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无限灾难生存(近代现代)——闲倚枝

时间:2023-09-01 06:53:17  作者:闲倚枝
  众多降雨地区迎来的降雨虽然没有预报中更大,但能来就是一个好的开始,没有迎来自然降雨的地区,得到了政府安排的人工降雨,降水很少,聊胜于无。
  网络上的形势正在逐渐好转,不少人都开始安慰自己,这个诡异的夏季终于要结束了,甚至还有专家出现在电视和网络上面,大谈这次夏季异常的原因,最后归结出来的原因不少,有天体运动的自然因素,也有人类活动的因素,最后号召大家要爱护环境,其实有用的内容并不多。
  闻峥看完相关的采访视频后,感觉更像是国家为了避免恐慌安排的,危机已经逐渐显露,国家应该开始了准备。
  等到十月份的时候,村里面种植的晚稻到了收获的时间,早晚的气温变得可以承受,不少村民因为夏季这段时间使用的电费,不舍得在他们认为不必要的地方花费,好多人都选择在早晚十分人工进行收割。
  闻峥种植的那些抗旱的作物还没有到收获的时候,他也没有闲着,天天开着车去给村里面的人帮忙运输,等到周末,团团更是戴着个墨镜带着村里面的小孩给家里面帮忙。
  帮忙的时候遇见村民休息,闻峥和团团这对父子两个都会和村民没事聊聊天,说话的时候基本都带着点暗示,暗示这一批粮食不着急往外面卖,多留些在家里面看明年的天气怎么样。
  水稻收完脱粒晾晒,其实在收获之前,有经验的农民就能大概看出来今年的收成怎么样。夏季干旱的时候,他们放出池塘里面的水来供应稻田,水分不怎么缺少,但太过高的气温会晒伤植物,终究还是会减少粮食的产量。
  今年收获的粮食只有去年的七成左右,等称重的数据报出来后,不少人就难受地蹲在了稻场边,黝黑且遍布着老茧的双手无力地捡起掉落在地面上的零星稻谷,种地实在是辛苦又很难得到高回报的工作。
  村里面年龄最大且德高望重的几位老人,被家里人搀扶着来到了稻场里面,他们伸手抓住一把抓在麻袋里面的道路,面对着村里乡亲们开口了。
  “大家伙要是还愿意听我们几个老家伙的几句话,这批粮食今年就先别卖了,可能是我们想多了,可就是怕明年的情况比今年更差,再遇到我们小时候面临的那场灾难。”说到这里,几位老人都想起了那些年的痛苦回忆。
  村里人都还在犹豫,后来在电视上不少往年就缺水的地区,因为今年面临这场诡异的高温,不少农作物都干旱缺水死在田地里面,土地干裂,颗粒无收,需要政府进行救助。即便到了现在,都没有降落几次雨。
  种种状况都表明了今年形势的严峻,村里面有近半的人家留下了收获的粮食,还有一半看着今年高涨的粮食价格,还是没忍住出售了一部分,极少数的几家把今年的新粮都给卖了出去。
  闻峥和几位老人都没有发表什么看法,该劝的都说了。
  随着时间渐渐来到秋季末尾,闻峥种下的那些粮食也可以收获了,他和团团两个人自然不打算那么辛苦自己去收获,直接联系农用机械租用店铺的人过来进行收割,至于闻峥和团团忙着挑选合适的人来把他们现在居住的这所房子进行改造。
 
 
第132章 极度高温-10
  闻铮提前联系好了施工队,气温降下来后就立即开工,惹得村里人议论纷纷。
  现在人都是往外面跑,孩子长大后更是要在外面买房娶妻,村里偶尔修整房屋,只是进行小范围修整,可看闻铮弄出来的动静和推翻重盖差不多了。
  这下就算他们父子两个拿出什么理由,都免不了顶着个傻字在身上。
  不论外面怎么议论,闻铮和团团都忙着向施工队说明该如何修整房屋。
  之前安装的太阳能发电机被暂时转移了位置,依然能够继续供电。
  房间修整成两层,房顶和墙壁都铺好隔热层。整体面积缩小,屋檐伸出做出围屋式的天井,院里原本的植物基本保留,墙角下打算洒下些爬藤类农作物的种子。
  地下修建出足够两人生活的地下室,最初闻铮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找来的本地施工队,原本建议不必要做的。他们这边水脉充沛,以往建房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防水,要是真修建出地下室肯定会格外潮湿。
  可在闻铮的强烈坚持下,施工队不舍得推拒还不容易接来的活,就按照图纸开始施工,紧接着就察觉到了不对。
  施工队对土壤的了解不比农民少,就是了解的方向有所不同。由于今年入夏以来气温高到他们难以施工的地步,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有接到活了。
  在闻铮这里挖掘地下室的空间时,就发现深层的土壤和以往的经验相比,出现了不小的变化。
  土壤的干燥程度有些过高了。
  干活的工人们在休息的时候不免会闲聊到这些,没事跑来看热闹的村民话语中都会提及到,可大多数人都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只有极少数敏锐的人有种心惊肉跳的预感。
  房屋的主体正在慢慢进行改建,以前用来作为仓库的房间不在改建的范围里,被闻铮和团团暂时用做卧室居住。
  秋末到冬天的几个月里面,气温总体来说正在缓慢地下降,期间还下过几场小雨。房屋在这段时间里,完成了改建、装修、散味,直到年前半个月的时候,闻铮和团团搬入了改建好的房子中。
  按理说村里面盖新房都是需要请客的,闻铮还是请了村里好几位善于做饭的大厨过来帮忙,直接就在村里面摆上了农家宴席。
  正好到了放寒假的时候,闻铮负责招待大人,团团负责招待孩子,身上穿着薄毛衣的村民们陆续到来。
  明明时间就要到年底了,可气温还保持着二十多度的水平。往年这个时候,室外温度基本都下降到十度以下,甚至再过几天就会有雨雪降落。
  现在的气温最好的地方就是,在室外摆宴席的时候,气温不会高到让人晒得慌,更不会低到让饭菜很快就变得冰凉。
  “今年是个暖冬啊。”有人坐在桌边,为明明已经到了冬天却完全不像是在冬天的冬天而感叹。
  “最近新闻上播的都是这方面的消息,好像全世界的气温都比以前高,明年有可能会和今年夏天一样热。”
  “本来气温都在一年年提高,我们小时候每到一月份就下大雪了,就是今年升高地太快了点。”
  “我听我家孙子说,网上的人都在传言是要到什么世界末日了,好像好多人都在看一本什么末日求生指南,打算按照里面的清单储备东西呢。”
  “哪有什么世界末日?我儿子女儿经常提醒我不要相信网络上那些乱七八糟的流言,你该不会真信了吧?”有人笑道,“我可记得前些年你家抢了好几麻袋的盐,最后没来得及吃完都被水淹了,今年还想重蹈覆辙啊。”
  “都什么年月的事了,难为你还记得。”被说的人当即就翻了个白眼,扭头站起身来去这套改建好的房屋里面参观。不过心里面藏着的想法,快要被这段话给打消了。
  从院子里面走到房屋里面逛了逛,重点参观了新修建出来的地下室,这可是村里面第一家建造出来的地下室。
  “呦,猛然从上面下来还真有点冷,闻铮你这防水做的还真不错,一点都不潮湿,你建这个地下室是打算以后用来储藏粮食的?”
  “不热的时候储藏粮食,等气温升到今年夏天那种程度后,就能住在下面避暑了。”闻铮笑眯眯道。
  脑子里还在回顾桌边被怼那一幕的大婶一惊,陆续往闻铮那边瞅了好几眼,在参观完毕从地下室里上来时,还是忍不住询问:“闻铮,你是不是也觉得世界末日就快要到了啊?”
  “我和团团认为,明年会比今年夏天更加难熬,所以想要提前做好准备。”
  难熬……难熬……
  今年夏天停电的那段时间可不是难熬吗,要是明天真的会更严重,她要不要劝劝老伴和孩子也做些准备比较好。
  脑子里面思考问题的人,即便今天准备的宴席相当丰富,他们吃起来还是有些食不下咽。
  宴席在众人不同的复杂心思中过去,村里面放假的孩子倒是乐于留在这里给团团帮忙。
  又过了,秋季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以及排名跑出来了。村里面那些学生的家长听孩子报出发到手机上的成绩,一个个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拿起手机就给老师拨打了电话。
  是,最近这一学期里,再也没有因为孩子成绩下降表现不好被喊去学校,几次测验的分数都不低,老师也说过孩子的成绩提升了,可他们没想到期末也能考出这样的好成绩。
  等打完电话从老师的口里面得到确定答案,家长们都不免思考孩子成绩提升的原因,这学期最大的变数,就是休学在村里修养的闻翎。
  必须要好好谢谢闻铮和闻翎父子俩,村里面谁要是再说他们父子俩傻就帮忙怼回去,家里种的新鲜蔬菜,做出来的好吃的都让孩子给送回去。
  还都关心地询问团团眼睛的情况有没有好转,最后得知有所好转但还是打算再修养一学期再去上学。
  年后,那些孩子们的家长过来送年礼,估计还是为了表达对团团谢意,送来的礼物竟然还有专门找老师咨询后购买的高中习题册。
  这是团团万万没有料到的,见老人们还有继续送他这类礼物的打算,立马琢磨起来怎么让这些老人转移注意力,挥挥手把小弟们喊到了自己面前。
  转眼间,时间就到了年底,气温终于降到了十几度,老人和孩子们换上了稍微厚些的衣服。
  不过那些冬天才会穿的羽绒服,继续被放在衣柜里面悬挂着,今年肉眼可见地没有穿出来的机会,今年过年的气氛进一步减少。
  往年都会有的雪没有降临,总是觉得这个年过得不够完整。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这话不一定适合每个地方,可对于每年冬季都会下上几场雪的东溪村来说,没有降雪的冬季,让几个人在年节时满脸沉重地聚在一起。
  农民依靠天时生活,种了一辈子田地的老人能凭借丰富的经验察觉出不对劲来。
  正月初的头几天,给村里熟悉的几家拜过新年,闻铮和团团就对自家的土地下手了。
  他们直接出手购买了一个小型多功能播种机,闻铮还不吭不响地跑去考了个架势证书,打算花费两天时间进行几亩土地的播种。
  “这……这才几月份就播种了?闻铮啊,这回你种下去的是什么?”有村民听见动静,看见闻铮在田地里面忙碌,惊奇地开口询问。
  村里面一般是月份才开始种植水稻,而且闻铮这天没有往里面进行灌溉,已经用半年多的时间从水田完全转变成为了旱田,种植什么不清楚,反正不会是水稻。
  “叔,现在可没办法讲究现在是几月份,至少现在的气温正适合播种了。”年后还没有过去几天,气温就开始呈现上升趋势。
  闻铮能够确定今年的高温将会比去年来得更早更高,要不趁着现在气温还低的时候播种,恐怕等到夏天就没法收获了。
  没用闻铮再多费口舌,村长倒是走了过来,刚刚他盯着闻铮熟练操作农用机械的动作看了半响,两人的交谈更是听了一耳朵。
  “闻铮,你觉得该这个时候该播种?”村长严肃着一张脸。
  “是,实际上,我还觉得我现在播种还有些晚了。”
  村长取下夹在耳朵上面的一根烟,点燃后深吸一口,在吐出来的烟雾中缓缓蹲下身子,伸手抓起一把地里面的泥土。
  闻铮沉默着继续操作,结束了这亩地的任务,停在村长所在位置的旁边。
  吸完一根烟的村长将烟头碾灭,装入衣服的口袋里面,站起身来拍拍手上的泥土,开口向闻铮问道:“给我分享一下你种植了什么种子。”
  隔天,村长就通知了现在居住在村里面的不到百户人口来开会,建议大家尽快开始播种,并且改变今年的主要种植农作物。
  跑来参加会议的村民们立马一片哗然,有人扯着嗓子问道:“村长,这是上面发下来的通知吗?”
  “这仅仅是村委和几位叔爷商量出来的结果,所以只是一个建议,并不是强制要求。”
  接下来会议正常进行,闻铮还被喊上台介绍了多种抗旱抗高温的农作物,讲完后请有意愿的村民自愿前往报名,村委会在明天根据报名顺序,联系农机出租店过来干活。
  不少村民都有些犹豫,更改种植的农作物说起来简单,这一改就是改变过去的经验,实际上要面临的困难有很多。
  他们从来没种植过闻铮讲解的那些农作物,种起来需要从头摸索。万一不像村长他们所担心的那样,新年的情况并没有那么严重,还是像过去许多年那样,夏季暴雨如注。
  一旦做错选择,那前期的投入和至少半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第133章 极度高温-11
  报名开始的当天,村委还有部分老人能够说得上话的家庭最先做下这个决定,第二天就联系农用机械出租店铺过来干活。眼看着天气预报显示的气温都没有往下降低着,后来几天过来报名的人一天比一天多。
  除去极少数硬是不愿意的人家,村里大部分家庭在一个星期报名完毕。村长还不仅仅满足于此,在这些有人负责的田地开始播种时,将目光放在那些因为无人种植而荒废的土地上。
  许多年前,那些长满杂草的田地是他们的先辈用汗水一点点开垦出来,成为生存的根本。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田地带来的收获满足不了人的需求,就逐渐被舍弃。
  现在该是重新捡起来的时候了。
  这些荒废田地的主人要不户口已经从村里转走,要不就是在外地打工常年不回来,第二种情况的土地,村委要想使用还得征得在外生活村民的同意。
  一个个电话打出去,村委成员各个花费不少时间和口舌,最终取得大部分授权,部分需要支付租用田地的费用,另外一部分听见村委诉说的担忧后,选择收取两成种地的收获作为报酬,这些费用将由村委支出。
  整个种植过程持续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主要是需要获得外地生活村民同意的土地耗费了不短的日子,因为不光需要说服主人,长满杂草的荒废土地光是整理也需要好几天。最后,村里八成多的耕地都播下了耐旱作物的种子。
  刚开始村民们还对这个决定有些不安,可是随着种植过程结束,二十多天的时间里面几乎没有下降过的气温,让他们不再为这个决定担忧,转而开始担心多年未见的干旱到来。
  灾难从来不会因为人们心中的忧虑而停下脚步。
  往年还需要在毛衣外面套着大衣的月份,气温就达到了十度,等到四月份的时候,气温很快就突破的十关卡,逐渐朝着四十度的高温前进。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