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我在北宋国子监那些年(穿越重生)——三十六陂春水

时间:2021-03-24 10:00:07  作者:三十六陂春水
  潘元青微怔,半晌不语,眸中晦暗不明。
  叶安以为自己说错话了,连忙重新组织语言:“我就随口一提嗷,感觉也挺麻烦的……”
  话音未落,便听对面之人开口。
  “……好。”
 
 
第74章 
  与老师商议好后, 叶安马上去请工匠,在仔细研究后, 打算在两人的主卧处修一道门。平日关着,等想要相见时只需轻轻扣下便知。
  这么大动静,府内下人自然都晓得,因为家主与潘官人要好,也都没说什么。只是个别人有些许纳闷,就算凿门,至于凿到内宅吗?这要是以后二人谁有了夫人可如何是好。但碍于身份,也不好议论。
  叶安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他在国子监内还跟朋友们同吃同睡呢, 现在不过是开了扇门。
  转眼又是个把月, 天气已然进入深秋,汴梁路上行人少了几希, 连带着一些夏天的小吃也都收摊不做了。
  叶安穿着崭新的锦袍乐呵呵的走在街上, 这是外婆亲手给他做的。叶婆年轻的时候是针线高手,后来因为过度劳累眼睛坏了, 叶安穿过来后便不让她做衣服。结果老太太不听, 抗争了好一阵子, 最后折中, 每年入冬的时候就给叶安做一件。
  这锦袍里面装的丝棉, 说是棉, 其实是蚕丝类的纤维。叶婆从春天就开始四处收集好蚕茧, 全府的婢女跟着忙活了一年。要知道宋代已经开始种植棉花, 这样奢侈的已经不多了。整件衣服上绣满了暗纹,轻便又暖和,再加上叶安今年又长高了一些, 穿上后更显得玉树芝兰,惹得街上小娘子频频回头。
  询问了好些人,总算到达目的地。叶安看着牌匾上的“龙凤楼”三个字,抬脚走进铺子。
  这龙凤楼是汴梁的老字号,专门打些金银首饰,虽说店面不大,但在京中却十分出名。当然了,设计费也不菲,可依然挡不住小娘子们的热情。
  掌柜的原本漫不经心的拨算盘,看见叶安顿时眼前一亮,知道这是来了位大主顾。小心翼翼的上前道:“客官可是要做首饰。”
  叶安点头:“打算弄一套金饰,有没有什么推荐的。”
  “自然是有,”掌柜满脸堆笑,从柜子里拿出一本画册,“客官请看,我们这最受欢迎的样式都在这里。”
  叶安拿起画册一页页翻阅,还真别说,人家生意大也是有道理,有些甚至比现代的还要精巧。
  待看完后,叶安皱眉,“还有没有其他的。”总感觉样式有些老气。
  掌柜的看他脸色,小心询问道:“郎君是想送做寿礼吗?”
  “是及笄礼。”叶安解释。再过半个月,就是邢文静妹妹邢文宁的及笄礼。邢文静已于王祭酒商议好,过了这个年就退学,到时候恢复女儿身,在见面估计就难了。因为叶安也算救了邢文宁一命,邢家在京里也没什么熟人,便想让叶安出席。
  考虑到也算是熟人,叶安便答应了。此等大事自然不能空手,想起邢家也不宽裕,便想着给小姑娘买点收拾撑场面。
  “喔~~”掌柜的似乎明白了什么,面色带着荡漾的笑意,又拿出本画册道:“这个都是本店的精品,好几样都是刚设计出来的,京中还没有几个人戴过,郎君您瞧瞧。”
  叶安懒得反驳,打开画册后发现果然比之前的要娇俏活泼些,看了一遍,相中了一款蝴蝶造型的。里面有金钗、耳坠和手环。小巧精致,用料不多,送出去也不至于太扎眼。
  “就这个吧。”他指着那页道。
  掌柜的一看,立刻面露难色:“回郎君的话,此套工艺复杂,要做的话怎么也要一个月,本店倒是有套现成的,不过刚刚被人订出去当嫁妆了。”
  叶安皱眉,既然如此,那也没办法,只能换一个了。
  掌柜的见他脸色不对,误以为其生气了,担心自己得罪人,便连忙开口道:“那位娇客还没走,要不然您亲口跟她问问,这不,下楼了已经。”
  叶安连忙摇头,示意不必,无意间搭眼看到来人,略微吃惊的睁大双眼,“是你,你要嫁人了?”
  只见对面的少女芙蓉面,桃花眼,正是与自己同父异母的便宜妹妹和雯,不,应该叫赵雯。
  赵雯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他,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半晌神色复杂道:“哥哥。”
  叶安刚想纠正她的称呼,却见对面之人形容憔悴,瘦的仿佛随时会被风吹倒,眼里噙着泪。最终心下一软,叹气道:“找个地方坐着说吧。”
  赵雯点头,二人在丫鬟婆子的簇拥下来到一间茶馆。
  “说吧,怎么回事。”叶安问道,算起来赵雯今年也就十五六岁。宗室女普遍嫁的晚,之前见面也没听她提过,怎么突然就要嫁人了。
  赵雯苦涩的道:“娘她……生了重病,御医说了,还剩最多半年时间。”
  叶安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心中涌起无限唏嘘,记得去年与和氏相见,对方那副矜贵清傲的样子,没想到会变成这幅样子。
  “对方是谁?你们见过面吗?”叶安随口问道,赵雯身为国公独女,母族又是老牌勋贵,想也差不到哪儿去。
  “那人……是新上任的广南西路转运使,今年刚到而立,前些年原配夫人去世,我这次要去那边成亲。”
  叶安手中的杯子啪的一声掉在桌子上,半晌,带着三分怒气道:“胡闹!”这是亲妈吗!
  赵雯垂下眉眼,对他解释道:“不管怎样,那男的也算青年才俊,膝下无子,又不用侍候公婆,也算是良配了。”
  的确,北宋的转运使虽然只是个四品官,但掌握财赋、兼领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堪称土皇帝一样的存在。但是,西南地区瘴气环绕,许多士兵都受不了,何况赵雯这样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姑娘。更何况在如今朝廷还在打交趾,兵荒马乱的,这时候去简直九死一生。
  勉强笑了笑,赵雯道:“母亲说了,与其等她逝去后嫁给小门小户,一辈子困在后院里,不如狠心搏上一把。”
  叶安看着她,嘴张了张,最后还是问道:“你是怎么想的呢?”
  赵雯摇了摇头:“我不想让母亲走的不高兴。”接着双眼含泪:“这次一别,可能此生无法相见,哥哥你可愿送我一程。”
  叶安刚想开口,突然看见身上的锦袍,顿了顿,摇头道:“你姓赵,我姓叶。无论怎样,都于理不合,祝姑娘前程似锦,一路平安顺遂。”然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
  深夜,潘元青脱下外衣准备就寝,突然听到一阵极为刺耳的声音,仿佛有人在锯木头。
  感觉到声音来自隔壁,潘元青本不想去干预,谁知那声音越来越聒噪,连别院的下人似乎都注意到,纷纷掌灯向那边探头探脑。
  潘元青停下解衣的手,将人赶了回去,接着来到小院,轻轻敲了敲月亮门。
  对面安静了一下,然后传来叮咣的声音,潘元青知道,多半是那孩子又手忙脚乱的跌倒了。这么毛毛躁躁,以后可如何是好。
  过了一会儿,门被打开,毛孩子叶安隔着门缝露出张通红的小脸。
  “你又吃酒了?”潘元青微微皱眉。
  “没有!没有!”叶安哑着嗓子辩解。
  看来不仅吃酒,还哭过了。潘元青默默的想着,但没有拆穿他,而是提出想去对方院里坐坐。
  叶安不好阻拦,只能将人带过去。之后有意无意遮掩起桌上的酒壶。
  潘元青似乎也并未注意到,而是指着地上的乐器,犹豫道:“这是……胡琴?”
  叶安讪讪一笑,点头称是。胡琴其实就是后世的二胡,他上辈子小学的时候曾在少年宫里学过两年。今日心情实在不好,想着古人们经常依靠乐器排解心中苦闷,便命人去买了一把。然而这东西和二胡还是有点差别,叶安又学艺不精,最后成锯木头了。
  潘元青拾起胡琴,调了两下弦,随手拉了一曲。他虽在西域闯荡多年,但自小接收的也是纯正世家子弟的训练。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对这种还算普及的乐器自然是信手拈来。很快,胡琴那如怨如诉的声音响起。
  叶安听着听着,突然掉了两滴眼泪下来。
  潘元青停下拉琴的动作,轻声问道:“这是怎么了?”
  叶安再也绷不住,从头到尾把自己的身世说了一遍,然后又开始讲今日与赵雯的见面,最后道:“我也知道,错不她。但一想起外婆吃了那么多苦,我就是没办法与她好好说话。”
  “如今她面临生死,有时候又会想,是不是也有一部分我的原因。我明明没有做错,但心里总觉得不好受。”
  “我恨透了赵维宪那王八蛋,人怎么能这么坏!转念又觉得自己身上流着这样人的血,对不起外婆她老人家。仔细想想,临行前我曾经答应外婆三件事,一是科举做官光耀门面,二是寻到母亲,三是找到父亲,结果没有一样做成!来京里这么些年,虽说挣了些钱,但好像也没帮助过谁!”叶安前言不搭后语,彻底陷入自我厌弃中,感觉自己没有透了!
  潘元青看着他红肿的双眼,静静开口道:“谁说的,你救了我一命。”
  “官家根本就没想杀你,说到底,我还坏了你的事。”叶安心虚的低下头,当时他对老师可没有半点手软。
  “不,”潘元青把胡琴放在地上,“没有你,我早就死了。”
  “啊?”叶安迷茫回想自己曾经做过什么。就在此时,潘元青将一切说了出来。
  “我本是前朝皇室,父亲不得志。后来遇到位西域高手,说我骨骼惊奇,想带我去西域学武。我家里人身体自来就不好,所以虽然舍不得,父亲还是做主将我送过去了。”
  “我娘亲是被先帝强行指婚嫁到潘家的,自打过来,便一直郁郁寡欢,后来与家里的长工日久生情。又一次,被我父亲撞见,争执过程中,失手将他杀死。”
  叶安此时已经听呆了,不由自主握住对方的手。
  潘元青看了他一眼,继续道:“那年我才十五岁,得此噩耗连忙赶回家,父亲已经下葬。我觉得事情蹊跷,便去询问,母亲杀人后惶惶不可终日,担心我得知真相,便说是大宋皇帝以为父亲谋反,派人杀了他。”
  “再后来,也许是因为愧疚,母亲日见憔悴,最后在府中上吊了。临死前交给老师一封书信,打算把真相告诉我。但老师担心我受不了生母弑父的打击,将信藏了起来。估计他也没料到我回去造反吧。”
  潘元青语气平淡,回想起当时在狱中得知真相的那一刻,不免有些唏嘘。
  那时的他只觉自己这几十年仿佛就是个笑话。他觉得自己该去恨,但又不知道恨谁。
  是母亲吗?可她养育了自己,人死如灯灭,他拿什么去恨?
  还是恨老师?朱谦顶着朝廷的压力,辅佐他们祖孙三代,他又凭什么恨?
  潘元青在狱中好几天不吃不喝仿佛一尊雕像,朱谦每天过来苦劝,最后实在没办法,索性给他讲起外面的事。当说到仁宗想派叶安出使西夏的时候,潘元青手指微微动了动。
  朱谦觉得有戏,又添油加醋的说了下此行的危险,并表示如果他开口,那小子一定不会冒险。
  “……不。”潘元青突然开口:“我跟着一起去。”他自己也不明白当时明明已心存死志,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但最后确实是因为叶安,他才活到现在。
  “我是自己要与你去西夏的,所以你……”潘元青话还没说完,就被对方一把抱住。
  叶安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嘴里含糊不清的说着些什么。
  潘元青品尝到了久违的手足无措,想要将其扶起,但最后手却搭在叶安后背上。
  早知道……就不跟他说了。轻轻叹了口气,月光洒在两人身上,青年一下又一下轻抚着怀中的少年。
 
 
第75章 
  五更天, 汴梁城外。
  此时太阳才刚刚升起,那边月亮尚未落下, 整个天空呈现出一种雾蒙蒙的蓝色。
  赵雯坐在轿子上,手里拿着帕子,双眼无神不知在想些什么。随行的婢女看了看天色,与外面抬轿子的嘀咕了几句,走进去小心翼翼道:“小娘子,要不然……我们启程吧。”从京里到广南,相距千里。哪怕马不停蹄,怕是也要许久。哪怕马不停蹄怕是也要许久,再耽搁下去, 怕是天黑前到不了驿馆。
  赵雯咬了咬下唇, 掀开车帘看向外面,确定无人后眼中划过一丝失望, 最终还是点点头。
  一众婢女喜不自胜, 连忙吩咐外面人赶紧走。送亲队伍缓缓行动,赵雯低下头, 眼里噙满泪水。
  然而没过一会儿, 马车突然停住, 只听随行护卫喝道:“你们是何人?速速闪开。”
  赵雯心中纳闷, 难不成是遇到山匪了?紧接着有想到, 此地里京城不远, 不管怎样山匪也没胆子啊。正当她惊疑不定之时, 便听到一男子喊道:“在下赵河, 桂州人士,奉叶郎君之命,护娘子身边。”
  赵雯眼前一亮, 不顾婢女劝阻,拉开车帘走了出去,激动道:“是哥哥让你们来的?”
  赵河心中一惊,他与金福竞争管家失败后便随意找了份活计。刚开始叶安找他说明情况的时候,他还以为对方暗恋这小娘子,结果两人竟是兄妹吗?不敢多想,连忙低头,“听闻您要去广南,小的在那里经营三十年,好歹有些人脉,愿效犬马之劳。还有那边瘴气中,叶郎君找遍京城里擅治此道的郎中,以及……”赵河将手里的盒子呈了上去:“虽说知道您不缺这个,但多带些中没坏处。”
  赵雯将盒子打开,里面满满一打地契田契。她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
  京城内,开封府旁。
  潘元青看着身边眼睛肿的像核桃一样的少年,不由问道:“不去送送吗?”
  “送什么?该做的不该做的,我全都做了。”叶安哑着嗓子,这倒不是因为赵雯,完全是那天抱着老师哭的太用力,已经好些天了,还是没缓过来。
  不过也有好事,那就是经过那日,他自觉跟潘元青之间一直以来的隔阂感少了些许。也许是秉着破罐子破摔的原则,反正最丢脸最不堪的事对方全知道了,也没什么再不好意思的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