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庙堂既高gl(GL百合)——墨钧

时间:2021-12-25 10:56:37  作者:墨钧
  三个年长的兄妹对视一眼,同声笑起来,便往里走去。绕过影壁,就看到萧明带着一群伴读守在那处,而另一边,萧鸾与齐霁真也站在一旁,安静地看着萧凤鸣三人。
  三人走近,萧明就冲了过来,抱住萧凤鸣大喊一声阿兄,又冲萧韶叫一声阿姐。这才在萧凤鸣的示意下,朝萧鸑行礼。萧鸑向来不在意这些,只一点头,没有说话。而后萧鸾也走上前来,按照长幼序齿行礼问好。
  萧韶见萧鸾的模样,又抬头看了眼跟在萧鸾身边,朝他们行礼的齐霁真,道:“女子爱俏,我那里还有南洋进贡的水粉胭脂,待会儿回去,便派人送过来。身为女子,书读的好,也莫要像他们男儿那样不懂装饰,粗鄙得很。”
  萧鸾侧头看了齐霁真一眼,齐霁真心领神会,谢恩应承下来。而萧凤鸣则指了指萧韶,笑了一声。顿时一片欢声笑语起来,仿佛之前的不愉快就此烟消云消了那般。
  萧鸾和齐霁真并没有待太久,就借故告辞,回到了自己所在的南三所中。又过了一会儿,萧韶派来的人就过来了,绿漪给了对方一定银角子,又带着这些事物去禀告了萧鸾和齐霁真。绿漪打开了各种盒子,里面除了萧韶说的那些胭脂水粉以外,还另有老参一只,明珠数颗,这些已经远远超乎是见面礼了。很显然这里也有萧凤鸣叫人拿来的赔礼。
  萧鸾扫了一眼,就把东西都交给了齐霁真,道:“你收着吧。”
  “实在是太过贵重。”齐霁真摇了摇头。
  “三郎害你落水,这也是你应得的。”萧鸾板着一张小脸,面容上还带了点怒气,说道,“我们虽然暂时不能,不能让他跟你道歉,但是这些事物,不拿白不拿。你尽管拿去自用就好。”
  萧鸾说到这里,尤有怨愤,自觉自己竟连自己的朋友都护不住。她觉得眼睛一热,急忙转过头去,不让齐霁真看到自己落泪的模样。
  齐霁真见面前这个小孩子背过了身,气鼓鼓的话语传来:“我没有用,之前甚至还拒绝了二哥的礼物,后来想想实在是我的不对。如今他们把这些补齐,那你就放心的接着吧。”
  齐霁真顿时失笑,萧凤鸣和萧韶送来的东西当然珍贵,但齐霁真也不会放在心上。她也知道此事就此事了,她这辈子也不可能得到萧明一声道歉,她心中清楚,只是不料这萧六郎却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对方一片赤诚,实在是让齐霁真感动,而另一方面,她又满怀忧虑。
  萧鸾是严蓁的养子,这是大家都已经知晓的事情,她在禁宫读书的日子里,也听各种墙根八卦,将萧鸾的身世听了个七七八八。萧明不喜严家,也不喜萧鸾,自然把她的身世扬,若非如此,就算给萧明伴读十个胆子,他们也得掂量一下,自家和严家相比的势力如何,断不敢这般欺负萧鸾和自己的。
  在齐霁真看来,萧鸾为人仗义,面对萧明时极能忍耐,但面对是非曲直又能直言不讳,可说是十分的难得了。但过刚易折,她久在深宫中,处事不够圆融,这让多少算是世家出身的齐霁真有些担忧。
  看来是要好好的看顾好这孩子才行。齐霁真在心中暗下决心,千金易求,知己难得,肯为自己两肋插刀的,又是难得中的难得,可不能辜负才好。
  作者有话要说:  来说下大家对于萧凤鸣的态度问题。其实这个事情有三点
  1、萧凤鸣和萧明是同胞兄弟,这血缘关系是很深厚的
  2、王皇后和严贵妃之间不和
  前面两点很明显,萧鸾也只能想到这么多,其实萧凤鸣举动下还有最关键的一点,也是决定了他偏袒萧明的决定原因,就是皇帝没有立太子。身为嫡长子的萧凤鸣本来应该是太子的不二人选,他自己也一直以这个来要求自己。但是皇帝没有明确太子,这就意味着所有的皇子都是他的潜在敌人。之前写到王皇后的出身不高,严贵妃的养子萧鸾其实资源比萧凤鸣和萧明都好很多。萧凤鸣是有警惕的,自己的弟弟成长起来会成为自己的助力,但是萧鸾成长起来却会成为自己的敌人,哪怕萧鸾不愿意,这是由两人的阵营关系决定的。所以萧凤鸣会优先维护萧明。当然,在没有正面冲突的情况下,他也是尽可能的想要兄友弟恭的
  昨天感觉特别累,快死了……_(:зゝ∠)_因此没有每个人留言,希望大家见谅
  =
 
 
第二十章 开科
  中秋是大节,皇家也过家宴。严太后传了话说自己老了,就不去了,只自己的寿康宫中待着。她坐在软榻上,微微闭着眼睛。萧炜酒过三巡,这才带着皇后赶了过来,面上还带着点酒气。他朝坐在上位的严太后请了个安,严太后这才睁开假寐的眼,喘了口气,道:“儿啊,哀家这是看不懂你了啊。”
  萧炜笑一声,他心知这是为了什么事,便朝严太后那走去,露出了讨好的笑:“阿娘不要担忧,不过是一处避暑山庄,建了也就建了。”
  “建了也就建了?”严太后道,“去年雪灾,你先扩建皇寺祈福,现在又兴建行宫……”
  “阿娘!”萧炜打断了严太后的话,“只是在先帝的基础上重修建造,花费不了多少的。”
  萧炜的话虽然依然很是温和,但严太后已能从中听出了警告的意思。当初萧炜幼年登基,严太后垂帘听政长达十四年,直到萧炜成年后,才还政退出。她能坐稳朝堂十几年,除了严家的鼎力支持外,于她自身也是很有关系的。此刻她听见自己儿子的话,就突然有了种迟暮之感来,就仿佛雄狮老去,幼狮对自己虎视眈眈。
  严太后陡然散去了些精神气,话音也变得柔和起来:“儿啊,重修行宫,也需要花费银钱的。如今国中正是需要用银的时候……你自身向来勤勉节俭,可不能在此刻坏了名声。”
  萧炜上前来,亲亲热热地握住母亲的手,笑道:“阿娘莫要焦心了。去年雪灾已控制住,朝廷内外一心。阿娘您啊,就好好的等着抱孙子吧。待到同音诞下麟儿,也正正天热的时候,那时我们一家人正好可去避暑山庄避暑。您含饴弄孙,岂不是绝佳美事?”
  严太后闭了闭眼,拍拍萧炜的手背,叹息一声:“我儿有这份心,那便好了。”
  萧炜笑嘻嘻的跟严太后告了罪,又看了眼王皇后,这便离开了。待到萧炜走后,王皇后也有些不安地捏着自己的手绢。而严太后则道:“你也回去吧。我儿大了,我是管不了。”
  王皇后拧紧了眉头,她还想说点什么。皇后摄六宫事,按说只需管理六宫开销就好,但兴建行宫,这笔开支绝不会小。她原本对此事并不关注,但听这话里话外,竟是为了严同音而兴建。原本王皇后就因最近萧炜少来她处而心有不甘,再如今听了这话,这心情就足以上升到恐慌了。她原本就是一普通门户出身的妇人,见严太后不再理睬,也就只能想到自己儿子。
  于是王皇后匆忙一礼后,也就离开,去找萧凤鸣商议去了。
  王皇后匆匆离去,一旁的宫人端上茶盏来。严太后饮了茶,又咳嗽了一声,她身边一直跟着她的嬷嬷急忙呈上了润肺的梨汤,轻声道:“这天气转凉,您可得好好养着,太医说了,莫要忧心。”
  “儿大不由娘,哀家是老了啊……”严太后叹息了一声,她又突的冷笑道,“我那好媳妇倒真是有个好儿子。”
  那嬷嬷跟了严太后十几年,见状,便笑道:“都是太后的孙子。好儿孙便有好福气。”
  “你说的不错。”太后看了眼嬷嬷,重新闭上了眼睛,“同音那处,好好看着,她如今怀了身孕,衣食用度马虎不得。”
  这句话就算是下了命令了,嬷嬷急忙应是。严太后这才放心下来,陷入了沉睡之中。
  对于严太后来说,无论是谁的儿子,都是她加孙子。她固然会因为自己娘家的身份而更看重一些严家姐妹,但她们能不能出头,也要看萧炜的态度,以及她们的子嗣如何。说到底,萧炜才是严太后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严太后深刻的明白这一点。
  而这份闲适,也只有太后才有,身为皇后,王皇后的危机意识十分强烈。无论是她的婆婆,又或是严蓁姐妹,都是严家的人。一直以来,她安身立命的根本就在于她身后没有大世家,萧炜吃够了被人压制的苦痛,自然也不愿意再在身边安一个。但严同音却完全颠覆了这一点。
  “这个贱人。”王皇后愤怒地一捶桌子,又对左右道,“去看一看二郎来了没有。”
  正说话间,萧凤鸣就已经被宫人引了进来,他看着王皇后愤怒的样子,朝王皇后一礼,又道:“母后为何生气?”
  “我儿现在都不叫我阿娘了。”王皇后幽幽一叹,又拭了拭眼角,“若日后我儿有了新妇,岂不更不将阿娘放在心上了。”
  “阿娘。”萧凤鸣从善如流地改了口,他看着王皇后的模样,尚且稚嫩的脸上端方温润,颇具风度,“你我母子,自然是其他人都不能比拟的。”
  萧凤鸣把王皇后哄开心了,这才问:“阿娘可有什么心事。”
  王皇后于是叹息一声,道:“皇上要建避暑山庄。”她顿一顿,看了自己儿子一眼,又道,“为了小严妃。”
  萧凤鸣嗯了一声,他半眯着眼,手指头轻轻敲打了一下桌面,这才道:“阿娘莫非是想让儿劝解父皇么?”他看到王皇后露出了赞同,于是摇了摇头,“子不言父过。阿娘可曾为儿想过?”他见王皇后的脸色陡然一变,又道,“此事不用我们出手。”
  “为何?”
  看着王皇后沉下的脸色与不信任的眼睛,萧凤鸣无奈苦笑,说道:“避暑山庄修建,少则百万两,多则千万两白银。除非御史台的御史都死光了,否则此事绝不会那么容易进行下去。”他见王皇后渐渐缓和的脸色,摇头暗自叹息,又道,“阿娘,父皇不会建避暑山庄的。此事并非宫闱之事,你就莫要管了。”
  王皇后闻言,顿了许久,才道:“我只一妇人,所赖不过丈夫与儿子。圣上是圣上,我也认了。如今竟连我的亲儿,也要说一半留一半了么?”
  萧凤鸣沉默着,看着王皇后轻声哀泣。他踌躇片刻,这才道:“阿娘,不是我不愿说。古时杨德祖三猜主心,每猜必中,君由此忌杨,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臣下尚且如此,何况是父皇的儿子?”
  王皇后虽然不懂许多事,也没有读什么书,但她素来相信自己的这个大儿子。见到萧凤鸣神情严肃,也只好不再多说什么,只是面带忧色的说道:“那我就不要管了么?”
  “阿娘放心好了。”萧凤鸣胸有成竹的笑道,“我们不作为,才是最好的作为。”
  “我还是不放心。”王皇后喃喃说道。
  “听说舅家出了一个孩子,还挺不错的?”萧凤鸣突然问道。
  说到这里,就连王皇后也露出了笑容:“可不是么,我见阿弟来信,也是十分高兴。”王家此前不过一般的福书村,至多也就出了个秀才,连举人都无。
  王皇后是身为良家子被选入宫中的,当年权臣专权,野心也大,不愿让年幼的皇帝有个可依靠的世家,因此故意指了无依无靠的王皇后。此事当年闹得颇大,可对于王皇后而言,也是她一生改变的契机。
  而今皇帝已经掌权,后宫逐渐充盈,有权有势的女人们也都进来了。王皇后这才感觉到恐慌,她忍不住想要依赖自己的娘家,想尽办法去给自己娘家好处。但说到底,好处都是眼前,为长远计,还需要有人立得起来。而今终于有一个人可以拿得出手,王皇后一面觉得开心,一面又十分担心,一个孩子需要时间成长,自己的儿子也尚且年幼,而她又能护得住他们几时呢?
  萧凤鸣便站起身来,对王皇后行了一礼,道:“阿娘,凡事不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我们只需等待就好。”
  王皇后叹息一声,也不再言语,亲自将萧凤鸣送了出去。她为萧凤鸣披上披风,道:“中秋既过,日子就该凉了。你自己要小心保重身体,也要注意你弟弟。你们兄弟不在我身边,我这心里……”
  慈母之心总是一片真诚,萧凤鸣也柔和着嗓音说道:“阿娘也赶紧回去吧,宫中……”
  “宫中有我,其余无需担忧。”王皇后朝萧凤鸣说道。为母则强,王皇后纵是个无知女子,也是稳坐中宫近十年了。她为萧炜生下两个儿子,靠的也不仅仅只是姿色和情分。只是最近萧炜的动作让她很是不安,得萧凤鸣如此一提醒,她也就意识到了自己的过错,反思起来。
  母子两对望一眼,便各自离开了。
  次日,果然拉开了一出出好戏。御史们一一出列,先是劝说皇帝建避暑山庄无效,双方你来我往数日。修建行宫,虽然耗资巨大,但宫殿也不是一年就能建成的,如此分摊下来,倒也不是不能承受。只是有皇寺在先,萧炜这一副即将昏庸的作态,实在是让朝臣们心中忐忑不安起来。
  也不知是否是从萧炜登基后就过于依赖外臣的传统影响,萧炜的宫闱事,朝臣们总爱说上一说,渐渐的也就养成了习惯。最后竟有人当众唾了声严阁老教女无方,让皇上沉迷美色。严阁老不动如山,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这就是出例行的闹剧罢了。
  说到底,君臣相斗,讲究个你进我退。萧炜这事并非没有回转,关键还是要看他真正想做的事是什么。朝堂之中闹成了一片,严家门生尤其出力。毕竟挂着严同音的名号,严家人比谁都不希望自己名声受累。
  萧炜见该蹦跶的都差不多出来了,便趁机提议再开科举的事,如今开科举并不是时时都有的,官员大多来自士子投卷,再由世家举荐以及恩科两方面。自从萧炜登基以来,朝廷一共也就开了两次科举。萧炜提出此事,内阁诸人望着首辅,首辅垂目不语,于是此事便这样定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看到大家的评论超开心来着!!这章里介绍了一部分朝堂的背景了,萧炜知道其实严家不同意开科,他自己也很难达成目的,所以他先让严家名声受累,让严家疲于奔命,再抛出自己的真实目的,这样大家就会两害相权取其轻。开科是名利双收的事情,而且还有举荐制度在,从长远来看或许是个坏事,但是放在当前却是个好事。
  古时杨德祖三猜主心,每猜必中,君由此忌杨,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这是杨修的故事,出自《后汉书·杨脩传》,“如是者三,操怪其速,使廉之,知状,于此忌脩。且以袁术之甥,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
  ========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