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郅玄(穿越重生)——来自远方

时间:2022-03-04 09:12:13  作者:来自远方
  行人再拜,捧着盟书退出正殿。
  了结一桩麻烦事,不只北安侯松了一口气,满朝卿大夫也十分满意,没有再继续唇枪舌剑,而是和和气气结束了朝会。
  相比暂时满意的氏族,小幽氏的心情就不是那么美妙。送走名义上道喜实则是想要看笑话的几位夫人,小幽氏满心窝火,脸色一阵铁青。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同漠侯妹联姻,她勉强可以接受。虽然漠国是个小国,但有湖盐,想来女公子的嫁妆不会少,也不算委屈自己的儿子。
  可北安侯定下的不只是婚约,还让公子瑫婚后别出,赐下的封地也不是太好,和公子颢的赵地完全不能比!
  小幽氏越想越是生气,实在控制不住,起身就要去见国君。
  她忍气吞声这些年为的是什么?如今得到的又是什么?!
  怒火冲垮了小幽氏的理智,让她忘记恐惧,忘记谨慎,也忘记了北安侯曾经警告过她的每一句话。
  眼看事情不好,婢女实在拦不住,只能去向女公子兰求助。女公子当机立断,迅速让人去找公子瑫,自己则带人去拦小幽氏,绝不能让她去见国君。
  “母亲,事已定下,你去找父亲又有何用?除了惹怒父亲,什么都得不到,还会连累兄长!”女公子兰强行拦住小幽氏,不顾她的斥责,硬是将她拉了回去。
  公子瑫急匆匆赶来,小幽氏正对女儿大发脾气。她心中未必不明白自己这么做毫无意义,甚至相当愚蠢,可多年来的压抑让她控制不住,再不发泄出来,她就要疯了。
  看到小幽氏这般模样,公子瑫脸色冰冷,下令婢女侍人全部退下,反手合拢房门,将被撕打的妹妹救下来保护在身后,一把抓住面容狰狞的小幽氏,厉声道:“母亲,够了!”
  小幽氏被儿子抓住,仍在拼命挣扎,指甲划过公子瑫的脖颈,留下两道醒目的血痕。
  “兄长!”女公子兰发出惊呼,公子瑫按住她,不让她靠近小幽氏,任由小幽氏一下下捶打在身上,沉声道,“母亲,你想我和弟妹都死,就继续下去。”
  小幽氏愣住了,眼神直愣愣地,脸色一片惨白。
  “我知道你明白,也知道你在恨什么,但你必须接受,接受我们的处境。”公子瑫脸色冰冷,声音更冷,“你当年没能杀死我的两个兄长,就该知道有今日。父亲是什么性格,你比我更清楚,我们能活着已经是泼天之幸。”
  小幽氏的眼神终于有了变化,怨恨、愤怒和恐惧一并涌上,她缓缓瘫坐在地,口中不断念着:“我不甘心,我自幼就不如她,我的儿子也比不上,我不甘心!”
  公子瑫没说话,跪在小幽氏面前,让母亲靠在身上。
  他同样不甘心,可不甘心又能如何?
  想要活命就只能认命!
  以母亲的所作所为,他们能活着已经不容易,又怎么能奢求别的东西?
  想到今后的日子,公子瑫闭上双眼,告诉自己,现在已经很好了。他有封地,即将有一个身份高贵的妻子,对他和母亲弟妹来说,已经很好了。
  小幽氏闹出的动静不小,消息不可能瞒得住。
  听人禀报事情经过,北安侯沉下脸色,想到公子瑫即将联姻,到底没有下狠手处置,只让人将小幽氏的住处围起来,不许她再随意出入。
  “公子瑫成婚之前,不许她出来。”
  “诺!”
  世子瑒和赵颢先后得知消息,兄弟俩的表现如出一辙,料定北安侯不会任由小幽氏胡闹,都不打算插手。
  果然,没过多久就传出小幽氏禁足的消息。
  为照顾公子瑫的颜面,消息没有大肆流传,只是该知道也都知道,没有一家落下。
  按照原计划,赵颢本该在北都城停留一段时日,未料想边界突然生乱,他不得不马上回去。
  “听闻公子玄奉命戍边,我儿当与之定下见面之期,早定章程,日后也好准备。”
  北安侯现在的心态和世子瑒一般无二,既然有了合适人选,自然是赶早不赶晚,该娶就娶,该嫁就嫁,快点把事情定下来,他们也好准备。
  父亲和兄长一起催婚,还是一天几催,赵颢也有点撑不住。
  “为兄静待佳音。”世子瑒笑呵呵送兄弟出城,分别时不忘补充一句。
  赵颢面无表情点头,没有坐车,直接骑马,一路飞驰向北。
  在他驰返赵地的途中,郅玄正全身心投入领地的建设事业。由于工程庞大,从西都城带来的人手不够,连郅县的国人和庶人都被调动起来。
  “军营尚有月余方能建成,排屋要抓紧。木料不够派人伐木,调国人护卫,抵今年兵役。”
  随着工程进度不断加深,问题也陆续出现。
  手上积攒的工作越来越多,府令和三个下大夫忙得脚打后脑勺,一天最多能睡两个时辰,走路都有点飘飘悠悠。
  饶是如此,他们也没有抱怨,更无懈怠,尤其是三个下大夫,爆发出的工作热情超出想象。
  郅玄观察一段时间,再次找三人谈话,得到的回答让他惊讶。
  “臣家族微末,多年不得寸进。今得公子信任,将如此重任交于我等,岂敢不尽心竭力。”
  在西都城时,他们从未受到这般重用,无论在家族还是朝中,都是可有可无的角色。来到郅地,他们也以为自己不会受到重用,顶多是刺探一下情报,给西都城递送消息。
  未料想郅玄抵达不久就开始大搞建设,还将如此重任托付下来,三人每天都过得无比充实,别说刺探情报,连和家族联系都抛到脑后。
  回忆自己之前所想,三人不由得惭愧,对郅玄生出愧疚之心,做事自然更加卖力。
  郅玄可以清楚看到,无论三人之前如何,此时此刻,他们的确是全心全意为了工程忙碌,没有半分藏私。
  被他这般压榨,竟然压榨出了感情。没日没夜干活,竟然干出了忠心。人果然是复杂的感情动物,没处说理。
  “有劳诸君。”郅玄表情肃然,有点欺负老实人的愧疚。
  三人却不这么想,对事业的追求占据上风,郅玄越是压榨,他们越是高兴。
  “为公子效命,实乃我等荣耀!”
  别看他们长得瘦,衣服底下全是腱子肉。来吧,有活就干,没活他们自己找活干,一定要发光发热,不负公子玄这份信任!
  面对如此上进的属官,郅玄毫无办法,只能当面鼓励几句,转过身再惭愧自己不只压榨劳动人民,连下层统治阶级都不放过。
  看看热火朝天的工地,瞅瞅干劲十足的众人,再瞧瞧挂着黑眼圈,脚步摇晃仍不离工地的下大夫,郅玄无语凝噎。
  他当真没想这么干,就算压榨也没想压榨到如此地步,他完全是被迫的!
 
 
第三十六章 
  清晨,天刚蒙蒙亮,郅县城门大开,数十辆大车排成长列,从城内鱼贯而出。
  车上满载着粟粥干粮,还有腌菜和肉汤。经过城下时,值岗的卒伍都忍不住吸了吸鼻子,肚子开始叫了起来。
  打头的一辆大车上,一个年轻的侍人拉住缰绳,从身边的筐里取出两个杂粮饼,递给不断咽着口水的卒伍。
  “公子有命,近段时日,尔等守城辛苦,每日赐尔等一餐饭。”
  卒伍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冒着热气的杂粮饼递到面前,诱人的香味飘入鼻端,他仍不敢相信,自己不过早起一个时辰,就能得一顿饱饭。
  侍人赶着去往工地,见卒伍迟迟没有反应,直接将杂粮饼塞到对方手里,又探头看了几眼,默数今日轮值的人数,将半筐杂粮饼抬下车,另外还留下一小坛腌菜。
  “走!”
  完成郅玄的命令,侍人挥鞭,带着车队继续出城。
  目送车辆离开,卒伍互相看看,不知是谁起的头,一起扑向放在地上的筐,转眼就将杂粮饼分得干干净净。
  在郅玄就封之前,他们很少能吃饱肚子。一天两餐,每餐能有一碗粟粥就很不错。
  郅玄就封之后,组织起人力,在封地内大搞建设。卒伍们每天站在城头,亲眼看到一座座木屋拔地而起,大量的木料从山中运出,堆在林边的空地上,继而建成林场。
  庶人和奴隶在工地干活,每天都能吃到两顿饱饭,庶人下工后还能领到一碗粟米,偶尔还有肉。这样的待遇着实令人羡慕,不少卒伍都开始心动,想要去工地干活。
  随着工程进度加快,城内和周围村庄的庶人都被调动起来,田里的事忙完就去工地干活。还有一部分国人,在郅玄下达命令后,主动去往工地和林场,承担起安全工作,既能抵为兵役,也能领取到一定酬劳。
  卒伍们看得十分眼热,奈何职责所在,不能擅离职守,想去也去不得。每日回到家中,看到在工地干活的邻居欢欢喜喜吃上饱饭,自己家人还要饿肚子,滋味别提多难受。
  对于这种情况,郅玄起初没有想到,是被名为丁豹的下大夫提醒,才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不小的问题。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丁豹出身氏族,祖上也曾阔绰过,有实力问鼎六卿。可惜后代不争气,使得家道中落,除了祖上留下的荣耀,再不剩什么,在朝中也无半点话语权。
  他之所以提醒郅玄,全因自己的家族曾有类似经历。在开发封地过程中,因疏忽酿成大错。经过那次事件,原本蒸蒸日上的家族开始衰落,不过三代就沦落成今天这副样子。
  听完丁豹的阐述,郅玄迅速警醒,立即召来府令,对事情重新作出安排。
  “卒伍改为轮值,五人一队,五天为一期。凡值守当日,每人赐一餐饭。不当值时,许他们到城外做工。”
  郅玄的命令相当及时,在更大的问题爆发之前,直接将苗头掐灭,没使得问题进一步扩大。
  提醒他的下大夫丁豹得到重用,直接由工地脱离出来,专门负责林场。他手头的事分给其他两名下大夫,并有一名邑大夫作为补充。
  对于这样的安排,丁豹自是欢喜非常,同他共事之人也无任何不满。丁豹得到升迁和重用是靠他自己的本事,他们想要迎头赶上,自是要更加努力。眼红嫉妒是小人行径,纵然家族衰落,他们也不屑为之。
  郅玄命令下达,丁豹迅速走马上任。
  府令也快速行动,调派几个机灵的侍人,专门负责给卒伍宣读命令和分发粮食。其中就有当初在西都城为他出计的侍人。如侍人当初所想,自己努力表现,果然得到重用。
  当日,车队按时出城,和之前一般无二。不同的是,守城门的卒伍额外分到粮食。足有两个巴掌大的杂粮饼,每人分到两个,自己吃下一半,剩下的不舍得,全都揣到怀里,准备回家后分给亲人。
  虽然只是两个杂粮饼,对卒伍来说也是弥足珍贵。在缺粮的时代,这样的一顿饭甚至能救活一家人的命。
  国君赐给郅玄三处封地,除凉地之外,郅、丰的田亩均不少,很多还是熟田。怎奈出产不多,属民不可能家家吃饱,青黄不接的时候,饿肚子是常有的事。
  这是很普遍的情况,西原国如此,其他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也没有不同。
  亲眼所见远比听人转述更有冲击性。
  切实了解到封地内属民的生活,郅玄对发展粮食生产的愿望更加迫切。
  只是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在推进计划之前,先要搭建起足够多的房舍,让跟随他就封的人搬出棚子和帐篷,住进新家。以此让他们对郅地产生归属感,愿意在此地扎根生活。
  通过挖西原侯墙角,郅玄了解到人口是多么重要。
  让这几千人彻底留下来,谁来挖也挖不走,才是他开展计划的根本。不然方案再好,缺人也无法实现,犹如镜花水月,不过是一场空话。到头来,或许还为他人做了嫁衣。
  车队出城之后,沿着新拓宽的土路去往工地。
  彼时,天色逐渐放亮,工地中也变得热闹起来。
  许多庶人为了干活方便,不想每日往来,自动自发地建起工棚,每日吃住在工地。
  侍人们赶着车辆抵达,工地已是人声喧闹,不少人拥挤在水塘边,取水到棚子里煮沸,准备白天干活时饮用。
  他们原本没有这个习惯,即使郅玄在就封的路上就三令五申,一眼看不到,照样有不少人饮用生水。
  实在没办法,郅玄找上正指挥药仆翻土的桑医和巫医,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同两人解释一遍,借两人的手找到能驱虫的草药,当着众人的面,给几个外表十分健壮的男人灌了下去。
  结果不必多说,自那以后,众人都开始乖乖烧水,再没人随便喝生水。
  发现效果不错,郅玄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请桑医和巫医熬煮汤药,每人都要喝上一碗。等桑医制出药丸,附近的村庄也派专人去送,尤其是孩童,一个都不能落下。
  接下来几天,城内和工地上的人,几乎各个脸色发青。
  桑医和巫医表示,青才好,青才证明药效不错。
  几名下大夫服用汤药之后,特地来请教郅玄,回去后就对许多喜欢的菜肴敬而远之。尤其是生肉,无论地上跑的天上飞的还是水里游的,只要是生的,统统拒绝。
  自那以后,郅玄封地内的属官和属民就变得特立独行,凡是来访的外地人,都会发现这里的人饮食习惯十分特殊,在他们的餐桌上几乎找不到任何生食。
  车队抵达工地,侍人们跳下车,举起一只只形状奇特的喇叭,扬声道:“来取早膳!”
  工地众人听到声音,赶忙行动起来。按照郅玄定下的规矩,各自列成长队,手里拿着木碗和筷子,等着领取早饭。
  排队过程中,没有一个人推挤,更没有喧哗。新来的人有些不知所措,被熟悉的人拉过来,让他们跟在自己身后。
  待到队伍排好,侍人将装满粥的木桶从车上抬下来,放到垫高的石板上。盖子掀开,热气带着香味飘散,浓稠的粟米黄灿灿,一勺舀下去就是满满一碗。
  “每人一碗粥,两个饼,不够再领!”
  装饼的筐放到粥桶旁,带馅的是烤饼,不带馅的是蒸饼。
  庶人们分到的都是烤饼,狠狠咬一口,吃到夹在饼里的肉渣,再喝一大口粥,满足得眯起双眼,吃得头也不抬。
  奴隶吃的都是蒸饼,壳未脱尽,颜色泛黑,口感不是很好,甚至有些划嗓子。对他们来说,这却是做梦都想不到的美味佳肴。
  在工地的国人另有一坛酱菜,还有小半碗油渣,既能自己吃,也能带回家中,给亲人改善一下伙食。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