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心尖儿上的小夫郎(古代架空)——昨夜何事

时间:2022-10-19 13:06:23  作者:昨夜何事
  严鹤仪暗想:真是败给你了......
  他一脸无奈地点了点头,元溪便粲然一笑,对着摊主老伯道:“麻烦给我一个「猴子偷桃」的糖人。”
  摊主老伯应了一声「好嘞」,便往手中的长柄勺子里盛了一些糖浆,在刷了油的板子上画了几笔,一个「猴子偷桃」的糖人便做成了。
  “小哥儿,您的糖人,您拿好。”
  元溪喜滋滋地接过糖人,仔细嗅了嗅,迟疑了一下,便递到了严鹤仪面前,示意让他先吃。
  严鹤仪摇了摇头,对摊主老伯道:“劳驾,一共多少钱?”
  摊主老伯伸出三根手指,满脸堆笑地道:“三个铜板一个,五个铜板两个,公子要不要再买一个,两个划算。”
  严鹤仪刚要拒绝,只见元溪歪着头道:“那就再来一个吧,我可以自己画吗?”
  摊主老伯点了点头,便把长柄小勺递到了元溪手里,又装了一些糖浆。
  元溪接过勺子,在板子上左勾右画,还用手捂着不让严鹤仪看,一脸的神秘。
  片刻之后,他拿起一个人形的糖人,递到了严鹤仪面前,笑得一脸灿烂:“哥哥,猜猜我画的是谁?”
  严鹤仪定睛一看,那糖人塑的是个穿长衫的少年,朗然玉立,发间束着绸带,分明就是自己的样子。
  他愣了片刻,接过糖人,心中顿觉暖洋洋的,面上却尽力控制,故作镇定地道:“身形不像,我还要再高一些。”
  元溪吐了吐舌头,扭头又被旁边编草蝴蝶的摊子吸引过去了。严鹤仪偷偷笑了一下,从荷包里取出五个铜板付给摊主老伯,追了过去。
  突然,严鹤仪脚下一顿,又回过头去,向那个糖人摊的摊主老伯要了张油纸,仔细地把手里的糖人包了起来。
  他边走边小声嘀咕道:“我可不是多喜爱这东西,只是怕......怕这糖招来蚊虫。”
  不过,这糖人塑的还是挺可爱的,严鹤仪看着手里的糖人,又不自觉地笑了起来。
  这小哥儿干活不行,对着玩乐的事情上却很是精通,果然是富贵人家的孩子,如今却孑然一身,就这样跟着自己,怪可怜的。
  严鹤仪想到这里,便不再心疼干瘪的荷包,索性由着他去,让他玩了个痛快。
  到了正午,两人找了一家面馆,严鹤仪给元溪点了一碗肉丝面,又给自己要了一碗青菜素面。
  毕竟......能省一点是一点。
  元溪吃得满嘴油,脸颊鼓鼓的,更像个小团子了,严鹤仪坐在对面,总是忍不住抬起头来,偷偷看他一眼。
  他打定了主意,三两口解决了面前的青菜素面,对元溪道:“我还有个东西要买,你在这里等我一会儿。”
  元溪乖乖地点了点头,严鹤仪便走出了面馆。
  他拐了两个路口,来到一家书局。
  “劳驾,有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摒弃杂念、清心寡欲、稳定心神、平复躁郁的书?”
  书局老板一脸迷茫,心道:我这里也不是医馆啊。
  但是,生意到门前了,怎能轻易放过,书局老板心念一动,道:“我这书局可是百年老字号,什么书都有,您稍等,我这就去给您拿。”
  书局老板在最里面的书架上翻找一通,拿出一本薄薄的书来,递到严鹤仪手上,一脸严肃地道:“这本书您拿去,每日晚饭后诵读一遍,包您药到......书到病除。”
  严鹤仪半信半疑地接过那本书,只见封面上印着三个大字——《清心经》。
  书局老板又道:“像您这个年纪的公子,年轻气盛,火气都旺,我懂,我懂。”
  严鹤仪一脸茫然,心道:我都不懂,你懂了什么?
  看着书局老板那副知心大哥哥的表情,严鹤仪心念一动,仿佛领悟了什么,急忙摇了摇头,问了书的价格,付完钱之后,便逃跑似的出了书局。
  回到面馆,元溪已经把面吃完了,正把玩着刚买的草蝴蝶,严鹤仪在门口整了整衣冠,又用袖子遮住那本《清心经》,这才面无表情地坐到了元溪对面。
  元溪见严鹤仪回来了,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哥哥去买什么了?”
  严鹤仪悄悄捏了捏袖子下面的那本《清心经》,尴尬地笑了笑,故作镇定地道:“没,没什么,吃完了我们该回去了。”
  元溪也没再追问,乖巧地点了点头,收拾好桌上的东西,便随着严鹤仪走出了面馆。
  回去的路上,严鹤仪大步走在前面,心里乱糟糟的。
  后面,元溪悠闲地跟着,余光瞥上严鹤仪被风吹起的袖子,看到了那本《清心经》,嘴角微不可查地上扬。
  ——
  终于到了私塾开学的日子,严鹤仪一大早起来,就拉着元溪嘱咐了好多私塾的事情,还把他的长发用一条灰绸子束了上去,这样一看,果真就是个助教的模样。
  严鹤仪打量着元溪,心中纳闷:这个哥儿看着好生气派,穿这样一身灰暗的衫子,竟愈发显得俊俏了几分,还多了些书卷气。
  “元溪,你在家可曾读过书?”
  元溪道:“爹娘给请过先生到家里来,不过我生性顽劣,无法安心读书,因此,只识得几个字罢了。”
  严鹤仪听后,轻轻抚了一下他的头,柔声道:“识字就够用了,教私塾里的小孩子绰绰有余。”
  私塾在村东头,过两个桥便到了。
  这所私塾是严鹤仪的父亲办的,后来父母皆因病早亡,严鹤仪便独自接下了这所私塾,收了十几个本村的孩子。
  他心肠软,见那些孩子家里都不富裕,收的费用很低,还经常手抄一些课本,发给那些买不起书的孩子。
  因此,村里的人对他很是敬重,见面皆尊称他一句「严先生」。
  到了私塾,孩子们还未到齐,严鹤仪便坐在书案旁,准备着今日的课程。
  几个早到的孩子们见了元溪,纷纷围了过去,拉着他的衣角问东问西,元溪也不拘束,有什么便答什么,很快跟孩子们熟络了起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