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无限灾难生存(近代现代)——闲倚枝

时间:2023-09-01 06:53:17  作者:闲倚枝
  “就在你离开后不久,老二不小心说漏了嘴,我逼问后才知道你父母的死不是意外……”
 
 
第204章 古代逃荒-14
  族长看向闻峥的目光中满是愧疚,拉着闻峥将质问老二得到的前因后果,可真说起来心里的那股子凉意从牙缝里漏了出来:“……你爹娘命苦,没有那个运道,惹怒了贵人……”
  贵人?
  此时此刻,闻峥就差不多猜到了大部分的故事,在古代,尤其是在这种吏治**的皇朝末期,普通人的命怎么能算是命。
  族长慢慢讲述着,讲述原身的父母如何高兴地去县城看望进学的孩子,却在前去的路上不知如何惹了贵人的眼,最后夫妻两人落到双双落水而死的下场。
  “这是哪来的贵人?”闻峥问道,脸上没见到恨意,可眼睛里的寒芒却让人心惊。”
  “县衙里收到消息后,老二察觉到了不对,还没等再询问,县令就找到他,用银子换他闭嘴,所谓的贵人老二根本没见过,只知道事情发生的时候就离开县城了。”
  “大山啊,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可贵人已经没了踪迹,就算是找到了说不准还会把你的命搭进去?”族长说完后又劝说闻峥两句,从身上取出他问老二要来的本该赔给闻峥的银两,东西刚递出去,对上闻峥的眼神,接下来的话却说不出来了。
  “贵人同我们都是人,凭什么他们为贵我们为贱,我在学堂进学时学过,圣人言民贵君轻,没有农人的劳力,哪有所谓贵人的吃喝,纵观历史上朝代更替,多是农民起义才有了后来的王朝覆灭,到那是他们的命和普通人又有何不同。”
  闻峥没有多么深刻的思想,在进入诸多灾难世界前就是个普通人,但是位于现代二十多年的红色教育,还有在不少现代灾难世界中国家展现的光辉,他知道正确的道路应该是什么样的。
  因为察觉到这个古代存在很大的问题,在疫病蔓延时就积压太多的情绪想要发泄出来,这会儿不想再继续压制下去,来到这个乱世总该要做些事情。
  有些思想即便是对的也和很难让人快速接受,至少族长看着闻峥的目光变得复杂了许多,他想不明白农人的命怎么能和贵人相提并论,但是却从闻峥的话里面听出了反意。
  这孩子不是能留下来的。
  想起闻峥半年多时间里展现出的奇异之处,族长心里面忍不住琢磨起来,却又怕带累族里。
  将从老二手里要回来的银子塞给闻峥,又偷偷取出自己藏的银两,将缺的银钱补上,这是闻峥父母的卖命钱,就看能帮闻峥走到什么地步了。
  闻峥这一走就没了踪影,除去族长外没人知道他回来过,久而久之大家都默认闻峥进山后出事了。
  只有族长和零星几个人看过闻峥离开时留下的册子,靠着里面的内容带着族人避开好几次劫难,还有微薄的希望认为闻峥还活着。
  再次离开族人后,闻峥先将治疗疫病的药方写在纸上、布上甚至树叶上派发起来,甚至还编造了几首歌谣,变幻声音偷偷在夜里传唱。
  传递出去的药方有两种,一种能够根治疫病却需要几种少见的药材,还有一种能够缓解病人身上的症状,药材都是较为常见且容易找到的。
  传递药方的地点首要选择的就是封锁那些疫病之人的区域,那里面的病人被官府遗忘,在听见或看见药方后,总有人不甘心地想要试试,只要一个人身上起效,剩下的就会跟着尝试。
  官府不关心患有疫病之人的死活,派遣士兵把守也只是不让他们乱跑,官兵害怕被传染躲得远远的,到最后才知道药方。
  用最快的速度把病愈的人抓起来讯问,确认药方有效后,赶紧熬制出来给不能出问题的人服用。同时派人抓紧调查药方的来源,能解决疫病,那必然是了不起的神医,需要尽早抓回来给人治病。
  然而那些被遗忘的病患,在发现药方有用后根本没有声张,等到官府发现的时候有些太晚了。他们被封锁在里面不知时日,最后就连药方最先出现的地方是哪都问不出来。
  知府着急得在书房踱步,嘴里骂着请进府里的名医都徒有虚名,又想着该如何避免丢了脑袋上的乌纱帽,干脆找人顶了个研究出药方的名头上报朝廷,反正药方在手,证据好做,先把这个功劳占据为好。
  闻峥此时已经离开了这处府城的范围,进入闻氏一族最开始所在的阳宁府城。
  阳宁府先遭遇洪灾,死伤众多,才有后续疫病爆发之事,所以论起疫病的严重程度,阳宁府才更需要治疗的药方。
  其次原身的父母就在县城里出的事,要搞清楚当时的情况,还得回到原处才能寻找出些许蛛丝马迹来。
  闻氏一族离开时,阳宁府城先遭遇洪灾,后面临起义军的到来,起义军本呈现摧枯拉朽之势,闻峥进入阳宁府后一打听,才知道起义军都已经占领了阳宁府城,却倒霉得遭遇了疫病和干旱,脚步由此停滞下来。
  刚进入阳宁府范围内没两天的闻峥,因为过人的听力,再次“无意间”听见别人的交谈声后,注意到即便起义军没有再扩张了,却还占据了阳宁府,而没有被镇压或者驱逐。
  可能有朝廷没把他们放在眼里,觉得起义军会自取灭亡而没花费大力气镇压,但更大的原因恐怕是这伙起义军不仅会打仗,也会治理。
  之前闻氏一族躲避洪灾迁移,根本没和起义军打过交道,当时只听说是乌合之众,现在发现错了。
  阳宁府最外围的几处地方还受朝廷管辖,对待病人的方式和隔壁府城差不多,可进入到起义军占据的范围后,就发现区别很大,越到府城越是不同。
  闻峥对起义军的好奇越发高涨。
  从外围走到中心,先是看见身患疫病者虽被封锁在一定的范围内,但有大夫医治,每日尽量供应饭食,虽然都是些杂粮菜干,但至少是每日新鲜做出来的,这才是一个朝廷正常应对瘟疫的方式。
  再往靠近府城的方向走,没有染上病的农民在起义军的组织下,找了没被洪水淹没太久的高地,暂时开垦出来应急耕种。
  农人们虽然有些畏惧起义军,但是并不恐惧,虽然不理解,还是按照起义军的吩咐日常注意干净,饮食注意,避免染上疫病。
  每日还有手臂上绑有草环的起义军,敲响铜锣,一遍遍说着注意的事项,偶尔还会看下手中的小册子。
  一身黝黑粗糙的皮肤,又打扮成普通农人的样子,弯腰低头,年龄看起来比实际老了十多岁,带着羡慕的眼光走在田地边,很快就被注意到。
  “你是从哪来的?”询问的时候还放缓了声音。
  闻峥带着嘶哑的嗓音编造了一个说法,说洪灾的时候和家里人分散,后来到处都是疫病没处可去,听说起义军对普通百姓还不错,又想着分散的家人,干脆就回来找条活路。
  “你回来是对的,给我说下名字和家在何处,家里人又有几口,是何姓名,日后还能帮你多打听家人的消息。”起义军看了闻峥一样,尤其注意脖子和手腕,看清楚后放下了一点戒心。
  借着从闻氏族人说的情况,给自己编造了身份,闻峥谢过后才小声打听道:“大人,你刚才敲锣时说的那些是有什么说法不?”
  “不用叫我大人,我以前跟你一样是在地里刨食的农人,叫我王大就成。你听得倒是清楚,这是咱们起义军首领传过来的防疫之法,虽治不了疫病,能够防止蔓延就已经是功德无量了。”小兵说起就一脸崇拜。
  说着小兵手里面的小册子就放低了位置,上面的内容出现在闻峥眼前。
  估计是古代的识字率过低,册子上面除了文字外,大多都是手绘的画,将这些知识在画中展示出来。
  让闻峥惊讶的是,上面的画分明是现代才会有的画法。
 
 
第205章 古代逃荒-15
  “这图能看的明白吧?”巡逻的士兵满脸骄傲。
  闻峥仔细翻动手里面的册子,继续打听着起义军的具体情况,越发肯定起义军里必定有人知晓现代才会研究总结出来的一些知识,就是还无法肯定是从哪种特殊的渠道知晓。
  将小兵知道的事情全部掏出来,闻峥从怀里面三块手指粗细的肉干。就见小兵忍不住吞咽了下口水,但仍然拒绝了闻峥,还细心给闻峥指明了去府城的道路。
  现在府城正缺人呢,位于府城的首领通知下来不管谁要来打探,都要把人给忽悠过去,不管是求生存的还是搞破坏的,那边自有人应对他们。
  小兵送走了闻峥,继续在田间地头里巡逻着,凡是看见陌生脸孔的人,都会主动走近过去交谈。
  不过这段时间里,从其余府城进来的人少,外面估计都把被起义军占领的地方传成人间炼狱了,平时能遇到的基本都是躲起来的本地人。
  转悠半天没遇到一个人,手敲着锣鼓宣传着,随着日头越晒,小兵找了个树荫休息,手取下腰间的水壶想要喝水,却在拿出来的时候发现水壶上多系了一个小包,一看,就是那三条肉干。
  那个人是什么时候把东西挂上去的?
  小兵没有察觉,却也知道这个人不一般,回去后就将消息报告了上面。
  古代传递消息的速度并不容易提升,且确实不是多么十万火急,所以当消息传递到府城的时候,闻峥已经到达了府城多日,且有人传授治疗时疫的药方并被证实有效的消息也同时抵达。
  闻峥是在前往府城的路上陆续传授的药方,验证药方的效果需要几天的时间,这几天的时间已经能够让起义军猜测传授药方的人来到了府城,并且安排人手将药方传递给剩余的地盘,其余消息就暂时拖到后面再处理。
  起义军占领府城后并没有在府衙办公,而是将府衙划分成身患疫病者治病居住的地方,起义军的首领虽未染病,却也在里面陪同病患。闻峥抵达府城后去转了好几圈,发现起义军的确有好好对待那些病人,所以这里病人的求生欲和信心是最高的。
  药方的消息经确定传入到府城后,前后也不过是一刻钟的时间,起义军就在府城的多个地方张贴了告示,并由识字的人高声宣读。
  这份告示一是感谢传授药方之人并准备谢礼,而是希望这位能力高超的神医能留下来,指点一下起义军里面的大夫,愿意用丰厚的报酬请大夫研究下几种常见疑难病症的治疗方法。
  在府衙熬煮药汤的小屋里,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低头看向身边有他肩膀高的少年,轻声道:“这样就能够把那位神医给引出来吗?”
  “当然还需要别的办法……”少年人脸上带着用布制作的口罩,看不见脸上的表情,但那双露出来的眼睛却格外明亮。
  药汤熬好后,少年喊来外面站队的士兵,听见动静的病患自发到院子里排好队,等着士兵们将盛出来的汤药送到他们手上。多次调整过的药方极为温和,大部分病人连续喝两顿药后就能起到效果。
  起义军队伍里的大夫挨个给病人们把脉过后,去向他们的首领说明情况,对拿出药方的神医大加赞赏,这药方足以分辨出开方之人的医术水平。
  屋内的少年手里拿着刚送来不久的消息,看完后脸上闪过几丝怒气,将上面的内容一一念出来。
  原来在他们所占领的府城之外,这份治疗时疫的药方已经成为了宫中太医的成果,听起来,朝廷真是一点脸都不要了。
  这种话骗骗普通的古代百姓可以,这屋里面做的人都是起义军目前的核心人员,还有人相信了,不知道别人为什么如此生气。
  那位少年将里面的门道仔细讲解清楚。
  首先这药方真是朝廷研究出来的,他们才不会公开药方,让药方流传到他们起义军里面来。其次,根据传来的消息,朝廷本应该派出来赈灾救人的队伍还在半路上,是灾民里头先出现药方,朝廷的队伍才赶来,之后才公布消息,时间对不上。
  说到这里,少年又将信件里面所附着的几份药方递给大夫,大夫先是赞叹又低声讨论起来,即便不同药理的人也能听懂,药方先后几次更改,这都是要看病人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出的调整,绝不会是朝廷的功劳。
  起义军的人兴奋起来,如此神医,自然要想尽办法拉入到自己的队伍里来。
  这一个个摩拳擦掌,好不容易才压下去激动的心情,按照首领的吩咐各自行动起来,势必要让神医看到他们的诚意和朝廷的无耻。
  于是,新的公告重新张贴在府城各处,除去原本的内容外新增加了几条。先是斥骂朝廷厚颜无耻抢占功劳,又极力劝说他们将以最高的待遇请神医指点,绝对会将神医研究出来的药方正在用来治病救人,而不是争权夺利。
  闻峥躲在废弃空置的院子里,不管何时出去转悠,都能听见有人谈论这件事的声音。令人担忧的疫病有了解决办法,再加上有心人的鼓动,所有普通的百姓都有些好奇神医究竟会不会出现。
  这舆论的手法玩得还挺厉害。
  有病愈的人离开府衙回家,又学了那些大夫讨论药方时对神医的夸赞,本来出现降低势头的话题再次重回热门,闻峥依旧没有出现,既是想要把神医的人设打造更稳固些,也想看看起义军还能用出什么样的方法。
  府衙的书房里面有好几个人都着急了,屁.股都不能安稳地放在椅子上,满脸发愁道:“老大,都几天过去了咋还没动静啊,那位神医不会早就离开咱们这了吧,这几天兄弟们派出去说的嗓子都快哑了。”
  说着的时候手不停地挥动,一激动就要站起来,然后被老大投过来的眼神定住,乖乖地回到椅子上坐好。
  其余人没有这么激动,却也是差不多的想法,七嘴八舌地说着,直到他们老大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才挥手示意他们闭嘴:“再把这张告示贴出去,一天内没有动静,就不用再派人出去了。”
  “这回又写的啥啊?我先看看……”
  “给我们念念啊!”
  “告示有多的,一人领一张看,看不懂的说明最近没好好学识字,从明天开始功课加倍。”
  屋内顿时多出几声哀嚎,意识到自己不打自招后,一息的时间又立马闭上嘴,看不懂也要努力装作能看懂的样子,不等老大开口,就急忙找借口拿着告示离开了。
  最新的告示公布了起义军研究出来的新药,制作的方法没有公布,但是能够治疗的对应病症却是有。
  正巧,消息从府城传递出去后,府城周围的村子里还真有未得了痢疾的病人,被族人抬进了城里,从起义军那里求得了药物,那效果甚为处众,见效极快,让围观人群惊奇不已。
  闻峥在人群中看见了那瓶新鲜制出不久的大蒜素,在古代可以称得上神药的抗菌抗感染药物,在现代往往会被列为穿越古代必备的知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