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愿景
如今的世家可比不得此前,说是世家,其实也不过是累世的一些大族。真正意义上的,那种史书上所写的高门大户,早就被历年的科举冲的七零八落了。若非当初萧炜年幼,大族不愿纳寒门,恐怕就连如今的举荐都不复存在。
须知官员结党,一是来自座主门生,二是来自同年。举荐之途就是座主门生,你投效于我,我带你入官途之中,这份联系,终身都难以割断。
萧炜在这场争斗中得胜,心中欢喜,封二儿子萧凤鸣为楚王,又命阁臣谢准辅佐,负责监督开科事宜。虽说是谢准辅佐,但皇子一般只是个挂名,实际事务都会由谢准来实施。
作为萧炜众多的儿子,萧凤鸣是第一个封王的孩子,也格外得其他人侧目。萧凤鸣领旨后,连夜与谢准和众多辅臣商议后,上书为防势门子弟交相酬酢,采用了糊名、誊录之法。萧凤鸣得萧炜大加赞赏,全权交由萧凤鸣督查监办。
一时之间,萧凤鸣风光无限,让身在深宫中的王皇后也松了一口气。
萧凤鸣的出头仿佛就是一个征兆一般。皇子已经渐渐长大了,萧凤鸣甚至开始封王出廷办事,然而太子仍无着落。
很快,长达数年的立太子之争就将拉开序幕。只是现在,众人还对此一无所知。
自萧凤鸣后,萧鸑也跟着封王,萧韶虽然并未有王爵,却也受封了大块封地,并赐长公主府。自此三个入朝的皇子皇女待各自的府邸建好,就要搬出宫中。而后萧鸑自请游历,萧炜再三确认,萧鸑便拜首道:“儿虚长年月,一事无成,愿游走九州大地,以证所学。”
萧炜考虑许久,最终同意。按照传统,游学是一件十分清苦之事,原本就是为了让年轻人懂的生活之艰辛,看看世间,哪怕是钟鸣鼎食之家,也不会给予太多的帮助。虽然如今的世家游历,大多会去繁华之地,但萧炜素来知道自己这个不声不响的儿子是绝不会同那些人一样。
他虽有担忧,却也高看了几分萧鸑,对他也更为和气起来,甚至还在私下里对内侍说起自己这个大儿子内敛而沉稳,“类父也”。
这个消息传入宫中,周惠妃连夜招来儿子,想让萧鸑转换心意,却不想萧鸑不肯松口。周惠妃无奈至极,又寻萧炜哭诉,萧炜烦不胜烦,于是赐了萧鸑百金,又派了一队护卫给他,这才让周惠妃消停下来。
萧鸑下朝那日,一群小萝卜头们都得了消息,个个雀跃不已,干巴巴地守在撷芳殿门口,见到萧鸑那刻,顿时山呼起来,把萧鸑吓了一跳。而后小萝卜头们就围过来,睁着一双双好奇的眼睛,一会儿问兄长要去往何处,一会儿又问外面天地如何。种种疑问,异想天开,直把萧鸑逗得暗自直乐。
而后萧凤鸣等人也来了。这是诸人开府前最后还能待在王宫的日子,禀明萧炜后,兄弟姐妹们就开了宴,一是祝贺三位兄长姐姐开府,二是预祝萧鸑游学顺利,三则是祝萧凤鸣首战功成。
萧凤鸣看着兄弟们纯真的眼神,微微一笑,将酒饮下。他们都还是孩子,还不明白萧炜花下这番力气布下的这出布局里,会有多少兄弟们娘舅家的人会卷入其中,大概他们也还不明白,身为兄弟,在此前路不明的情况下,将来不知又有多少争斗。萧凤鸣捏着酒杯,看着眼前一个个还没张开的小脸。
三郎与六郎虽然长大了许多,可还是年轻的,连牙都没齐全,更遑论其他几个小的。这些人,日后都将是自己的敌人。萧凤鸣的手指按紧了杯壁,他也只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郎,心思就算成熟,也不是一个真正的成年人。他闭闭眼睛,将酒一口饮尽,不管如何,此时此刻他们都是兄弟,就莫要管前程了吧。
萧鸑走的悄然无声,他谁也没有通知,只是在一个清晨的时候,收拾好了包袱。宫门未开,他正准备唤人开门,却听到了一声稚嫩的嗓音:“阿兄。”
萧鸑挑起眉头,看到了墙角处那个雪团一样的孩子站起了身。对于自己这个六弟,萧鸑觉得有些惊讶,又有些理所当然。他看着萧鸾站在那处,他的身后是那个并不多话的女伴读。两人站在一起,一朱一青,都是小小的,又粉嫩可爱的。萧鸑的心头柔软了几分,问道:“怎么在这里待着,冷么?”
“不冷。”萧鸾摇了摇头,“我是专程来送阿兄的。”
“是么?你怎么知道我今天走。”
萧鸾闻言,微微仰头,露出了丝得意:“昨夜阿兄回去见了周惠妃,这不是阿兄日常去的日子。我又见内侍拿了不合季的衣服,所以,我就知道啦。”
“六郎观察入微。”萧鸑沉默一瞬,便道。他摸摸萧鸾的头,又笑,“六郎又为何等我。”
“阿兄既不愿声张,我就只能在此等待……”萧鸾微微一顿,长鞠一礼,“六郎祝阿兄一路顺风。”她抬起头来,眼睛闪亮闪亮的,“阿兄莫要忘记给六郎写信!”
萧鸑便揉了揉萧鸾的脑袋,说道:“阿兄会记住的。”
萧鸾看着萧鸑渐行渐远,她捶捶自己因为蹲着而感觉有点难受的腿。她虽然猜到兄长今天离开,却不知道他究竟几时走,因此一大早,天还未亮,就跑来守着。而齐霁真则听到了动静,于是披衣出来查看,在听到萧鸾说了因由后,不顾萧鸾的反对,也穿戴整齐,和她一起蹲墙角等着。
这天色从昏暗到明亮,两个小人凑在一块说说谈谈,也不会觉得时间太过难受。齐霁真看到萧鸾蹲在那无聊的拿小棍戳蚂蚁,于是就问道:“六郎为何要等大殿下?”
“大兄虽不喜言语,但是人其实很好。”萧鸾扔掉小棍,认真地说道,“二哥是谦谦君子,可太看重自己同胞,对其他兄弟却不那么看重。大兄没有其他的同胞兄弟,对我们几个倒是一视同仁。”
“他一个人去历练,我还是想送一送。”萧鸾对齐霁真笑,“以后封了王,就不能太过亲密的走动了。”这些事是萧鸾放在心里琢磨的,她虽然还不明白里面更深的东西,但她在深宫里看得多了,比如王皇后就不喜妃子们太接近,这领头的向来就只一个,领了头,自然就不愿其他人太靠近。就好像萧凤鸣那般,好似对所有兄弟都亲近,却又跟所有兄弟都疏远。
“殿下不想当皇帝么?”齐霁真问。
她们的声音压得很低,这个时候,守门的太监都在墙外,谁也听不到她们的窃窃私语。这墙角里,倒像是一个小小的天地,隔绝了所有。
“我要当王爷,不当皇帝。”萧鸾回答着,她又有些担心。她知道齐霁真是一个心有大志的女子,她有些怕对方会知道自己这个志向后不喜欢她。觉得她是一个没有志气的皇子。
“为什么呢?”齐霁真倒真有些好奇,她跟着先生读史书,知道历朝历代,为了那一个位置,兄弟阋墙,父子反目,“人人都想当皇帝。”
“当皇帝多累啊。你看父皇,看看大兄与二哥他们,每天天不亮就要上朝,还要听白胡子老爷爷训。”萧鸾压低了些声音,“听说御史就专门训皇帝的。可见当皇帝也不那么自在。”
“还是王爷好啊……”萧鸾悠悠道,她看着齐霁真,看到对方微笑着的样子,那双眼微微的弯起来,就像一轮弯月那样。真是好看。
又好看,又讨人喜欢。对于自己的这个朋友,萧鸾向来是不吝赞美的,她想了想,又道:“当了王爷就要娶王妃,你以后做我的王妃好不好?我们就可以一直一起读书写字,春天时还可以踏青放纸鸢。”
齐霁真却摇了摇头:“我不要当你的王妃,我不要一辈子都待在内院里。”
“这样啊……”萧鸾就有些惭愧起来,她只想到了自己,没有考虑到小伙伴自己的志向。于是她诚惶诚恐地道歉,“对不起,我就是,我就是不愿和你分开。我好不容易才有个朋友。”
齐霁真想一想,便笑道:“要在一处也不用当你的王妃啊。你若是当了王爷,那我便当你的长史好啦。左右都是做官,反正我也做不到周元贞那样的大官。”
两人自觉找到了好办法,顿时都眉开眼笑起来。
那时节的情景,日后萧鸾回忆起来,都忍不住微笑。当真是两个傻子,觉得自己的决定就仿佛真的可以实现那样。岁月静好四字,从来都是波澜已过,心已沧桑后的祈求。而这人世间的事,向来不如意十之八九。而这不如意,也向来是由欲望而起,人的欲求,从来都是得陇望蜀,永不满足。
多年后,萧鸾牵着齐霁真的手走过记忆的路,她指着撷芳殿那个小小的角落,问她:“我在那里种上些花树可好?”
齐霁真奇怪地问为什么。萧鸾的指腹摩擦着齐霁真的手指,轻轻地笑了笑,没有回答。她应该要怎么回答呢?这是留存在她记忆中最好的场景之一,明明没有树木,回忆起来时,也仿佛带着花木的香气,空气里总是沉着甜味。她又要怎么对齐霁真说呢?说上一句抱歉么?
对不起,我没有当上一个无所事事的王爷。
你也没能当上我的长史。
作者有话要说: 写这章的时候觉得两个小小的真是可爱!!
例行感谢:
读者“天空”,灌溉营养液+18-01-23 23:2
读者“santa”,灌溉营养液+202018-01-23 21:04:36
第二十二章 阿娘
大兄萧鸑走了,他走前萧炜封了他齐王,只等他回来就能开府娶妻,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人。避暑山庄已经开建,据说要断断续续建好多年。萧凤鸣每日里往吏部与国子监跑,与士子们越走越近。萧韶依然每日入朝旁听,却从不发表言语,大家也渐渐地习惯了有这么个沉默寡言的公主殿下。
日子晃晃悠悠地过,萧鸾每一次入宫,都看见严同音的肚子一日比一日大。而严同音那种少女般的天真神态,也渐渐地被母性所取代,在看向萧鸾时,眼神也越发的柔和。萧鸾知道这样的眼神,她的阿娘在神智清楚时,也总会用这样的目光看着她。那曾是她年幼时期最觉得幸福的事。
“若我的孩子,也有六郎这样俊秀就好了。”有时候严同音也会这么对萧鸾说。
萧鸾便羞涩的笑笑,又看看严同音的肚子。她还从没有见过孕妇,真是难以想象,每一个孩子都是这么被孕育长大的。看的次数多了,严同音就会逗一逗萧鸾:“六郎要不要摸一摸你妹妹?”
“是弟弟。”萧鸾义正言辞地纠正,她知道后宫的女人,需要一个儿子才能傍身。虽然萧鸾也是个女孩儿,却还是希望严同音能生得一个儿子,这样这个女人才能在之后的日子里,过得更好。
严同音不知道萧鸾的想法,就笑:“好好好,是个儿子。那你要不要摸一摸?”
萧鸾还不到八岁,男女大防还防不到她身上。她跃跃欲试,小心翼翼地贴上严同音,感觉到肚子突的一动,萧鸾就吓得后退好几步,谨慎地盯着严同音的肚子,扭头对严蓁道:“母亲!肚子,肚子在动!”
“大惊小怪。”严蓁也被这副如临大敌的模样逗得直乐。
严蓁并没有放弃监督萧鸾学业,所幸萧鸾也十分的争气,两人的感情不仅没有受分开而影响,反而更好了些。
萧明照旧会找萧鸾的麻烦,萧鸾不愿理会,如果惹恼了,就冲上去做出一副要不管不顾打人的模样,萧明就会惧怕,暂时退去。除此以外,就再无让萧鸾烦心的事了。
科举顺利地进行,会试定在次年的二月九日举行,共九天,三年一开。由礼部主持,也被称为春闱。因是多年后重开,这一次可参与会试的,多是由各地书院举荐上来的寒门子弟。
到了年底,朝中也隐约有了传闻,说萧炜满意萧凤鸣,萧凤鸣成为太子的呼声喧嚣而上。萧炜没有表态,朝中也没有将这事拿到明面上来说。萧凤鸣依然谦恭谨慎,但内廷中萧明却越发的嚣张起来。
很快就到了要过年的时候。过年休沐,齐霁真也要回家的,萧鸾十分舍不得,两人便约好元宵时溜出来一同赏花灯。这一年萧鸑不在,萧凤鸣和萧韶都大了,元宵后自然要回到自己的府邸的,也就不好再像之前那样,约上兄弟姐妹们一起。所幸,年后守岁的这事倒是延续下来了。
只是这一次,这似乎跟之前不同了。皇子们增加了两个,不过都还十分年幼,公主们也渐渐长大了,她们或是聚集在萧韶身旁,又或是聚在萧凤鸣身旁。萧鸾静静的看着,她接过了萧鸑的工作,对年幼的七郎照顾有加,给他递杯子,吩咐他不要挑食,看着他不要咬手指头。
“六哥今年对我很好。”七郎笑眯眯地咬着手指头对萧鸾说。
萧鸾也笑,一边笑,一边把七郎的手指头从他嘴里拔出来:“大哥不在,我也要承担起做哥哥的责任呀。”
七郎歪着头看着萧鸾,过了一会儿,孩子摇摇头:“六哥很好看,像姐姐。”
萧鸾心中咯噔一跳,她弯起手指头,在七郎鼻头一刮,说道:“小鬼头,你要再说我是姐姐,等你再大点可以出去时,六哥就不带你出去了。”
七郎顿时被吓到,扒住了萧鸾的手臂,眼泪汪汪地望着她,不说话了。
到了元宵那日,萧鸾禀告了来由,收获出宫牙牌一枚。萧韶知晓此事后,便对萧鸾道,若晚上玩的晚了,就去她的府上。萧鸾对这个长姐的印象素来不错,也就道谢答应了。而萧凤鸣则约了士子们共游花灯,当晚都不知道能不能回王府,只是歉然地给了萧鸾许多玩意儿。萧鸾也不再像此前那般顽固,都收了起来。
这一日算是萧鸾第一次安排自己,她给自己找了几个护卫,又想起此前的囧事,又特意带上了许多的金银财物。自觉一切备好,她看着天色,就兴冲冲地出了门。此时严同音正巧与严蓁一处,看到萧鸾激动的模样,就笑着对严蓁说道:“我见六郎对那伴读眷念颇深,看来过得几年,就要成就好事了。”
严蓁却只浅浅一笑,说道:“我看不见得,也不是所有的女子,只愿得一人心。”
严同音便奇道:“若不寻一人依靠,百合4日后又将何去何从,又如何能过下半生呢?”
严蓁笑而不答,她看着远处湖水间灯火摇曳,说道:“去放花灯吧,也好许个好愿望呢。”
深宫妇人,万般不由己,也只能寄希望于老天垂怜了。
萧鸾对严家姐妹的对话一无所知,她精神抖擞,满心想的都是和小伙伴约游玩的事来。上一年里,她匆匆忙忙,走马观花一般看了一眼京城繁华若花的景色。齐霁真答应她,会带她看捏面人,去看皮影戏,看戏耍,让她满心的期待。当然,还有她托了齐霁真办的事情……
15/175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