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想历史上的狄青基本上就是被流言蜚语给害死的,江临不禁觉得脊背发寒。
这种害死人的谣言岂是只因他迅速结了案就能消解的?还不是因为此刻的狄青才刚刚出名,还没有威胁到太多人的利益,若是他官居枢密使,背后之人一定不会轻易放过他。
此事引起了江临的警觉,他微微握紧了拳头。
狄青是宋朝难得一见的将才,他绝不能让对方如史书中一般郁郁而终。
或许那四象秘宝便是自己穿越到的这个世界为狄青准备的满级装备。
看来待展昭回来后,寻找其他秘宝的任务也迫在眉睫了。
·
越是临近考试的时候,江临的心情便愈发放松。
在肌肉记忆的加持下,描了上百张红的江临终于将原主的字迹学了个九成相似。剩下的那一分可归咎于发挥问题,不会引起什么人的注意。
组织复习的工作也没有给江临带来什么阻碍。
相反,因为他将自己的课堂改成了开放讨论的模式,在围观众学子们据理力争、寻找案例的过程中,江临如他当学生的时候一样,在脑海中激情碰撞着各种知识与论点,结合着情境,更好地将法条和相关的判例刻印在记忆之中。
而来找他问题的优秀学子和与他商讨的修改意见的司马光,都成了江临的偷师对象。他这副脑子带着天然的优势,想不学好都难。
江临完全沉浸于学习的快乐之中,甚至到考试结束,他都有种不愿搁笔的感觉。
随即他便用自己的右手扇了左手一巴掌。
有病吧你,写毛笔字还写上瘾了?
一旁的白玉堂踢了踢他一脚,找茬道:“喂,你不会是考砸了,在这儿自怨自艾呢吧?”
“怎么,五爷想和在下打赌?还没输够吗?”
“你这人……”白玉堂推搡着江临刚走出考场,便有知鸽子落在了他的肩膀上。
他匆忙将那信鸽腿上的竹筒取下,展开里面的字条,随即用力地往江临背上一拍,差点把江临拍出一口血。
白玉堂却自顾自地兴奋道:“姓江的,展昭带着玄武战车回来了!”
第48章 江波风卷立
49江波风卷立
江临立即和白玉堂一起赶去见了展昭。
他们一路上还听闻了狄将军又带着北部军取得了大捷的事,心情也跟着城中的气氛松快起来。
江临原想着,展昭即便找到了鼍龙之壳,上面也只有标记了玄武战车藏在何处的地图,想找到秘宝还要再受一番周折。
待见了展昭,他才发现,原来那鼍龙之壳上所刻的图样并非记录了战车所在位置的地图,而是一幅战车的完整构造图。
而玄武战车车身的主要部分,就是鼍龙之壳。
鼍龙之壳本身有一丈大小,外形酷似龟壳,材质极其坚硬,刚好可以充作成玄武战车的底座,原本中空的部分又恰好嵌入了特殊构造的炮筒。光看外形,就能觉出其威力不俗。
想起关于狄青“戴假面,御龟蛇”的传说,江临愈发觉得这玄武战车是给大英雄狄青独家设置的装备了。
白玉堂明显也对这宝贝战车非常感兴趣,围着它转了好几圈,又研究起那龟壳背上的构造图。
江临忽地灵光一闪,道:“我们有了这份图纸,若能找到合适的材料,岂不是能将这威力十足的‘玄武战车’量产出来?”
他戳了戳白玉堂的胳膊,小声揶揄:“白司直,你那么懂机关,可能够根据这图纸,复刻出战车原本的样子?”
白玉堂最近烦起来总爱口嗨,说要把赖啸的那一套机关用在展昭身上。
闻言,他十分心虚地瞟了眼展昭,道:“什么机关?我才不懂什么机关。”
“可是你前两天还说……”
想要卖队友的江临被白玉堂一把捂住了嘴,后者咬牙道:“我能,行了吧。五爷有什么不能的。”
展昭对两人的迷惑行为略有不解。他轻蹙了下眉头,说:“可以一试。刚好马上要有一批玄铁被押送入京,找来上好的铁匠打磨的话,其坚硬程度也不会太逊于鼍龙之壳。不过这事儿江少丞得先获取守护秘宝之人的许可,使用材料也得经过官家的批准。”
“许可我自会去要,官家那边,展大哥可在上交玄武战车时顺便提一下咱们的想法。”江临心头一动,“最好今日便能将战车送到。”
“好。”
白玉堂一想到自己可以复刻玄武战车,就不禁心中发痒。但他余光却瞥到展昭要走,想起自己还没来得及找对方的茬,连忙“喂”了一声。
展昭从停马处去而复返,手中拿着一个布袋子,将它递向二人:“给你们带了些特产。”
白玉堂心里有小小的惊喜交织,他连忙接过袋子,脸上的却在打开布袋后完全变成了嫌弃。
“你就给我带了几个被风干了的果子?!”
展昭犹豫一瞬,道:“不是,这是在下路经北城时买的一些果脯,本身就是这样的。我一路吃的都是这个,味道还不错。”
“你就吃这个吃了一路?朝廷忘记给你补贴路费了吗?”闯荡江湖从不缺钱的白员外如是说,江临却说:“果脯甜而滋腻,甚是好吃。白司直不想吃,不如把它们给江某尝尝?”
白玉堂旋即就把布袋往身后一收,啐道:“你想得倒挺美。这是我复刻战车的报酬。”
江临被他这副幼稚样子逗得忍俊不禁,心道这白师傅的要价还挺便宜。
·
“什么?”今日在殿上才报了狄青在北方的捷报,赵祯没想到包拯又给自己带来了个好消息,面上的表情都有些没绷住,“包中丞是说,江临和展昭他们寻回了四象之一的玄武秘宝?”
“启禀陛下,江少丞能根据前案的线索顺藤摸瓜,与展昭协作,寻回了您一直想要找回的秘宝。”
包拯知道四象秘宝牵涉众多,故以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秘密进了宫,将此事告知给了官家。
“原本都道‘天狗食月’是上天降祸,没想到今日能喜提玄武秘宝,真乃祥瑞之兆、双喜临门……”赵祯心中十分感慨。
他正愁不知该赠立了数次战功的狄青何物,这将却恰到好处地给他送来了玄武战车,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有此物作保,谁还敢说恰好在今日取得大捷的狄青不是战神转世,质疑自己对狄青的封赏?
“听说江临还想要复刻战车,需借用些南方运来的玄铁……”
赵祯心情极好地说:“允!这个江临明明忙着法考,却能做成这么一件大事,当真让朕刮目相看。”
他向一旁的管事太监吩咐:“将他的卷子取来给朕和包中丞瞧瞧。”
不多时,小太监便把江临的试卷取了过来,包拯看了那卷子,略微有些惊讶。
他见过江临之前递给傅寺卿的检讨书,那上面的字迹似乎不似试卷上这般……规整又不羁。
规整在于字体是标准的楷书,挑不出毛病,但不羁在于那些字的笔顺就像是逆着毛写出来的,看得包拯心里一阵别扭。
不过已经对江临怀有八百倍滤镜的赵祯已经完全被江临的内容和案例吸引,忽略了卷面上本可能会被扣分的这些小问题,拍板用朱笔在上面批了个“好”字。
·
江临和师兄那边通完气,便教白玉堂仔细研究起了那份图纸。
白玉堂不愧是能在卢家庄设下机关困了展昭的人,对机关器械这块很有研究,才几日便用竹料将那玄武战车做出了个模型。
可能这世上没有小孩可以抵抗武器模型的魅力,江临带着小石头来参观白玉堂的进展,后者一下子就扎了进去,与白玉堂头碰头地做起了手工。
刚好家里聚了一堆装修师傅干活,江临也乐得教他两人黏在了一处,自己没事就在书坊泡着,等着彭家给他的新书铺货。
直到谢龄来找自己时,江临才猛然想起法考放榜的事儿。
放榜地点在国子学内,江临叫上白玉堂一起来时,榜前已经围了一圈的人。得到成绩的考生里有兴奋大叫着谢谢菩萨的,还有坐在角落吟诗自闭的。
谢龄看了忧心忡忡道:“少丞,下官当时差点没写完,好担心自己这次的成绩啊。”
白玉堂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没事儿,我也考得不太好,能过不就行了。你这样弄得我都有点儿不敢去看名次了。”
谢龄垂着眼说:“下官要是能像少丞一样厉害就好了……少丞,您能帮我们去看成绩吗?”
那模样就跟江临是条锦鲤,看一眼就能过似的。
江临摸了摸鼻尖,唔了一声,挤到了人堆里面。
因所有考生都在一处复习,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江临便觉出自己通过法考是十拿九稳的事情。考完试时,他觉得自己如有神助,拿个魁首也不是不可能。
若真是这样,自己看到成绩时可得稳住原主的学霸人设,云淡风轻一些才行。
不过,在真实看到自己的名字写在录取名单的头一个时,江临的嘴角还是忍不住上扬。他身体的每一处毛孔都舒展了开来,让江临有了一种久违的轻松与惬意。
……好险。
不愧是我。
完全不知自己这个状元有多少是看在官家的那个“好”字上给的。
再顺着往名单后面看去……江临目光一顿。他挤出来,冲仍在担忧的谢龄笑道:“榜眼是刑部的前辈。你是探花,已经很不错了。”
谢龄闻言深深地垂下了头,说:“下官知道自己不如少丞,原想着能拿一个第二名,却还是给大理寺丢人了……”
白玉堂莫名一哽,鄙视地看了眼自己刚才拍谢龄肩膀的手,冲江临发火道:“那我多少啊?”
“十七。”
“十七……”白玉堂还是有点郁闷,他的兄弟颜查散都是状元级别的,自己这个成绩当真是有些平平无奇。
他不甘心地看了眼江临:“你真是第一?”
“那当然咯。”江临得意地挑了挑眉。
他们这群小伙伴考得都还不错,唯一遗憾的就是他没在录取名单中看到文远的名字。
白玉堂气恼道:“就你这个水平也能考状元,那这阅卷的考官也太不识货了!”
“咳咳!”
听到声音,白玉堂顿时回身,便见捧着圣旨的小太监轻飘飘地扫了自己一眼。
白玉堂丝毫不知道自己这话在无意间冒犯了天威,只觉得这小太监看得他怪不舒服的。
不过这圣旨是来找江临的,那小太监也未与白玉堂这个“毛头小子”一般见识,清了清嗓子便道:“陛下有旨,大理寺少丞江临立功得赏……”
·
“少丞啊不,少卿,江少卿……”谢龄弯着眼睛,“官家这次的封赏也太过优渥了,不仅给您升了官,贴了职,还赏了一年的俸禄……”
江临一手拿着新领到的官服,一手揉了揉自己跪麻了的膝盖,只觉官家给自己挂上的空职的名头实在是太长了。
江临一边沉浸于一个人能领几份工资的喜悦之中,一边为大宋的冗官现状感到担忧。
不过自己是个干实事的好官,小冗一下应该问题不大,再说,还有哪个朝代没有冗官问题呢,他还是先干好自己的差事吧。
江临和谢龄确认了一下自己挂上的几个闲差需要做什么事,又点了点手里那块有些眼熟的牌子,问:“这是做什么用的?”
谢龄有些惊讶,道:“少卿您没见过吗?这是笏板啊……”
“护板?”
“令尊常年在外,或许您不曾见过此物。这是大臣们上朝时都要手持的笏板,您可得护好了它,很贵重的……”
江临反应过来后,整个人都颓了下去。
他完全沉浸在升官发财的喜悦之中了,完全忘记自己升了少卿便成了四品官,是要每日上朝的。
而古代交通不便利,遇上不好的天气,官员可能要天没亮就从家出发去赶早朝……
白玉堂也觉出了江临的辛苦,不禁幸灾乐祸地叨叨起来。
江临只叹上下班是社畜心中亘古不变的痛。
之前在大理寺,江临好歹算是个小领导,虽然他从没迟到早退过,但身上也从来没有那种普通员工每日强制打卡的压力。
但上朝就不一样了,不仅绝对不能迟到,还有专门的御史盯着你的衣着仪表,若是不小心在殿前失了仪,那可不是丢了人厚着脸皮就能挺过去的事儿。
江临有些崩溃,想要问白玉堂借一下他那造得七七八八的战车,美其名曰帮对方测试车速。但还没等他开口,他便又在国子学门口撞见了狄詠。
狄詠看见了宫里太监的小队,又看到江临手里拿着的东西,先冲江临道了声恭喜,才说:“文远考过了试,在下想要为他庆祝,江少卿可愿来家中闲叙片刻?”
还没待江临觉得疑惑,狄詠又凑近了半分,轻声道:“有要事相谈。”
第49章 吹动古今愁
50吹动古今愁
在看到狄青的那一瞬间,江临才明白连官家为何也劝狄青去洗掉他脸上的刺青。
狄青生得俊美,又在军中历练出了一副好身形。此刻他又刚刚在北部与李元昊的战役中取得了胜利,获得陛下赏赐的玄武战车,入了枢密院,正是雄姿英发的年岁。
可这古代的刺配之字却不像被影视剧美化的那样只印在额角,反都是刺在脸颊上,图个越醒目、越辱人越好……实在与狄青这样名垂青史的英雄太不相配。
江临恨不得对方身上没有半点瑕疵,但狄青自己却只觉这刺青是对他的激励与约束,江临自然不会透露出任何无谓的惋惜之意。
他微微躬身,向狄青恭敬行礼道:“下官大理寺江临,拜见狄副使。”
33/70 首页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