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剑落千山雪(古代架空)——观山眠

时间:2022-11-03 11:08:38  作者:观山眠
  “孟冬百草寒清霜”这一招,用得很顺畅,他们甚至还自发加了许多变招进去。
  然而使到第二招之际,祝枕寒和沈樾都感觉到些许的乏力——尽管下盘不挪移,仅用上半身来躲避攻击对祝枕寒来说并不是难事,他平日里练剑时就会如此苛求自己;而沈樾的优势正是在于身法,他一开始有些勉强,不过刻意避免使用吹山步法之后,也能很快地融入剑招中。可是当整个第二招使出来后,两人都不由自主地皱眉,陷入沉思。
  “小师叔。”沈樾说道,“我总觉得好像不太对劲,但是也说不出来哪里不对。”
  祝枕寒点头,“我也隐约察觉到了端倪。”
  两个人冥思苦想半天,也想不出要如何形容。
  “感觉”这个词,实在太虚无缥缈,就像一瞬间的灵感,再想捕捉时却已经溜了。
  于是祝枕寒和沈樾一商量,决定先练下去。
  然而这种异样感,却在使出第三招的时候达到了巅峰——原本,念柳剑点咽喉,招风剑点丹田,但不知是两人的姿势不对,还是角度不对,总之沈樾的剑往往会莫名其妙地偏离,依照剑谱上的字样提示,两处所点应当能竖直连成线,不偏不倚,自成垂刃。
  这么练了五次,沈樾终于开口说道:“小师叔,要不你试试男剑,我使女剑。”
  好,这下子两剑都偏了,歪得即使是半吊子武功的人一侧身就能够轻易躲开。
  沈樾又提议让两个人换剑而用,祝枕寒也猜到他的心思,与他换过剑后,沈樾所出的那剑倒是不偏了,可祝枕寒手中的剑却偏,而且偏得更厉害,近乎软绵绵地一划动。
  “重量。”
  “是剑重。”
  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
  第二招的异样感源于剑重不够,下盘并非自然下沉,若是刻意往下沉,倒也不是不行,所以他们会感到些许乏力,却还是能够顺利地使出剑招;而第三招女剑点咽喉,男剑点丹田,男剑在下位,故而需要剑顺理成章地垂落,否则以这个角度无法做到竖直。
  他们对视一眼,又将剑谱重新翻看,尤其是第二招第三招。
  先前没有比较,如今将第一篇剑谱也放到旁边对比,才瞧出原来第二招的双剑勾勒得更粗,而第三招仅有男剑略粗,女剑如常。所谓剑,分为软剑、平日里常见的细长铁剑、重剑,重量依次递增,这种差异对祝枕寒来说有点影响,对沈樾的影响可就大了。
  并且,寻常的剑也没办法替代重剑,就以祝枕寒来说,如果想用念柳剑替代重剑,身体上的负担则更重,动作幅度也会更大,这就将重剑能够掩盖的命门给暴露了出来。
  那第二式最易变招,想来也是薛皎然和姚渡剑的杀手锏。
  可他们两个若是想要频繁用此招,长期以往,反而会对腰部的韧带造成损害。
  祝枕寒和沈樾坐在桃树下翻阅剑谱,将原因弄明白之后,双双沉默了一阵子。
  沈樾问:“当初案本中是如何记载的薛皎然和姚渡剑的武器?”
  祝枕寒回忆道:“两人共用一剑匣。匣中有四柄剑,形状各异,颜色各异。”
  一层层地抽丝剥茧,直到这时,他们也明白了,那匣中的四柄剑,两柄是普通的轻型铁剑,两柄则是厚沉的重剑,整个鸳鸯剑谱的第一篇章中他们只用了轻的那两柄,故而祝枕寒和沈樾并没有察觉到不对劲。他们,乃至大多数人都没料到薛皎然和姚渡剑,每人皆有两剑,这鸳鸯剑谱最苛刻的地方不在于同修,而在于重剑与轻剑之间的切换。
  这根本就不是常人能够修的剑法。
  一匣四剑,两人之间,只容一人负匣,这就是天然的束缚,如果不是薛皎然和姚渡剑,如果不是璆娑以女性为尊的特征,恐怕换了其他的人来习此剑法,都难修得正果。
  要是那些追着,抢着,想要得到剑谱的人知道了这件事,不知道会如何作想。
  由于祝枕寒与沈樾这边只有鸳鸯剑谱的开头和末尾,也无法推测夏、秋两个篇章中是否提及了如何在合适的时机切换轻剑与重剑。祝枕寒想,这么关键的一个线索,当年围剿薛皎然和姚渡剑的那些门派,竟然没有一人将这个消息传出去,导致五十年后的今天,仍有许多人为得到剑谱不远万里前来,又或者说,他们已经不在乎剑谱的内容了。
  沈樾拨了拨额前的碎发,问出了祝枕寒心里的疑惑:“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他们应该走下去,顶着巨大压力,远赴曲灵城,抢在魔教前收集完所有剑谱吗?即使这剑谱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了意义?毕竟无法修习的剑谱,俨然是一堆空泛的废纸。
  祝枕寒沉下目光,再抬眼之际,心底已经有了答案。
  这个问题,他已经问过了自己许多次,终不得解答,唯有在父母殷殷劝告他放弃追寻鸳鸯剑谱的时候,他第一次答得如此坚定,而这份坚定直到如今也在他心中扎了根。
  “继续走下去。”祝枕寒说道,“如今牵扯其中的各门派,已经不为剑谱中记载的招式而来,是为它本身而来,为它所承载的厚重而来,即使是我们两个也难以免俗。”
  沈樾笑了。
  他说:“我也是这样想的。开端的春篇是我拿回的落雁门的,我与你因此重逢,落雁门与刀剑宗因此冰释前嫌。而末尾的冬篇,是你先翻阅到了东门悬尸案,此后才又牵扯出了柳河与翡扇,我们得以顺利从翡扇手中接过残页。一切都是从我们手中开始,结束也应该由我们亲笔画下句号。”
  顿了顿,又道:“况且,温大人也说过,不要受困于鸳鸯剑谱,那是由薛皎然和姚渡剑而生的,并非完全适合我们。鸳鸯剑谱分男剑女剑,我们却同为男性;鸳鸯剑谱需双人四剑,两重两轻,你与我却一个是轻型剑,一个是软剑;鸳鸯剑谱深藏着血与恨,藏着不得昭雪的怨念,而我们是后继者,是揭开真相的人。我们是沈樾和祝枕寒,不是薛皎然和姚渡剑,他们在那个年纪能够创下剑法,我们也可以开辟属于我们的剑法。”
  鸳鸯剑谱是基石,自可从中分辨、变幻出适合自己的剑招。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