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的谷子…”农户看着洒了一地的谷子,迟迟不肯离去。
“从斗里落出来的粮食从来都没有再回麻袋的道理!你如果再不走,十两银子也买不到你的自由!”
“谢谢二位公子…”农户将麻袋里所剩无几的粮食搬上船,向姜迟二人道了谢,含着泪默默上船离开了。
“快扫!”待农户一走,衙役头目立刻让人拿了扫帚把地上的谷子扫成堆装进了准备好的麻袋里。
姜迟在一边冷眼看着,心里越发不是滋味儿。他在宫里锦衣玉食,看到的大臣以及京中权贵,也无不是光鲜亮丽,谁曾想远离庙堂的民间,百姓们过得却是这样一种受尽欺压的生活,为了区区五斗米,就要进大牢还要受这些衙役的压榨与折磨。
楚凌心中何尝不是百感交集,感慨万分,见姜迟神色寂寂突然沉默下来,知道他心里定也是不好受的,想说点什么去安慰姜迟,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不知道说什么好。
“走吧。”姜迟淡淡道,没有看楚凌,甚至脸上也没什么表情,只是自顾地在前面走着。
楚凌“嗯”了一声,快走几步跟了上去。
“虽然曹寻说过潮州的官吏经常用‘踢斗’来欺压百姓。”往回走的路上,一直沉默的姜迟开口道,“可是亲眼看到,我还是…那些谷子都被衙役克扣走了。我何尝不想制止他们,但现在还不是时候…”语气里带着几分他自己都觉察不出的颓丧。
“你已经做的很好了,阿迟。”楚凌道:“真的已经很好了。”
“哦?”姜迟停了下来,转身向楚凌看过来,正对上他一双好看的黑亮眸子,充满肯定目光的眸子。还是第一次被人这样鼓励和肯定,姜迟怔了怔。
“虽然不愿意承认…”被姜迟盯得有些不自在,楚凌低下头,轻声道:“但你是个好皇帝。”
“呵…”姜迟低笑,那一刻,当楚凌对他说“你是个好皇帝”时,他突然重新有了力气,抬手在楚凌头顶狠狠揉了一把,他笑道:“今天听人说了这么多话,就猫儿这句最中听!”
“什么猫儿…”楚凌瘪瘪嘴,挥开姜迟的手,抬头佯怒道:“不准再拿那晚的事取笑我。”
“不取笑,不取笑。”姜迟答应着,笑意未减。
楚凌弯起嘴角,笑望着姜迟,一双好看的眸子是那么的清透。
微风吹来,杨柳拂堤。
第40章 无米之炊
“二位公子留步!”
楚凌二人刚离开码头不久,往萧府的方向走着,突然听到身后似乎有人在叫他们。
本来在潮州人生地不熟的,楚凌不会认为大街上随便有个人叫“公子留步”就会是他,但因为对方粗哑的声音听在耳朵里有些熟悉,楚凌才回头看了一眼,却发现正是刚才驾船离去的农户。
不知为何那农户去而复返,并且上岸紧赶慢赶追上来了。
见对方一路小跑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模样,楚凌停下来等了他一下,道:“是你?”
姜迟闻言转身,见是那个农户,不禁皱眉:“你为何去而复返,他们又为难你了不成?”
“不不不。”农户此时已经追了上来,在楚凌二人面前停下,一边用袖子抹着头上的热汗,一边不无感激地笑着道:“二位公子今天救了我,如果你们不嫌弃我想请你们去家里坐一坐,我家离这里不过三里,很近的。”
“不必了,举手之劳而已。”见对方没什么大事,姜迟放下心来,回身牵着楚凌的手要走。
“公子莫不是嫌弃我家粗茶淡饭,所以才不去?”乡野村夫性子极是淳朴,滴水之恩尚且涌泉相报,但他没有什么可以回报姜迟的,所以一心想请他们去吃一顿饭算是报答。
“你不是还要去卖谷子么?再不去天都要黑了。”姜迟淡淡道,不想与查案无关的事有过多牵扯以免节外生枝,所以他刻意做出了一副拒人千里的模样。
一提到“谷子”,农户的声音里就满是叹息和无奈,“三袋谷子现在就剩了不到一半,太少了,根本不够卖的…今日若不是遇到二位公子,怕是连一袋谷子都剩不下来…”
动作一顿,姜迟停了下来,回头看了眼一身破烂满脸风霜的农户,突然改变了主意,淡笑道:“好,那今日我二人就叨扰了。”
之所以改变主意,是因为姜迟意识到从曹寻口中听到的只是片面之言,潮州百姓的生活究竟如何,还是这些受尽压迫的农户最有发言权,而且亲眼所见自然比道听途说更可靠。
楚凌知道姜迟无论做什么决定都只会有他自己的道理,所以也不多问,何况他也想体验一下普通百姓家的生活。
“喂,那天你说的话还算数吗?”正跟那个农户走着,姜迟突然神经兮兮地偏头贴着楚凌的耳朵说起了悄悄话。
楚凌被他突如其来地动作唬了一跳,猛地往旁边一撤,险些撞到行人,得亏姜迟手快拉了他一把将他拖了回来。不过这也改变不了他是罪魁祸首的事实,于是楚凌站稳脚之后立刻对他瞪了瞪眼睛,道:“你干什么啊!”
“怪我,怪我!”姜迟笑着赔不是,偷偷瞥一眼农户,见对方根本没注意自己这边,才放下心来,小声问楚凌,“那天你说有机会就会为我下厨,今日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子凌…”
“……”楚凌愣愣地张嘴,不知如何回答。他费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姜迟口中的那天是哪天,但当时他只是随口一说,并不是真的要给姜迟做饭,却没想到对方竟记在了心里,而且现在就要他兑现了。楚凌本想拒绝,但看着姜迟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满脸期待地模样,又想到今日经历了对方心情不太好,所以最后还是心软了。点点头,他轻声道:“好吧。”
“说定了啊,四菜一汤。”姜迟立刻顺杆爬,向楚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刚才见楚凌犹豫了那么久,他还真的有些怕楚凌一口拒绝呢,结果他却答应了,姜迟心里简直乐开了花。
“……”楚凌觉得姜迟有些得了便宜还卖乖,不过见他开心的样子,也就没有说什么。
跟着农户进了城外一个叫做“张家庙”的小村落,楚凌与姜迟皆感觉自己从天上掉到了地上。
虽然潮州城中不乏身穿贴满补丁破履烂衫的穷苦人,甚至还有浑身臭哄哄的乞丐,但至少城中酒肆茶楼鳞次栉比,旌旗飘摇也算繁华。而仅仅是一道城墙的间隔,城外的张家庙荒凉的如同废墟,到处是残垣断壁,偏偏那没了房顶的屋子还有人住,偶尔有家生活好些的,可以用干草在土坯上搭出一个房顶遮风避雨,但更多的是用竹竿树枝之类简易搭出来的窝棚。
这时那个农户才告诉姜迟,他们村子的人都姓张,因为在家里排行老三,所以他的名字叫张三。
张三的家就是用几根竹竿做支撑,简易搭出来的三间棚子,一间卧室,一间正堂,一间厨房。
“我这房子无风还好,如果有风就要倒了,还要重新搭。”一边请姜迟他们往正堂里走,张三一边憨笑着解释。
虽然是傍晚,但屋里黑乎乎的,光线很暗,若不是墙壁上的几个窟窿,估计与天黑无异。姜迟看着屋里用木桩随便砍了几斧头做出的四个小凳子,一口破缸上面搭了个木板做成的桌子,抬头就能看到天的房顶,和灯台里已经熬干了的灯油…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出这里会是人住的地方。
宫里的马棚,都比这豪华百倍千倍。
“公子请坐。”张三道,拿袖子抹着凳子的表面,觉得擦干净了才给姜迟和楚凌。
“你不必如此。”姜迟的声音变得有些低哑,本是来随意体察民情的,他没想到会看到这样的一幕,心情突然很沉重。
人人都说皇上是“天子”,但姜迟却一直认为皇上是“天”,是百姓们的天。
在还是太子的时候,他就立志要成为一个明君,更要成为能够为百姓遮风挡雨,让每个人都能过上衣食富足的好日子的明君。
然而眼前看到的一切,证明他做的还不够,远远不够。
“咳咳,三子…家里来客人了吗?”这时里屋传来一声干瘪嘶哑的女声,听起来应该是个七十岁上下的老妇。
“娘,今天我不是去卖谷子了吗,路上遇到点儿麻烦,是两位公子救了我。”张三一边拿出几只破了口的陶碗,倒了些水给楚凌二人,一边对他娘道:“我把人带回来想着吃顿饭谢谢人家,对了,您老今天吃药了吗,咳嗽轻了些没?”
“遇到麻烦?要不要紧呀?”张三娘道。
“现在已经没事了。”张三道。
“没事就好。”张三娘道:“是得好好谢谢人家,可不能怠慢了!”
“您就放心吧!”张三笑着答应,丝毫没有把被官差欺凌的事告诉她娘。
“谢谢。”接过碗,楚凌道了声谢,一抬头却看到里屋颤巍巍走出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妇人,她手里拿着拐杖在地上敲敲打打地往前走,竟然是个瞎子!
听到声音,张三回头,吓了一跳,忙跑过去扶她,道:“娘,您怎么出来了,不是在床上养病吗?”
“我这瞎老太太的身子我自己清楚,没事儿。”张三娘笑道,拉着张三的胳膊侧着耳朵似乎在听着什么,道:“客人还在吧,我想下厨做几个菜好好报答人家!”
“娘!”张三无奈地道:“我来就行!”
“傻孩子!”张三娘抬手敲了下张三的头,笑骂:“你做的饭那能吃吗?也就老娘我不嫌弃你,给恩人吃可就不行了。”
“……”在一边看着张三母子二人有爱的互动,楚凌不禁想到了远在离国的母后,她也喜欢拍着楚凌的脑门儿骂她,语气里都是浓浓的爱意。明明是一个母慈子孝的温馨场面,但发生在这么穷困的家庭中,怎么看怎么让人心酸。
留意到楚凌的情绪有些低落,姜迟轻轻捏了一下他的掌心。
“我没事。”楚凌摇摇头,眼眶泛红,“就是觉得…他们太难了。”
姜迟点点头,掏出二十两银子放在了桌子上,低声对楚凌道:“虽然一锭银子只能暂时帮助他,但我答应你,一定会解决潮州的问题,帮助更多像张三一样的人。”
“不是答应我,而是答应潮州的百姓。”楚凌的声音虽轻,但说的却是无比地认真。话毕,他拿起桌上的银子走过去塞进张三手里,然后笑着对张三娘道:“婆婆,我会做饭,我来做吧。”
怔怔望着楚凌的背影,姜迟缓了一阵儿才笑着摇摇头,真是的,自己做了这么久的皇帝,竟然还没有楚凌明白“民为本”的道理。
“使不得…”张三哪里肯受楚凌的银子,着急要还给他。
楚凌摁住他的手,道:“不是我给你的,是有人欠你一个承诺,想暂且拿它做补偿。”
“有人…”张三下意识看了看姜迟。
姜迟掀了碗倒了些水喝着,淡淡道:“如果不是嫌少,就收下吧。”
张三感激地看着姜迟,把钱收下了。
“什么收不收的!”张三娘看不到发生了什么,可是听着楚凌说话的声音不但温和而且还有礼貌,关键是会做饭,立刻觉得楚凌这孩子既懂事又可爱。
老人家就是喜欢小孩子,虽然楚凌已经二十岁不算小孩子了,但按年龄算,她依然是奶奶辈儿的,于是亲热地拉着楚凌的手,笑眯眯道:“既然你会做饭,走走走,跟奶奶下厨去!”
“嗯!”楚凌点了下头,扶着老人家一起去厨房了。
“公子…您这么帮我,让小人无以为报。”张三躬身作揖,一直在道谢。
“如果你真的想要报答我,可否回答我几个问题?”姜迟淡笑,指了指旁边的凳子示意张三坐下说。
“公子请问,小人一定知无不言!”张三道。
“之前在码头听到你说,活人进了潮州大牢,就算没有罪依然是不死也要扒层皮…”顿了顿,姜迟道:“此话从何说起?”
……
楚凌去了厨房不到半炷香的时间就回来了,脸色很不好,看着姜迟欲言又止。
姜迟正与张三说着话,见楚凌突然板着脸折回来,于是示意张三先停下,问道:“怎么了?不是去做饭了吗?”
“……”楚凌看看张三又看看姜迟,一副想说又不能说的样子。
“怎么了?”姜迟虽然对楚凌很有耐心,但依然受不住对方吞吞吐吐的样子,音调不禁高了几分。
楚凌见不说是不行了,但张三在这里,顾及到他的面子他又不好意思明说,只得俯身趴在姜迟耳朵边压低了声音道:“阿迟…厨房里什么都没有…柴米油盐蔬菜…更别说肉了…怎么办?”
“……”面色一僵,姜迟抬眼看了看张三。
“是我娘出事了吗?”张三急道,还没等楚凌解释他站起身急忙往厨房跑。
“哎,别……”楚凌想喊住他,但是没来得及,只好也跟了过去。
“娘!”张三喊道,进了厨房却愣了,看着空空如也的粮缸和仅剩的两个烂菜叶子,顿觉羞愤,偏偏却无可奈何,缓缓转身,他抱歉地看着楚凌,尴尬地笑:“对不起…我忘记早上刚把最后一点儿存粮吃完…我…地里有野菜,我去挖…”
“吃野菜也没关系的。”楚凌道,担心地望着张三。
姜迟不知何时也已经来到楚凌身后,他皱着眉看着眼前的一切,沉声道:“子凌,你在这里陪阿婆,我进城买些鱼肉之类。”
“还有酱、醋、油、盐!多买些!”楚凌笑道,原本他还担心没有食材这顿饭这么做,可是看到姜迟就什么都不用怕了,既然姜迟愿意跑腿买东西,楚凌就让他多买些回来,最好够张三家一年的用量。
28/64 首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