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天上的星星会说话(近代现代)——三道

时间:2023-09-14 07:38:30  作者:三道
  台风过境后,中考放榜,余愿的分数没能考上普高。这两年,余愿的偏科一直没有调整过来,平时章书闻也抽不出时间监督辅导他的学习。这个结果在章书闻的预料之中,即使他把读书看得尤其重要,也只能说服自己接受这个事实。
  可供选择的职高倒是不少,最近的一所离家不到五公里,正是郑智毕业的院校。可校风不好,常有打架斗殴的事情发生,上个学期还有霸凌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章书闻没任何犹豫把这家学校划出候选名单。接下来就只剩下远一些的院校,这就意味着余愿只能选择住宿,对余愿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挑战。
  除此之外,读什么专业也是一个难题。
  章书闻自个儿都是个前途未知的半成人,却要先操心起余愿的未来,他左右拿不定主意,这使得他近乎是日夜难寐。
  而余愿也窥见了哥哥的纠结。
  在他刚上初中时,王如娟曾喜出望外地对他说:“我们愿愿以后要像哥哥一样考一个好高中,说不定也能上大学呢。”
  妈妈的脸上带着无限的期盼,那时候谁都无法料到一场暴雨将冲散这个家庭,余愿也悄悄地在心里埋下一颗蓬勃的种子,企图有朝一日生根发芽,变得跟哥哥一般高大。
  可是他辜负了妈妈的期待,也没能在缺水少土的环境里浇灌嫩枝绿叶。
  他迫切地想要做些什么,却又隔了层塑料膜似的不知从何做起,只能徒劳地焦灼。
  今天章书闻不在家,前来的章小月说的一番话让迷惘的余愿“恍然大悟”。
  他还是不乐意开口叫章小月姑姑,在这件事上他体现出了异于常人的执拗。章小月也不强迫他开口,将带来的食材都放进冰箱里,笑吟吟地说:“包子在蒸炉里蒸个十五分钟就能吃,还有煎饺,等书闻回来让他给你做。”
  谈到侄子,章小月回过身来。
  余愿见到她布满沟壑的眼睛,像是长尾金鱼的尾巴,纹路从眼尾几乎炸到太阳穴。
  “愿愿,再过半个月协华会提前开学,到时候哥哥就要上高三了。”
  “我知道,你的中考成绩不太理想,我希望你能劝劝哥哥,不要那么犟。如果你想继续读下去,你的学费和生活费都由姑姑出。”
  “高三对哥哥很重要,他不能花那么多时间在打工上了。”
  “你章叔叔在世时,最想看到的就是书闻能出人头地,可这两年我听他们班主任说,书闻的成绩下滑很多,再这么下去,他哪能考上好大学?”
  余愿只是静静听着,看不出情绪。
  章小月有点着急,手都比划了起来,“你也得替哥哥想一想,难道你不想哥哥上好大学吗?”
  “我替你打听过了,那家职高远是远了点,环境不错的,只要你跟书闻说一声你想去,书闻会答应的。”
  “解决了你上学的事情,他就能把心思都全放在高考上。愿愿,你有没有在听姑姑说话?”
  余愿眼瞳小幅度地转了转,许久才定格在女人着急的脸上,却始终没有开口。
  章小月啧道:“我说的你是不是不明白啊,也是,也是,我能指望你什么.....”
  劝解未果,章小月唉声叹气地离开。
  余愿仿佛从未有人来过,像往常一样走到桌边,打开已经填充了一半的绘本。他在笔筒里翻翻找找,没找到黑色的铅笔,退而求其次地将一颗参天大树全涂成灰色。
  他自始至终都清晰地确认一件事情:他哪儿也不去,他要和哥哥永远在一起。
  -
  外头下着雨,章书闻打开家门,余愿竟没有像之前的每一次相迎。他听见哗啦啦的水流声,一时之间分不清究竟是雨落到了屋里还是水龙头的声响。
  室内闷热异常,地面有着长长的水痕。他随手掩了门,几步的距离走到洗手间,见到了“始作俑者”蹲在水龙头旁,底下是一本又一本被泡烂的书册。
  余愿的衣衫被水喷洒得湿漉漉却全不在意,冲洗着堆叠的练习册,纸张在水流的冲刷下变得软烂,将出水口都堵了个严严实实。
  章书闻忙活了一天,一回到家就见到这么匪夷所思的画面,竟惊讶又费解,“你在干什么?”
  余愿抬起潮润的脸,朝章书闻笑了笑,很高兴的样子,“哥哥。”
  章书闻深吸一口气将水龙头关好,拉住余愿的手把人提溜起来。他太阳穴跳了两下,沉声道:“站好。”
  余愿的头发和衣服淅淅沥沥往下淌水,竟又要去拧开关。
  章书闻将人带到客厅才松开手。家里又热又潮湿,空气里仿佛都飘着一层厚重的水雾,章书闻望着满地的水和烂纸屑,有种不知从何下手收拾的烦躁。
  他揉了揉肿胀的眉心,无暇过问余愿这么做的原因,但也实在难以平心静气,“你......”
  余愿全然没有做错事的觉悟,只回望着他。
  章书闻刚下了工,本该是休息的时间,却被迫收拾余愿弄出来的残局。他冷着脸沉默地找出拖把将地面抹了三遍才勉强吸干水,期间余愿似乎感觉到他的愠怒,几次都想和他说话,却被他冷沉的脸色吓退,只局促地站在干燥的地方。
  章书闻还算平静地说:“把头发擦干,去换衣服。”
  余愿的笑容已经消失不见,抿着唇,瞅一瞅章书闻,没敢动。
  卫生间的出水口里堆积了不少纸屑,章书闻拿一次性筷子掏了半天才勉强掏干净,又把泡烂的课本都装进塑料袋里,打开家门放到过道。
  他忙前忙后时,余愿像条小尾巴似的跟在他身后晃来晃去,又在地上拖出一条条浅淡的水痕。章书闻这才有些压不住脾气,“别跟着我。”
  说着,他又继续清扫起洗手间。
  等他将狼藉收拾得差不多出来时,却发现一览无余的屋子里空无一人,而家门打开着。
  章书闻怔了一瞬,抓过钥匙就小跑着下楼去。
  外头的雨雾朦朦胧胧,趋光的水蚁不断地往路灯上撞,章书闻冒着雨在空荡荡的小巷子里喊了声,“愿愿?”
  无人回应。
  他心脏咚咚咚地跳起来,呼吸也变得急促,走出巷口,见到不远处垃圾桶旁的身影,才劫后余生般猛地松一口气。
  章书闻快步走过去,擒住余愿的肩膀将人转过来,“为什么乱跑?”
  余愿拎着的袋子掉落在地,是章书闻打扫出来的纸张。他眨了眨潮润的眼,嗫嚅,“都不要了.....”
  答非所问。
  “你说什么?”
  “哥哥。”余愿的眼瞳被灯光照得透亮,他又露出笑脸,这些话他都写在笔记本里,念了一遍又一遍,才一字一字含糊却又坚决地说出口,“没有课本了。我不要去那么远的学校,我不要寄宿。”
  雨雾冲走夏夜的高温。余愿仰着脑袋,眼底迸发出比日月还灼亮的光芒,他清脆的音色盖过雨声,“我不要离开你。”
  余愿很珍爱自己的课本,从不乱涂乱画,就连折角都很少。
  章书闻无从理解余愿用销毁素来珍惜的课本这么迂回且决绝的方式来告诉他不想再上学,可此时此刻,余愿的眼神却像一块烙铁落在了章书闻的心间,带着滚烫的热意,滋啦一声炸开了花火。
  大雨滂沱里,余愿目光烨烨地看着章书闻,他像完成了一件极为了不得的事情,笑容那么明媚。
  章书闻如鲠在喉,脑子里走马观花地想了许多。
  想余愿适合去哪一所学校,想余愿应该读哪一个专业,想余愿能不能适应寄宿的生活,想余愿在新环境里会不会被欺负......可现在,他所烦恼的,所担忧的全都消失不见了。
  他才发觉,那么多犹豫的背后只有一个最深层的原因:如余愿所希冀的相同,他也不想余愿离开他的身边。
  他又想到陈永乐在的那一天。
  他在睡梦里朦朦胧胧听见陈永乐逗余愿叫哥哥,这原本是无伤大雅的事情,他却不知道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开口打断二人的谈话——就好像,极端地认为余愿的哥哥只能有他一个。
  章书闻有时候也会产生迷茫,他所作的这一切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没有为什么。
  很多事情不一定非要执着地得到一个清晰的答案。也许从余愿叫他哥哥那一瞬间起,他们之间的羁绊就已深深刻下。
  章书闻重重地握住余愿的手,望着余愿清秀的轮廓。水珠顺着余愿的额角滑落,在下颌凝成了剔透的水晶。
  两年的时间,余愿真的长大了不少,脸颊的婴儿肥褪去,但眼底的清澈与纯粹分毫不减。
  章书闻想,十七八岁的他可以把余愿养得很好,那么往后,哪怕余愿不再上学,哪怕余愿没有自力更生的能力,他都有信心会把余愿养得更好。
  章书闻微微笑着,拨开余愿湿润的发,露出尚存几分稚气的饱满的脸。他如释重负,“好,哪儿都不去。”
  他的未来计划从未变过,但余愿绝不会缺席。
  雨越下越大了,像是要把整条街道都淹没。得到肯定回答的余愿雀跃地跑进雨里,踩过一个又一个的小水坑,章书闻也浑身湿透,但谁也不在乎。哪怕溅起的泥点子会弄脏衣物,哪怕会有人透过窗户像看怪物一样地看两个少年人在夜雨中漫步。
  有人同淋雨,有人共赏月,求之难得。
 
 
第48章 
  在当代大环境里,普通人一生的转折点并不多,高考无疑是其中之一。
  协华极其重视每一年的校重本率,毕业班的学生提前一个月开学,一周上六天课,有时候连周日也会有不少学生自发留校学习,大小测试更是不断,且每次都会公布排名。
  上半个学期,章书闻还能挤出时间兼职。十一月份,月考的成绩下来,他依旧在年级前三十左右徘徊,这距离他的理想院校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找他谈心的次数越来越多,无非是希望他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书闻,你是个好苗子,老师很看好你,就剩下不到半年的时间,争取往上冲,不要让自己终身抱憾。”
  拿到排名的那天晚上,章书闻辗转反侧,半夜起来将手中的积蓄算了又算,最为拮据的花法,勉强能支撑到他高考完。
  从小到大得到许多夸奖章书闻一直都有清醒的认知,他只是普通人一个,没有超高的天赋,即使在学习上他相对来说更懂得触类旁通,也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保持名列前茅的成绩。
  冗长的古诗文言文、千百个英语单词,他也得背了再背才能确保烂熟于心。难解的数学公式、变化莫测的化学方程,他需要做上百十道题才摸到规律。一旦他松懈了、疏怠了,毫无疑问会退步,会落于人后。
  十二月,章书闻辞去所有的兼职,专心备战高考。
  余愿不再上学之后,对时间没有了概念:每一天等待哥哥回家的分秒是那么漫长,相处的瞬间却是那么短暂。他喜欢趴在窗口,看日出前哥哥背着书包走过小巷一角,再回头轻轻地朝他摆摆手让他回屋,也喜欢在哥哥将要放学时站在门口竖着耳朵,一听见动静就开门扑到哥哥的怀里以示欣喜。
  章书闻像一只出去打猎的猫科动物,时不时会给余愿带点儿什么。
  一颗水果硬糖、一块巧克力、一支新的彩铅.....当作余愿乖乖在家的奖励。而这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就足以抵挡等候的枯燥,换来余愿毫无保留的笑脸。
  章小月得知余愿终日在家无所事事,提议可以让余愿到附近的工厂给人打包快递,一小时15块钱,不多,但也能打发时间。
  章书闻没同意。
  余愿却偷偷把他们的谈话记住了,等章书闻一不在家,就找到章小月。
  他支支吾吾说了半天,才把话说明白,“要赚钱。”
  章书闻不再打工后,把有限的积蓄一块钱掰成两块花,愈发贫瘠窘困的生活让余愿从自建的乌托邦里出走,学会磕磕绊绊地探寻生存的方式。
  章小月担心侄子会因此生她的气,起先是不肯答应的,余愿却拽住她的衣角,破天荒地喊了她一声姑姑。
  那句“永远都不要原谅欺负过自己的人”原来有特定的情境。正如同章书闻为了余愿的安全可以打破自己的原则,搬回熟悉的街道,余愿也会在日渐的长成里朦胧地明白,有求于人四个字的重量。
  章小月给余愿找的打包工作就卡在章书闻上学的时间段里,两人约定谁都不准把这件事告诉章书闻。
  起初上工,老板见余愿年纪小长得又乖,对他还算包容。可两三天后,发觉余愿手脚慢,且有时候打包会弄混商品,就投诉到章小月那儿去了。
  章小月好说歹说才让老板留下余愿,只是薪资锐减到了10块钱一小时。
  余愿“关闭耳朵”的特异功能不知道什么起就无效了,他不敢错过老板的任何一句话,怕一个不留神又做错事,哪怕是被指着鼻子骂“点解你咁死蠢”时他也只能默默接受。
  他只能更努力地、更努力地加快打包的速度。被快递盒子割破手指时,他看着细小的伤口,不禁想到这两年多哥哥变得粗糙的掌心,每一条加深的纹路、每一个结成的茧子都象征着无限的委屈。可是哥哥却从来都不告诉他,原来“捕猎”这么辛苦。
  半个月后,余愿拿到了人生的第一笔工资,912块钱。
  他先是分文未取地把钱都放进了章书闻用来收纳现金的铁盒子里,想了想,又抽出十块钱,跑到楼下的超市买了两瓶草莓味的牛奶。
  他自己不喝,一瓶冻在了冰箱里,一瓶趁着章书闻睡前洗澡时塞进了书包。
  于是第二天搭公交车的章书闻刚想从书包里抽出单词卡背诵时,就摸到了藏在底下的牛奶盒。
  他略有一瞬的错愕。自从他不再兼职之后,为了能最大限度地省下开销,不得已断了余愿每日的牛奶,可是现在,一个多月没出现的牛奶盒却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在他眼前。
  这一天的章书闻悄然地比往常提前近两小时回家。
  屋子里空荡荡的,本该在门口等待他的余愿不知所踪。
  搬来这里时,章书闻跟街坊邻居都打过交道,附近的长辈都认识他。他套了超市阿姨的话,阿姨满脸慈爱,“愿愿厉害着呢!你姑姑给他介绍了个工作,喏,就在11街,给人打包快递,昨天还到我这儿买了两罐牛奶呢。”
  天阴沉沉的,章书闻顺着细碎的夕阳往11街走。
  他的视线越过斑驳的铁门,成堆的快递盒中间,缩着一个纤瘦的身影。余愿猫着腰坐在矮窄的板凳上,动作不大灵巧地折叠着盒子,继而将商品放进去,用黄色的胶带封好,贴上打印好的发货地址。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