时残阳有如饮血,这一幕居然又暴力又震慑心神。
  他勒住弹蹄不停的黑马,朝李守义喝道:“上马,走!”
  那一声威慑力太足,李守义竟像被神鬼摄魄,来不及细细思索,趁着魏军手脚大乱,在混乱中抢了匹马,双腿轻夹,追了上去。
  跟在他身后,李守义开始怀疑此人可能真是常歌。
  从戎之人,谁没听过昭武君大名,据说他极其英勇,战场之上犹如杀神附体,所到之处,鬼神难挡。
  一如此刻,他眼前那位红衣将军单骑破阵,只见他手起刀落,四周血花横飞,所到之处魏军俱是血流成河,李守义也好、常歌带来的那群楚国骑兵亦是,只有跟在他身后助攻的份。
  这股子无人能敌的煞气,连李守义这个从军之人,都看得胆战心惊。
  此人定是常歌。
  除他之外,世上断无他人能有此破阵之势。
  渐渐地,魏军居然失了军心,一见红衣黑马,居然退开数丈之远。
  常歌深入魏军,居然势如破竹,犹入无人之境。
  李守义真切体会到了一句话——
  三军可夺气,将军方能夺心。[1]
  万幸,万幸他非敌军将领。
  “常歌!”
  常歌前方不远处,忽然一声冷喝。
  李守义听着楚国军士里一阵激动。
  从军之人,多少有些英雄情结,有的崇拜前朝定安公常川、有的欣赏狼将火寻鸰,若要众人从汗青之上选出一位兵神,那定是大周朝昭武将军,常歌。
  三年前传说常将军被鸩身亡,多少兵士伤心欲绝。
  难道他真是常歌?
  可他不是益州的建威将军么?
  那人听得这声“常歌”怒吼,居然真的勒马停了下来。
  魏军方向,飘来一句阴阳怪气的讥讽:“昭武君何时死而复生,投向大楚效力,也不知会我一声。”
  常歌冷笑:“司徒玟,躲在兵士后面,算什么敞亮东西!”
  楚军跟着他嚷嚷:“对!你算什么敞亮东西!”
  有人一听这是楚军大将司徒玟,当即不客气:“司徒玟无耻,火石破城之道暴虐,殃及无辜百姓!”
  “李都尉用命换攻城中止,你司徒玟却言而无信,继续攻城!”
  盾兵之后,缓缓行来一将辇,司徒玟站在将辇上,大笑:“此有何耻!兵者,诡道也!这点玩的最炉火纯青的,不正是你们眼前这位昭武君么!”[2]
  “说起来。”冬日里他居然装模作样地摇起了纸扇,“今日襄阳城头的流火玉碎,正巧是昭武君发明的东西,我不过借来一用罢了。要怪,还得怪这位昭武君。”
  楚军竟被说得无言。
  “识相点就滚。”
  常歌开口,听着格外平静,却有种爆发前的紧绷之感。
  司徒玟疯笑一阵:“你说这话,我差点以为,二百骑兵深入敌军十万大阵的,是我呢!”
  笑罢,他猛然下令:“盾兵听令!圈奇门大阵!”
  魏军随之大动,长盾遮天,战鼓雄雄。
  常歌不惊不恼,只极轻地叹了口气:“我本不想大开杀戒。”
  他虽个高,但骨量称不上宽厚雄壮,此时更是连铠甲都未穿,一身红衣夹在重甲士兵之中,背影更显削薄纤瘦。
  哐当一身,常歌马刀掷地——李守义这才发现,常歌一路拼杀所用马刀,居然是一未开刃的钝器!
  只用钝器居然有此鬼神难挡之效,倘若换上素日所用沉沙戟……
  方才常歌一直倒提着未用的沉沙戟,骤然横起。
  沉沙戟,以北境陨铁铸就,通身冰寒,再柔和的夕阳都暖不了它通身的煞气——那是数代常家历代良将,沙场之上斩敌万千,活生生用敌军骨血浇筑出来的凶煞怨气。
  李守义现在确信,此人确是常歌。
  风起,常歌腕上红绫高高扬起,犹如云缎。
  而魏军见着这杆长戟,不约而同后撤一步。不过他们人数众多,勉强撑着,尚未阵脚大乱。
  “盾兵!愣着干什么!合拢!”
  魏军主将司徒玟一声令下,举着长盾的盾兵迅速包抄,绕行数圈,大眼看去,方才圈住李守义的迷阵外围又生出数圈迷阵,层层相套,居然有十数层之多!
  “常将军。”李守义别别扭扭,难得向常歌询问意见,“将军可还有破阵之法。”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