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希特勒的骑士(近代现代)——tecscan

时间:2021-12-09 09:10:46  作者:tecscan
 
 
第130章 (一百三十):《流亡:1941-1945》写在一九四六
  《流亡:1941-1945》写在一九四六
  他哭得像个婴儿。
  「我早该想到是你。」他说,「我早该想到是你。」
  这一天我见了他两次。第一次他给我一迭信件。「都在这里,」他说:「你要的,都在这里了。」信件按照日期排序,每一封的署名都是弗朗克.鲍尔。「最后一封信写在一九四五年的一月,然后我就再也没有弗朗克的消息了……其他人,你都看见他们了,克劳斯,布兰特,汉斯,你都看见了……还有弗朗克,这是他存在的证据,还有其他人……京特死了,哈迪,哈迪也死了……」
  话题突兀地中断。「我必须走了。」他说。我不确定这是否是一个借口,因为他的声音是哽咽的。
  第二次,当我走出酒馆的时候,他迎面走来,跌跌撞撞,步伐踉跄,比所有从这里离开的人都来得像个醉汉。当我的表带自他的手中脱落,那些被深埋着、掩盖着、不见天日的部分,那些我几乎忘了属于自己的部分。
  裸露的黑色刺青令我们同时间大受震动。他看着那一串数字,哭了起来。
  「我不……我早该想到是你,」他说:「我早该想到是你。」
  「对不起,对不起……」他的泪水决堤,哭得像个孩子,我看得出来,每一次道歉都令他的痛苦更甚,没有什么比无法排解的罪恶感更令一个善良的人椎心刺骨。
  我无法给予安慰,他也不需要这些,眼前的青年拥有非凡的勇气,即使泣不成声也不曾回避我的目光,他在等待审判,而我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他确信责难和诅咒是自己应得的。
  我告诉他:我不会诅咒你,我也不会诅咒任何一个人,我不会说那些自欺欺人的话只为了让你好过点,我知道你不需要。我终究必须面对这一切,原谅这一切,为了我自己。然而原谅──原谅,要说出这个词如此艰难,我想说的也不是原谅,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我理解到所谓的高尚情操在某些前提下大大违背了人性。
  但,我还能怎么做呢?我还有什么选择呢?以我的灵魂做为养分,任荆棘在心中倒行逆施吗?我曾经这么做过,我也尝到了苦果。曾经我看见爱给予人们奋不顾身的勇气,如今我也看见了仇恨带来的是悲剧之后的悲剧。我不能任由悲剧一再重演,然而,然而──阿德勒,抑或是你,托比,我没有忘记你们善意的施舍,也没有忘记你们在艰难时刻所展现的高贵品格,但是,此刻我看着你,也看见了过去的积累,你之所以为你便是那些积累所造就,你──你也是他们的一份子,你能否认这个事实吗?
  你能自外于你的朋友、亲人,或者是民族这个群体吗?阿德勒或者是你,你们能说自己全然无辜吗?
  阿德勒以审判庭的沉默作为答复,托比,如果……理智上,我明白这种指控对你们有多不公平,然而情感上,我的心智仍旧被名为仇恨的毒蛇啃噬,我的灵魂窗口是梅杜莎之眼,它对身不由己的善心者,抑或是穷凶极恶之徒一视同仁──
  这将导致毁灭性的后果。
  我不得不在这一切发生之前做出选择。然而这个时刻来得太快,我的决定乃是被迫而非出于自愿;在仇恨尚未消散的当下,这个选择令我痛苦不堪,但是我明白,痛苦会过去,选择另一条路,我将终身悔恨。
  帮帮我吧,托比。为了我自己,也是为了你。如果有什么事是你能替我做的,那就是听我说──就像我作为你的听众一样──托比,你必须听我说,我将从故事的起点开始,或者更早于起点,早于我出生的时刻,关于我,关于那些我遇见的人,在我身上发生了什么,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托比,你必须好好听着。那也是为了你。我需要一个听众见证这个故事,在胸口的创伤还张牙舞爪、流着脓血的时刻──一旦伤口结痂,我将不会再有勇气刨筋剜骨,这是你必须为我做的,我必须在最痛的时候拔出我的刺,而你必须用你的双眼见证这一切,这是你唯一能为我做的。
  不能再拖了,时间是一剂强迫注射的吗啡,能有效地、长久地麻痹苦痛;随着时间流逝,记忆会欺骗大脑,愧疚会修饰真实,所以我必须在此刻写下这一切。我的瑞典医生把纪录留给我,余下的我得自己继续──托比,你会和我一起,对吗?
  我必须在当下说出一切,以真实的苦痛呈现受难的灵魂──那些真实存在,必将永存的灵魂。
  奥利弗,艾德格。戈德斯坦和卡特琳娜。
  温克勒和奥托。
  托比亚斯.迈尔,和哈迪.海因斯。
  弗朗克.鲍尔和埃尔温.阿德勒。
 
 
第131章 (一百三十一):终战系列文献展,团体导览
  德国历史博物馆
  终战系列文献展,团体导览
  导览人员:
  各位跟随我的脚步,我们往这里走……好的,现在我们来到了一九四一。这个展区展出的是一份珍贵的手稿──《流亡:1941-1945》。各位或许对《遗落的名字》这部电影更为熟悉,这部电影即是改变自这部回忆录。
  首先,我们简单介绍作者。电影中的主角,也是书中的主述者名叫雅可布.杜宏,他是一名德法混血儿,父亲尚克劳.杜宏是奥尔良一座小酒庄的主人,他的母亲米莉安.哈洛维兹来自德国的犹太家族,结婚后皈依天主教,改名为玛丽安.杜宏。父母相继过世后,雅可布.杜宏的监护权由外祖父接手,他在德国完成了中学、大学的学业。一九三三,纳粹上台,他被迫离开德国,前往巴黎,在某间报社任职。巴黎被占领后,他旋即在一九四一年遭到逮捕。这份手稿即是他被逮捕后的纪录。
  根据手稿记载,载着雅可布.杜宏的火车在前往劳动营的途中翻覆,他因此得到机会逃亡,因缘际会下得到在埃尔温.阿德勒中尉的帮助,藏身于罗特魏尔的森林中──是的,就是那个阿德勒中尉,《希特勒的骑士》的主角──大家都看过电影吗?太好了,那么后来发生的事各位都知道了,噢,当然电影中有一些虚构的成分……这份手稿绝大部份是在这段时期完成的,如果大家都看过《希特勒的骑士》,可以对照电影和手稿的内容……书?您是说回忆录吗?还是《希特勒的骑士》?啊,这里提醒各位,如果要买书的话,展区外的礼品部均有贩卖,包括我们展区的手稿《流亡:1941-1945》和《希特勒的骑士》。
  我们继续前进(移动脚步),一九四二年,杜宏再次遭到逮捕,就在被送往集中营的前一天,一名囚犯表示希望与他交换身分,于是他被转移至温克勒的工厂──是的,这个名字大家想必很熟悉,那个有名的庇护者奥斯卡.温克勒……女士,请说……您说的是关于那名与杜宏交换身分的囚犯……
  (导览员停顿)
  很遗憾,那列火车的目的地是贝尔赛克灭绝营。
  (众人纷纷叹息。)
  我们对温克勒的事迹都很熟悉,他以开设工厂作为掩护,暗中运送小孩、青少年至瑞典、丹麦等庇护处,一直到一九四四年工厂被炸毁以前,帮助了二百八十九名年轻人。在当时,温克勒被认为死于轰炸,但是手稿的纪录,温克勒和杜宏在轰炸后前往瑞典,这份手稿最后的时间标示即是轰炸后的第二个晚上。这份手稿最初于德勒斯登一间郊区公寓被发现,期间辗转流落,一直到了一九六零年才回到杜宏手上。
  手稿的这一部分到此结束。
  (导览员移动脚步)
  现在我们进入一九四四年。
  刚才提到杜宏在温克勒的帮助下前往瑞典,眼前这一部分的手稿就是完成于瑞典的疗养院。他在一九四五年回到巴黎,复职后,在一九四六年前往纽伦堡……
 
 
第132章 (一三十二):贝明顿女子中学历史课指定阅读报告
  贝明顿女子中学
  历史课指定阅读报告
  本周报告指定阅读:《战后欧洲》
  下周报告指定阅读:《希特勒的骑士》
 
 
第133章 (一三十三):讣闻
  弗朗克.鲍尔于二零一七年八月七日于睡梦中过世,享年九十二岁。
  弗朗克一九四七年退伍,其后服务于大众汽车三十余年。弗朗克是一名活跃的业余歌唱者,积极参与赡养院与小区的音乐活动。他也是一名忠诚的情人,与伴侣埃尔温.阿德勒共同生活六十年。
  丧礼于八月十二日上午十点于亚当斯葬仪社举行。奠仪请捐赠至舒兹赡养院。
 
 
第134章 (一百三十四_:贝明顿女子中学 历史课课堂阅读心得发表
  贝明顿女子中学
  历史课课堂阅读心得发表
  指定阅读:《希特勒的骑士》
  报告者:苏西.梅耶
  历史教师:
  各位同学,今天是本学期倒数第二堂课,学期课程进度在此告一段落。最后的时间交由梅耶的小组发表本次的读书心得报告。值得一提的是,梅耶曾两度提出延后报告时程,我也同意了。这一次的读书心得发表我个人十分期待,相信成果也不会令大家失望。
  梅耶,可以开始了。
  (掌声响起)
  梅耶:
  大家好。我是梅耶,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希特勒的骑士》读后心得及其真实性的讨论。
  相信大家对这本书都有基本的概念,或者说,我们更熟悉的是菲利克斯.沃夫和他主演的电影《流亡》,以及流亡的原作《流亡:1941-1945》。在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之前,我先谈谈我怎么认识这本书的。
  实际上,我的报告主题本来是莱昂妮.保罗教授的《彩色倒三角》。当我研读这本书时,书中的某个章节提到了《希特勒的骑士》,引起了我的注意。书中指出,书写纳粹时期与同志相关的书籍十分稀少,相较于雅可布.杜宏的回忆录《流亡:1941-1945》,《希特勒的骑士》被视为小说一般的虚构作品。保罗教授亦曾考据其真实性,书中并未有定论,但保留了解读和讨论的空间。我查询了该书的相关评价和数据,又读完书后,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为什么我会产生兴趣?因为这本书和我想象的不一样。这的确不像一本回忆录,书中的角色鲜活,情节紧凑,笔触生动──如果亚马逊的评价所说:这本「回忆录」完全就是一本小说。
  但是,在我看来,最奇怪的地方就在这里。要知道,本书出版于一九八五年,那是一个风气保守、同性恋仍旧被视为禁忌的时代。在当时,同性恋相关著作不是严肃的题材,影视作品也不是奥斯卡常胜军,更不被看作娱乐消费的商品。如果《希特勒的骑士》是一部娱乐小说,作为消费性的题材出现在这个时代没什么奇怪的,但在一九八五年虚构这样一个充满争议性、千夫所指的故事,就十分令人匪夷所思了。
  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决定换主题,申请了第一次的报告延期。
  那段时间,我同时读了《流亡:1941-1945》──感谢亚马逊的套书特价──阅读的过程中,我忽然想到一件事:当时是否有人询问雅可布.杜宏对于《希特勒的骑士》的看法?《希特勒的骑士》一书内容有多少真实性,只要问他不就结了?对照两本书的内容,至少他可以告诉我们某些书中的人物──像是弗朗克.鲍尔──是否存在。于是我查询相关数据,得到的答案是没有答案。是的,杜宏先生显然不曾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亦或是未曾有人询问。
  事到如今,我们也无法向杜宏先生本人求证了。
  到此我的读书计划已经进行了一半,但在当时,我仍旧无法决定报告的方向和大纲。实际上我感兴趣的是《希特勒的骑士》,但是这本书的相关研究和讨论实在太少;相较之下,《流亡》的资料多得多。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件小插曲,也是这整件事的重要转折点。那段时间,我的小学同学来到我家作客,她叫莎拉。从我十岁开始,莎拉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无话不谈,差不多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彼此的人,所以我也知道:她的爷爷来自德国──当然了,历史课的读书报告不会是我们的床边话题(台下传出笑声),只是那一天,贴满便条纸的《希特勒的骑士》摊在我的书桌上,莎拉偶然看见了。
  她说:「我看过这本书。」
  (主讲人停顿)
  不只如此,她接着说:「我家有三本。初版第一刷英文版,初版第一刷德文版,还有最新的版本──不是这一本,」她指着我的书,「比这一本再旧一些。」
  然而,更惊人的是:莎拉表示她的爷爷认识弗朗克.鲍尔──照她的说法,他们是战友。
  这简直叫人不敢置信。
  于是她开始说那几个「我听了几百遍」、「简直倒背如流」的故事。
  (切换下一张投影片,一名身穿囚衣的男性)
  这是莎拉的爷爷,马克思.柴斯。
  我拜访了莎拉的父亲和叔叔,从他们手上取得一些相关的文件,大略整里了马克思.柴斯的经历,在此简要说明:马克思.柴斯于一九四五年作为战俘被送往英国,在此之前,他服役于大德意志师。一九四四年在战斗中受伤,被送往后方医治,伤愈后他并未回到原来的部队,而是被派往法国。法兰西解放后,被俘虏的柴斯先后在几个临时战俘营间来来去去,最后被送往英国。
  按照莎拉的奶奶反复提及的罗曼史──让我省略细节──战争结束后柴斯并未即刻被释放,而是被遣至农家劳动,也是因此才与农场主人的女儿──莎拉的奶奶──相恋结婚。柴斯从里在英国落地生根。
  柴斯先生的遗物大多由莎拉的叔叔──班杰明.柴斯先生,我们就叫他班吧──收藏,班是花最多时间陪伴柴斯先生的人,他提到自己的父亲生前持续和德国的亲友联络,到了晚年都未曾间断。
  班提到柴斯先生有个兴趣:搜集明信片。他的某些亲友似乎深知这一点,柴斯生前总是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明信片。
  在班的同意之下,我们搬走了那几箱明信片,一一记录寄件人姓名以及寄送地址;柴斯先生收藏十分可观,整理起来煞费苦心,幸运的是我们很快得到了回报。首先,我们挑出了所有以德文书写的明信片,其中有超过三十张署名「弗朗克」!虽然没有一张明信片写上发件人的姓氏,但是我们对照了笔迹,大致确认了这些来信全出自同一人手笔。只不过,我们接着又遇到了麻烦,那些明信片的寄件地址来自世界各地,鹿特丹、加州、圣彼得堡、哥本哈根等等,只有极少数来自德国本地;我们一一查找了寄件地址,几乎全来自旅游名胜和旅馆,再对照了寄件时间,显然这位「弗朗克」一年去外地旅游一到两次,这些明信片多半在复活节长假和圣诞假期寄送。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