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28六个女巫(3)
米哈伊尔又问:“那我自己去砍树呢?”
德尔加多眼珠子一转,笑着说:“可以。不过,出于好心,我得提醒你一下,这里可是伊里斯最好的产酒地,好橡木都姓布朗,得留着做酒桶。”
米哈伊尔点点头:“我知道了。”
深金色头发的男人心情颇好地踩着破门离开了教堂。米哈伊尔抱着手臂看见他们走远了,才回头发问:
“为什么好橡木都姓布朗?”
“谢谢您,谢谢您,感谢您的慷慨,米哈伊尔先生!——所以,所以,我劝您别去砍树。”西拉怯生生地好心提醒道,“您也看到了,这些人的心肠都是黑的,指不定有什么陷阱呢。”
塞弗林在塞拉的搀扶下坐了下来,喝了点水,也感谢了米哈伊尔的帮助。塞拉解释说:
“科斯特·布朗是本城的大法官,这也只是这两年的说法,因为国王下令全国都采用这种‘全新的、更有益于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制度。往前几年,他是橡木城的领主。这种事都是换汤不换药,按照新律和橡木城的规模,除了三位法官,还应当有四位执政官管理事务。首席执政官姓巴托洛缪,是科斯特·布朗的老丈人;第二和第三执政官都是布朗家的亲戚,而第四执政官正好是科斯特的小儿子,伊萨克·布朗,一名……该死的巫师。”
“他们想要我们的地。”塞弗林主教气喘吁吁,“父神为我们选择的土地有着天然的赐福,而新教堂的土地只是土地。这是他们的异端邪说再能狡辩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为什么不向上级教会求助?”
塞拉定定地看着他,让米哈伊尔有点心虚。
半晌,老人苦笑道:“您也看见了,先生,我们哪有多余的钱财雇一匹马呢?连干粮也买不起。我上了年纪,赛拉和西拉都是女人,不是每个女人都是伊莎贝拉阁下或雪诺·怀特殿下。就算有男人也根本走不出橡木城。”
米哈伊尔见他会错了意,没有出声,仔细观察了一下教堂,发现这个小屋的历史几乎和橡木城一样久远,也许还没来得及备上第二圣战之后才逐渐推广的“神坛”,便点点头,示意自己理解了。
塞弗林的声音小了下去。许久,他才仿佛下定决心一般,看着塞拉说:“加斯东死了。”
“什么?”塞拉睁大了眼睛,嘴巴久久没有合上。
“加斯东是我们最虔诚的弟兄。他从来没有厌弃过这里,只是装作背叛,只为把消息传出去。可他还是死了。大约也是那些猎犬吧……”塞弗林望着空荡荡的大门之外生机勃勃的风景,“我在布朗少爷身上见到过他的十字架。”
米哈伊尔皱起眉头,认真地苦恼起来。
两位修女匆匆走到讲道坛前,唠唠叨叨地忏悔起来。她们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在抱怨甚至诅咒加斯东,完全没有想到那么多。现在,她们诚心诚意地向她们大约已经进了天国的好弟兄道歉。
半晌,米哈伊尔咬咬牙,问:“需要我做些什么吗?”
塞弗林说:“‘那差我来的对我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1]”
这句经文的前文中,做记录的先知放弃了对叛军的反抗,因为伸冤和报应都在于神。
少年有点无措地喃喃自语:“不,我可以……我应该做些什么。我不能看着你们受欺凌,你们是……是我的弟兄姐妹,是的。你们是善人,不欺骗我,也不欺压人,不应该被假冒为善之人这样对待。这是不公平的,我应该……”
“您看起来已经很累了。”塞弗林那双浑浊的老眼望着他,好像看穿一盆清水,“您并不愿意做这事,这不要紧,我善良的弟兄。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阶段,年轻时候总是义愤填膺,见识了一部分世界的真相之后觉得受到伤害,便企图硬起心肠。一部分人成功地硬起了心肠,从此冷漠地对待一切,还有一些人则为此追悔莫及,余生都想为曾经的视而不见赎罪。我年轻的时候犯下诸多罪行,如今不过是赎罪罢了,您不必介怀。”
米哈伊尔垂下眼睛:“我也希望我能做到,可是……可是我做不到。我一定会后悔的。更何况,还有两位姐妹在这里。”
塞弗林愣了一下,重新打量他的样貌。可是,米哈伊尔已经甩甩脑袋,提着用粗布包裹的“贞洁祭祷”,去西边的橡树林里砍树了。
米哈伊尔人高腿长,步伐矫健,即便如此,也走了大约半个时辰才进入树林。西边地貌起伏,有几座小山,不过除去老爷们居住的山头,橡木城的地势整体还是趋于开阔平坦,群山围绕着一望无际的葡萄园,晒得黝黑的农民和孩子们穿梭其间,仿佛不知疲倦地重复着浇水、施肥、除虫的作业。
没有凡人的注视,米哈伊尔在林子里七拐八弯一阵小跑,很快来到了橡树林的边缘。不远处有一座小山,不过,从山路上往下看,夏季浓密的树冠深浅不一、层层叠叠地遮住了地面,受监工监督的伐木工也在靠近橡木城部分砍树,他只需要动静小点。
他珍重地解开绳子和粗布,对着贞洁祭祷忏悔祷告一番,祈求她的帮助和原谅,这才握住剑柄,利落地斩断了一棵柏树。他把柏树完整地拖回了教堂,将叶子和枝丫送到厨房:厨房早就没有煤和柴了。
这两年来,无论是佃农还是住在山上的一般市民,在市政厅的威逼下都不得不去新教堂守礼拜,而对这块区域避之不及。实际上塞弗林是个不大合格的牧羊人,以往常常因为有人家里贫困,反过去劝他们少交点税,而这也成了新教派抨击他的一大理由:不守戒律。本真教派严格地遵守太阳神典中的每一条戒律,包括各类严刑峻法,以及在领主该得的那份以外的、山一样沉重的各类“奉献”。
总之,米哈伊尔并不担心会被发现,在教堂吃了午饭,给亚伦喂了点林中鲜花泡的水,便就在教堂前面的小广场上,拿贞洁祭祷处理了柏树:去皮、干燥、切削、平边、磨光,树皮也搬去了厨房。他做的一丝不苟,比一个经验丰富的木匠更得心应手,还用多余的木料修补了一下教堂大门。
傍晚时分,他借了后院,在井边洗澡洗衣,帮塞拉和西拉浇灌了耕地,就回房照顾亚伦了。他准备第二天陪陪亚伦,后天再去树林选一棵松树,他记得阿梅希斯特森林由于靠近亚巴顿帝国,气候偏冷,松树很多。
细心的塞拉还是发现了亚伦的存在,不过没有进屋打扰,米哈伊尔便告诉她那是他的妻子,生了病,他要带她去怀特王国求药。塞拉不知道有没有信,不过当天晚上和第二天,都特意用他带回来的鸟蛋做了炖蛋和汤送过来。无论如何,米哈伊尔很感激她。
亚伦没睁眼,隔壁的彼得倒是醒了。米哈伊尔一大早就听见男孩的尖叫,当时还在睡梦中,还以为德尔加多又来了。出门一问,才知道是彼得闹着要回家。
彼得是个黑黑瘦瘦的小伙子,跟米哈伊尔年纪差不多,看起来老成疲惫得多。前一天削木板的时候,西拉等在一边想帮忙,没找到机会,却说了不少橡木城的故事,彼得一家的事就包括在内。
彼得是木匠于贝尔的儿子,今年十八岁,家里还有个十五岁的妹妹,因为金发碧眼甚是美貌,和父母哥哥一点也不像,差点被当做女巫被本真教派带走,于贝尔交了一大笔钱才保住她,但后面的麻烦也不少,彼得的遭遇就和她有关。布朗少爷,不是大少爷,而是第四执政官的那位拥有法力、坐镇新教堂的伊萨克·布朗看上了她,正好于贝尔前些年就是向布朗家借债的,于是布朗家的人常常以收债的名义骚扰木匠一家,前几天甚至放出了寻血猎犬追咬彼得。于贝尔木匠是少有的在小教堂坚守到新法令颁布的市民,塞弗林和他们一家也很熟,因此为彼得做了一夜祈祷,然后米哈伊尔就带人来了教堂。
平心而论,橡木城的居民相貌都不差,因为几乎所有的佃农和工人的祖先都是被流放至此的贵族。和其他地方的种植园和矿山不同,在这里看不见太多卫兵,因为养育“黑公主”需要足够的平和,恰到好处的温顺的麻木是最好的;也看不见一个黑奴,因为“黑公主”的每一道种植工序都要求保证操作者的家世清白、相貌端正,其中“家世清白”指的是祖上的贵族身份。
仔细端详也的确如此,但是劳苦和忧虑在他们身上留下深重的印记,顶多是最好的葡萄园里的少女更白皙一点,等她们过了青春的年纪,就会被赶出来,过的日子比其他人还不如,有些甚至要依靠出卖肉体过活。就在三天前,还有一对二十多岁的姐妹因此被吊死在新教堂附近。
彼得急着要回家,则是因为怕父母因为自己的失踪做出不理智的事。米哈伊尔在一边听完他的理由,说:
“抱歉,我恐怕您暂时还不能露面。”
“为什么?”彼得对他还有点印象,气冲冲地质问一句,又说,“是你啊……谢谢您,好心的弟兄。不过,我为什么不能露面?”
作者有话说:
[1]罗马书12:19/希伯来书10:30
第125章 28六个女巫(4)
“非常对不起,彼得,这是我的错。我不知道那些猎犬的价值,把它们都杀了。”米哈伊尔干脆地承认,“现在布朗家的人正在找您,在事情解决之前——”
彼得听见那些猎犬死了,甚至没有惊讶这个少年独自搏杀了它们,睁大了眼睛吼道:“杀了?您把它们都杀了?天啊,那得——那该值多少钱啊——?!”
米哈伊尔沉默了一下,老实地说:“德尔加多先生声称一百埃居半条,所以加起来应当是六百埃居。”
“……六百埃居?”彼得呆呆地重复一遍,“卖了我们一家都不值那么多钱啊……”
米哈伊尔企图安慰他:“人的性命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您说的倒是轻松!六百埃居,您叫我们怎么办呢?为什么不叫我死在那里,也许布朗少爷还会赔点钱!”彼得绝望地叫道,“你们这些牧师倒是在上帝面前做了好事,从来不想想我们怎么办!”
米哈伊尔也不生气,说:“狗是我杀的,我会对此负责。在离开之前,我会解决这件事,请您不要担心。”
“您怎么解决?”彼得并不相信他。诚然,米哈伊尔相貌端庄,气质也很好,但那一身旧衣服怎么看也不像是能拿出六百埃居的人。更何况,布朗家的人绝不是六百埃居能打发的,这家伙能留下自己的命在这里做工做到死就不错了,搞不好还能混进最好的葡萄园。
米哈伊尔没有直接回答:“城里有当铺吗?”
彼得不抱期望地指指盘踞着布朗城堡和别墅群的山头。米哈伊尔点点头:“我明天上山去还上欠的钱,好吗?今天,我先送您回家,以免您的父母担忧。”
塞弗林上了年纪,这时候才在塞拉的搀扶下姗姗来迟,闻言叹了口气:“这件事的后果不该由您承担,我的弟兄。这是我们分会的软弱酿成的苦果,我想,父神不会怪罪我们的。”
“这块地并不属于您,塞弗林主教。这是父神选定的地方。”米哈伊尔看了他一眼,还是礼貌地点了点头,“凡事求告神,凡事依靠神,这话没错,但前提是我们已经尽了全力。眼下我既然能做,就没有逃避的道理。金钱只是属肉的,信心才是属灵的。在肉身的世上拥有财富并不值得喜悦,岂不知财主进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吗?”
塞弗林往后退了一步,施了一礼:“的确如此,是我说错了。感谢您今日的教诲,我的弟兄。”
米哈伊尔觉得自己大概是被当做有闲钱跑来乡下布道的牧师了。这种事情不算常见,因为富人少,这样真正虔诚的富人更少,但因为稀少,常常被当做正面例子放进相关的经书里传讲,类似于初临时代放弃法官之位跑去挨打的圣徒保罗。
他没想那么多,又问彼得是否同意这样的处理方式。
彼得仍然将信将疑,但毕竟人家救了自己命,只问:“您真的……可以解决吗?我是说,我们一家,还有这里的很多人都很舍不得塞弗林神父的教堂,如果不是新法案,是绝不会上新教堂的。所以如果……如果非要选一个,我宁愿拿自己的命偿还!”
米哈伊尔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要是放在以前,他会觉得这种程度的信心是理所当然的,但现在,他甚至不敢相信真有人愿意殉教了。更不要说,这些人没有一个在新法案出台的时候那么干。
“我确信。”最终,米哈伊尔只是点了下头,后半句话轻得只有他自己听得见,“如果连她都不值这点钱,那么大约连格里高利的冠冕都无法填满他们的贪心吧。”
两人早饭也没吃,就匆匆出了门。塞拉硬是塞了几张饼给他们,嘱咐他们往葡萄园里走。彼得从小就在葡萄园干活,比她更清楚偷懒耍滑的路线,但还是耐心听完才拉上米哈伊尔往家的方向跑去。
两人在逐渐猛烈的日光下和断断续续的水声中穿过一片片的葡萄架子,初夏的风依旧慢悠悠地、低低地掠过阔叶和草地,发出窸窸窣窣的私语。彼得时不时回头看一眼米哈伊尔,见他弯着腰、一点声音也没发出来,才安心地继续带路。
木匠一家原本和其他人聚居在一起,但是发生了玛利亚那件事后失去了住房,只能在橡树林附近建了个小木屋。正巧,就在米哈伊尔看中的松树附近,彼得之前每天都要天不亮跑去葡萄园上工,天黑了再穿过黑暗的森林回家吃点粥。
快到目的地的时候,彼得忽然停了下来,打了个手势。米哈伊尔早已发现那队全副武装的卫兵,不动声色地用了点小法术迷惑那两条猎犬,拉过彼得在一棵卧倒腐朽的大树后躲好。
走在队伍前头的是一对衣着华贵的青年夫妻,从对话内容来看,正是第四执政官伊萨克·布朗和他的妻子珍妮特。他们今日是纡尊降贵,去砍伐橡木的林地巡查的。毕竟,好橡木桶是好红酒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朗”在伊里斯和诺伦语中都是棕色的意思,伊萨克·布朗也有着一头棕色的长发和一双棕色的眼睛,身材微胖,圆圆的脸蛋上有着健康的红晕,大眼睛又叫他看起来有些天真,一点没有第四执政官的样子。米哈伊尔和彼得躲好的时候,他正说着:
“……哎呀,我又不是老大,家业不是有朱尔和布莱德去继承吗?干嘛老是盯着我不放呢?您是知道我的,珍妮特,我只是想做父亲的好圣徒。”
89/148 首页 上一页 87 88 89 90 91 9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