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落水沉沙(古代架空)——榉木无青

时间:2022-06-02 10:31:20  作者:榉木无青
  他这话转的生硬,偏关澜听进去了,他看看余沙。火光映着他的脸,唇抿着,脸部的轮廓显得既坚毅又单薄。
  关澜没有追问什么,垂下眼,顺着余沙的话说了下去:“既然是他的愿望,我必然替他达成。只是此事已经盖棺定论,他书信中也未提到细节。该从何处查访呢?”
  余沙闻言一愣,问了几句,才知道是先前在阁里的时候,余望陵已经把牡丹书院与败落之事同他略说过了。
  余沙听完,徐徐出了一口气,竟然还觉得有些冷,当年种种,余望陵自己也牵扯其中。却又做出这般轻描淡写的姿态,不可谓不可怕。
  他没在这个事上纠结太久,也未往细里掰扯此事,略微思忖,开口:“此事源头,说白了其实就是墨书究竟是怎么死的,余少淼先前也是在追查此事的过程中才碰了不该碰的事。”
  余沙此番情绪的变化,虽没有直白的翻在面皮上,只是关澜向来五感惊人,当即就感觉到这人似有隐瞒。
  他犹豫片刻,决定还是暂且不提,且听余沙先说。
  余沙未曾感受到关澜的变化,自顾自往纸上把墨书之死,与期间的猜测,一一都写了。
  墨书之死,官方的说法暂且不论。只说民间,民间诸多传闻,其中传说最广的,就是她服食五石散而亡。可事实上,墨书其人极为自律,更不好流莺曲觞,又怎么去服用这等下作丹药。
  奇怪就奇怪在,这传闻并非空穴来风。以仵作的验尸结果来看,虽说是急病身亡。但情状确实又接近于过量五石散而暴亡。
  关澜看到这里,沉吟片刻,开口:“有人逼她服药?”
  余沙摇摇头,眉宇间显出一丝疲惫来,继续在纸上书写:
  五十散药性虽重,却也不是一次就能致人死地,所以这条线索已经断了。可是漓江近日却又多了一种方剂正在流传,名唤极乐方。说是效用与五石散极为相似,却价格低廉又药性强烈。
  墨书去世时,此方剂还未问世,若真是因此药而亡,那害死墨书的人,必定和这极乐方脱不开关系。
  即使不说墨书,此药也是留不得的祸患。这方剂在凭春坊的暗巷中先流出来,一些不入流的妓馆在用。用药之人的下场实在是比五石散还要触目惊心,骨瘦如柴都是好的。又因为用这方剂的多是穷苦人,实在是活着都不如死了。活在满是屎尿的房间里还浑然不知,只知道讨要方剂,实在是让人觉得地狱里的恶鬼也不过如此。
  如此情状,原只有一二案例,却又蔓延开,在一些贫苦巷子里竟成了泛滥之势。几次三番地派人压制却收效甚微,也寻过大夫查验这方剂可有法子可解,皆是无疾而终。
  百般查验无方,便想去从那源头上查,就留心了几月漓江往来的货物。这才发现不管是永嘉古道还是茶岩商道皆有人暗中运送此方。他再三思忖,便用个人的名义往雀获关家写了密信。
  却没想到,这封密信会招致杀身之祸。
  关澜细细把这些都看了,他慢慢消化了一阵。又有了疑惑。也拿了张纸,在纸上写字。
  那你为何知道关家不会与此事合谋。
  余沙见了这问题,知道算是问到命脉处了。他犹豫片刻,不知道是不是要如实写上。想了半天还是照实把情况写了上去。
  定州那边说不好,但是雀获关家一定与此事无关。
  关澜更好奇了,写为什么?
  余沙又纠结半天,干巴巴地写了个结论上去。
  问过行商的人,雀获又荒又穷,连销路都没有。就是漓江这边要找人合作,也不会找雀获关家。
  关澜:……………………………………
  关澜在纸上写,真是谢谢你了。
 
 
第36章
  =======================
  他这句话把余沙逗笑了。
  余沙噗地一声笑了出来,又觉得这样笑出来不太好,于是死命咬着唇压抑着。但是嘴角一个劲地翘着压都压不下来。
  关澜看他这样,觉得有些恼火,于是用笔抹了上面那句话,提笔又写了句。
  如今雀获来往行商许多,又与关外人交换物资,已经富庶许多了。
  他这里说的富庶也是和往日比的,鉴安之乱结束后,天下死了一半的人。其实也不光是北下的狄寇杀的,这些先不提。只说天下人丁稀少,休养生息都需要时间。
  这其中只有漓江一脉的南地没有太受影响。一来并不是主战场,二来天下大乱,富人和平民都在南迁。其他地方死的都没有人了,倒是漓江这里多了不少可用的人力。乘着战后天下修养的时机,通过行商和农业,养活了剩下的大半人口,收敛了天底下大部分的财富。
  所以如今天下还维持着三方对峙的态势,背后原因细究起来盘根错节,十分复杂。但是一旦说透了,却又十分简单。
  漓江有钱,定州有士,雀获有兵。
  只要明白这个,就会知道关澜说的富庶其实也只是相对于雀获原先来说的。
  本来就是临近北部戈壁,黄沙漫天,沃土不丰,种什么都难活。好一点的草场还要用来养马,不能大规模放牧。靠着和关外的牧民交换物资度日,经济主要还是靠行商。前几年听说关净月想越过归燕关打出去。不为了别的,就为了牧民手里的白察草场,想找个地方牧牛羊,自给自足。
  这件事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一来是这些年军费大头还是漓江和朝廷出的。大家心里都清楚,给你钱,是为了你护着边境。不给多,是怕把你养肥了,南下篡位。
  若钱粮给足,天下没人斗得过雀获铁骑,这是事实。
  也因为这个原因,朝廷后面出了个翟谡,就颇有些硬气起来。若是关家不顶用,或是不服管,天下总还有人能担着护卫国门的重任。
  也是这些年流寇频发,朝廷和漓江之间的茶岩商道屡屡出事,翟谡只能一直留在中原荡寇,才歇了几分心思,天下还稳定着各守一方,相安无事的态势。
  关澜不过写了这么句话,余沙倒是想出了二更天去,发起呆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