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我在北宋国子监那些年(穿越重生)——三十六陂春水

时间:2021-03-24 10:00:07  作者:三十六陂春水
  “梅姐姐,里面那位大官人是谁,长得可真俊啊。”一丫鬟捧着脸,有些羞涩道。
  “是啊是啊,听说是国子监的先生?看着就好有学问!”另一个也跟着搭腔,叶婆心善,又偏爱伶俐讨喜的孩子,叶家婢女都活泼的很。
  梅香板起面孔, 严肃道:“那是少爷的老师!也是你们能在背后议论的,快点干活去!”姑娘们嘻嘻哈哈的散开。
  屋内,叶婆笑眯眯看着潘元青,“博士可曾用餐, 看您这一路风尘仆仆的,想必是累坏了。安儿, 还不吩咐下去准备晚饭。”
  叶安有些哭笑不得, 叶婆与这时代其他老百姓一样, 对对读书人有股莫名的推崇,在得知老师的身份后,更是连亲孙子都放到一边了。
  倒是潘元青,看起来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 被老人家拉着问东问西却没有丝毫不耐。反而语气十分恭敬, “叶婆,我如今已从国子监离职,与叶安以友论之, 您把我当晚辈就好。”
  “那怎么行。”叶婆刚开始还不愿,后来被叶安与潘元青两人轮番规劝,总算点头同意。
  叶安松了口气,还好,不然要是一直把那样对老师总觉得怪怪的。
  接着又问道:“我听季县令说村子里有一户得了疫病,是哪家啊?离我们这儿近不近?”
  叶婆轻叹口气:“不近,远的很。得病的正是那刘二和孙芳两口子,全村也就他们家经常往县里跑。说起来也是可怜,听说他们打算多挣些钱,给闺女找个启蒙先生,结果没想到染了这个病。”
  “那他们现在在哪儿呢?被隔离了吗?”叶安又问。
  “隔离?”叶婆细品了一下这两个字,觉得很是形象:“差不多吧,老刘家也有两个孩子,担心过了病气,在村边寻了间破败的屋子,暂时让他们住下了。”
  叶安仔细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大放心,虎头村一共也没多大,想必离村民不算太远。更何况伤寒传染性本来就强,哪怕是粪便什么的,也是有传播力的。这样一来的话还是不行,要采取根本措施。
  打定主意的叶安觉得不能再等,这种事越快越好,于是简单扒了一口饭,在与外婆商议后,带着乐丹潘元青去去找季越。
  等他们走后,梅香忧心忡忡的对叶婆道:“老夫人怎么不劝一劝,倘若少爷染了病可如何是好。”
  谁知此时一向温和柔弱的叶婆却异常坚定:“不能劝,官家信任安儿,破例让他从京城赶到这里。倘若不为其分忧,怎么说得过去。更何况,现在为了疫病忙里忙外的又不是他一个,那些人不也都是谁家的孙儿吗。安儿这孩子自幼 便稳妥,我相信他。”
  梅香郑重的点了点头:“嗯!少爷一定吉人自有天相!”
  ……
  县城内,季越领着组织起来的医疗队,清点物资,打算在县衙门口发放米面。看见叶安,连忙笑脸相迎。
  “这是在干嘛?”叶安眉头微皱。得知真相后当即便无语了。
  “……”他组织了下语言,无奈道:“季大人,现在疫病当前,把人都聚集在一起,这不是加速传播吗。”
  季越解释:“这点本官当然知道,县内患病之人都集中在各大医馆中,来领粮的全是身体强健的。”
  叶安摇头,就算看起来健康,也有可能是病毒携带者。这个时代又没有医用口罩和检疫措施,这样太不安全了。
  耐着性子把失态的严重性给季越讲了讲,然后提议道:“我看倒不如组织一批人手,按各户人头挨家送吃的,中牟县一共这么大,想必也费不了多少时间。”
  季越衡量了一下,点头答应了。
  叶安继续道:“大人方才说,病人都集中在医馆里?”
  “是啊,中牟县一共四家医馆,装的满满登登的,要是再有生病的,就只能往义庄放了。”季越满嘴苦涩。
  这样下去怕是患者没好,郎中先倒下了,可往哪儿划一块地方让病人住进去呢。
  “我观县城不远有个村子,似乎没有多少人住。”就在此时潘元青突然开口道。
  叶安眼睛一亮,对啊!枣村离县城很近,正因如此许多人家都选择去县里定居,村里只剩一些守着大片地的老人。现在只需要将他们迁出来,把地方留给病人,然后定时喂药送饭,估计就会好很多。
  “这……”季越犹豫了,虽说他也觉得此法靠谱,但万一没有用,让心怀不轨之人晓得,状告自己侵占民宅,怕是要出大问题。
  叶安好歹也在国子监跟帮世家子弟玩了许久,不再是以前傻白甜的模样。一搭眼便知季越在担忧什么,于是轻轻一笑,表现的胸有成竹,“季大人放心,皇上既然派我拿着圣谕过来,是什么意思想必你也知道。真要出了什么事,我自然会主动站出来,万不会连累大人您。”
  季越讪讪点头:“哪里哪里,小郎君为官家分忧,本官定当竭力配合。”
  之后叶安又问道:“听说县内物资不够,那大人可曾想过问本地士绅富商求援。”
  提起这个季越就一肚子火,狠狠拍了下椅子,怒道:“怎么没有,但那帮老狐狸,平日钱没少挣,一到关键时刻都说自己家里没有多余的药材粮食!等疫情过去,看本官怎么收拾他们!”
  “没粮?那也成啊。”叶安笑眯眯道:“也不是非要吃的。你比如开布庄的,捐上些粗布棉花,做成防护服和口罩;在比如开酒楼的,提供几个大厨以及场地,每日给病人们做大锅饭,还有木材的,多借几辆马车……最后,真就是什么都没有,家里出两下人当志愿者也行啊。”
  季越等人被叶安这套“榨取最后一丝剩余价值”的理论惊呆了,恍惚间仿佛看到对方背后有条尾巴摇来摇去。
  狠狠打了个寒颤,季越不敢再多想,吩咐下去,按照叶安的办法去做。
  刚开始可谓困难重重,首先是富户,冷不丁听到捐赠要求,也纷纷被惊到。有的选择自认倒霉,捏着鼻子纷纷捐钱捐物。有的则十分不服,咬牙反抗,甚至跟县内衙役们撕扯起来。这个时候就轮到潘元青出手,他的武功别说中牟县,就是全大宋也是顶尖的存在,惨遭碾压的富户们也只能含泪交钱。
  当然了,叶安也甚至“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重要性,暗中联络这些年靠着各种新式菜肴混得风生水起的邓家。经其牵线,跟他们保证,只要疫病好了,他将会领着京城资本带头与中牟县合作。而且还会上表朝廷,争取奖赏众人。
  商户们这才点头,比之前稍微热心了一些。
  剩下的便是患者的工作,也不知从哪儿传出来的,病人们误以为县里要将他们丢到城外自生自灭,有一些万念俱灰甚至想要自尽的,当然了,最后被救了回来。许多家庭带头围住了县衙,打算讨个说法。
  好在季越平日里还算是个好官,在百姓中有一定威信。彻底让群众放下心的是一批又一批穿着防护服,亲切又专业的志愿者们。这些人都被叶安培训了两三天,对疫病已经有了一定认识,就算心中有恐惧也基本能控制住。
  整个枣村内的家具碗筷都被彻底消毒了一遍,环境比拥挤幽暗的医馆要好很多。虽说因为管理严格见不到家人,但由于住的舒服,心情也明朗不少。这心情一好,病也容易好,本身这次伤寒也不算太严重,住进去仅仅五六天,就有一批症状减轻的了。
  当然了,乐丹与潘元青研制的汤药也起了很大作用。虽说不是药到病除,可胜在药材简单易得,县内病患都能服上。
  叶安又带着县里人四处敲锣打鼓科普安全卫生知识,勤洗手勤煮沸消毒,不喝生水。最后甚至请了不少专业人士疏通充满淤泥的排水沟,保持整洁而干爽的环境。
  好在如今是冬季,古代与现代不同,放到二十一世纪,冬季可能更容易得病。可在还是泥巴地的宋朝,夏天的一场大雨便能滋生无数细菌。
  这一套操作下来,县内染病的明显少了许多。等一个月之后,随着枣村最后一个病人痊愈,不管是郎中、志愿者、还是普通百姓,纷纷欢呼出声。
  季越感动的热泪盈眶,“你们,快去买两节鞭炮放。”接着对叶安深深行了一礼:“小郎君,我替中牟县人谢谢你。”
  叶安摇头:“有季大人这样的父母官才是万民之福,虽说好了,但防护也要继续。”
  季越点头,如今他是心服口服了。
  晚上,在总结了此次经验后,叶安写了一封《防疫十则》上表给官家。
  当中牟县疫情已愈的消息传到京中之时,举朝震惊。
 
 
第78章 
  仁宗细细看了遍叶安送上来的折子, 一向温和的脸上难得出现怒意。让身边内侍将折子交给下方大臣们传递,冷冷道:“京兆府疫病,朝廷又拨银子又派人, 如今已个把月。结果前些日子竟然跟我说,灾情没控制住,不仅府中大大增多,还蔓延到河东!”
  “全国名医至少有一半在那里,中牟县什么都没有,仅靠几个人,疫病便全都好了?你们说这是怎么回事啊?”
  大臣们低头,不敢回话。唯有与几个与京兆府官员一系的, 硬着头皮解释道:“回官家,那中牟县占地小,染病人数又不多,听闻那县令和叶安还侵占民宅……”
  结果还没说完就被仁宗打断:“哦?照这么说, 我现在就派爱卿去京兆管理个县城,一月之内将病患全部清零可好?”
  对方见情形不对, 连忙告罪。仁宗哼了一声, “把叶安写的这个《防疫十则》多印上几分, 送去京兆府,让他们好好学着。”
  听到这里,最后一排的王安石忍不住了,这是把自己学生夹在火上烤啊!站出来道:“回官家, 正如方才几位大人所言, 京兆府人口众多,情形复杂,这文章上的东西也不一定管用, 万一……”
  “连抄都不会抄,我看他们的官也不用做了。”仁宗表情依然很臭,最后吩咐下去,赏赐给季越和叶安一堆东西,甚至连叶安家中的祖母都嘉奖了。
  看到此处,众人心中都有些微妙,这……至于吗?只不过协助治理好一个中牟县。大宋朝经历过的疫情也不少,能臣干吏数都数不过来,怎么感觉官家帮这小子造势一样,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简在帝心?
  当然了,这一切远在虎头村的叶安毫不知情,因为——马上就要过年了。
  因着解决了瘟疫这个心头大患,中牟县人民格外高兴,再加上有旁边的县对比着,大家心中更是油然升起一股自豪感。于是季越一拍板,这个年,要大办特办!
  商户与官府一起组织,不仅县内张灯结彩,还邀附近村里那些为这次疫情做出大贡献的人家。叶婆因为捐了不少物资,孙子又是负责人,所以被请到城中讲话。把老太太紧张够呛,在家一遍又一遍彩排,全家人都跟着折腾。但能看出来,她心里还是挺美的,毕竟自打老太爷做生意失败,叶家许久都没这么风光过了。
  叶安自己其实不怎么喜欢这一套,他在京里生意做得大,比这声势壮阔的见多了,实在提不起兴趣。但见外婆喜欢,也跟着张罗,甚至提前三天在京里订好了邸店,让梅香带着叶婆住进去,自己则留在家中大扫除。
  腊月二十九,叶安白天在家跟丫头小子们忙了许久,如今叶家是越来越大了,名下的田地很多,以致来拜年送礼的人也不少。兴许是有意锻炼,叶婆特意全权让他出面,叶安忙得脚不沾地,好不容易熬到晚上,饭都没吃一头倒在被子里呼呼大睡。
  也不知睡了多久,叶安醒了过来,迷迷糊糊的揉了揉眼睛,隐约间听到外面鼓角敲了四下,心知自己这是一觉睡到四更天。
  感受到腹中一阵轰鸣,叶安苦笑,现在可不好办。叶家祖孙都没有让下人守夜的习惯,如今外面黑漆漆一片,他只好自己裹着棉衣去厨房弄点吃的。
  好在马上要过年,厨房里食材不少。叶安被勾起馋虫,撕了两只鸡翅膀,调好酱料涂匀后接着灶台里未熄灭的火烤着吃。很快,屋内就充斥着一股诱人的焦香。最后再刷上一层蜂蜜,鸡翅上闪着晶莹的光泽,里面的肉嫩的能爆汁。
  许久没有下厨,我的手艺还是很不错的吗,叶安美滋滋的想着,然后也顾不得形象,拿起鸡翅开啃。
  “你在干嘛?”
  就在此时,一道男声响起,叶安叼着鸡翅抬头望去,潘元青披着外袍站在门口,眼里闪过一丝笑意。
  叶安:“……”如今嘴里的东西是咽下去,还是吐出来呢?!最后,他还是决定咽下,抹了抹嘴上的油,尴尬笑道:“老师你怎么来了。”
  “我听到厨房有动静,就过来看看。”
  “对哦,你们学武之人就是耳聪目明的,也是我声响太大了。”叶安傻乎乎道。
  潘元青垂下眉眼,其实是因为自己心中一直牵挂着对方,感觉到他起身了,特意寻出来。
  见老师不开口,叶安便也不知说些什么,一时间厨房内蔓延着一股诡异的气氛。要不就这么回屋?叶安有些犹豫。
  “我……”
  “你……”
  双方同时出声,又不约而同的闭上嘴巴,叶安讪讪一笑, “您先说、您先说。”
  潘元青沉默片刻,从怀中掏出一本书递了过去:“你不是一直都想学武功吗,这个是我根据西域内家功法改的,无须太好的根骨,只要每日练上半个时辰,坚持一年,对付两三个寻常人还是够了。”
  “呀!”叶安两眼放光,立刻将书接过来,迫不及待的观看。天知道身处这个武林世界他有多羡慕旁人能飞来飞去,无奈天资有限,咨询了许多人得到的都是否定答案,如今总算是得偿所愿。当然了,他也知道潘元青编这本书有多困难,轻轻摩挲着书页,突然摸到一个小纸包,“这是什么?”叶安满脑子问号。
  “是朱柰的种子。”潘元青看了一眼,解释道,“我托人从波斯带过来的,之前听你提起过想吃外面的柰果。”
  所谓柰,就是中国的本土苹果,大多数在西北种植,个子小,要晒干或者煮熟,否则吃起来跟棉絮一样,口感特别不好。现代的苹果则为十九世纪美国牧师带到烟台,经过本土培育而成的。叶安曾经疯狂想念苹果,经常念叨,没想到对方竟然会记在心上。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