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求侠(古代架空)——群青微尘

时间:2021-11-21 10:24:07  作者:群青微尘
  书生道:“我在西京街上寻了十七个人,他们给我讲了二十七件故事。每个人都有故事,而且不止一个。你不是没有,而是不愿说与我听。”
  男人道:“你应该知道老子是候天楼的人。”
  书生说:“不错,这也是我来找你的原因。因为候天楼的刺客总会有着悲惨的故事,手上沾血的人的故事,总来得比常人精彩。”
  男人笑了,嘴角在阴影里咧开。“求人之前,总需自报家门。”
  书生郑重道:“彭门万事通。”
  “真是自大,敢称万事通达?”男人不屑地哼了一声,吊儿郎当地将手垫在脑后。
  “非也,”书生道,“小的姓万,名事通。这是爹娘赐的名姓。不过倒也称得上事事通达。阁下可听过‘江湖榜’?”
  “你糊弄老子呢,在江湖上混的人,谁不知江湖榜?”男人用木屑剔着牙缝里的菜渣,没好气道,“老子是挤破头都没混好,不过看一群鸡鹅成日打来斗去的争榜,倒也解闷。你要说啥玩意儿?”
  万事通说:“此榜非我所创,却由我所写。”
  男人往身上捉虱子的手停住了。他缓缓抬眼望向面前这文弱书生,嘴角愈发上扬,露出一口森然白牙。
  “我认得你了。”他打量着书生,阴阳怪气道,“号称‘天下大小事皆知,善恶人皆识’的万先生。凭一张嘴皮子就能翻云覆雨,搬弄是非,确实是位贵人。”
  万事通:“我不说假话,只搬是,不弄非。万某也并非贵人,平日不过是将江湖轶闻写来换几个钱,尚是清贫之身。”
  男人喃喃道:“但谁都会信你的话,你一支笔抵得上千百杆枪,你一言胜似万雷奔腾。”
  他看着万事通。这书生两眼黑亮,说话时只动口,面上其余皆木然似雕物。坐如铜钟,风闲云淡。
  男人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口中啧啧作响,忽而问道:“不累么?”
  万事通纹丝不动,眼里却现出一丝迷茫,良久方问:“累?”
  “成日板着个脸,像是假人儿一般。老子看得都嫌累。”男人伸出粗糙的手指往脸上一挂,撇出个难看的笑来。“笑一笑,我有个信条,开心时笑,难过时也不许哭。我就是这么教我家那小崽子的,他要是不笑,老子就给他一拳,他越哭,我就打得愈狠。有时心里忧愁,只要一笑,啥事都轻轻松松。”
  万事通眨了眨眼。“万某若是笑了,旁人不免觉得轻浮,便会有辱万事通之名。”他垂下眼,小声道,“万某最重名声,不论是旁人,还是自己。”
  “是吗,无聊。”男人泄气了般翻了个身。
  “听阁下方才所言,似是已有家室?”
  男人懒洋洋道,“说有算是有,没有也算得没有。十年见不到老婆一面。身边还有个吃闲饭的崽儿,蠢笨如猪,脾气又拧,早几年抛了爹落跑了。”
  他的手在身边摸酒,却摸了个空坛子。于是男人扫兴地丢开,道。“想来真的奇怪,你说一个大男人没了老婆,把屎把尿的带个戆头,拖着他走在路上都觉得奇怪。兄弟问我你哪来的孩子,我说他娘的,从垃圾堆里捡来的,难不成还是从屁/眼里蹦出来的吗?”
  万事通默默听着。他原本认为候天楼刺客应与这些俗事无缘,却未想到此人倒俗得与常人无异。
  男人嘴上虽贬损,眼里却泛出柔情的光,嘴里骂着,心里却是牵挂惦念着的。万事通见过千百个刚毅的英雄好汉,不论谁都如出鞘的利刃,可一旦拖家带口后,锋芒便渐渐敛了,情丝如锁,缚住他们踏往刀山的脚步。
  “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万事通等了好一会儿,才听到那男人有气无力地道。“姓土。”
  “土?”
  这姓不多见,书生只听过回民里有此姓氏的人,但男人的面相看着却似汉人。
  “候天楼土部,土一。”
  万事通两眼微睁,略带诧色。“土部之首?”候天楼五部中,土部最善谋略机巧,这男人看着落魄肮脏,却居然是位有头脸的人物。
  土一有气无力地摆摆手,“老子平时就在观音阁里往木架子上涂泥,和糯米与白云石浆,闲来修几张小凳,和金部那些打打杀杀的人不一样。不过现在是个例外。”他转头看向万事通道:“你猜我来这儿干啥?”
  书生摇摇头。“万某不敢妄加揣测,猜测乃谣传之始,万某说不得假话。”
  “你他娘的就是怂。这也怕那也怕,说句假话会死么?老子说过的假话比你吃过的米还多,呸,老子也不管你是不是顿顿喝稀粥米汤。”土一说,“说出来吓你一跳,我是来杀人的。”
  万事通看起来并没有被吓一跳。
  土一道:“怕了吗?我来杀人,说不准杀的人就是你。”他想了想,往旁边吐了口唾沫。“我干,怕的人是我。老子只修过条凳,锤卯钉,现在要我割人头,看来金部的人都死光了。”
  “那倒未必。”那惊异之色不过一瞬,万事通又变得木然冷静起来。“实不相瞒,万某既然有能耐撰写江湖榜,自然也见过一番惊涛骇浪,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休说九州高手,就连天下第一也是打过照面的。”
  “天下第一……”男人若有所思,手里握着筷子,在剩菜碟子里搅动。
  “西北天山门,玉求瑕。”
  土一忽而有些烦躁,“我入你娘的,是个人都知道。”他拈过一个酱碟,对着酱渍舔了舔,见没甚么味道后伸手甩开。“老子连江湖榜都未上。你帮我写个位儿,不前,排二十就好,这样一来老子就讲故事给你听。”
  万事通固执地摇头。“万某不说假话,不写假字。”
  “唷,还挺有行业道德。”土一说,他想了想。“这样吧,要我说自己的故事也可以,但有条件。”
  “若是钱财,万某必有所报。”书生从袖束口里取出个桃荷包,沉甸甸的,似是装了不少碎银。他解开来后望了一眼,问,“阁下要多少?”
  话音未落,他只觉手中一轻。原来土一不知何时竟已用筷子将那荷包夹了去,嘻嘻笑道:“…全都要。”
  万事通想着自己连返路的盘缠兴许都没了,但他不动声色,沉默片刻后道。“那阁下……”
  土一伸了根指头在嘴唇前:“嘘,还有个条件。我说有条件,可没说有几条。”
  “万某并非神仙高人,若是有百来个条件,那定是做不到。”万事通道。
  “放心,就是你这穷秀才做得到。”土一挖了挖耳朵。“你要老子讲故事,你也得拿故事来换。”
  “阁下要听谁的轶事?”
  土一说。“玉求瑕的。老子不要那些外边说书人胡编乱造的玩意儿,你与他们讲重一句,老子就拿筷子在你鼻孔里插秧。”
  “万某尽量。”万事通点头。有许多人常与他换故事听,为的是得知江湖秘闻,好要挟、接近某人,因而男人这个要求倒也合情合理。
  说来奇怪,玉求瑕之事向来鲜少人过问。兴许是此人武功实在高强,无人敢动夺其天下第一位子的心思,又或许是其人飘渺如水月镜花,众人皆不信他能从肚里倒出多少玉求瑕的故事来。但万事通却是见过玉求瑕的,且知道一件天下几乎再无人知晓的秘闻。
  “还有个条件。”土一无赖地说。
  “…………请讲。”
  “帮我寻个枕头来,里面塞些干草就成。老子在这儿躺了三天,硌得慌。”
  男人晃晃脖子,眼里闪着狡黠的光。“…因为你的故事也许会很长很长。”
  --------------------
  整卷都相当于是番外…没啥虐的成分(是回忆!过去时)
  至于为啥要写这一段,因为它算是全文中重要的章节,属于"解谜"部分,顺便调节一下心情(学业太重,写文太难了嘤
 
 
第87章 (二)桃李醉红妆
  千来声晓鼓悠悠,天方蒙亮。少顷,丰元城里四十道街巷里漫开了蒸笼热气,煎饼师傅擀面烙饼,在珰上铺开浅黄的小米面,不一时金黄酥脆的煎饼就盛在盆里,胡麻碧葱,喷香诱人。赶早的过客往摊上扔几文钱,便能取走一张大饼,嚼得一嘴油光。
  有人在煎饼铺前顿足,望了一会儿才道。“师傅,要张饼儿,少些葱。”
  煎饼师傅是位浓须胡人,鼻梁高挺,如巨岳压于唇上。他正在珰旁打转,忙得心焦意乱,挥手道:“三文。”声音似是在舌头上卷了几卷,飘忽地失了调子。
  那人往袖里一摸,只取得一枚铜板,遂笑道:“一文成不?”
  煎饼师傅浓郁的眉头一抖,沉声道:“你见过一块掰三层卖的饼么!”
  他忽而觉得这人声音耳熟,温文尔雅,似是在八水河里涤荡过的顺柔丝绸,听来若化雨春风。常人听了只觉耳顺,但煎饼师傅却已在心里暗叫不妙。
  他抬头望去,只见晨曦里站着位白衣人。斗笠边垂着轻纱,在风里缥缈舞动,掩住其人容颜。此人身段看着似女子般婉柔,却又似凌霜翠松般挺拔。束腰的玉带里缠着把刀,似是位行走江湖的刀客。
  胡人深邃的眼里泛起碧光,这八尺大汉不知怎地抖如筛糠,脸比眼珠子还绿。
  只见他舔舔干裂的上唇,又用牙在下唇上缓缓滑了一周。在这短短的片刻里他的每一根发丝、胡子乃至寒毛肃然立起,他心头如雪片般划过千百个将此人抛诸眼外的法子,他甚而嗅到了面饼的焦香,珰上传来滋滋灼味,他的心也如被炙烤一般难耐。
  于是这胡人师傅沉默半晌,忽以粗哑的嗓子迸发出一声咆哮:“——老赖来啦!”
  这喊声似乎震天动地。倏时间,丰元城四十条街巷里探着脑袋撵羊猪的、摸鱼蟹的,往鸡鸭肚里塞石子的商贩子,在街口捋青手巾的柴头蛮子闻风而动,都忽地将颈子缩了回去!竹帘一放,桌椅一收,有门的关门,有窗的阖窗。
  竹帘后闪动着一双双眼,眼里神情各异。有的忿恨,有的困惑,有的习以为常,有的只觉新鲜。
  在良久的静默中,有人忽而问:“这是怎么了?”
  紧接着是此起彼伏的嘘声,从暗处里伸出的手紧紧捂着那发问人的嘴:“小声点儿,老赖来啦!”
  “…啥老赖?”
  黑暗里挤着的脑袋眼眼相觑。“您是过路人,不知道咱丰元城的传说。传说这里来了个戴斗笠的刀客——咳,咱们这里不喜雨,一年到头没几滴水浇苗,也不知怎地这人就爱戴笠帽。”
  过路人不解。“看来是位爱隐姓埋名的江湖侠士,怎么就被各位大哥称作‘老赖’?”
  众人大怒,压着嗓子七嘴八舌:“这人身上从来只带一文钱!日日赊账,说什么改日便还,却从未还过!”“娘的,这赖儿往我这儿赊了三十来碗蝴蝶面,每回还顺走两只蒸卷……”
  唾沫星子在黑暗里激烈地飞溅。过路人似是被这大阵仗吓着了,良久才小声道:“那…讨回来不就成了?”
  “讨?您瞧瞧这人腰里那把刀,准能把人削成面。”丰元人们摇摇头。“唉,像这种江湖混子,咱们惹不起,难不成还躲不起么?”
  那胡人师傅不过喝一声的功夫,街巷里顿时人群消散,鸦雀无声,门户紧闭,静得似是绣花针跌在地上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白衣人懵懂地站在煎饼铺前,对着斑驳的竹篾帘子发呆。脚边是翻倒的桌凳,几只从笼门里跳出的花羽鸡围着他打转,啄着地上的脆饼屑。
  他望了一眼手心里躺着的一文钱,只觉得困惑不已。他带着这一文钱在丰元里走了月把有余,却没人要收他这文钱。初时旁人会向他投来异样的目光,现在会一溜烟缩进屋里藏着,眼珠子却审慎地盯着他瞧。
  日头起来了,在街尽头遥远地照来,百来间廊房像是笼在金纱里。廊房边是一溜儿榆树,白花花的榆钱像雪一样飘落在地上。
  白衣人往东头走,却见远处铺前摆着盆嶙峋的小山子,有位婆子手拄竹杖,坐在小凳儿上。穿着大袖紫衫,反面髻尖尖,黄眉墨粉画得极浓,像将谢未谢的老牡丹。
  待他经过时,那婆子张开豁牙的嘴问道。“你——姓甚名甚?”声音颤颤弱弱,似是随时都要魂归西去。
  白衣人心里嘀咕,兴许是他在丰元里已晃了有些时日,这婆子眼熟他了。
  他想了想,道。“…玉甲辰。”
  不想这婆子听了他名姓后,原先佝偻的背突地直起,原本若游丝的细声猛地变粗,破口大骂道。“好你个玉甲辰,癞皮狗还想好吃好喝!老娘送你把牙子,吃你嘴垢去罢!”
  白衣人抬眼一望她家铺子招牌,这才想起十天半月前在此处讨了碗挂面,这老婆子抠得很,日日惦着省几文钱去攒花粉钱好把自己妆得花枝招展。
  “对不住对不住,”白衣人抱头躲过老婆子戳来的竹杖,身法轻捷。“别看在下此时囊中羞涩,但改日定还,一定还!”
  “老娘信你个讨吃的!二狗油!”婆子嫌戳他还不够,从地上抓土灰来扬他。
  说着迟那时快,廊房四周冒出些脑袋来,都是眼里烧着火的丰元人。“打!”有人先喊道,于是土块石子如雨般飞向白衣人。
  缩头缩脑了月余,这朝他们终于鼓足勇气来赶人。于是石子投得愈发畅快果决,仿佛胸中积郁恶气能就此一清。
  白衣人往坊墙上溜,他脚步印在何处,下一刻便有密密土石掷来。刀客按着斗笠轻盈避开,心里却在想:奇怪奇怪,在下明明说过改日定会还账,怎就如此不待见在下?他在天山门里待得久,自小又是过着与铜臭无缘的日子,竟也对如何挣钱使钱生疏得很。
  坊墙夯得不实,黄土簌簌往下落,白衣人爬了几步就难看地摔在了沟渠里,溅起几道脏水花。众人见他狼狈,哈哈大笑,口里却喊着:“纳钱来!”那婆子粗着嗓子骂道:“女子家不守妇道,不知廉耻,连土窠都不收……”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