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乌衣巷(古代架空)——乾凌踏月

时间:2023-05-29 09:19:02  作者:乾凌踏月
  “莫说什么帝王之道,他们连生存之道都未曾教过我!”
  他一掌打在那只烧得滚烫的铜丹炉上,像是察觉不到疼似的,“我是多疑我是猜忌,可我要做一个好皇帝我得先活下来!”
  “我确实不适合做个皇帝,可我已经在好好学了。梁瞻世让我认罪,我认!我不仅认,我还设坛超度谢氏一族,镇国公也封了。你们为什么一个个都拿着刀逼着我去死啊?!”
  晏闻坐在一侧看他发狂,只问了一句,“你真的明白吗?”
  朱端侧目盯着他,晏闻知道油盐不进的性格并非一日之功,他懒得再说教,而是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那身青色官袍。
  “皇上,身为臣子,我本不该多说什么。但身为你曾经的朋友,我只能告诉你……于你而言最好的选择就是禅位,朱桯念及他的名声反倒不会动你,若是真走到最后逼宫那一步,谁都保不住你的命。”
  朱端低下了头,在满室明黄的太极经幡中像只孤魂野鬼。
  这个皇位是他前半生凄苦中唯一得来的东西,为何现在所有人都在逼他放手?他若不愿呢?
  “朕若说不呢?”朱端不再看晏闻,他昂起头颅,望向丹炉里橘色的火光,“拱手让江山此等屈辱,朕绝不会苟同。”
  他叹道,“晏闻,你说朕滥杀,也不藏自己的反心……好得很,那就依你所言,朕不杀你,不是要斗吗?那就斗吧。”
  “皇上。”晏闻站在辅帝阁门口,他已然摘了官帽,语气淡淡,“如今的晏某什么都没有,又何谈和天家相斗,草民告退。”
  朱门掩上,寂静庭院里梨花铺了满地,是雪一样的颜色。
  石阶下两步,站着净澜应松,汪辅一和御史台几位言官,皆是一脸肃穆。
  今日来时他摸不准朱端这样易怒的脾气会不会一刀将他砍了,所以他请了汪辅一,若是今日辅帝阁朱端动了手,无非是再给功绩上加一点脏墨。
  然而今日朱端没有动手,却比动了手更让他心惊。
  困兽犹斗,临死反扑往往是最可怕的一击,他不由得担心起了祝约,担心起曲靖府是否危机重重。
  汪辅一没有在人前和他多言,天子失德,他必须带着一众言官守在辅帝阁前,直至朱端出来。
  最终只有两个侍从陪他离开,跟着走到巍峨的宫殿前,净澜才低声道,“长公主殿下失节一事,主子已经查到了眉目,说是东南那边的人。”
  晏闻顿住了,走到今天这一地步他对朱翊婧已经无话可说,自轻自贱亦是她自己的选择。
  “东南那边的人进京,瞒得一点风声都透不出来,真像他朱家人的作风。”
  晏闻不担心东南水师能和京口搞出什么名堂,论剿水寇他们是好手,论守城,恐怕无人比得过揽江军和秦府军。
  如何夺位全看朱桯在曲靖的安排。
  城中大道还未到真正喧嚣之时,只有几盏零星的花灯摊子摆了出来,有人站在路旁,手里抓着一柄燕子状的灯,正弯腰和眼前的一个小姑娘说着什么。
  祝约本来就是喜静的性子,伤后更是懒得出门,今日换了件苍色的圆领长衫站在日头底下,像尊玉雕,不时轻笑,眼底漾起一泓春水。
  他似乎极有耐心,说完了什么话,从袖中掏出一枚小巧的金蝉送给了眼前的孩子,目送着她笑着跑远了。
  低头看向燕子灯时,突然被人揽住了腰。
  光天化日之下,晏闻从身侧将他抱住,下巴搁在他肩上,酸溜溜道,“循如喜欢孩子啊?啧啧,可惜了,我不能生。”
  祝约本来就是来接他的,他实在放心不下辅帝阁的那位,等到了皇城司门口,没等到晏闻先等到了个路过的小姑娘。
  民间尚乐,小姑娘唱着魏晋古曲跑过去,不知怎得又退了回来,把手里的灯递给了他。
  她家的小摊在这附近,所以认得这城门下往来都是达官显贵,见多了胡子花白的老头,难得碰上一个年轻俊朗的大人,故而起了几分好奇。
  祝约莫名被塞了一柄燕子灯,他刚想说无功不受禄,结果对上小姑娘亮晶晶的眼睛,拒绝的话就说不出来了,只好从袖中掏了个金蝉权当交换。
  谁知都被晏闻看了去。
  “小定侯好大的手笔,随随便便就送金蝉。”晏闻还是酸溜溜的,“小侯爷对外人都如此慷慨,不知道对侯府少夫人如何?尤其是少夫人现如今无官无职,穷得叮当响,又累又饿,能否赏点什么让草民挨到明天?”
  祝约由着他胡说八道,也不恼,随手把那盏灯塞到了晏闻手里,“送你了。”
  燕子灯小巧粗糙,不过是街边几文钱哄孩子的东西,晏闻却将那盏灯仔细地护住了,笑道,“这还是循如第二次送我东西,得当宝贝收着。”
  “是第三次。”祝约回道。
  第一次是梅里的长鞭,第三次是燕子灯,第二次他不太愿意回想,也笃定晏闻不知道那是什么。
  好在都过去了。
  他伸手牵住晏闻不想再提,笑道,“走吧,请饿了的少夫人用晚膳。”
  然而身后的人却将他拉住了,晏闻托着那只燕子灯,眼底微沉,“第二次我知道的,但那次不算。”
 
第71章 画舫
  城门口大道上,晏闻拽着他,神情有几分认真,一字一句道,“那次不算。”
  祝约也没想真的与他论过去,不过随口一提,见晏闻一副自证清白的样子不免好笑,“怎么就不算了?好歹也是我花了大价钱请人做的。”
  折桂楼当夜多少厚礼皆被一扇枫屏抢了风头,晏府请帖送到侯府时,他原本是不想去的。后来不知怎的想想还是决定去看一眼,于是该送什么礼又成了问题。
  他和晏闻不过点头之交,太贵重显得亲近,太廉价又上不得台面。
  思来想去他去了长乐巷,请城中师傅做了一套竹笔,意为节节高升。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