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知澜弟会喜欢哪种类型,但若由阿姐来看,似乎是得像郑茂实那样生的五大三粗一些的人,才更能保护好澜弟?”
“蛤?”周星澜闻言咳嗽的愈发剧烈,只差没把心肝肺一并咳出来算了。
阿姐怎么能这么说!
怎么能像郑茂实一样!周星澜想到满身赘肉虎背熊腰的郑茂实就一阵反胃。
他周星澜的审美有这么差吗?
别的不说,最起码也得像太子殿下一样吧……
等一下,虽然太子殿下生得风华绝代,甚至有时候让他也忍不住折服于其的风采之下,但是……
他为什么真的像阿姐所说的,对要嫁的人做出了选择?
周星澜觉得非常悲伤。
但周沁儿却好像心情很好,看到咳得一脸通红的周星澜,反而脸上的笑意愈发灿烂:“我不过就是开个玩笑,没想到澜弟竟然反应如此之大,看来当真是男大不中留。”
“呃……”察觉到自己掉入了周沁儿所挖的坑中,周星澜觉得自己势必要扳回一局。
“明明要成亲的人是阿姐,阿姐为何却总是来拿我说事,莫不是自己在心中想林元晟想的紧,只是嘴上却又不好意思说,便只能拿我来做由头。”周星澜觉得自己这个反驳很是成功。
周沁儿听罢果真被他此言气到,腮上也爬上了一层红晕,“澜弟若再胡说,下次可别怪父亲打你我不出手相帮了。”
反驳计划成功,周星澜忍不住笑嘻嘻道:“阿姐就知道拿这个来唬我,可是父亲每次要给我上家法,你还不总是第一个出来劝父亲?”
周沁儿见他这副模样,忍不住又气又好笑道:“那你放心,从今以后,我却是再也不帮你了。”
周星澜虽然知道周沁儿眼下是在说气话,但还是先缴械投了降,“阿姐莫生气,我以后再不说这些了。”
言罢他想到周沁儿和林元晟的婚事,又一脸认真道:“舒国公娶了一堆小妾,听说他们家后宅乱的很,虽然林元晟对阿姐一片真心,但我还是担心阿姐去了那地方,会过的不开心。”
“若不开心,走便是了。”周沁儿却一脸洒脱,“父亲常说,我们淮平侯府的人自有傲气,我若是受了不公,自然也不会忍气吞声。”
周星澜见状不禁弯了弯唇角,“不愧是我阿姐,他们若是敢欺负你,你只管告诉我们,虽然我没什么本事,但敢欺负我阿姐的人,我定要将他们往死里揍。”
他说完又想了想道:“若再不行,阿姐便与林元晟和离,我们周家也可以养你一辈子。”
他这话说的雄赳赳气昂昂,虽然言语间有些不太现实的稚气,但周沁儿心中却还是涌起一阵暖意。
“澜弟能如此说,倒也算阿姐没白疼你一场。”
“只是我嫁与林公子,即便过得不顺,却也不会和离。”
第99章 只要想见,处处便都能相逢
“为什么?”周星澜不解地问道,“若是过得不好,难不成还要继续在他们林家受委屈吗?”
周沁儿却摇摇头笑道:“你忘了?林公子说过的,以后我们要一起远离京城,去云游天下。”
“哦。”周星澜闻言点了点头,但却还是觉得有些不开心:“那阿姐若是真的离开了京城,是不是就更难回到淮平侯府了?我们岂不是……就更难见到你了。”
“所以只是如果,若当真过得不好,再说离开京城的事情。”周沁儿说罢又笑道,“再说了,天下之大,腿本就长在人自己身上,只要想见,处处便都能相逢。”
——
只要想见,处处便都能相逢。
周星澜此刻非常深刻地体验到了周沁儿这话的含义。
比如眼下正在皇宫城墙处巡逻的他,便远远地瞧见了顾临煜和王昆朝宫中而去。
虽然很想上前搭话,但联想到之前顾临煜和王昆对自己的态度,周星澜难免觉得有些畏缩不前。
他与顾临煜他们的距离并不算近,所以顾临煜也没有看见他,周星澜想了许久,最后还是悄悄避开了他们。
随行的陈明知大概也看出了端倪,忍不住问道:“周都尉可是有事想去找太子殿下商议?怎么不上前问问?”
周星澜却默了一下,才开口回道:“我只是想知道太子妃中毒一事会怎么处理,太子殿下和王尚书那么忙,我一个闲散没用的外人,还是……不要过去添乱了。”
“周都尉既是关心此事,又怎会是添乱?”陈明知拍了拍周星澜的肩膀安慰道,“再说周都尉若是想知道,也并不一定要去亲口问当事人。”
周星澜听到此处却有些反应不过来,“不一定要去亲口问当事人?什么意思?”
“太子妃新婚之日中毒身亡,本就不是一件小事,且不说外面知道此事的人会怎样议论,这宫里的皇上皇后也绝不会对此事坐视不理。”
陈明知说完又道:“所以即便周都尉现在去问,也不一定会问出什么,倒不如耐心地等上一等。再加上太子殿下和王尚书方才已经去宫内觐见,想必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消息传出来了。”
而此刻的御书房内。
永德帝正脸色极不好看地瞧着面前的两个人。
王昆正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进行着丧女之痛的哭诉,身旁的顾临煜却在这种环境下面无波澜又淡定从容。
“王尚书丧女之痛朕能够体谅,只是今日朕召你和太子来此,自然是还有事情要商议,所以倒不妨先把你的眼泪收上一收。”
“臣一时心痛难忍,御前失态,还请皇上责罚。”王昆擦了擦眼角的两滴浊泪道。
永德帝见此场景自然不能真的责罚,只挥一挥衣袖,象征性地安抚道:“爱卿痛失爱女,故此难以控制情绪,朕又怎能怪罪于你。”
王昆闻言自然又是好一番跪谢永德帝体恤。
其实王巧然之死,王昆并未真的像在永德帝面前一样心痛难忍。
毕竟作为棋子,王昆早就知道她会是如此结局。
只是王巧然虽然不是他的亲生女儿,但毕竟也在王家养了十几年,多少也有一些情分所在。
第100章 太子殿下的弱点
因此他此时在永德帝面前的眼泪,虽有刻意夸大成分,但也仍有几分真情。
他这副悲伤的模样也并非是真的完全在表演,甚至连沉默着立于一旁的顾临煜见此也有一些心情复杂。
待到王昆终于情绪平复收回眼泪以后,永德帝也接着开始了新的谈话内容。
“此次太子妃中毒身亡一事,你们可有什么想说的?”永德帝说这话的时候,看着的人是顾临煜。
顾临煜自然也没有闭口不言,而是沉声回看向永德帝道:“毕竟是儿臣大婚之日,出了此事无论是我还是王尚书,都希望能查明真相,还王姑娘一个公道。”
“这是自然。”永德帝皱了皱眉,停顿了片刻后才又再次开口道:“召你们来之前,太医和仵作都已经相继来朕这里回过话了。”
“你们可知太子妃中的是什么毒吗?”永德帝边说边用审视的目光看了二人一眼。
这次是王昆率先答话:“臣只知道小女是中毒身亡,却不知究竟是何毒物,竟连救都救不回来。”
“救都救不回来?”永德帝闻言却冷哼一声道:“是啊,救都救不回来。”
“太医和朕说了,太子妃虽是中毒没了性命,可是仵作检查的时候却发现她死前是尝试着喝过解药的。”
永德帝说罢又看了一眼顾临煜,声音中有些浓浓的质疑:“你们既不知道太子妃所中何毒,又怎么会有解药灌于她喝?”
他的话不轻不重地落下,在眼下格外安静的御书房里亦是极为清晰。
王昆心中却是一阵暗叹。
齐王顾临风之前拉拢他多次被拒,后来与他有所过节一事他本就万分清楚。
因此后来王巧然在宫宴中夺得帝后赞赏,后来被定为太子妃的时候,他便早就知道,按照郑家和齐王一派的脾性作风,定不会让王巧然顺利嫁入太子府。
王昆虽然早就料到他们会对王巧然下手,但早些时候,却确实不知道郑家与齐王那边会采用何等方法,更不用说会知道他们具体使用什么毒药。
直到后来太子殿下说要尽力让王巧然活着。
并且令自己的影卫提前备好了解药的时候,他才知道郑家人最擅长使用的是鸩毒。
但其实因为鸩毒的毒性极为强烈,中毒之人发作太快根本就无力回天,甚至连王昆自己也觉得,王巧然既有了要赴死的命运,便也没有再去费心救治的必要。
但太子殿下却还是提前让人备好了鸩毒解药。
说是鸩毒解药,其实若是晚服一刻,便还是无力回天,甚至如果王巧然不死,那么此次将矛头指向齐王与郑家的计划也会大打折扣。
可是太子殿下却偏要试着救她。
眼下的结果就是不仅没有救成王巧然,反而还让永德帝对此事起了疑心。
王昆觉得,太子殿下哪里都好。
无论是谋略眼光,还是隐忍与才能,都无一不符合一个未来君主所该有的潜质。
何况他本就是出身优越的、帝后唯一的嫡长子,这也是王昆与朝中多数文官都坚定站在太子一派的原因。
但太子殿下其实还是有一个无法忽视的弱点,那便是——
心肠太软……
第101章 始终无法将人救回
永德帝怀疑的目光并未从顾临煜身上挪开,顾临煜却早已整顿好了自己的言辞,从容不迫地向他回了话:“父皇既已听了太医和仵作的判断结果,那想必也早已知道害王姑娘身亡的是何毒物。”
说罢他又抬头直直看向永德帝的眼睛,语气却仍毕恭毕敬道:“此等毒物,父皇与他人或许不知,但对儿臣而言,却万分熟悉与清楚。”
“儿臣多年来一直痛恨此毒的毒性激烈,因此便时常在府中备着解药。当日王姑娘中毒之后的迹象与儿臣幼时所见极为相似,一时情急之下,便让人去取了解药喂给了王姑娘。”
他说到此处,又将目光收了回来,有些若有似无地自嘲轻笑道:“只是可惜,无论当年还是现在,儿臣都始终无法将人救回。”
永德帝闻言眉间沉郁之色更重,似是仍想说些什么责怪顾临煜,但却又无从下口去责怪。
一定要算起来,顾临煜此言已经给他留足了面子。
郑家多年来所作所为永德帝并非不清楚,只是有些恼恨顾临煜将此事置之明面。
但眼下又见顾临煜提起旧事,到了嘴边的责怪之语一时间却又化作了无言。
“你既是事前不知,父皇自然也不会追究于你。”良久之后,永德帝才轻叹道:“至于此事,朕定会好好严查的。”
王昆虽不清楚顾临煜和永德帝在打什么哑谜,但听到永德帝这样说,又连忙接话道:“皇上英明,小女死的不明不白甚为冤屈,若是能得到皇上替她查明真凶,想来即便是九泉之下也会就此安息的。”
永德帝闻言脸色却微微有变,或许是觉得与王昆和顾临煜的谈话有些久了,他有些不耐烦地挥挥手,朝他们道:“王爱卿尽管放心才是,朕既说了会查明,便一定会查明。”
“你们若无其他事情的话,便先退下吧。”
“那臣就先行告退了。”王昆闻言便退出了御书房。
“既如此,儿臣也先告退了。”紧接着顾临煜也行礼道。
但永德帝却只是极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顾临煜见状却也不曾在意,只是规规矩矩地退了出去。
出了御书房以后,二人又在宫中走了一段路。
直到快要到宫门之外时,王昆才向顾临煜开口道:“看陛下的意思,似乎处不处置郑家还是一个难题。”
顾临煜却面无波澜,似是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自嘲道:“纠结处不处置才是对的,若父皇当真对郑家下手果绝,反倒会令人起疑。”
“殿下此言也有理。”王昆叹了口气道,“只是若是陛下总是一味偏袒齐王殿下和整个郑家,只怕朝堂今后再不会安宁下去了。”
“何谈今后?”顾临煜神色淡淡,墨色的凤眸中却敛着无尽的深沉,“便是如今,这朝堂又能安宁到哪里去?”
“话虽如此,可齐王如今笼络了不少武官兵权,只怕有朝一日会酿成大祸。”王昆想到此处叹气声也愈发沉重。
“因此鸩毒一事,才更需好好发挥作用才是。”
第102章 迷宫与深渊
说话间两人离宫门已经越来越近,不知是不是即将要从皇宫之中离开的原因,此刻再从宫门口向里看,只觉那往日外部巍峨辉煌的宫殿,眼下却更像一个盘根错节的迷宫与深渊。
而现在深渊尽头的中心,正站着整个皇宫中位于权力顶峰的两个人——
正是永德帝和皇后萧青竹。
“这几日陛下政务繁忙,不知是不是臣妾的错觉,倒觉得陛下似乎消瘦了许多。”萧青竹笑得温婉有礼。
说罢她又极为贤淑地从食盒中拿出一碗卖相极好还处于温热之中的汤,朝永德帝道:“这是臣妾今日特地命人给陛下熬制的,陛下若是不嫌弃一会儿趁热喝了就好。”
“你倒是有心了。”永德帝看了萧青竹一眼,却并不曾放下手中正在看着的奏折。
“伺候陛下本就是臣妾的职责。”萧青竹边说便自顾自地又帮永德帝研起墨来,“臣妾只怕自己拙笨,有哪里伺候的不够尽心,引得皇上不快。”
“皇后言重了。”永德帝却并不太在意地回,只继续看着手中的奏折道,“你心里还能记挂着朕,便已然是对朕最大的尽心了。”
萧青竹闻言却也不放弃,只是慢悠悠地研着墨,提醒永德帝道:“陛下,您若再不喝,这汤可就要凉了。”
24/56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