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若水回来的实在及时,第二天就是纪云镯启程离开村里的日子。
村长将送他和行囊一起乘牛车进城,去和另一家人会和。
牛车一大早停在村头的水坝边,许多人都聚集过来,或许是为了送行,或许是为了凑份热闹。
杜若水也来了。
他一来,倒没人赶他,旁人无非觉得新奇,瞅着他多议论几句,又避讳他,从他身边让开,叫他左右空出了一大片,独自杵在那儿显得极出挑。
杜若水举目望过去,看着纪云镯了便是一愣,他今日竟改头换面换了副模样,剪短了十多年以来的长发,换下了从小穿到大的苗女裙装,着一袭蓝色长袍,外罩一件青马褂,衬得人韶秀干净,甚至有点文静。走出去却绝不会被错认成女儿身。
这个样子的纪云镯既陌生又让杜若水感到新奇,不错眼地盯着瞧。
纪云镯似察觉到了,抬头看过来,遥遥对上杜若水的目光,他第一反应似乎有点不好意思,躲闪开去低下头摸了摸自己脑后的发尾,不多时又抬眼看过来,弯起眼睛笑着朝这边摆摆手。
没有人会认为纪云镯这是在给杜若水打招呼,倒有不少人以为纪云镯在对他们笑,好几个和他同龄的人也做出了回应。
接下来村长带着纪云镯和一些前来送行的亲友寒暄了一阵,众人帮忙把纪云镯的行李一一搬上牛车,爷孙俩在牛车后面坐好了,前头赶车的人拉动绳子驱使牛车前行,纪云镯侧坐在上面,又撩起眼皮向杜若水飞快地扫了一眼,即刻收回目光垂下眼去。
杜若水眼尖,发现他眼角隐隐有些泛红,这叫他心中也感到一种怅然若失。
牛车渐渐驶远,车轮下尘埃飞扬,两边山水不断后退,纪云镯攥紧手里的包袱,骤然站起身转过头去,用力挥了挥手。
“等我回来!”
村人们纷纷感慨起来。
“云镯对我们这儿感情还真深呢。”
“就是啊,这孩子……是个有孝心的。”
“纪老爷子将来有福咯。”
“看样子他以后肯定是要回来的,和那些一进了城就忘了本的白眼狼不一样。”
……
那天,等所有人都离开了,那辆牛车只怕也已跨过几重山了,杜若水仍一个人留在那儿,站了很久、很久……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中元节,作为一篇(伪)聊斋也该更新。
---------------------------------------
小杜也算个僵尸先生吧,最近听了一个唱僵尸的rap,还挺有意思,不算恐怖。读者朋友有兴趣可以去听听BV1Mq4y1P7t5
第19章
纪云镯离开后,时间变得尤其漫长。
有回杜若水途经四川,在路边的面摊子点了份担担面,厨子在灶台后和面,面和成能随意揉捏的一坨后在案板上嗙嗙嗙甩了好几下,粉末高高扬起。随即伸长手臂把面朝两边不断拉扯,那块面变长变薄,最后像晾晒在染房里的一整匹布。薄得接近透明,到了几乎快断掉的程度,那人又合拢手臂把面糅合回去,再拉开……如此往复。
他盯着这一幕,莫名受到启发,感到如今自己身上的时间就像这么一坨绵软黏稠的东西,一旦陷在里头就有无数只手拉拽着他的步伐,使他迟迟走不到那个终点,每次以为快接近终点的时候,便有一只无形的巨手扯面一样将其抻开,三番五次,简直似有意作弄一般。
他期望的终点,自然是能与纪云镯再见的时候。
感受过温暖,会更难以承受寒冷。
目睹过阳光,会更难以适应黑暗。
这是他从一开始就知道的,如今也甘愿忍受。
好在那些年月并非全然暗无天日,纪云镯也给他留下了盼头。
“阿哥,爷爷告诉我,等我到了南京,每个月可以给他寄信回来,会送到这边省城的邮局,有专门的人再送到离我们村最近的樊桐镇上,爷爷会去取。哪怕将来他年纪大了走不动了,也可以托去镇上赶集的乡亲们给他捎回来。”
“你知道,我们的事儿不能叫他发现……到时我也会给你寄信,不用我自己的名字,收信人也不写你的名字,就写……杜阿哥好了,地址我只写送到省城邮局,你得空了记得去取,记得啊。”
纪云镯离开后,每个月他都往邮局等信,到第三个月的时候,他拿到了第一封信。
纪云镯的字不算丑,只是笔画颇似稚子,胖头胖脑的。字与字之间还不大整齐,不受框架拘束,跳脱得很,和他的人一样。
“阿哥,我已经在学校安顿好了,平时吃住都在学校,宿舍一共住六个人,大小没我家院子大,但处处都不一样,特别平整,特别干净,整个屋子很亮堂,一开始我眼睛都适应不了。宿舍里除了一个本地人,有两个东北的、一个广东的,东北口音和我们很不一样,勉强能听明白吧。广东话我完全听不懂,要是你说不定还能懂几句。还有我和向北(就是罗阿姨的儿子)一个宿舍一个班,隔壁宿舍里还有一个是他堂哥,在学校读了一年了,比我们高一个年级,我应该叫师兄。虽说是亲戚,他们之间却不是太熟络,所以罗姨又特意捎上我来陪向北,她真的很关心他呢。”
“生活费包含在学费里,学校食堂的饭还不错,每天有一两个荤菜(运气特别好的时候才有两个),三个素菜,就是蒸蛋加的水太多了,容易碎,吃起来口感不够绵密。阿哥,我走了你有没有好好吃饭?唉,可惜你是吃不到我的好手艺了,不过你走南闯北,一定有机会吃到很多不同风味的好东西,可别委屈自己。”
此后基本上每个月杜若水都能收到纪云镯一封信,相隔千里,他通过这些白纸黑字也能隐约触及纪云镯和对方现今的生活,但了解得越多,越使他感到他和对方的距离正不断被拉远,那种距离不止是地理上的。纪云镯去到南京那样的大城市,见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他信里呈现出的世界一角精彩而新奇,很多名词是杜若水听都没听过、在报纸上也没看过的。
27/67 首页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