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今日任务:攻略搭档(近代现代)——吴辞

时间:2022-02-21 11:19:46  作者:吴辞
  余生平不与他说话,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轻易理睬孩子的,这会让他们养成轻信他人的坏习惯。
  但余生平乐于与孩子相处,无论是与孩子交谈,还是只与孩子对视。
  余生平不说话,文昌便也沉默。但他不怕余生平。他只是与余生平保持着安全距离。一个花坛,几簇枯萎的冬青树。
  送水的三轮卷起一阵风,余生平缩了缩膝盖,不自觉地矮了矮脖子。
  他的羽绒服又短小又轻薄,这符合余生平的职业要求。但却不能满足余生平的生理需求。
  余生平的心里有些烦躁,普溪的温度一向都很稳定,变得不是天,而是他的心境。
  或许变得人是不能做比较的,享受过安逸的生活再奔波起来是很难的。
  就像余生平吃过宽大厚重的羽绒服的甜头,再被冷风吹一吹时,就变得娇气。
  他强迫自己别动穿这种笨重衣服的念头,那既难看又不方便的衣物跟他无法长久。
  他总有一天要再做起情报商的工作。那时,这些笨重的衣服,渴望被人保护的想法,单薄的身体,都要被打包扔进垃圾桶里。
  或许他现在都不应该在花坛边晒太阳,而是去健身房做康复训练。
  这又这让才能让他的工作尽快步入正轨。余生平是执行力很强的人,但这次他却只停留在了应该与想一想的层面。
  他是真的有所改变的,那是余生平第一次感到自己被工作所束缚。也是余生平第一次按照心中所想去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
  普溪的初冬给了余生平面子,让他在病重的日子里还能接受阳光的普照,余生平是被幼儿园的老师唤回思绪的。
  他那时才知道那孩子叫文昌。文昌丝毫没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迷迷糊糊的坐在花坛边睡着了。
  老师故作嗔怒的喊了一句孩子的名字,低下头去和他说了几句话,随即便牵着他走向余生平。可文昌并不领情,他刚靠近余生平便转身跑回了幼儿园。
  老师询问余生平的名字和住处,随即感谢他为幼儿园捐赠的图书。
  余生平一头雾水,后来才想起来,这是他从余立安家中搬出来时,让夏星星处理掉的书籍。
  余生平不知道追根溯源买这些书的钱倒底从何而来,但他知道,这一定是母亲送进他手里的。
  他的母亲是最希望他靠读书出人头地的。他的母亲是个浅薄的,但却知晓读书的人。如果没有那些无常的变故,余生平想他的人生或许该更像晓峰多一些。
  余生平可以陪余立安演无数场父子情深的戏码,唯独这些书不能参与。
  他望见它们,便被硬生生的拉回现实。想起破碎的童年,如噩梦般的过去,恶毒的言语,以及各色丑恶的嘴脸。
  老师又在唤余生平了,问他是不是家中早就有孩子。余生平顿了顿,想起了吴阳,又想起了晓峰,他点点头,算作回答。
  老师有许多话想问,时不时瞟过余生平的无名指。余生平知道,她想问些什么。
  余生平不打算不加解释,事实证明,放任事物自由发展会为他引来更多的麻烦。他真的有所改变。但有些时候,误会是不可避免地。
  老师:“余先生,您好长一段时间不回来,我们还以为那位开车送您的女士是您太太呢。”
  余生平:“我是单身。”
  老师:“那您说的孩子……”
  余生平:“是我的孩子,和她没关系。”
  老师:“那有时间您可以领着孩子来玩。”
  余生平:“有机会一定带他们来,但他们现在在别的地方住,那里房子更宽敞,也有更多人照顾他们。”
  老师的眼神颇有些复杂,但很快她便回到幼儿园内。在余生平看来,他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
  他是单身,没有结婚,所以这些孩子必然是他领养的,刘媛不过是他的一个朋友。
  或者说,是他与夏星星的朋友,夏星星会与刘媛吵架或许与自己有关,但绝不是自己与刘媛的感情纠纷。
  但老师们并不这样想,在她们的眼里,余生平长得标致,但却没什么实际上的大能耐。
  依据她们的观察,余生平在工作日基本都不工作,由此可见,他的没有稳定的收入,并且没有五险一金,而反观刘媛,干练飒爽,一动一静都像工作要抛头露面的人。
  刘媛多半是瞧上了余生平的性格,又或者就是单纯被他的容貌所吸引。
  两人爱的轰轰烈烈,不顾差距在一起。但随着孩子的出生,经济压力加大,不平等的经济关系,使得余生平的男子尊严被践踏,但刘媛同时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
  生活将浪漫慢慢杀死,他们渐渐地不再能共情彼此,这段关系也愈加不稳定。终于,他们走向了破裂。
  余生平虽然没有太大地本事,但对于孩子俨然要比母亲付出的更多。
  纵使这样,女强人依旧不愿意将孩子的抚养权交给余生平,孩子需要更好的生活环境。
  余生平果然不负众望,在前段时间为得到抚养权倾尽心血,但现在看来,他并没有成功。
  一夜间妻离子散,他的整体状态自然不佳。或许是不适应朋友的家,不小心崴了脚,或许是心里难过,踏空了楼梯。才落得现在这副模样。
  但无论怎样,他都无力回天。思子心切之时,只好每日坐在幼儿园前,瞧着年纪相仿的孩子,好派遣内心的忧愁。
  余生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老师们都盛情邀请他课间进到幼儿园里面来,或许经营幼儿园从某种意义上也和经营福利院相同。老师们在某些意义上与他也算半个同行。
  但余生平委婉的拒绝了。他的身份太过特殊,任何地方与他有太多牵连,都可能会有隐患。
 
 
第35章 舅舅
  那之后余生平只要有空便坐在花坛边。他依旧不说话,只坐在花坛边晒太阳。
  胆大的孩子走到余生平眼前,坐在余生平的身边。他们都喜欢余生平,因为他脾气好,身上总是有一股洗发水的香气。但文昌不一样,当一群人都围到余生平身边时,他便不再亲近他。
  余生平从十几岁时便开始接触孩子,直到二十七岁,都在致力于做一件事——一碗水端平。
  但事实证明,这没那么简单,人总是本能的寻找感兴趣的一切,等意识到天平倾斜时,早已经不自觉地迈出偏袒的脚步了。
  余生平想对幼儿园的孩子们一视同仁,所以谁来他都是一副表情。
  孩子们是最单纯的,但也是最容易遗忘的。今天说喜欢你,明天却不一定。
  余生平并不是天天来,可文昌却天天等着他。这个第一个迈向他的孩子果然不一样。
  余生平不知道文昌倒底经历过什么,为什么会对自己有这样深的执念。
  他只是在某一个阳光正好的下午,又如往常一样,坐在那个小花坛边,那时文昌身上的棉衣都厚了一层。与余生平一样。他们好像和第一次见面一样,又好像哪里不一样了。
  但余生平依旧未打破自己的原则,像是主动与孩子搭讪,或者说是主动与任何人搭讪。
  只是在临近放学时,他联系了幼儿园的老师,希望有机会可以去幼儿园帮一帮忙。
  这是很奇怪的,余生平瞧见文昌时总觉得有一种熟悉感,不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猛烈而又激动的熟悉感,而是我们就该于此相遇。
  余生平瞧见他时,心里只觉得很平静。好像他们就该在初见时保持那百十米的距离,他们就该半个月后重逢也相识不言,他们就该在今天依旧沉默,而后晒着晒着太阳,便相拥而眠。
  余生平是被赘醒的,他醒来时,文昌挂在他的怀里,不急不缓的闭着眼呼吸着。
  那个时候他才真像个孩子。余生平抱他起来,不等他家长来便匆匆离去。
  他不愿与过多的人交际,也不愿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与一个孩子有牵连。
  余生平直觉是很敏锐的,他料定答应进到幼儿园便会招致来一些麻烦,像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夏星星家门口便塞满了各类征亲联系方式。
  尽管夏星星有拦截信息的能力,但他着实不能预知未来。
  当他想要拦截业主群里的照片时,各位有单身女儿的爸爸妈妈们都已经争相询问起余生平的联系方式了。
  夏星星有些后悔了,他不该逢人便辩解余生平与刘媛的关系,并且费尽口舌为他树立了勤劳艰苦有志青年,家门不幸愈难愈坚的形象。
  他就应该顺水推舟,告诉所有人,谣言都是真的,余生平就是吃软饭的小白脸,并且还在不久前丢掉了有五险一金的工作。
  或者他就实话实说,委婉的表达,余生平刚刚失恋,短时间内没有结婚和恋爱的打算。
  嗯,但事实证明什么都晚了,狼来了能反悔两次,居委会的风向标永远属于大妈们自己所相信的一切。
  当夏星星声情并茂而又委婉含蓄的讲述出余生平与陆弘煜这段不明不白的关系时,大妈们非但没放过余生平,反倒是愈加喜欢他。
  她们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余生平忘不掉说明重情义。但时间会抹平一切,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人们不喜欢窝囊的女婿,不代表不会找窝囊的女婿。
  这股相亲热一直延续到腊月前,夏星星第一次感谢人类的善变,其实不只是孩子,大人们也是很容易放弃的,甚至于是比孩子更容易放弃的。
  那些曾经虎视眈眈说非余生平不找的人随着紧闭的房门以及消退的热情而散去。嗯,夏星星感谢人类的善变。
  余生平被勒令窝在家里,这并不是难事,比起与人交际,于人群中伪装,余生平更喜欢在家里独处。
  他在家里待了整整半个月。余生平在年末热衷于大扫除,不仅擦掉冰箱上的陈垢,也收拾好杂乱的思绪。
  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天,但他成长了许多,那些无法开解的一切,在日复一日的审视自我的过程中消散的七零八落。他相信,一切都会慢慢变好。越来越好。
  余生平是在抢购年货时再次遇到文昌的。他是很含蓄的孩子,无论舅舅对他多好,和他说多少次,昌昌想要什么就和舅舅说,文昌也依旧只是沉默。
  他被所有人教育道,去了别人家要听话,什么事都不能再像在自己家一样随心所欲。
  但他不愿错过余生平。于是他拽了拽身侧的男人,企图快一些缩短与余生平的距离。
  有些时候,世界是很小的,但小并不意味着巧合便是真的。
  所有人都以为余生平与文昌相遇是巧合,但小小的文昌每天都在人海中寻找着余生平的影子。
  人们不理解文昌为什么不激动,舅舅也不理解,人们只在意能否重逢,却不知道,那是文昌找了成百上千次才遇见的。那是他历尽千辛万苦后,本就该找到的。
  舅舅不会懂,但舅舅感谢余生平。文昌五岁便离开生母,只身一人来到诺大的普溪,与舅舅相依为命。
  文昌感谢舅舅,舅舅带他住楼房,带他进出林立的商厦。
  文昌感谢舅舅,所以慢慢学会英语,再戒掉日夜相伴的方言。
  可很多东西不是努力便能改变的。无论他能在小小的年岁取得多少成就,他依旧不够完美。
  因为他不开朗,不合群,不像幼儿园里其他的孩子那样自信。因为他再努力,再优秀,也依旧找不到归途。
  余生平不告而别以后,文昌大哭了一场,文昌从乡下来到普溪后从没哭过。
  更准确来说,是什么情绪都没表露过。这实在是正常,一个远离故土的人,第一件该学会的事不是哭,而是寄人篱下。这无关舅舅对他好不好,这是人的本能。
  舅舅被夏星星邀请去家里,他们很聊得来,一路上窃窃私语许久,时不时还会大笑。
  两人偶尔露出几句余生平与文昌的名字,丝毫不忌讳。本质上来说,他们四个是一个阶层环境的人,不用争吵便能知晓彼此的底线。
  他们自然的进到夏星星的家里,又自然的分派成两拨人,日头慢慢爬上头顶时,人们在这一隅做着各自擅长的事。
  或许在常人眼中,舅舅与夏星星是更讨喜的那类人,因为他们人情爽朗,并且永远都能烧出一手好菜,但夏星星与舅舅都觉得不远处对着鱼缸发呆的二人身怀绝技。
  炒菜做饭练一练就能会,可让余生平和文昌处于轻盈放松的状态,那是很不容易的事。
  夏星星与舅舅都是张弛有度的人,他们在成年人允许的安全范围内聊着无伤大雅的话题。
  你来我往间,将这二十多年的浮浮沉沉一笔带过。但他们各有私心,夏星星希望舅舅能借着设计师的身份大显神通,好好劝劝余生平。
  而舅舅则希望余生平能为他多传授一些与孩子相处的方法。
  夏星星想了想吴阳掐住他脖子时的场景,只觉得舅舅找错人了。
  不过夏星星将余生平的职业理念贯彻到底——万事不到最后一刻皆未有定局。他笑着与舅舅完成了这场交易,愉快的端上来最后一道菜,玉米煨排骨。
  余生平那时正与文昌在阳台看鱼,据余生平的观察,文昌并不喜欢鱼,但他在进门的瞬间,的确只在鱼缸前多停滞了三秒。
  有些时候孩子的心思更难猜,他们没有明确的目的,所以展现出来的各类动作并没有什么意义。
  或许动作本来就不该有什么意义,就像走路就要迈开脚,困了所以打哈欠,只是人要于社会生存,就不免变得功利,人越长大,便越被内心的欲望所束缚。于是目的便化作脚镣,而所谓的自由,不过是到链条那端的各类意义。
  文昌不喜欢鱼,但也不害怕鱼。他对什么都秉持着试探的态度。
  只有不断地保持警惕,才能长久而又安稳的生活下去。这一点要比余生平强很多。
  余生平与他蹲坐在客厅的泡沫板上,目光呆滞的瞧着那三只鱼,其实余生平说得很对,什么事不到最后一刻都有变数,当他与这些鱼相处久了以后,竟然克服掉了与它们共处一室的难题。是的,没有什么坎儿是过不去的。
  舅舅喜欢吃鱼,嬉闹着要将这鱼杀掉给两位祖宗加加餐。
  文昌本就对这鱼抱着不温不火的态度,余生平更不可能有什么反应,到头来,倒是舅舅在一旁冷了场。
  夏星星凑上前来缓解气氛,两人一唱一和,说得有声有色,文昌从未了解真正的杀戮,他不知道想要吃什么,都要将它们开膛破肚,无论是会游的鱼,还是不会说话的青椒,都这样。
  其实家长不该打破孩子的幻想的,在该读童话的年龄只顾梦幻就好,至于那些血淋淋的现实,往后会有几十年的时间去消化。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