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七零年代怼王(穿越重生)——洛水伽楠

时间:2022-03-02 09:16:07  作者:洛水伽楠
  尤其是秦肃收到的注目礼最多。
  韩强和那位男同事脸上的笑容就有些勉强。
  韩强硬着头皮介绍一下双方。
  他对一旁的陈月香说道:“妈,那我们走了。”
  陈月香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特产给四个人,四个人推辞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收下了。
  韩强领着四人推着自行车出了村子。陈月香韩梅他们一直把客人送到村口。
  等人走远了,韩刚兴奋地对大家说道:“嘿嘿,我看小强跟小孙有戏,真是没想到,小强也能找到媳妇。”
  众人:“……”人家总比你好找吧?
  韩刚说完别人又说回到自己身上:“妈,咱挑个黄道吉日跟何家商量娶亲的事吧?”
  陈月香说:“不急,我早想着这事呢。”
  韩强回去后,就兴冲冲地打来电话说:“小锐,我感觉我有戏了,昨天我送亚南回家,她没有拒绝我。对了,她还托我送梅子和妈一人一双手套。”
  孙亚男离开时,陈月香送了特产,韩梅送上了她自己绣的手帕和碎布做的头花。
  韩兑笑道:“二哥,我早说过你肯定行的,继续加油。”
  韩兑说完私事,又说公事:“二哥,你抽空问问小孙,看看她们纺织厂有没有淘汰的织布机之类的,我想买几台。”
  韩强惊讶地问道:“你们想自己织布,这也行?棉花从哪儿弄?”
  韩兑说道:“咱们这儿也能种棉花,明年让社员在自留地里种棉花,咱再开些荒地种棉花,还有附近的村庄也可以种。”
  买布太难了,光靠瑕疵布和碎布头哪行?没有布,那就自己织;没有棉花,自己种。
  韩兑以为这次韩李村之行,只是促进了韩强和孙亚南的感情,没想到,还给他们村带来了新的生意。
  孙亚南她们回到厂里后,三人身上的衣裳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很快有人来问她们的衣裳在哪儿买的。一听到是在韩李村买的,大家都愣住了。这年头,乡下都这么时髦了?
  小毛和小刘自愿充当韩李村宣传大使,小嘴叭叭一说:“哎呀,你们不知道,韩李村可不是一般的村子,人家上过报纸的哟,是全县的典范。那村里比城里还干净呢。韩强家的房子可气派了,三层小楼。村里的男青年……我的天,反正你们见了就知道了。”
  大家心里直痒痒。
  于是就去找孙亚南问她什么时候再去韩李村,孙亚南还以为大家调侃她,不由得红了脸说道:“说什么呢,八字才一撇,哪能又去他家里?”
  众人惊呼:“哎哟,原来你们有一撇了?啥时候有的?快说快说。”
  ……
  最后的结果是,韩强决定下礼拜再带纺织厂的女同事来韩李村购物,没错,是购物。以前都是乡亲们到县里购物,现在反过来了。
  韩强把这个消息反馈回来时,全村又轰动了。
  上次大出风头的是农机厂,这次是缝纫队。
  缝纫队的成员们个个兴高采烈。大家加班加点,赶紧多做点衣服。
  周游他们这两个设计师可忙坏了。
  他们这边忙碌着,韩兑也没闲着,他正召集他的核心团队商量着记者采访的事。
  大家苦思冥想、绞尽脑汁,找出可供宣传的新东西。
  韩兑说道:“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现在咱们村一壮就引起了别人的妒忌眼红,咱们得做点什么事,巩固一下咱们村的形象。要阳光的、积极的、正面的。我想到的一个是送温暖活动。不光要给咱们村送,附近村庄的孤寡老人,困难户也要送。毕竟,咱们是社会主义大家庭,有福同享嘛。”
  李满堂建议道:“我觉得咱们村的宣传队要继续宣传,前几天我去赶集,还有人问我最近咋不演出了?”
  韩兑点头:“确实,宣传队继续演出,另外,咱们再加一条,去跟电影院商量商量,能不能搞下电影下乡?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这个主意大家赞成,看电影谁不喜欢啊。
  韩兑跟大家商量好后,就跟华正茂打电话汇报工作:“华队长,是这样的。在您和贺书记的领导下,我们第八生产队的集体企业发展势头良好,集体积累比往年富裕。我们刚开了个小会,大家一致赞成,我们愿意拿出一部分资金去帮助大队里需要帮助的困难人家。广大社员也积极响应,其中农机厂贡献了五台木制轮椅和二十副拐仗,用来扶助残障人士;缝纫队贡献了三十个书包,二十件衣服……”
  韩兑一项项地汇报,华队长越听越高兴。
  韩兑汇报完情况,接着说道:“我们这次的送温暖行动是第一次做,还很多没考虑周全的地方,希望您和贺书记百忙之中能抽空指导一下我们。”
  华队长稍稍考虑一会儿说道:“那这样吧,我去跟贺书记商量商量,若是有空,我们大家就一起去。”
  韩兑笑道:“好的好的。”
  给华队长打完电话,韩兑又拨通了县报的电话,指名要找赵记者。
  韩兑热情洋溢地说道:“赵记者,好久不见,真是想念呐。自从上次一别,我的生活因为你发生了重大变化。”
  赵记者也很高兴,声音里带着笑意,两人越聊越热烈。
  韩兑适时地把话题转到要说的事上,当他说到他们公社和大队干部要去送温暖时,赵记者果然对此很感兴趣。
  第二天,韩兑向华队长确认大致行程时,顺嘴一提说赵记者可能会来采访。华正茂略一沉吟,便说道:“记者一来,事情就不一样了。我觉得咱们送温暖的力度得加大。”韩兑一听这好啊,你力度一加大,受惠的可都是老百姓。
  三天后的上午,韩李村是空前的热闹。
  送温暖的大队和公社领导来了,采访的赵记者到了。好巧不巧,纺织厂的女工也来采购了,外村的村民听说这两件事,也都赶过来看热闹,都过年了,磨个面做个衣裳啥的,那不是应该的吗?早来晚来都是来,干脆就今天来。
  偏偏媒人也来凑热闹,有几家相家的也赶在了今天。
  媒人指指人山人海、红旗招展的广场,说道:“你们瞧瞧,我没说一句瞎话吧?你们要是嫁到了韩李村,可真掉到了福窝里了。”
  广场上的舞台上,韩兑拿着铁喇叭里发表讲话:
  “北风萧萧万户寒,
  各级领导送温暖。
  ……
  登上高山看得远,
  共/产主义金灿灿。”
 
 
第115章 冬天过了,春天还会远吗?
  红卫公社这次的送温暖行动, 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和影响。
  收到温暖和慰问的人民群众心头倍感温暖,精神受到鼓舞,生活也得到了改善。米面粮油棉衣可都是最需要的物资。
  围观的人们也受到了鼓舞, 增强了信念, 也许明年就能轮到他们了。
  县报的赵记者深度追踪报道,连发了三篇文章,主题是:“革命干部关心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歌颂祖国歌颂党, 这世界多么美好。”
  县委领导看到后,十分满意,还在会上表扬了红卫公社干部, 夸他们觉悟高, 为人民着想。公社领导又表扬华正茂, 这么一级级地表扬下去, 韩兑也得到了一份表扬。
  韩兑谦虚地表示:我年轻没经验, 只知道埋头苦干, 政治觉悟有待训练, 一切都是组织和领导教育得好。
  华正茂对韩兑非常满意, 年轻人充满锐气,又很有可塑性, 而且知道分寸,有革命干部的胸襟和气度。像韩兑处理韩李两家的积怨问题, 处理手段出乎他的意料。
  华正茂已经决定把韩兑当成心腹和得力干将培养, 就很委婉地提醒道:“小韩啊, 咱们的纪大队长年后可能要调动工作, 你有时间去送送他, 他毕竟是咱们的老领导嘛。”
  韩兑一点就通, 他知道,华正茂在大队的权力斗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纪志明要调走了,而且很有可能是平调或下调。
  韩兑一打听,果然不出他所料,纪志明要调到一个偏远山区当生产队长。大队的工作已经交接完毕,年前就得动身。
  纪志明本来还想着自己正年富力强,还能再往上搏一搏。没想到,被李满福闪了一下腰,只能去山区养老。
  纪志明愤懑不平,心怀不甘,而且意志消沉。当韩兑看到他时,不由得吃了一惊,赶紧安慰了几句。
  纪志明懒得理会韩兑,本想直接打发他走,突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没错,他是要走了,可是走之前也得埋个雷。
  纪志明设法在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对韩兑稍稍热情些,以一个老领导的姿态询问韩兑最近的工作和生活。
  韩兑脸上没有骄矜之色,有问必答。
  纪志明见火候到了,开始埋雷:“小韩啊,我到底是你的老领导,咱们相处这么久,还是有感情的。我这一去,下次指不定什么时候能见面。我有几句话要嘱咐你。”
  韩兑认真地聆听着,纪志明轻咳一声,相当委婉地说了一通,韩兑用做阅读理解的方式解题,纪志明有两个中心思想,明面上是让韩兑好好工作,暗里一层思想就是,你要小心些,华正茂那种人也不是什么好人,到了关键时刻,你照样是背锅顶祸的。
  韩兑对于这些人的说话艺术也是服了。贵圈的套路真多,而且自成体系。
  至于纪志明说的这些,韩兑无所谓。关键时刻再说关键时刻的事,到时候,谁的锅谁背,论甩锅他应该不怕谁。
  来给纪志明送行的人不太多,人走茶凉。对于韩兑的到来,大家表示诧异的同时,又觉得他这个人还挺厚道。
  纪志明一离开,华正茂顺理成章地成了红星大队的大队长。他汲取前大队长的教训,副队长选的是一个没什么野心的副手。
  处理完大队的事,韩兑回去又召开了个临时会议,会议只开了半小时,主题思想只有一个:现在大队长是华队长,华队长全力支持我们,大家过完年以后,甩开膀子大干快上,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开荒搞起来,棉花种起来,食品加工继续搞,光是零食加工还不够,再弄个挂面厂,饼干厂。韩李新村继续建设,村庄基础建设加大投入。
  与会人员被整得热血澎湃,心情激荡,恨不得现在就撸起袖子开干。
  韩兑开完会一出生产队,就被几个男青年给堵住了。
  韩兑一看,这几个人都是即将要当新郎官的家伙,他调侃道:“你们一个个地不去筹备婚礼准备新郎,堵着我干吗?”
  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脸上泛起黑红的晕。
  韩兑看着好笑,这个年代的大部分人还是挺羞涩的,男的也羞涩。
  大家酝酿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队长,我们不是要娶亲了吗?大伙都觉得你聪明,点子多。想让你帮我们出出主意。”
  韩兑道:“我虽然点子多,可我没结过婚啊,我不懂行。”
  大家噗嗤一笑:“队长,我们都相信你,就算你没结过婚,肯定也懂行。你帮我们想想办法,到底怎样才能把婚礼办得热闹带劲,还跟别人不一样。”
  “是啊,我们可是韩李村的社员,跟别人哪能一样?必须得整出点新花样。”
  韩兑一想,说得也有道理。他们韩李村的社员就得跟别队的社员区分开来。
  而且办婚礼也是一个宣传本村的大好机会啊。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花最少的钱办最难忘的婚礼?
  韩兑稍稍一想,就有了主意。这么多人,他一个个地想得多费劲?干脆就办集体婚礼,车队统一派,拖拉机收割机都给你派上,自行车也能组成一队。
  舞狮舞龙安排上,村里放电影,往前挪,安排上。
  韩兑想清楚后,就对这几个人说道:“我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点子,但还得仔细想想。这样吧,今天晚饭后,你们到我家,我大哥不是也要结婚吗?你们凑一齐来。”
  韩兑回到家里,见到韩刚就说道:“大哥,最近我一边忙着公事,一边想着你结婚的事,经过这几天的苦思冥想,我终于想出一个主意:我决定让咱村那几个要结婚的男青年做为你的陪结人员,以你为首,办一个集体婚礼,拖拉机收割机一起上,自行车也跟上。你想想那场面得有多热闹?大家一看肯定会说,是你引领了韩李村的结婚狂潮,你的名字让人津津乐道。”
  韩刚不听则已,一听这话,激动得差一点蹦起来,他兴奋地问道:“小锐,你这话当真?”
  韩兑:“你瞧你说的,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韩刚如小鸡啄米似地点头:“对对,你从来没骗过我。”
  韩兑满意地说道:“这才对嘛,那就这样,晚饭后,我召集他们过来议事。”
  对于韩兑的决定,这几个男青年十分赞同。集体婚礼,村集体出面帮忙来办,有可能县里的记者也来参加。不但有车队去接亲,还有舞龙舞狮,还要放电影,对了,队长还说会有专业的摄影师和化妆师为他们拍摄照片。越想越激动。
  这帮人中最激动的要数韩刚,他弟弟真是世界上最好的弟弟,那么大公无私的他,这次为了他动了私心,让社员陪着他结婚。
  要不是天已经黑了,他现在就去何家村告诉小花。
  韩刚当晚没去,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了岳父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何家众人。
  何家二老也十分高兴,这得多有面子啊,十里八村谁家嫁姑娘也没这么热闹体面。
  集体婚礼的日子定在了腊月十八那天。这一天,韩李村是锣鼓宣天,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笑语震天。
  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一字摆开,车头上挂着一大块红布,还有一条横幅:韩李村农机厂热烈庆祝五对新人新婚愉快。
  拖拉机队后面是自行车队,他们也打着条幅:韩李村春苗食品加工厂热烈庆祝五队新人。
  自行车队之后是徒步方队,主要由缝纫队的姑娘们组成,这些姑娘衣着鲜艳时尚,精气神极好,身穿红色大衣,脚踏高帮棉靴,昂首挺胸,脚底带风。
  围观的人议论纷纷。
  最后一队是儿童团,一个个打扮得跟年画上的娃娃似的,精神饱满,笑容喜庆,看着就让人喜欢。
  除了这些人,还有摄影师,由秦直赵永进和谈歌红客串;化妆师以女知青为主,周游是顾问。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