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昭告于皇皇后帝,自此以后,他是吴王但不是大魏的吴王,曹丕是魏帝但再不是他的小骗子。
老大不小的人了,早就不该这么叫他了。
--------------------
本篇题目出自《出妇赋》,没有别的意思,感觉很适合权丕离婚(?)用。
权:明明是曹葡萄先不仁,怎么他幽幽怨怨跟我渣了他一样?
丕:QAQ念在昔之恩好,似比翼之相亲。惟方今之疏绝,若惊风之吹尘……
①黄初元年司马懿是督军、御史中丞;黄初二年督军职务被免,改任侍中、尚书右仆射。当时御史中丞这个职务大概还是兼任着的,不过尚书仆射居枢机之重,可能地位更高,叫司马仆射更合理。
但是司马中丞顺口。
第29章 二十九 欲济河无梁
==================================
魏军兵分三路,攻江陵、濡须、洞浦,而魏帝本人则驻军于宛城,居中调度。
曹丕不是没想过亲自冲锋陷阵,然而这样的想法刚冒头就被他自己给掐灭了。且不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要是他上了前线而孙权没有,那不就成了堂堂魏帝同吴王手下的将军对战?这样未免有损大魏的体面。但要是他和孙权都亲自披甲带兵,那样似乎也不好。两军阵前他们该如何相见?与他相见时孙权会佩剑吗?佩的会是他所赠的那把“流彩”吗?
孙权会拔出流彩,向他挥剑吗?
宛城的秋夜萧瑟凉薄,曹丕夜不能寐,他想起许多许多年前的另一个肃杀的夜晚,也是在宛城,他在睡梦中被大哥叫醒、被抱上一匹久经沙场的战马,很难说是他驾驭着马儿,还是识途的马儿驮着他,从刀光与火光中突破重围,走上了另一条不知去处的道路。
没有那一夜便也不会有今夜,曹丕想倘若大哥还在,他或许会顶了浩周的位置为孙权担保劝孙权纳质,但孙权依旧是不会听的,于是他只好像前几日在军前被正法的那个细作曹伟一样,在大军压境前再写一封信让孙权“做好准备”,不过大哥是不会斩了他激励士气的。
曹伟也许不是细作,但终究已经被他杀了;多年前宛城的那个夜晚也早已过去,他终究站在了九五之位称孤道寡,和旧情人兵戈相向。
如今最好的结果是收复东吴,功成名就的魏帝擒获吴王,同时臧霸等人的势力在此战中被消耗殆尽,青徐再无丝毫风浪。之后大权在握的魏帝把吴王一家子打包带来洛阳,为示宽仁准许吴王携长子孙登暂居魏宫……
这是曹丕的野心也是执念,有生之年不能达成他将抱恨终天。
起初战况确实朝着他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三十余万魏军浩浩荡荡攻向江东,曹真使张郃破吴兵,曹休令臧霸袭徐陵,吴兵死伤惨重,曹丕甚至梦到过孙权在江对岸愁得掉胡子。然而他那位“文武并亮,权智时发”的叔叔曹仁败在了濡须,朱然却在江陵死守到了六月。
那是他父亲都没能攻下的濡须口,曹丕承认自己把曹仁安排到这里有不想让这位德高望重的宗室老臣再建功勋的意思,但他也没想到子孝叔叔会这样大败,更没想到战败不久,叔叔就病逝了。
同样在这场战争中离开的还有抱病出征的张文远,一封又一封关于疫病的军报和老将军的死讯一同传来。
是岁大疫,曹丕攻伐江东一统天下的野心霎时就冷了下来。
而孙权正在此时求和,吴使者呈上国书珍宝,曹丕将那封书信翻来覆去地看了许多遍,确认那不是孙权的字,也确认了只有这一封信件。
“撤军吧。”他想下诏息兵,伸手去拿毛笔,却在指尖触碰到笔杆的一瞬栽倒下去。
随行的群臣被吓得不轻,还算镇定的侍中董昭叫来了医师,曹丕在被搬到榻上后悠悠转醒。
“是时疫吗?”
建安年间那场大疫带走了太多人,无可逃避的死亡压在他的心头喉头,让至高无上的天子声音发颤。
好在医师答,并非时疫。
曹丕稍稍放心,然而医师又继续道:“陛下断不可再劳心费神,否则……”
医师不敢直言的半句又让他惶恐起来。
“可以用药吗?”他抓住医师的袖缘。
医师不敢抬头:“臣竭尽所能。”
大军回师,曹丕回到洛阳。他在出征前为自己选好了长眠之地,在首阳山之东,但他并不觉得自己会很快躺进去,直到现在也是。
他想自己大概是不能像朱建平说的那样活到八十岁了,五十岁倒还可以指望一下,这样算来,他还有十好几年可以安定社稷、收复江东。也许到他龙驭宾天的时候孙权还活着,最好是作为他的臣子活着,那样他就可以把孙权叫到榻前,问他要不要做自己的托孤大臣。
当然自己是不会托孤给他的,孙仲谋诚心不款,怎么能把他留给新帝呢?外臣中长文有雅望、仲达擅经略,宗室中子丹文烈忠正有节又勇猛善战,真到那一日新帝就托付给他们吧。
至于孙权,曹丕只是希望自己那时还能见他一面。其时若江东余势尚在,便于嘉福殿暗藏刀斧手;若曾经的吴王已经有名无实,便于首阳再等他几十载。
黄初四年五月,魏帝召任城王彰、雍丘王植、白马王彪①等朝京。曹丕确实存了敲打弟弟们的念头,尤其两个一母同胞的弟弟。他不让诸藩同行同宿,要监国谒者紧紧盯着他们,他要迅速地剪去弟弟们的羽翼,让他们只能做新帝无权无势的叔叔、大魏忠诚的藩王。
依子文子建的脾气,对他这个哥哥的做法定会有所不满,兄弟离心罢了,没什么不能承受的,只是曹丕没想到子文会死在洛阳。
太后惊恐又悲伤地问他,是陛下做的吗?曹丕说不是。子建也相当轻狂地猜忌天子,二哥你会做这种事吗?曹丕本想说不会,但话到嘴边,他改口了。
“子建觉得朕会吗?”
他如愿看到了曹植畏惧又失望的神色,他端起天子的架子逼近自己仅剩的同胞兄弟:“你在封地的所作所为,朕可以不计较。”
51/56 首页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5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