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鸾顿时明白过来,而齐霁真的方法,虽然迂回了些,但可行性更高。若能借来本城中豪绅的势,对本城叛乱的百姓也更具威慑力。只是……她转头看向了侍卫长,侍卫长有些不安地回望,他还没有明白过来,又茫然地望向了齐霁真。齐霁真则道:“巷道路杂,百人之中找到上将,就已经是为难之事了。我建议不如让人送信,让当地豪绅派人来援,静等蛮奴回归。”
“说动他们……”萧鸾沉吟着,要能出去,自然需要侍卫长或者卫队的人,但看侍卫长的模样就知道,他并不是很好的说服人选。
齐霁真则道:“草民愿意前往,为殿下分忧。”
萧鸾的心中重重一跳,她转头看着齐霁真。齐霁真也正看着自己,又是这样闪亮的眼神……萧鸾觉得自己有些眩晕。她对齐霁真这样的眼神并不陌生,在为她准备男装时,在齐霁真与官员们忙得团团转时,在齐霁真端来一碟油炸蝗虫时……
每一次都是这样……萧鸾突然有些不开心起来,为什么当齐霁真这样看着自己的时候,她就会不自觉地退让呢?萧鸾轻轻地揉了揉自己的鼻尖,她想不明白,而现在这样的时候,也容不得她有闲情逸致去思考这些。萧鸾叹了口气,轻声说道:“那你一定要小心些。你……你若是遇到了什么,当优先考虑自己的性命。”
萧鸾说着,又突然感到了几分心酸来。沈引玉被派去了莲华教的寺庙,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他那边也定然发生了战斗,如今生死未卜,让人担忧。而现在,齐霁真也要独自出去,她突然很想抓住齐霁真的手,她实在无法想象,若是沈引玉或是齐霁真,其中一个受到什么伤害,她又该如何自处。
齐霁真将萧鸾的神情都看在眼底,她的声音放柔了些,轻声说道:“六郎,你要相信我们。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让我们,你,我,还有蛮奴,都能活下去的方法……就算……”她突的笑了笑,“不会有就算的。我是不会让你受到伤害的。”
这最后一句话,虽然轻柔,却又坚定得不可思议。萧鸾呆呆地看着齐霁真,她明白齐霁真的意思,萧鸾是一个女子,她若是被抓了,又或者死了。她的身份,就会是一个极大的丑闻,甚至会被有心人用来动摇国家的根基,将那些脏水毫不留情地泼在她的身上。
这实在是太好做文章的事情了,这样连续的旱灾,沿海的海贼。哪一样都可以说是因为老天对萧鸾女性身份的警示。
而齐霁真则坚定的告诉她,她不会让萧鸾受到伤害。
萧鸾的心脏突然的,噗通噗通地跳动起来,她的眼眶微微发红,心口间仿佛有什么东西慢慢发胀,将心脏都涨的微微发酸。
“三……”萧鸾垂下头,又快速地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她有时候很是痛恨自己这样的身份,她总是一再地感觉到自己的无能为力。可是有的时候,她又感激自己的身份,齐霁真对她的宽容与保护,难道不正是建立在她同为女性的份上吗。她咬着下唇,心知眼下里并不适应说什么感动或是感慨的话了。而齐霁真的目光对向她的时候是如此的诚挚,是从内心深处期盼着她的回答。
既然可以全心的相信沈引玉代替自己上阵,为何不能全心的相信齐霁真呢?萧鸾点点头,说道:“我相信你。”
萧鸾发现自己总是在送走别人,把他们送往一个未知的方向。而这些人,又都承载着她的一部分,她需要全心地去信赖他们,信赖他们,如同信赖自己。萧鸾摸了摸自己的肩膀,打从游历开始,她逐渐地感觉到了肩头的重量。这和当王爷时并不一样,那时候也有许多人需要仰仗她的鼻息生存,但那些人离她太过遥远,与她息息相关的,很多又比她强大。与其说承担,不如说她被这些人推动着无奈往前。
而现在一切又都不一样了……
萧鸾看着桌面上的地图,侍卫长去给齐霁真安排人手。他们留下来可用的人并不多,因为能让齐霁真带走的,至多不会超过五个。很明显,萧鸾的安危是大过其他人的,留给齐霁真的,也不可能是最好的好手。萧鸾的手慢慢地缩紧,她看着自己腰间的刀,轻轻地吐了一口气。
齐霁真是从侧门走的。
萧鸾听到了侍卫的来报,她抓住刀柄,说道:“我们也走。”
“去,去哪里?”侍卫大惊失色地问道。
“去前院。”萧鸾大步踏前,“将士舍生忘死,我怎能退后呢?”
“可,可是……”
侍卫着急起来,想要阻止,又不敢触碰萧鸾。萧鸾不再理会他,行走如飞,说道:“给我找几个嗓门大的,站在高处,照着我的话念!”她一边说,一边朝侍卫扔过去一张纸。
侍卫手忙脚乱的接过来,都要哭了,又不得不遵从,急忙跑走了。萧鸾抿紧了嘴唇,她要为齐霁真吸引一些注意,也要为自己争取一些机会。那纸上写的话没什么了不起,是十分接地气的话,这还是当初陈瑾提出来的,她发现农人多半不识字,也不会做什么文章,要让他们学会一些基本规则,最好是教一些朗朗上口,简单易懂的歌谣,既方便传唱,又带着点因果报应的话以约束。
短短片刻之间,萧鸾是想不出这些的来的,因此临时抓来了陈瑾让她写。无非也就是萧鸾做了什么事,圣上已经派兵,如今弃甲投降,既往不咎。这并不是说给那些死士听的,而是给这些日子里,受了萧鸾恩惠,如今摇摆不定的流民们听得。
作者有话要说: 果然隔日更压力就小好多~
第二十四章 止息
马蹄声哒哒作响, 烈日当头, 如今已是九月了, 但这里依然十分炎热。一般人都巴不得敞开衣服好好的凉快一下, 更不要说这些全副盔甲的武将们了。总兵扭过头问道:“到哪里了?”
一旁的参将听闻急忙取来了地图递交过来,说道:“已入东明府地界。属下看到了地碑。”
因为事出紧急, 萧炜并不是通过卫所调兵,而是直接从京营中直接调集了五千人前往奉元来。但五千人也不是小数目, 于是又抽调民壮作为漕运运送粮草。原本朝中只以为这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只是刚到奉元省, 总兵就听到了奉元各地零星起义的消息。这事当下将总兵吓出了一身冷汗,急忙令所有人轻装上阵, 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前往东明府, 将萧鸾接回。
因为天灾而起的起义,其实并不是一个罕见的事情。就如农人痛恨蝗虫那般,灾民对于整个天下来说, 也像是一群群的飞蝗。他们被饥饿所驱赶着,成群结队地去往有食物的地方, 如果没有食物, 那么他们就会变成最凶狠的野兽。
若是平时, 这些所谓的起义很快就会被扑灭,根本就不会引起重视,只是眼下里却不行了。
总兵皱眉看着手中的地图,他的手心里全是汗水,把这地图浸出了一股难闻的气味。他转头看了眼面露疲色的下属, 沉声道:“抓紧赶路,一刻都不要耽误。”
“可是……大家已经很累了,就算是赶到了……”参谋犹豫着回道,疲兵不利作战,若被人包了饺子就完蛋了。
总兵收起地图,意味深长地看着参谋:“若是成王有个意外,我们也是死罪难逃。”他说着,又问,“斥候还没有传来消息?”
正在说话间,一名军士骑快马而来,他身着皮甲,腰挂羽箭,正是总兵问起的斥候,在他的身后还有一人紧紧跟随。两人快马而来,很快就被军士拦住,带到了总兵的身前。总兵看着斥候身后的那人,见他腰间挂着腰牌,虽然衣物就如平民,但神情淡定,佩刀也根本不是普通人那般。
“下官是锦衣卫赵进春。”那人朝总兵拱手道。
总兵急忙回礼,见那人不慌不忙的模样,心中也放心泰半,问道:“成王殿下可还无恙?”
听到提起萧鸾,锦衣卫也忍不住露出了丝苦笑来,说道:“下官也不知。”他见总兵呆愣的模样,这才道,“我奉殿下令,护卫沈仪卫前往镇压莲华叛贼。如今叛贼还未完全诛伏,城中莲华教死士已围住了成王下榻的地方。”
“什么!?”总兵顿时大惊失色。他看着面前沉静的赵进春,真不知是该夸他一句镇定,还是该怒斥他不怕死。
“沈仪卫派下官前来,正是为了求助的。”赵进春按刀道,“莲华贼子在此地盘踞日久,如今仓促起事,正是一锅连端的最好时机。”
“不过几个流民,跑了又如何?当然是王爷的安危最重要!”总兵皱起了眉,他说道,“我们要立刻入城!”
“可是……”赵进春还想说什么,总兵已经不耐烦地打断了他,说道:“年轻人莫要总想着建功立业,需知自己的一身的荣华到底是谁给的。”他说完,也不再看赵进春,只吩咐左右立刻加快速度进城去。
总兵也是见过成王的,不过是个长得秀气好看的普通少年,突然遭遇这样的境况,也不知道会被吓成什么样子。他也是从少年长大的,自然知道这个年纪的年轻人,都好大喜功,多半是被左右忽悠着想要建功,结果捅了马蜂窝,反被对方来了个围魏救赵。所谓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总兵自然是不愿去与这些盘踞当地多年的豪绅相抗衡的。他奉命来此地是为了保证萧鸾的安全而不是其他。
至于什么莲华教,不过一个土地主,能起什么势?小小的少年受过了挫折,自然也就会明白什么可以碰,什么不能碰了。
总兵打定了主意,加紧速度,从官道一路长驱直入,往东明府而去。赵进春皱着眉头,叹了口气,也回去朝沈引玉复命了。
沈引玉听到回报,气得哇哇大叫。霍庆山倒是一脸的无所谓,说道:“我早就说过了,你却偏生不听。”
“可我们已经胜利在望,不过借点兵力,将逃逸的叛贼收拢而已。”沈引玉还有些想不明白。
“不来也是好事。”战斗已近尾声,钱多尔擦拭着染血的刀剑回道,“军功是以人头计算,若他真来了,不知道多少流民的头颅会被砍下充当军功。”
沈引玉也曾对此有所听闻,他顿时脸色一白,又望向了已经被大火吞灭的莲华寺一眼,叹息道:“鸣金收兵吧,我们也得赶快回城了。”事已至此,他也只好打消了干净杀绝的念头。
“少掌柜,请走这边。”火焰吞没了许多的人和回忆。妙善步履蹒跚,他走出数步,又不禁回过头去,看着远处的火光垂泪,“掌教真的不走么?”
“掌教是不会走的。他老人家说了,这是他下的决定,也当由他来承担错误。”老人叹息了一声,又催促道,“少掌柜,快走吧。”
妙善擦了擦眼睛,急忙跟在了老人的身后。他们将要离开这里,去往未知的未来。可是他总是要回来的,就像落叶总会回到土地。他也迟早会回来,和红莲烈火一起,将这血海深仇一并回报。妙善咬紧了牙关,他跟在老人的身后,再没有发出一声声音。
城中此时混乱非常,萧鸾调走了许多人,导致城内兵力空虚,才让莲华教得以发起攻击。而剩下的那些人,早有数代不见兵事,此刻自然也不敢上前,畏畏缩缩地站在一旁,有的人甚至因为惧怕莲华教,而将兵器都扔了。大部分人都在观望,若是莲华教杀了成王,他们自然也会如同臣服萧鸾那般,臣服在莲华教的面前。
所以五千人所带来巨大震动声,无疑是极大地震撼了这些守卫们。他们惊讶地看着来人,甚至都不敢关上城门,检查兵符。
总兵扫了他们一眼,也没有说什么,只道:“我奉圣上命来。”
“哦……哦……成王,成王还在里面!!”立时就有那脑子灵光的人大声道,殷勤的要带路。总兵也没有拒绝,一路带兵疾驰。
只是到了巷口处,所有人都惊呆了。流民们互相厮杀,一群群穿着家丁服装的汉子们穿插其中,远远的,还有似乎不知所措的侍卫,他们举着武器,似乎想掺和进来又举棋不定的样子。
“杀!”总兵扫了这些人一眼,他才不想管这些人究竟谁是谁,左右都是乱民与军功。
听见号令,弓箭手们张开了弓,这齐刷刷的声响,顿时镇住了还在乱殴的流民们。一时之间,巷道之中安静得令人发指。
“不许杀!!”就在此时,数十人的喊声震天动地的响起来,他们的声音很明显是刻意训练过来,喊起来颇有声韵,又带气势,犹如一人喊出来的那样。在这安静的时刻里尤其的响亮。
“吾乃成王萧鸾,叛乱已定,不可杀!”
仿佛是为了回应这样的声音那般,紧接着马匹声再一次从后响起,跟着就是一声接一声的声浪传来:“莲华乱贼已诛!!缴粮万余,东明有救!!”
这声音直接击垮了被堵在中间的流民。有人如丧考妣的跪下,有的人松手臣服,而更多的人则嚎啕大哭。这哭声渐渐混杂在一起,形成了巨大的声浪:“东明有救了!我们有吃的了!!”
萧鸾站在高处,低头看着眼前的种种,过了许久,这才转头对一旁的齐霁真说道:“就算为了这样的场景,萧鸾九死也无妨。”
齐霁真闻言笑了起来。她笑得柔软又温暖,落在萧鸾的眼中:“六郎啊,所以你得好好的活着才行。”
民心是什么,萧鸾以前不明白,她养在深宫中,见得都是富贵,出了深宫,看到的也是繁荣。可是直到此时,她才隐约有所悟,对于普通人而言,世上大概再没有衣食住更能留得住人了。在此之上,婚丧嫁娶,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祭祀和讲究,都是由此而生出来的东西。
而她同时也意识到,她认为的大夏的繁荣,也许只是夏日的薄冰,不知何时就要化去,显露出它狰狞的伤口。
作者有话要说: 这周要更15000字呢_(:зゝ∠)_,能不能请大家多留言呢?貌似留言有积分的样子,我也想慢慢爬爬季榜啊……
第二十五章 后续
总兵觉得自己真是白跑了一趟, 跋山涉水的来, 结果成王自己就把乱平了。平了不说, 还雁过拔毛地顺走了他许多的粮草金银。若是此刻总兵在朝堂上, 他怕还得夸一句成王少年有成啊!
只是现在么……
总兵皮笑肉不笑地看着萧鸾,小小的少年站在他的身边, 背着双手,一副严肃认真的表情。而她的身边, 那些举着账册的小吏就像是从未见过的乡下人那样, 一边清点着货物, 一边奋笔疾书,脸上满是快乐, 就是那种久渴的人陡然看到泉水的感觉。
44/175 首页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