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明月下凉州(古代架空)——一只大蜗牛

时间:2022-07-18 08:54:12  作者:一只大蜗牛
  狄震知他在暗讽自己毁盟出兵之事,若是放在平时,他自有说辞应对。可如今正是紧要关头,他也不想同刘瞻撕破面皮,多耽误时间,于是只装作没有听懂,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我便放心啦。”
  其实他心中有所顾忌,刘瞻等人也在暗暗打鼓。狄震半点亏也不肯吃,几人约定,一会儿狄震上马同诸军会合,张皎从后张弓以待,等狄震走出一箭之外,影十一便放开刘瞻。
  若是狄震行至半路,张皎就一箭将他射死,下一刻影十一便要取刘瞻性命。狄震估计,张皎绝不至于为此,定会等自己走远。到那时张皎箭射不到、又无快马,便再奈他不得,他对金城外的一草一木都甚是熟悉,一旦逃出生天,便如鱼入大海,雍人想再找到他便难于登天了。
  这买卖于他而言甚是划算,可是对雍人来说,便无异于赌命。若是狄震走脱之后,他留下的这个刺客反将刘瞻杀死,事后纵然将他砍成肉泥,那也无济于事。可若是不答应狄震,那便成了死局,到头来刘瞻仍是没有半点幸理。
  狄震心知,若是拖得久了,万一雍人无信,暗地里调集大军,从外面包抄上来,截断他的退路,他便要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于是更不耽搁,一跃上马。
  他虽折断了一条手臂,可上马时仍不需踩镫,身子一纵便起,下一刻人已稳稳坐在鞍上,虽然形容狼狈,却仍不失一番潇洒,微微一笑,正要说些什么,却忽然听刘瞻问:“你还记得影十四么?”
  狄震一愣,一时不知刘瞻何意,可他随即便发现刘瞻并不是在问自己。这句话音落下,狄震忽然瞧见影十一手上一抖——他抖得并不厉害,甚至可说很轻,刀刃只同刘瞻脖颈脱开半寸,可狄震瞧着,霎时改了面色。
  下一刻,一箭从远处射来,正中影十一手腕,从他手臂当中直穿而过,将他手中刀刃打飞出去。刘瞻身子急矮,与此同时,张皎将手中短刀朝着他猛然掷去,这刀从刘瞻头顶飞过,正插在影十一脖颈当中。
  而这时,影十一的另一只手已扼在了刘瞻后颈,只是使不上力,手指一紧,便松开了,身子向后倒去,脖颈间鲜血狂涌,已决计不能再起。
  狄震见事不好,拍马便走。张皎搭弓射箭,第一箭不射别处,只射翻了他座下战马。狄震跃下马背,向前跑去,远处夏军忙来接应,张皎又搭一箭,射中狄震左腿。
  狄震向前扑倒,跌在地上。可他求生之志甚坚,即便到了这般地步,也不就此放弃,竟不顾创口血流如注,一把拔出箭来,挣扎起身,拖着一条残腿又向前跑。
  张皎又射一箭,这箭正中狄震另一条腿。狄震身子一歪,又扑倒在地,这次挣扎许久,刚刚撑起一半,张皎又出一箭,斜射过去,将他左手钉在地上。
  狄震怒吼一声,恨然回过头来,张皎却又搭上一箭,不料“格拉拉”一声脆响,心绪激荡之下,竟将这张两石之弓扯得断了。
  一阵马蹄响处,秦桐已打马赶来,赶在那队夏人士兵救起狄震之前,一把将他捞上了马。同时,埋伏在远处的一队雍军忽然杀出,将那伙残兵又围在一处。
  张皎扔下断弓,右手摸向腰间,按在一把长剑的剑柄上,又要抽出,刘瞻忽然叫道:“阿皎!”
  张皎浑身一震,转过头去。刘瞻见他两眼发红,如要滴血,忽然情难自禁,不顾旁人在侧,两步抢上前去,一把抱住了他。
  --------------------
  -张皎:呜呜呜殿下凶我!他居然凶我!他第一次凶我!(心情崩溃,把手里的人质狠揍一顿解气)
  -好,前面多少章之前立的一个flag美美拔掉!
  -狄震:死去的十四忽然开始攻击我(物理上的)
  -小蜗牛:哈哈!善恶到头终有报!隔八十章也会报!正义的使者掏出小本本划掉一行x
 
 
第八十八章 
  狄震遭擒不久,金城当中据城顽抗的夏兵便再无战心,现出溃败之相。可葛逻禄兵士,多是各族人马混杂而成,平日里受狄罕、狄震父子调遣,共尊大汗号令,如今狄氏父子一人身死、一人遭擒,汗位空虚,国事无人主持,各部首领便各自为政,因此夏人兵士虽士气大跌,却也不曾群龙无首、一溃千里。
  这些首领当中,固然有颟顸无能之辈,一见城破便惊破了胆,担忧若拼死顽抗,事后要遭致雍人报复,性命不得保全,因此前脚见城门打开,后脚便率众归降,可除此之外,其中也不乏精明强干之人,或是借着城中工事阻击雍军,或是趁着四面人马践踏,决口突围。
  雍人人众虽多,可一来金城城池宽阔,不可能处处皆布下重军,二来雍人酣战一夜,人困马乏、受伤无数,加之葛逻禄人本就悍勇,为求自生,勇气百倍,因此到得晨间,当真让他们突围出数股,向北逃去。
  刘瞻脱险之后,稍事休息,查看俘虏名册,同愿意归降的夏国大臣逐一比校,才知昨夜兵荒马乱,他虽一进城便率军将宫城团团围住,但还是走脱了几个狄姓宗室。金城虽破,可放着这些人流亡在外,势必要再建旗号,以求复国,因此众人商讨之后,决计分出一军,彻底芟除大难。余人扎下营来,一面修整,一面清点俘虏、安抚百姓。
  向北追击,可差遣寻常大将,安抚百姓之事却只有刘瞻能做,他便在金城驻扎下来,顺道养伤。大军开拔之前,他特意带上了些通文理政的僚属,现下正好派上用场。秦恭年纪甚大,不惯长途奔袭,也坐镇营中,指挥大局,只遣柴庄领两万人众北上,秦桐、张皎自然也在其中。
  张皎一则勇武,二则熟悉道路,柴庄领了军令之后,第一个便点名要他,他却并不愿去。在军中领命之时,他并未说些什么,回来之后却对刘瞻道:“殿下,我还是留在营中吧。”
  刘瞻知他心思,失笑道:“你放心,狄震已将棋招都下完了,他若仍有手段,也不至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张皎见刘瞻心中有轻视之意,更不愿走,摇一摇头,“殿下常需外出,不比营中守备森严,易有可乘之机。即便狄震不再差遣刺客,恐怕金城之中也有百姓仇视王师,要有异变。”
  他此言确有道理,刘瞻却仍不松口,只道:“好,我会加强戒备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