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还是你精通这些事情。”
方俞提笔记下了下人的月钱发放新规则,又问了些家里火炭,柴米油盐购买的事情,乔鹤枝是无有不知的,他听取建议修改了一部分。
“如此再好不过了。”方俞把账簿和新写下的规矩拿给雪竹:“吩咐下去吧。”
“是。”
方俞感慨,这大户人家出来的孩子就是知事懂礼数,就是可惜倒霉了嫁给原主。
乔鹤枝见事情处理好了,十分知趣道:“若无旁的事我便不打扰主君看书了,时辰还早我出门去裁缝铺把冬衣订制下,今儿收了下人的身量体寸,听说主君要跟他们置办冬衣,大伙儿都很高兴,我早些把事情办好,主君也少一桩事情记挂。”
方俞收起笔墨,乔鹤枝贴心的都让他不好意思懒怠了:“既然要出门我和你一道吧,也不算辜负下人的感激,定制了衣物后顺带去看看家里的铺子,一并把账本带回来。”
“和……和我一起?”乔鹤枝扬起眉,不可置信的复问了一句。
“怎么了?有不方便之处?”
“没、没有。”乔鹤枝连忙摇了摇头,生怕方俞反悔一般连忙站了起来:“我这就去收拾一下。”
方俞笑着点点头:“去吧,收拾好了就直接去门口,我在那头等你。”
乔鹤枝转身出了门,在院门口顿了顿脚步,再克制不住脸上的笑意,还从未和方俞一道出过门,今日能一道看铺子,原是做梦也没有想过的。
“丝雨,动作快些,别让主君久等了。”
男子素来是省事儿,方俞加了件厚实的大氅就往宅门口去了。
这当儿大门口已经套好了一辆小马车,原木色而制,车里独有一个垫子,陈设十分简朴,杵在方家的大红灯笼正门前,显得越发的寒酸。
雪竹见状立马训斥了人:“怎生套了这辆马车,主君如何好出门,糊涂!还不紧着去换了家里的大马车来。”
牵着马的小厮心中委屈:“小的不知是主君要出门,原是丝雨姑娘说正夫要出去才套的这辆马车,小的立马就去换。”
方俞叠起眉毛:“既已经安排好便就坐这辆吧,也省得折腾了。”
雪竹劝道:“这马车素日里下人出远门才用的,又硬又冷,夏日乘坐还贪个清凉,冬日可就受罪了。家里的大马车宽敞,上头又有暖炉子,正夫身体不好,坐着也能舒服些。”
“还是你想的周到。”方俞转而笑了笑:“那便赶紧去把大马车套上吧,待会儿公子过来了。”
马车夫拉着小马车折身回去,方俞看着马车摇了摇头:“小公子也未免太简朴了些,怎生还用这样的马车。”
雪竹小声道:“主君忘了,正夫是商户出身,入了商籍,不可乘坐华丽车马入城。”
方俞恍然,今下打压商人并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处处都在限制,虽然乔鹤枝已经是方家人,按道理来说已经随了夫家,但却也得在夫家两年以后由家里的主君带着去官府才能换成士籍,此前他都只能和主君同行才可乘坐大马车。
当然,只要有夫家庇佑担着,即使还没有到换掉商籍的时间,其实自己也是可以乘坐的,但乔鹤枝眼下在夫家的地位,他也犯不着以身试险去看被官府扣着了夫家会不会护他。
当初方家人其实也是农籍,地位并不似眼前,还是后来科举做了童生后才到官府入了士籍。
若非是商人子女不得科考,没有读书转换户籍的权利,也不会有那么多人会通过联姻的方式改变户籍,去受诸多的腌臜气。
“主君久等了。”
方俞被传来的声音打断,回头瞧见乔鹤枝系了一件厚实的白毛斗篷,正是今早上在陈氏院子请安那件,许是过来赶的急,脸上跑出了两团红。
“你慢慢过来就是,才去套马车,还有一会儿。”
话音刚落,家里大大马车便过来了,方俞一瞧,可真是宽敞的很,木质做了雕花,棚顶和窗布都是上好且当冬时新的遮风布,两人垫着梯子上去,里头足足可以坐下五六人,中间放了炭火暖炉子,暖和的不比屋子里差,坐垫也缝制的又软又暖和。
方俞一屁股坐靠到垫子上,对乔鹤枝道:“家里这辆马车着实不错,这么冷的天出去一点也不觉得冷,以后你要是出门就乘坐这辆马车吧,比那小马车舒坦的多了。你也是,纵使不让坐华饰马车,也不至于老实到坐那般简朴的。”
乔鹤枝过着富足日子,却也是没资格做好马车,不由得多瞧了几眼家里的大马车后,朝方俞解释道:“昔时家里因马车遭人到官府诬告,家里赔了上百两银子才把事情磨平,此后父亲便教导家里人出门简行,索性就都坐清水马车,省的叫人拿住生些事端出来,我也习惯了。”
“过去是过去,以前是条件不应允,时下便不必操心了。”方俞把炉子拉的进了些:“来烤烤手。”
乔鹤枝轻轻点了点头,把两只手伸到了炉子前,离旁边的人近了些:“谢谢主君。”
“谢我做什么,这都是应当的。”
第9章
云城西街的南北裁缝铺生意一贯不错,十年老店,口碑稳定,且又未挂牌,不仅受平民老百姓喜欢,也是商户人家时常光顾的裁缝铺子。
说起这挂牌,又得说上一嘴当今朝廷的政策,当年平阳帝重农抑商颁布的诏令中有一条,天下商铺,铺业兴盛者可入官府衙门办理牌印,这牌印往招牌门口一挂,商籍者便不可入内。
于是各地铺子纷纷到官府登记挂牌,以为如此店铺便有了官府的庇佑,很快掀起了一阵挂牌风,但这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
寻常铺子压根消耗不起挂牌,牌印一挂,有钱的商籍者不能进去消费,没钱的农人又消费不起,独留下士籍和工籍人士,大大消减了生意,一时间闹得诸多铺子关门倒闭。
此后寻常铺面便没在折腾挂牌,倒是独有资量雄厚的店铺还坚持着,朝廷也做出了挂牌政策调整,提高了店铺挂牌的门槛,久而久之这店铺挂牌也就演变成了店铺高档的象征。
南北裁缝铺原本是足够资质办理挂牌,但背后的掌柜为人清明,情愿做商户的生意丢了高档,也不愿意去讨好士籍。
方俞觉得这掌柜的通透,做生意的本质还是为了挣银子,天底下士籍人士总归是少数,若为了这所谓的高档丢了生意,得不偿失。
这当儿南北裁缝铺的老板娘正理着算盘,就听人扯马吁的声音,她偏头便瞧见门口停了辆大马车,规制一瞧便是士籍才有的。
他们铺子口碑虽好,但就是因没有挂牌,士籍寻常是不屑到他们铺子里来的,就是有那也是少数的穷酸士籍,兜里有银子的都上城东的瑾绸楼了。
正稀奇是谁,就见着马车上下来个分外眼熟的小哥儿,她心里一紧,还以为自己看岔了眼,紧接着又瞧见马车里探出个脑袋:“我先去那头了,待会儿收完了账本过来接你。”
乔鹤枝乖巧的点了点头,眼下时辰不早了,方才两人商定一人来定制冬衣,一人去收账簿,如此也可节约些时间回去,他见着马车走远了才扭身到铺子里头去。
老板连忙放下算盘从柜台里出来迎接:“乔公子!可是好些日子不曾见您光顾了!可巧铺子里才入了一批时兴的冬缎。”
“这回是来给下人定制冬衣的,可不晓得我这有些日子没来人情还在不在。”
老板娘笑道:“小铺生意能做到今日也多亏乔公子这等老主顾的照拂,就是一年半载不来呀,那人情总是跑不了的。”
“多谢老板娘。”乔鹤枝笑了笑,道:“家里要赶制一批冬装,我这朝把尺寸都带来了。”
老板娘瞧了瞧丝雨递过来的尺寸单,心中有了数:“乔公子尽管挑布便是,整好铺子里新来了两个绣娘,公子要的冬衣不出半个月就能送到。”
乔鹤枝自是知道南北铺子办事的效率,他点点头,有些欢喜又有些羞涩道:“这朝记得是送到屿风巷的方家。”
“这是自然。”老板娘笑眯眯道:“方才远远便瞧见了方秀才。乔公子和秀才蜜里调油当真好登对!”
乔家嫁小哥儿的时候阵仗不小,他们家那个也还去得了杯喜酒喝,光听说乔家女婿是个乡野秀才郎,这种事情云城不少,倒也并不奇怪。
成亲那日她风寒没能去吃酒,便也没得机会见秀才本尊,今朝匆匆一见,倒也不枉乔家公子眼里藏不住的欣喜,当真是一副清隽书生,温文尔雅的好模样,倒瞧不出乡野出生,若是不知情的就是说出生名门也让人信服。
“您可别打趣我了。”
“怎是打趣,这主君相随出门,又还要来接的满云城还能有几个。”
乔鹤枝被说的耳尖红,连忙道:“老板娘可快带我看缎子吧。”
这才得逃脱了成亲十余年妇人的打趣。
鉴于家里的奴仆没有小哥儿,乔鹤枝选了四款缎子,男子两款,女子两款,又按照奴仆的不同等次挑了不一样的颜色。
其实严格来说,不同等次的奴仆规制也是不相同的,但时下要的急,他也就暂时不折腾这些了,等着开春置办春衣时在细细的规划。
一匹缎子约摸两件衣裳,两厢商量价格,倒是不必乔鹤枝多说,他拿的都是老板娘的良心价,一匹缎子加上裁制算下来两百文,总拿了十五匹,算下来就是三两银子。
“公子不挑两匹自己喜欢的?”
老板娘接了一单生意,心里还惦记着大主顾。
乔鹤枝却是没心思给自己添置衣物,出嫁的时候家里准备的足够多了,且成亲以后出门也少,用不着那么多衣裳。
“这次可是京城那头带过来的时兴缎子,乔公子真不打算瞧瞧?”
乔鹤枝闻言眉心一动,他出门的功夫少,可方俞却是日日要出门的:“那可有男子的布匹?”
“有,正好有几匹上好的狐皮,丝绵、毛褐都有。”
……
方俞收着账本回来时,见着乔鹤枝已经在南北铺子门口几次张望了。
他跳下马车,瞧主仆俩都抱着布匹,诚不欺我,现代女子喜欢逛街买衣服,今下小哥儿也不例外,他把乔鹤枝手里的接了过去,道:“挑到喜欢的了?”
“有时兴的便拿了两匹。”
布匹包整的好,方俞也没见着里头是什么款式的料子,只觉得有些重:“走吧,别在外头吹风了。”
两人上了马车,冬日天黑的早,眼下已经灰蒙蒙一片,城里的酒楼铺子陆续都点上了灯笼,别有一番风情。
方俞烤着火炉,心里记挂着回家今晚把账簿看了,明日就要去书院,不能再留着事儿。
此时马车外头喧嚣的很,街上倒是比他们出来时还要热闹了,也不是他的错觉,眼下到了饭点,这年代正席一般都是晚上吃,所以到了夜晚街上也会格外的热闹一些,出来的人多,车马也行的慢。
“你有没有闻到一股香味?”
方俞顿住烤火的手,抬起眸子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乔鹤枝,整个人一动不动的嗅着风里的味道。
“饭菜香?”
方俞笑了一声,掀开马车帘子探出头,这会儿马车正拥堵,几米外可不正是一家酒楼,人来人往正是生意火爆的时候,厨房里的香味便再也捂不住了。
“梦里一黄粱。”方俞瞧着招牌:“这名字倒是取的别致。”
“是才开不久的酒搂,听说掌柜是临海一带过来的,菜式新颖不亚琼华楼。”
方俞是知道琼华楼在云城餐饮业中的地位,也尝了菜式,味道着实不错,就是去吃饭没有跟对人,听乔鹤枝这么说,对这酒楼倒是更感兴趣了:“当真如此好?”
“我也只是听说的,琼华楼开了许多年,以前倒是沾了工籍舅舅的光去过,但梦里一黄粱开业便挂了牌,又才开业不久,尚未有机会进去,也没有实际对比过两家的菜。”
“如此那不正好。”方俞叫停了马车:“掉头,去前面的酒楼。”
乔鹤枝闻言不免一怔,也凑到了窗口,讶异的看了方俞一眼:“主君现在就要去?”
“你不想去?”
没等乔鹤枝答话,方俞又央着人道:“生意这般火爆,想来味道也不差,左右也没有去过,就当去尝尝鲜吧。”
乔鹤枝眼里含起了笑,他哪里是不想去,只不过是没机会去罢了。
今下有机会去当然是好,况且还是同自己夫君一道去酒楼吃酒,要知道当下除了去参加正宴,男子是很少带自己的夫郎或者是夫人出门吃酒的,毕竟像这般吃酒耍乐的地方,有的是美娇娘和姿色出众的小哥儿相陪,作何要带上自家那张看惯了的脸。
“去,整好我也想去。”
两人一拍即合直奔酒楼,馆子生意热火,来往竟排起了队,店里还有好些边民外族面孔,个子高大又魁梧,喝的一身酒气揽着几个花枝招展的小哥儿,瞧着也没个正形,方俞握住了身旁乔鹤枝的手腕,把人轻轻带到了自己身后,谨防他被人撞到。
乔鹤枝手心一紧,下意识低头看向了自己的手腕,心似乱了节拍,整个人都不知如何动弹了。
“小心着,这些边民生性豪放,别冒犯着你。”
乔鹤枝顺势将另一只手攀住了方俞的手背,站在他的身后侧:“嗯。”
雪竹看着人多着实拥挤,又是结账又是进门的,也不知道自家主子是想凑热闹感受一下氛围,还是想趁此机会和正夫亲近一点,几番挣扎后,他还是试探着道:“主君,要不拿士籍印让安排个位置吧,这排队不知要等到何时。”
方俞看了雪竹一眼,缓缓打出了个问号,有这东西不早拿出来!
“那还不快去拿。”
雪竹悻悻道:“就在您腰上。”
方俞:……这么些日子了,他现在才知道系在腰带上那块看着像玉佩一样的东西竟然是籍印,原本还以为只是装饰物。
他也没怎么细看过,今日瞧着上头大刻着士籍两个字,左下角还有他的名字和小字,背后刻着开办的衙门以及办理的时间。
6/117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