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无寻处(近代现代)——玫瑰与玫瑰

时间:2022-06-30 09:46:56  作者:玫瑰与玫瑰
  “醉翁之意不在酒。”顾澈如此点评道。
  陆邢打量了眼他的脸色,问道:“该回去了?”
  “嗯。”
  上海平静地有些怪异,雨后的天辽远而纯净,空气里都是湿润的花香,顾澈几乎要将这里当作一个世外桃源了。可梦总会醒,现实里是国家无休止的斗争,是人民以血鉴明君,他迟早要去做该做的事。
  临了送他到火车站,陆邢神色平静,只是冲他抬了抬下巴,笑道:“保重,我等你再来上海。”
  顾澈摆了摆手算作告别,踏上了火车便再未回头。
  火车上的人比前几日要多许多,半途还上来了许多学生,看校服都是来自各个地方的学生,想必都是因为这大新闻。
  他多嘴问了几句,这些个学生便个个义愤填膺地宣誓捍卫国家主权,拦也拦不住,到底是年轻。
  顾澈摊着本书坐在窗边,充耳不闻,方才搭话的几个学生看见他这样安生,问道:“你又是谁?”
  顾澈抬眼看了下,确定他是在和自己说话,便颌首道:“顾思辰。”
  “顾思辰......好耳熟的名字。”
  这学生话音刚落,另外一个留着板寸的学生唰地站了起来,情绪激动:“顾思辰?你是顾澈?”
  “我是。”顾澈并不记得自己何时见过这个小伙子,“你认识我?”
  “我在《刍言》上看过你的文章,笔力仓劲,批驳时事,尤其是那篇《论国民精神》,我时时拜读欣赏,深有感触。”
  顾澈这才细细打量起眼前这个学生,他虽是学生,脸上却带着些不符合年龄的老成来,身上的校服洗的有些发白,看校徽是圣约翰大学的。
  果不其然,听到他自我介绍道:“我是圣约翰的学生,先生叫我刘晓就好。”
  “你好。”顾澈礼貌招呼。
  “早听说先生在上海,只是无缘得见,没想到今日能在车上遇见。先生也是要去北京吗?”
  “嗯,你们都是圣约翰的学生?”顾澈环视一圈,问道。
  “哪里的都有,圣约翰只我们四个。”刘晓话落,另外三个学生也朝顾澈微微鞠躬,显然这三个便是与刘晓同行的。
  “你们去北京做什么?北京学生起义是为义举,可战事难定,政府都要谨言慎行,你们勿要行盲目之勇。”顾澈生怕他们是去北京协助起义的,劝说道。
  “先生放心,我们不闹事,大家都是去北大听讲座的。”
  另有一学生附和道:“是啊,北大的时教授办了场讲座,邀请了众多学生代表,我们都是学校派来的。”
  顾澈敏锐地抓住了话里的重点:“时教授?”
  “对,时亦生时教授。”刘晓道,“时教授经常在各个学校讲授物理,也是今年才回的北大。”
  顾澈不由失笑,他几乎可以肯定他们所说的时亦生就是当年温铎之带回来的那位时先生,之前报社征稿还收到过时亦生的来稿,只是他连地址也未留,稿费也无从发放,兜兜转转原来人又回了北大。当真是缘分。
  “我看先生从上车起就在看书了,先生在看何书?”刘晓自来熟地坐到他对面,饶有兴趣地问。
  “孙武的兵法”顾澈说着,将书摊开来。书页破损泛黄,显然是翻阅过许多遍。
  “先生想行兵作战?”
  “不想。”顾澈笑道。
  “那先生为何在看兵法?”
  顾澈闻言,合上书问:“依你所见,《孙子兵法》所讲何物?”
  “自然是排兵布阵,战略计谋。以少胜多之术,以弱胜强之术,以不可能颠覆可能之术。”
  “非也非也。”顾澈摆了摆手,叹道,“你说的那是兵书,所有的兵书都会教你排兵布阵战略计谋。”
  “那《孙子兵法》有何不同?”
  “孙武写的不只是战略,更是博弈。”
  “博弈?”
  “不错,就是博弈。军队与军队间需要博弈,国家与国家间要博弈,人与人之间也要博弈,政治上要博弈,经济上也要博弈,这不是兵者的道,而是棋者的道。”顾澈屈指敲了敲书,“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战局如此,政局亦如此。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兵家如此,商家亦如此。就如《计然七策》,用于战略常胜不败,用于商道则长盈不亏。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
  “多谢先生教诲。”刘晓做了一揖,附和道,“那依先生所言,就该号召民众重视兵法,学习博弈之道。”
  顾澈叹了口气,摇头道:“非也非也。”
  “怎么又不对了?”刘晓挠了挠头。
  “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兵法,却从未普及兵法,你当是为何?”顾澈道,“汉朝将领人人习得《孙子兵法》,而普通的士兵只能学习《司马法》,原因无他,《司马法》教人守纪,而《孙子兵法》讲究谋略诡道。若人人皆巧用计谋,社会岂不大乱。”
  刘晓恍然大悟:“所以说,兵法虽好,却不是人人能学。正像治病求医对症下药一般。”
  顾澈点头称是,颇为感慨道:“不错,去了北京好好听时教授讲课,他能教你们的也绝非平庸之道。”
  “谢先生指点。”
  火车上喧嚣声渐小,只几个学生还在讨论顾澈方才的言论,被讨论的话题中心的人却已经再度低下头读书了。
  一个时辰后,火车在一片喧嚣里驶进了并不安宁的北京。
  。
  同刘晓他们告了别,顾澈便拦了辆黄包车直奔报社。
  在上海时收到胡昌的来信,迫于形势报社必须再度开门,这几日应当是最忙的时候,顾澈进门时赵义正在数报纸张数,看见他来忙不迭地喊“顾澈兄回来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