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求侠(古代架空)——群青微尘

时间:2021-11-21 10:24:07  作者:群青微尘
  连师父都立马叫上了。
  王小元暗自嘀咕。这青年武师果真任性妄为又出人意料,立马跪拜,突然拜入师门,自己也猝不及防地多了个徒弟。他有些摸不着头脑,脸上又显出了以往那般迷茫的神色。
  武立天盯着他半晌,忽地发出一阵豪爽的笑声。
  “哈——您不会以为我武立天是个只看辈分的小人吧。我这人随心所欲惯了,要和谁比试,就偏得逼对方露兵刃不可;要拜谁为师,就得死缠烂打到那人答应为止。哪怕是个襁褓小儿,若他能让我败得心服口服,那我也得尊他一声前辈。师父,您在刀法上胜了我,便是我的师长,这您可别矢口否认!”
  真是如江湖传说中一般随意妄为、逍遥自在的人物。王小元想道,心里对于这人倒没那么排斥了。先前他从木婶那儿听说武立天在离开金府后又去了一趟武馆,拨了些银两要人修缮,又托人医了那日被他打伤的老黄牙。那时他便在想:也许武立天本性不坏,只是肆意随性的时候实在令人头疼。
  所以少年仆役叹了口气,抱拳道。“我知道了,一切皆循武大人心意。只不过…我不通晓枪法,恐怕无法指点武大人。”
  武立天道:“兵戈为次,人为先。我看师父您拿刀时看的不是刀,而是四肢百骸中的‘气’之流阻,这点并无大碍。”
  好一个并无大碍!王小元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武立天果然如传闻中一样天赋异禀,一点就通。先前二人争斗时他便已发觉,这青年只需瞧上一瞧便能理解武学精要,进步可谓神速。当时他出过一刀,武立天便能防下一刀。
  “但武大人也知道…我今日就要离开金府了,恐怕近日不会再回此处。”少年仆役又小心翼翼地问道。
  听到这话,武立天若有所思,却不急于回答。只见他踱步至庭中的枯柳旁,一抬手随意折了一枝,道。
  “我与师父同行。”
 
 
第12章 (十二)昆玉本非石
  一瞬间,王小元寒毛倒竖。尽管这武师言语恭谦,但神色却依然倨傲而斩钉截铁。正如他自己所说,武立天向来是个随心所欲的人物,既然话已出口,那八成是扭转不回他的心意了。
  正当王小元心中忐忑时,只听武立天道。“虽想如此做…可近来邪教横行,朝廷命人缉拿,我也需与本地应捕人商议一二,要迟些才能动身。”
  王小元惊奇道:“想不到武大人还真会把公务放在心上。”其实他更想腹诽:你不是成日游山玩水,未理过朝廷事务么。
  “哼。既然不在武盟混日子,而是要从皇王那处拿点薪俸,区区小力还是不得不出。”武立天微微蹙眉,冷笑道。“何况武无功那老不死早晚要倒台,我家中还有一个妹子,就算是为她也得得个安身立命之处。”
  又道。“师父您先启程,如手头事务松了,我自会来找您。”
  天下之大,又无武盟的眼线,如何找得到?但王小元是不疑武立天这副豺狼性子的,相比这点,王小元对于他话中的另一点颇有兴致:
  “敢问武大人…方才说的‘邪道横行’是怎么一回事?”
  武立天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应是见他衣衫简朴,正似个未见过世面的乡村小儿,便笑道。“连当今世事都一无所知,师父也算得上是位桃源中人了。”
  说着,武立天屈身,用他刚折下的柳枝在地上画了几个圆圈儿。
  “既然师父在乡野间处得久,自也知晓近年来寒时大长,收成不好。有些居心叵测之人打着天道旗号称灾厄皆由天子所起,暗中谋反。眼下我仅知有些黄天道、罗道教、候天楼中人意图揭竿,这些人量不清自己斤两,总要出来害人。”
  王小元听他一口一个“师父”,不知不觉间害臊得脸红。他一瞧地上的圆,天子应是指正中的大圆,固然极有势力,而那些代表“邪道”的圆圈也着实不小,甚而有四面八方包围京城的架势。料是他这样不谙世事的下仆也隐隐察觉到:当今的世道的确不太平。
  武立天又道。“武盟是不插手这些朝廷事务的,毕竟即便庙堂崩坍,江湖仍在。多一份事,便是少一份自在。何况说不准武盟中的某些‘大长老’、‘宗师’就是邪佞一员,要连根拔起一时还不是一件易事。”
  “这便是说,求不得武盟的帮援?”王小元问道。
  “正是。”武立天冷傲一笑,“不过也不需他们的援手。”
  这青年武师素来独行惯了,又往往将他父亲武无功视为眼中钉。若要他来操办此事,恐怕武盟并不能罩着他几分。少年仆役紧张地吞咽了一口唾沫,忽而问道。
  “…那候天楼呢?”
  这话一问出来,他顿时感到浑身冷了几分。青年武师的目光倏地变得锋锐起来,这几个字似是压在舌尖上的一道沉枷。
  青年武师眉关紧锁,两道疾厉的目光射向少年。“师父这是何意?”
  “说到邪教与动荡,候天楼难道不是首当其冲么?”
  “候天楼之首黑衣罗刹已于两年前销声匿迹,传闻便是败在了玉白刀客手下。群龙无首,眼下不足为惧。若是朝廷要管他们的刑狱之事,到那时我再出马也不迟。”武立天不以为意。
  王小元却将信将疑。在他听过的话文中、看过的话本中,候天楼无一例外都穷凶极恶。若各位行侠仗义之人永远是故事的主角儿,那么他们毫无疑问便是故事里的魔头。
  传闻候天楼本由前朝英宗影卫所建,护卫天子,但不知从何时起竟成了流寇,仗着武艺高强专做些不净之事。
  武立天微侧过眼,见少年脸上隐现忧色,便大笑着道。“像师父这般武艺高强的人,真要碰上了他们劫掠也不必惊慌。一群小蟊贼,怎敌得过我武立天的师父!况且,如是想避开他们,这群匪贼也好认得很。”
  “好认?”
  青年用那柳枝在地上草草画了个纹样。“凡听过黑衣罗刹的人都应是明白的…他们爱穿黑衣,且候天楼的人皆纹着如意纹——手上、面上或是身体各处。”
  少年仆役凑过去看那画在地上的纹路,不知为何他竟觉得似乎有些眼熟。如意乃佛八宝之一,这如意纹外覆了一层祥云纹样,蜷连在一起时像支花儿。兴许是想到这祥瑞之物被文到杀人恶鬼的身上,他心里顿时颇不是滋味。
  思来想去,王小元最终含混一笑。“多谢武大人提醒,若我这路上真遇到这般亡命之人,定会离得远远的。”又道。“武大人也不要客气,若是在缉拿候天楼之人一事上如有需我相助之处,请尽管开口。”
  说完这话,少年仆役竟觉得有些轻松。这青年武师虽有时蛮横,却也是个讲理的细致之人,谁能想到他俩在几日之前还曾兵戎相见,各怀杀机呢?
  谁料武立天一摆手,胸有成竹道。
  “让师父插手自身本职,还算什么好弟子!我武立天言出必行,七日之内定会拿下本州流匪,到那时再来拜谒师父!倒是师父还有何事相托?武某一定尽力而为。”
  少年暗道:唉,这傲性子真是改不了啦,但愿他办事能顺风顺水些罢。看这武师精神抖擞、英气勃发的模样,王小元想着托他做些事似乎也未尝不可,于是便开口道。
  “我确有一事相托。”
  “请讲。”
  “可否……”
  王小元羞赧地笑着往武立天身后望去,青年注意到了他的目光,也将头旋过去看,正看到墙头上有一群涌动的、灰头土脸的小脑袋正怯生生往他二人这边瞧——正是方才被青年武师惊吓到的孩童们。“…让你来当教他们的武师?”
  他提出这个请托是有缘由的,老黄牙年事已高,伤难痊愈。武立天虽是伤人的罪魁祸首,但武艺精湛,且本性不见得恶劣,对孩童们来说可谓最难得一见的武学上的师长。
  听到这话,武立天似是觉得十分好笑般挑起了眉头,用手指指自己,又点了点在墙头上偷看他二人的孩童们。“我?去教他们?”
  眉目间似是有话:杀鸡焉用牛刀。像他这般出类拔萃的后生一辈,本应在江湖庙堂闯荡行游,寒刃出鞘,穿梭于血雨腥风间,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怎会做出像教乡野孩童这般无谓的鸡毛蒜皮小事。
  这回王小元勉力笑道。“我听卖糖人的老前辈说,武大人最不爱他人称自己为‘武林盟主之子’,也无所谓戴不戴官帽,唯把武学放在心里。既然大人把武盟都视如敝履,那闲时教一教那群小孩儿也不算得难事吧?”
  他见武立天沉默不语,又补上一句道。“况且,武大人难道不是对前几日之事问心有愧么——砸坏了乡里武馆的牌匾,之后又去托人修缮;打伤了老黄牙,又叫了大夫去医他。若大人真觉得对不住那些孩童……”
  少年仆役话未说完,忽觉一阵疾风自颊边掠过!
  原来是武立天将手上的枯枝一旋,重重拄在地里。这青年武师冷笑了一声,昂首道。“够了,师父。这事儿我答应便是。可惜我没个好脾气,再多言几句非得动怒不可。”
  王小元木木地点了点头。看不出来,他这徒弟口挺快,但心不直。如此一来,孩童们的事也用不着他担忧。有武立天照看,王小元想这群小鬼头再怎么滑头也十成出不了乱子。
  这么一想,他的神情忽地柔和下来,露出一点清清淡淡的少年意味来了。
  武立天瞥了他一眼,又将目光移向手上的枯枝。他这一瞥放得快,收得也快,竟似是有些迷惘。日光斜照在他俩身上,在雪地上拖出些浅浅的阴影,青年由此想起了日规的斜影,当下便对王小元道。“师父,您启程的行装拾捡好了么,没耽搁着行程吧?”
  话音落毕,王小元立时倒吸一口冷气,他和武立天在此酣谈甚久,竟忘了出门一事!金乌说要今早撵他出去,就绝不会迟留他一刻。若他迟了,这素来凶恶的主子定要把他好好教训上一顿。
  想到这里小元浑身发虚,他匆匆指点青年武师如何从金府后门出去,旋即抱拳告别,慌忙就要往下房处赶去。不料这时武立天忽而出声叫住他。
  “王小元。”
  叫的竟是他的名姓。
  少年仆役只觉惊奇,今日武立天见他后一口一个“王兄”、“师父”,生怕他不知自己求教心切,这回倒叫起他的全名来了。但他毕竟慌慌忙忙要往金少爷那边去,便也不做多想,睁着一对讶异的眼眸望向武立天。
  只见青年武师对他展颜一笑,抚着下巴悠悠道。
  “是个好名字。”
  “这有何好?”王小元哭笑不得。先不论这名字究竟是生父生母所起,还是旁人所安,在他看来,这名姓笔画都简要得很,又俗气,与村中孩童们的“狗蛋儿”“二花”差不多。对这名字他也无不满之情,毕竟叫起来顺口好记就已够了。
  青年武师笑着摇头,用那枯枝在地上写了个“王”字。
  他随后又道。“‘元’同‘圆’。”
  便真在那“王”字旁又画了个小圆。
  这下王小元可看出来了。那一瞬间,他的呼吸一滞,一种突如其来的复杂情绪顿时涌上心头。说不清是悲是欢,是喜是怒,他只觉得似是有人在胸膛上敲了一记,让整颗心都摇摇欲坠起来。
  他眨着眼,把那个字看了又看,横着、竖着、斜着,怎么看都是那般模样。于是他确信了,半张着嘴说不出话来。似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回荡: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武立天的声音似是从很远的地方传了过来,飘入他耳中。
  “昆玉本非石。你这名字写下来…不就是玉白刀的‘玉’字吗?”
  ——
  【卷一 一刀惊人 完】
  --------------------
  其实这是俺第一篇文,也是第一次碰武侠题材…(暴露了弱鸡的功底
  当然我会以没用的毅力把这坑磨下去的!(戳手指)
  主角是王小元,到第二卷 故事才开始展开,总的来说算是慢热?所以很感谢能看到这里的小伙伴啦w 
 
 
第13章 (一)慈无量心
  (一)慈无量心
  黢黑幽深的洞穴中卧着一人。
  人是卧着的,耳朵却是竖着的,无论何种动响皆被他纳入耳中。洞外风狂雪暴,白鸷寒啸连天,躁响在过去数年间一刻不停——可此刻却有些不同了,有脚步声自洞外渐起。
  这本是不可能之事。山壑极深,外壁如遇刀劈斧削般险陡,又有猛禽在此栖息盘旋,常人绝无可能到达此处,即便是熟稔于攀爬绝壁的采药人也退缩三分。由此可见,来人绝非泛泛之辈。
  “来者…何人?”
  卧着的那人发话了,喉头颤动着发出苍老的声音。老者在此已不知度过多少年月,长久得好似雪山已与他融为一体。声音虽年迈,气势却分毫不减,音韵间竟含有几分虎狼之魄。
  平凡人遭这气魄一逼,行路都要抖上三抖。但来人步履稳健轻捷,身形丝毫不乱,不一时便带着浑身风雪迈入洞内。
  借着洞外的皎皎月色,来者的面容尽露于人前。落雪的漆黑短帔下青面獠牙大张,朱发碧眼,貌极狰狞,正是一副罗刹面相!
  卧着的老人见状闭目冷笑,竟一丝惊慌也无。
  “我以为是谁,原来不过是个食人恶鬼。”
  黑衣罗刹闻言不语,又逼近两步。他腰间悬一长刀,通体漆黑,未出鞘而杀气乍现。
  恶鬼并不算得人,因而凭借人言不可相通。但兴许是许久未和人形之物交谈而心头寂寥罢,老者又说道。
  “你是候天楼派来的刺客。”
  见黑衣罗刹的步伐不自觉停顿半分,好似因吃惊而产生了退意一般,老人道。“有何可惊讶!我虽跌入这冰窟中时日已久,却也懂得些当今世上的传闻。你们本自英宗亲军各卫,不肯受当朝兵部收归,而欲在乡野间揭竿。如今倒好,人心已散,尽剩你这般恶鬼作罢奸邪之事了!”
  他声声激愤,身子也越发端起。“既要来取我性命,想必已磨好快刀,要取我项上人头,你可知道我是谁?”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