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越过谎言拥抱你(近代现代)——梨斯坦

时间:2021-09-05 13:36:08  作者:梨斯坦
  两人对视了一会儿,确定真得不是低血糖或高血压或幻觉,确定短时间之内真的不会来第二波地震,才小心翼翼地拉开洗手间的门。
  前后不过三分钟。
  床头柜上两人的手机响成一片。
  盛时捞起来一看,震级7.1,在西南地区。
  庄晏安慰他,现在的建筑抗震能力比以前强多了,没准破坏不是很大。
  他话音刚落,手机又噔噔噔开始弹窗,最新情况:震源深度10千米。
  两人默契地换衣服,准备去报社。下楼时,庄晏习惯性地往电梯间迈,被盛时一把拽回来。两人走楼梯下楼,他也不让庄晏去地下车库开车,最后打车去了报社。
  报社似乎从来没有过这么多人来上班,几乎每个部门都有人进进出出。热点和新媒体部门已经排了24小时值班,电梯在十二楼一开,深度部已全员到位。
  “最新消息。震中在宁江县。”老梁拿着材料大踏步走进办公室,带起一阵风,“周边的郁江县、清江县两地受损严重,清江伴有山体滑坡。”
  听上去就很严重。
  倘若震中是在山区,破坏力还稍小一点,但宁江一带是著名的能源重镇,郁江和清江又都是依靠重工业发展起来的地方,人口众多,虽然现在伤亡报告还没出来,但用大脚趾想想也知道,此次地震造成的损失一定巨大。
  老梁扫视一眼众人,沉声道:“我们这次要全员出动了。好在这三地离省会城市都不远,省会城市机场尚未关闭,可以坐飞机先过去,然后想办法抵达三个灾区——普阳、盛时,你们收拾一下,赶最近的航班出发,蕾蕾和宋溪在后方找专家,周思达盯着各部门的发布会。”
  老梁心里纠结,人就这么多,能派到前方的就俩,“等下我去热线让老曹调两个人,普阳你们自己分配一下谁去哪儿。”
  “我去前方吧。”刘骥突然开了口,“热线出稿的侧重点跟咱们也不一样。咱们还是得按咱们的节奏来。”
  “我也可以去前方的!”赵蕾蕾着急地开口。
  “我也可以,我一同学还在他们省人民医院当外科医生,应该会抽调去支援。”宋溪说。
  “我……也可以。”周思达犹豫了一下,也表了态。
  老梁环视着一办公室的属下,骄傲与忧虑大片大片地从心头横扫过去,一时百感交集。
  他干新闻二十多年了,从毕业起就进入《今日时报》,见证过新闻的黄金时代,也经历过报社揭不开锅的窘境。裁员、重组、经营任务都没让他产生过的压力,在互联网社交媒体时代却沉重地压在他心头——那是一波一波来自各方的“新闻已死”的声音。
  可是新闻真的会死掉吗?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拿着并不算太高的薪水,顶着危险、压力和骂声,去记录、还原真实的现场.
  他们也在一次次地逆行。
  老梁略一思忖,“普阳、刘骥和盛时,你们分头行动去现场,宋溪你也过去,但你就在省人民医院盯着吧,医疗救援这条线你全权负责;周思达盯着发布会,蕾蕾联系专家。”
  盛时挑挑眉,他对老梁这番安排有些不理解。
  因为赵蕾蕾和麦晓庚这件事,周思达现在是猫嫌狗不待见,虽然大家面上都不说什么,但对他总有一种微妙的疏远。按理说,这时候正是让他好好表现,去一线挣个敬业分、改改印象的好时机,但老梁好像对他格外宽容,也……格外奇怪,竟然把他和赵蕾蕾留在后方。
  “为什么我不能去前方?”赵蕾蕾突然站起来。眼圈倏地变红。
  众人没想到她会提出异议,皆是一愣。
  她在部门里最小,在大家眼里,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小妹妹。有热情有冲劲,业务也不错,平时热热闹闹叽叽喳喳的,对梁今和何灿有点畏惧,今天突然开口,带上了几分咄咄逼人的委屈。
  “上次内涝就没让我去,这次地震还是不让我去,梁老师,难道我采访做得不好吗?”
  梁今皱了皱眉头,“你知道前方多危险?连宋溪都只去省医院,你去干什么?后方就不能做报道吗?不能出稿子吗?”
  “那溪姐也算是去了一线,如果现场需要支援,她可以直接从省医院去震中接应,为什么我不行?我就一定要留在后方?”赵蕾蕾不服气,“就因为我年纪小?”
  梁今:……
  “蕾蕾,别闹。现场什么情况难以预料,很多地方开不了车,得徒步走过去,你一小姑娘能徒步几十公里吗?”张普阳说,“别的不说,就说上厕所,男的随便找个犄角旮旯就解决了,你一姑娘怎么办?让那边再给你另行方便吗?不要一有什么事,就敏感地觉得对你们女性不友好,这是生理差别,体力差别,不是歧视。”
  “《新闻周刊》的帆姐就去了。我看她在朋友圈借装备。还有电视台的金姐也去了。”赵蕾蕾快哭了,“那些去现场抢救的医护人员中就没女的吗?她们行,我为什么不行?她们走得动路,我就能走动,她们能背得动设备,我就背得动。”
  “楚云帆?楚云帆有那个人脉门路,红会、救援队、医疗队,哪条线搭上都能把她捎进震区去,蕾蕾,没谁看不起你,但做这行真不是靠热血往上冲,你得先有积累。”
  “蕾蕾去吧。”一直冷眼旁观的何灿突然开了口,“你要是有门路去震中,那你就去,没门路的话就去省医院跟宋溪作伴,在那边给他们提供支援。”
  赵蕾蕾求助似地在张普阳和盛时脸上扫来扫去。说门路,她是真没有,只能依靠其他人带,看刘骥这态度是肯定不会带她的,只能寄希望于张普阳和盛时。
  “我去郁江。”张普阳说,“我认识他们那儿救援队的人,到时候跟救援队进。”
  “我跟红会直接进宁江。”刘骥说。
  盛时没得挑了。“那我去清江吧。”他犹豫了一下,“让蕾蕾跟我好了。”
  “……赵蕾蕾你就给你盛哥找麻烦吧你!”庄晏听说赵蕾蕾要跟着盛时,狠狠地戳了赵蕾蕾一脑门。“机灵着点,懂吗?别拖后腿。”
  别人进震区靠抱大腿,庄少爷靠砸钱。地震发生两小时之后,庄氏正韬集团宣布,为抗震救灾的先遣部队提供第一批价值200万元的救灾物资。
  当然,背后有个小小小小的请求,前去救灾的部队直升机上,要给敬业的庄家二少爷留个位置。
  第一家宣布捐助的大企业,老板二公子又是国内大媒体的摄影记者,这方便能不给吗?
  庄修旺是不想让儿子去涉险,但庄晏理由充分:当时把我硬推到报社工作的是你们,在其位谋其政,别人都去我不去像话吗?
  庄修旺能不让去吗?
  “飞机只有一个位置,直接去宁江,我就先去宁江了。”庄晏说,“你去清江之后,应该也会往宁江走吧?”
  盛时嗯了一声。
  “那我们就在宁江见了。你到省城要是租车过去的话,一定租个好点的,租大奔,明白吗?报社不报销哥给你报销,安全第一。”
  在赵蕾蕾眼睛和嘴巴变成三个O型的震惊中,庄晏拉过盛时,紧紧给了他一个拥抱。
 
 
第40章 
  中午一点,《今日时报》的报道团队在机场集合。除了深度报道部的五名记者,还有四个摄影记者和两个新媒体部记者。
  “蕾蕾,到了那边,让你干啥你就干啥。我让你跑你就跑,让你撤你就撤,明白吗?”出发前,盛时跟赵蕾蕾强调。
  “明……明白了。”在部门里,除了梁今和何灿,赵蕾蕾最怵的就是盛时了。
  “现在回去准备,厚底运动鞋,除了穿身上这套衣服,至少再两套长裤长袖,一件厚外套,袜子内衣若干,大容量充电宝,各种跌打损伤和腹泻中暑感冒的药物,纸巾湿巾酒精棉能带多少带多少,最好再弄一个备用手机。另外,给楚云帆打个电话,问一下你们女孩子有没有什么额外需要的东西——别拖箱子,要背包。”
  到达机场时,赵蕾蕾背了一个比她人还高一头的大登山包。
  就在她准备装备时,庄晏给她发了条信息,列了几种胃药让她买,“你盛哥胃不好,胃病犯了你要提醒他吃药。如果回来你盛哥瘦一斤,你就等着吧。”
  赵蕾蕾打了个哆嗦,差点把手机扔出去。传言晏哥跟盛哥锁死了cp,这传闻看样子是真的。
  记者们一走,办公室顿时就冷清了下来。梁今和何灿一人端个茶杯,看着门外进进出出的人,颇为感慨。
  “人都走了,你这个当主任的都得亲自上马当编辑。”何灿笑道。
  梁今缓缓开口:“你是不是也觉得我今天不让赵蕾蕾去,挺过分的?年轻人一腔热血说走就走,但我这一看见赵蕾蕾,就想起我闺女,她比赵蕾蕾小不了几岁,我一想要是我闺女去这么危险的地方,就下不了这个决心了。”
  他微微苦笑,好像在跟何灿解释,又好像是在跟自己说,“老了,心软了。”
  “还有宋溪,你也收着她请柬了吧?12月结婚。这时候要是出点意外,怎么跟她家人交待。”梁今叹道,“普阳、刘骥、周思达……个个身后都系着一大堆亲人。”
  “我想起咱俩年轻那会儿搭档,那也是个地震。你也没把我当个女的,我走不动了你就替我背包,还骂我废物来着。”何灿说。
  “老梁啊,军人、医生,每个逆行的人后面都系着一大堆亲人,我们也并没有比人家更伟大。人家那是职责,咱们也是职责。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就瞧着小刘今天那话不对,记者的人脉门道是很重要,可人脉门道是怎么来的?还不是一次次实践中来的。蕾蕾这孩子有冲劲,我觉得很好。”
  “但那次其实你明明可以留在后方。你要留在后方,也就不会错失见你父亲最后一面。”梁今感慨,“有时候我想,新闻每天都有,但我们为了追新闻,最后留下这么多遗憾,到底值得不值得。”
  何灿眉眼温柔:“回头看看来路,就知道还是值得的。”
  空乘人员已经在广播请乘客关机了,盛时的手机涌进两条消息来:
  庄晏:楚云帆也是先去清江,你俩要在清江碰上,把她也捎到宁江来。
  第二条则是他等了好几天、几次按捺不住想要拨回去的一个号码——
  ——盛记者,我是雷明,你现在有空吗?能见面吗?我有话跟你说。
  空乘走到他身边,低声提醒他打开飞行模式。
  盛时迅速回了一条:雷总,我现在要去地震灾区。一回来马上去找你。如果有人找你麻烦或给你施压,千万保护好自己。
  飞机开始在跑道上滑行。
  盛时体贴地关照赵蕾蕾,“抓紧时间休息一会儿,等会儿去了震区,估计就没什么休息的时间了。”但闭上眼睛,自己却思绪纷扰。
  大概是昨天睡得太好,今天脑子转得飞快,雷明想说什么呢?盛时有种预感,他觉得幸运之神似乎再次眷顾了他,雷明的话,说不定又能串起一系列隐藏在海平面之下的秘密来。
  赵蕾蕾一直以为,盛时也像张普阳、刘骥似的,也是跟着诸如救援人员之类的队伍进震区,谁知一下飞机,盛时直奔租车店,真提了辆G65,连司机一起租过来,然后打了个电话,不多时,有个人送来一兜充电宝,目测至少有10个。
  “盛哥,咱们怎么过去呀?”赵蕾蕾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我们自己进。”盛时砰地盖上后备箱盖,坐到副驾上,指挥司机开车。
  大部分记者入行是从热线、突发做起,火灾凶杀做个上百篇,事故现场跑上几十个,行业深浅也就探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才选择自己想发展的领域。
  盛时不一样,他入行就是财经领域令人瞩目的新秀,多的是与企业家坐而论道,侃侃而谈的机会,比别人少受很多苦,少走很多弯路,同样的,也少了很多跑现场的经验。
  比起张普阳和刘骥,他的确没太多这方面的人脉关系。
  从省城到淅川市,有两个半小时车程,从淅川市到清江县,还有将近两小时车程。司机师傅姓韩,三十多岁,也是清江县人,一路把车开得飞快,恨不得能插翅飞回去。
  “你们是干啥的?为啥这时候去清江?”前方的情况未知,车内气氛压抑沉重。兴许是受不了反复猜测的折磨,韩师傅开口跟两位乘客聊了起来。
  “记者。去采访。”盛时没吭声,司机的话不上不下的飘着,没人回应,赵蕾蕾觉得有些尴尬,就答了一句。
  韩师傅哦了一声,半晌才又说:“现在那边肯定正乱,人部队都过不去,灾民们还缺吃少喝等着救援呢,你们记者也是,在后方报道不行吗?现在去不是添乱么,人救援队还得保护你,还得分出来物资给你吃给你用。”
  “这是什么话!”赵蕾蕾脾气一下上来了,“全国人民都在关注这次地震,记者不到前方,消息从哪来?哦,医疗队救援队来就是逆行救人的,我们就是来添乱的吗?”
  “蕾蕾。”副驾上盛时出声叫停,赵蕾蕾气鼓鼓地闭了嘴。
  盛时摇下车窗,点了根烟,也给韩师傅递了一根。“韩师傅有亲人在清江吗?”
  韩师傅接过烟。“还有表姐一家。”
  “震中肯定特别乱,交通、通讯都中断,现在第一拨救援部队跟医护人员应该已经到现场了,但他们毕竟专注点在救援上,伤亡如何、物资缺什么,外界都还不知道。还有很多像韩师傅一样有亲人在清江的人,他们也在着急,想知道自己亲人现在是什么情况,有很多公益组织、企业想知道灾区还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援,对不对?”
  韩师傅不说话了。
  到了淅川市,地震的痕迹就很明显了。人们在街上游荡,有居民在广场、路边扎起了帐篷。献血车前排起了长队,超市、银行门口有军人把守。间或有几栋老旧的楼从窗外一闪而过,外墙有肉眼可见的裂缝。
  赵蕾蕾把脸贴在车窗上,说不出话来,她还是头一次近距离地接触灾难砸向人间。
  出了淅川市,盛时和韩师傅换了位置。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