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乌衣巷(古代架空)——乾凌踏月

时间:2023-05-29 09:19:02  作者:乾凌踏月
  朱桯已经有这个打算,他坐山观虎斗太久,如今真正的猛虎出了笼子,自然要由他去拴住。
  “三大营之中还需你出面,等逍遥的消息传来,咱们就可以走了。”
  “风野。”祝约点了点头,然后才喊了一声谢原。
  谢原一直是明事理的人。就算朱端杀了谢铮,他也认为祸不及子女,从未记恨朱启修。
  “启修的死是可惜,可我不后悔让梁妃走出这一步。”
  他轻声道,“朱端手上的血更多,任由他这样胡闹下去,世间迟早大乱。你怨我也好,恨我也罢,等事态平定,你要怎样我都悉听尊便。”
  “你救我一命,就算是你亲手杀了朱启修也轮不到我说什么,我只是有点难过。”
  谢原目无焦距,他放下商赢的信,从袖中默默掏出一张图纸放在了桌上。而后谁也没理,转身回了自己府后的小院。
  朱桯眉心微动,他拿起那张布满火器脉络的纸张,勾了勾嘴角。
  “他是个可造之才,就算心疼昭怀太子,也不会误了大事。”
  三大营二十万揽江军的确需要祝约亲自出面,朱桯在三日后让晏闻留守曲靖府,剩下的十万秦府军在必要时候由晏闻出面调派。
  对此安排,祝约以为晏闻会不满,秦王不是没有亲信,强留他在曲靖和自己分开,照他的性子一番闹腾不可少。然而晏闻出乎意料地答应了。
  回到小宅后,晏闻比以往都要安静,他坐在书房里,百无聊赖地把玩竹笔,眉宇间有淡淡的郁色。
  他当然知道秦王留他在曲靖府不是为了什么府军,而是为了祝襄。
  西北归金陵路途遥远,祝襄离开凉州卫数日,按路线推算已至河间府。应松和净澜的消息到时,他和秦王都心照不宣地没有告诉祝约。
  若是让祝约知晓祝襄被朱端秘密宣召回京为质,一定会心绪不宁。这份心不如让他和秦王担着。
  他与应松商定在兖州府会和,然后护送祝襄进京。
  思及此处,他居然生出一些担忧,不知道要怎样和祝襄见面。
  虽然应松帮他说了不少好话,言明祝襄对他这个“儿媳”没什么恶念,他还是忐忑。
  在梅里时尚可大大咧咧喊一句祝叔,但现在自己拐了人家的儿子,夫妻之实也有了,就是差个正经名分。
  窗户外头杜鹃正好,入眼都是祥和景象,他不知道这份太平还能维持多久,但他知道眼下要做什么。
  竹笔“啪嗒”一声落在书案上,被一只手拾起。祝约将笔挂回笔架,站在桌案前看着他。
  晏闻少有这般出神的时候,连他进来都没有发觉,这本就不同寻常。他摸了一下晏闻的额前还没探出烧不烧,手就被人捉住放到唇边亲了下。
  “怎么了?”
  祝约疑惑未减,他看着晏闻,“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儿?”
  “想到要和你天南地北一段时间,有些伤心。”
  晏闻不担心祝约能看出什么,他知道祝小侯爷非常好骗,或者说他对亲近之人从不设防。秦王的野心藏了多年,他在诚宜郡伯和祝约面前装得温良,他们居然也真的信了。
  祝襄归京一事云波诡谲,牵扯的人越少越好,晏闻是这样打算的。
  所以他起身牵着祝约回了房,抱着他入眠,陪着他在曲靖府度过了最后几天安稳日子。
  这一夜平静无波地过去。
  此时晏闻全然没想到,这个决定会成为他往后几十年间心头挥之不去的梦魇,以至于抱憾终生。
  而此时千里之外的金陵皇城,东宫里只点了两盏昏暗的灯。
  朱端坐在太子书房的座位上,抱着一只瓷枕,眼底乌青深重。他已不出辅帝阁多日,再出居然是为了太子丧仪。
  他见到了朱启修青皮白脸的尸体,摸到了他彻底冷下去的皮肤。李皇后头一次不顾仪容在东宫哭到昏厥,他觉得厌烦,不愿意看到她,所以将所有人都赶了出去,一个人坐在此处。
  这是他第一个孩子,生下来时哭声微弱,太医院直言先天不好。
  他听后心急如焚,一直精心养着。后来也确实养好了不少,朱启修四岁时已经长得健康壮硕,所有人都说他将来会是个好储君。
  莫说帝王之家,连寻常人家都有偏爱。他的确是爱梁锦淑多一些,也在二皇子出生时欣喜若狂,动过易储的心思。
  然而他在宫中十几年,吃尽了“偏心”二字的苦头。
  他想到启修一旦被废,废太子和李皇后的日子会有多难过?梁锦淑又会收到多少指摘?启岳上位后会不会排挤这个哥哥?
  他想了许多,最终这心思散了个干净。
  如今终于用不着他想了。
  朱端抱着那只冰凉的青瓷枕低低地呜咽出声。
  东宫外,王伏睁着昏花的老眼看着檐下的宫灯,金陵入夏,已有不少飞蛾在夜幕中飞行,瞧见明亮的灯火便抖着翅膀冲过去,然后成为一团焦黑的灰烬。
  承泽帝满打满算也才二十二岁,在他这样的人眼里,的确还是个孩子。
  这个孩子不服输,明明抱不住明亮的灯火,依然扑腾着翅膀上去,将自己烧得粉身碎骨也不肯罢休。
  王伏忽然叹了一口气。
  东宫里传来一声强忍哭意的声音,是朱端唤他。王伏赶忙开了门低头弯腰进去,他瞥见年轻的帝王坐在书桌后,眼眶湿着,泪痕已经擦干,一张脸隐没在黑暗中,形似鬼魅。
  朱端问他,“太子为何会去祈年殿?”
  王伏将头埋得更低,“宫人养了只狗陪太子在殿前耍了一会儿,不知怎得那狗撞开殿门。太子进去找,狗躲在供桌下……”
  “朕不是问你这个。”朱端阴恻恻道,“朕是问你是谁的安排?事情交给你,丧仪已经办完,不会还没查请罢?”
  王伏额上起了冷汗,狗和宫人皆被李皇后杖杀,死无对证,他沉默了一下,将梁锦淑交代他的说了出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