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木匠逆袭尚书郎(古代架空)——清秋烟雨

时间:2023-09-14 08:01:17  作者:清秋烟雨
  关上木盒, 时昭想,以后有机会再转交给陆宝根吧!告诉他, 他的哥哥一直都记挂着他们!
  令人感伤的消息远不止如此, 这次大战, 虽然大月大捷,但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原青州守将李颉身负重伤,是被部众抬回来的。
  回城那天,他的夫郎文心哭得死去活来。
  艾叶默默地站在书房门口,许久才轻声道:“夫君,我们是不是该去将军府探视一下?”
  “哦,”时昭恍然初醒,“是该去探视。小叶儿,派人去陈兄的医馆买些上好的山参和药材,为夫修整一下便去。”
  陈茂和杨正在青州也开了医馆,名字还叫陈杨医馆。
  在艾叶应声之后,时昭又缓缓地道:“你也与我同去,陪陪文心。”
  “好。”
  时昭带着艾叶去了将军府,因为主人伤重的缘故,将军府的气氛很沉重。时昭了解了下,给李颉诊治的是青州府最好的医官,还有文征从西南带来的大夫。
  都是青州府最好的资源了,李颉应当没事。
  时昭在将军府见到了文征,问了李颉的情况。还好,虽然伤势严重,但性命保住了。
  “既是如此,请将军宽心。”时昭道。
  文征点点头,尔后道:“我还真没想到,会在战场上看到你的杀敌的样子。”
  “时公子总能颠覆我对你的原有印象。”文征笑道。
  大漠追逐战,自己并未参加,自己唯一上过战场的时间,便是前年那场守城战。想不到文征当夜驰援而来,还能记得自己在战场上的样子。
  并且,文征没有客套地用官场的称谓,称自己时大人,还是一如当年在水城那样,唤自己时公子。
  时昭有些动容,恍若回到了数年前,那段难以书写却青春年少的岁月。
  “文公子,保重!”从李府告辞时,时昭如此说道。
  “时公子保重!”文征也道。
  草长莺飞,又是一年清明。这年是父亲离开自己和母亲的第十个年头,按理时家是要隆重祭拜的。
  经过这些年岁月的洗礼,时昭稳重了许多。这次祭拜,也没有太过隆重,只是带着一家老小和家中仆从,前去郊外祭奠父亲。
  祭奠仪式完毕之后,一家人的去处发生了分歧。
  儿子想在郊外踏青,但母亲年纪渐长大,身体也不如昔日,不适合在尚有寒意的春日与他们逗留在这露湿的郊外久留。
  母亲善解人意道:“你陪着念儿他们在郊外走走,小孩子对这世间好奇,难得出城,让他们在这里跑跑。我让兰雨陪我回去就成,你门不用担心。”
  时家重新发达之后,母亲的身边也没有招大丫鬟,一直都是小荷的娘父兰雨在身旁悉心伺候。
  两人都是中途丧夫,也算是同命相怜,遇事更知心意。时昭也放心地让兰雨陪在母亲身旁。
  “谢谢娘。”时昭感动于母亲的通情达理。
  母亲离开的时候,时昭关照了母亲的同时也叮嘱兰雨:“婶婶,你也要照顾好自己。重活、累活让那些年轻的丫头小子们去干,可别什么事情都大包大揽。”
  “哎。”兰雨感动地应道。
  他带着儿子小荷来时家之后,日子过得舒心,也不愁吃穿,不担心孩子被人欺负,模样还比当初来时显年轻了几分。只是近年来随着年岁的增长,才又如常人般地慢慢老去。
  母亲作了安排,于是祭礼之后,时昭打发了仆从陪着母亲先还家,自己和艾叶还有孩子们和穆枫一家留在了原地。
  时昭目送母亲离开的轿撵渐渐远去,回首一看,念儿正与穆枫的两个孩子在墓前的草坪上奔跑玩耍。
  此情此景,再加上清明这个时节,让人的心绪莫明有些复杂。
  回想自父亲出事后这些年的聚散离合,时昭在觉得往事不堪回首的同时,又有些怀念在水城的那些岁月。每每想来,便不胜唏嘘。
  又在父亲的墓前站了一会,时昭与父亲道别,转身离开时,看了一眼旁边玩耍的三个孩子,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大概这就是生命延续的意义。
  “爹爹,为什么念哥哥和成哥哥眉间都没有红痣,只有我有啊。”穆枫的小儿子跑过来委屈地问。
  “因为我们羽儿是小双儿啊。”穆枫抱起小儿子道。
  “为什么小双儿就不能当将军啊。”穆羽噘着嘴,“每次玩游戏,哥哥们都说我有红痣,只能在家守城。”
  “哈哈。”穆枫笑道,“我们羽儿也有自己能干的事哦。”
  时昭望着穆枫父子,听着他们的对话,脸上泛起一点敬意。在血脉传承这一点上,时昭是很佩服穆枫的。
  小荷头胎生的是双生子,一个儿子,一个双儿。小荷的爹只有他一个孩子,穆枫也曾知晓自己夫郎一家因夫郎小荷是双儿在当地的遭遇,所以生下的头胎孩子,穆枫让儿子跟了小荷姓陆,双儿跟的自己姓穆。
  兰雨当时在听到穆枫的这个决定时,惊得合不拢嘴,直到穆枫再三确认后才敢相信。
  “可是……都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兰雨有些手足无措。
  “不是还有羽儿吗,他也是我的孩子。”穆枫道,“而且我和小荷以后还可以再生,下一个儿子随我姓便是。”
  穆枫轻松地说道:“早之前我就跟小荷说好了,第一个孩子跟他姓。没想到头胎就有两个孩子,我已经赚了。我也没有父母高堂,没人反对,我做主就行,娘父就不要多想了。”
  望着儿婿真诚的模样,兰雨喜极而涕。当日就远远地给埋身故乡的亡夫烧了纸钱,告知这一喜讯。
  他没想到,夫君早逝,只留下一个双儿,如今竟然还能有后。
  “那我也很能干是吗?”穆羽清脆的声音再度响起,拉回了时昭的思绪。
  “当然,羽儿的娘父也是双儿,也很能干哦。”穆枫道,“那你现在要不要去跟哥哥他们玩?”
  “要。”穆羽答道,说着就要下地。
  穆枫把他放在地上,小家伙一下子就跑开了。
  时昭看着三个重新玩在一起的孩子,抬脚往前缓步走去。穆枫跟上时昭,艾叶抱着才刚满岁的女儿和小荷跟在男人们的身后看着孩子们。
  时昭这才开口问:“方才出门的时候,是哪边来了消息?”
  穆枫紧走两步上前,在时昭耳旁轻声道:“是京城那边的消息。”
  “哦。”时昭微微惊讶。
  穆枫环视一圈,小声道:“咱们京城的渠道传来消息,说皇上诛了自己外祖父宋太尉一家满门,将自己的母亲,当朝皇太后软禁于宫内的佛堂。”
  国舅宋太尉一家为了把持朝政,说动女儿宋贵妃于二十多年前买通文贤妃宫中宫女和接生稳婆,故意隐瞒更改齐王皇甫沁的性别,利用老皇帝对文贤妃的宠爱,让他帮自己的外甥集火。
  宋贵妃以为父兄只是单纯帮她的儿子争夺皇位,想不到的是他的父兄觊觎的也是那个九五之尊的皇位,并非真心想帮她的儿子。
  她更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儿子更不是善茬。不但将计就计利用了外公舅舅们的势力争得皇位,得势之后迅速稳固自己的势力,还反过来灭了自己娘家满门。
  宋贵妃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在大月的皇宫中呼风唤雨半生,以为天下在握,到头来竟然娘家满门抄斩,九五之尊的儿子与她相顾无言。
  疯狂之后也改变不了现状,执掌后宫也不再可能,宋太后心灰意冷,向儿子自请搬入宫中佛堂,吃斋念佛,不再过问世事。
  权力真是令人唏嘘之物,时昭长叹一声。
  “文将军去了何处?”时昭随后问道。文征以西南二十万将士的身家性命还有李颉不惜身先士卒的勇气换得了皇帝与西南百姓的和平,不知皇帝会如何安排。
  想到这些,时昭觉得,皇帝和文征都是狠人!
  “皇上给文尚书一家平反了,封文大将军做了齐王,封地在他以前的势力,西南云武乾灵一带。齐王文征成为咱们大月唯一一个异姓王。”穆枫继续道。
  “齐王?”时昭嘴里咂摸了下这个封号,这不是以前皇甫沁的封号吗?也不知这皇帝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竟然将以前皇甫沁的封号给了文征。
  他明知道文征与皇甫沁的关系。
  不过,抛开封号不说,文征封王也在大家的猜测之中,不然别的爵位配不上他的功勋。只是,唯一的异姓王,这个名头真的不要太招摇。
  这皇权之争,怕是很难划上句号。
  “那以前的齐王呢?”时昭问。
  “以前的齐王本是双儿,自然不能封王;如今皇上已按惯例改封原来的齐王皇甫沁为皇主。赐号嘉善皇主,品级同琉璃公主。”穆枫一一道来。
  他跟在时昭身旁多年,如今已对朝堂之事了如指掌,各种官阶品秩,信口到来。
  “那齐王和嘉善皇主的婚事可有听说?”时昭问。
  穆枫回道:“这个目前还不曾听说。”
  时昭点了点头,以皇帝多疑警惕的个性,怕是不能那么爽快地让齐王和嘉善皇主双宿双飞。毕竟文征在西南的势力太过强大,如果在京城没有了掣肘的话,皇上难免不放心文征坐拥西南。
  生在帝王家,权势大了,人情味就少了。
  回头再看自家和穆枫家在地上奔跑的三个孩子,感觉这样平淡一点,也未尝不好。
  时昭心下一动,蹲下身,对着奔跑的孩子唤道:“念儿,过来爹爹抱。”
  五岁的孩童欢呼着奔向父亲。
  一旁穆枫的儿子陆成见了,也欢呼着奔向父亲要抱抱。穆羽跑不过哥哥们,跑了两步,小双儿噘着嘴有想哭的架势。小荷见了,赶忙上前安慰道:“羽儿过来,娘父抱你,莫哭。”
  穆枫听了,赶紧道:“媳妇,你别动,让我来。”
  说罢对儿子道:“成儿先等等,爹爹先把弟弟抱来好不好?娘父肚子里还有小弟弟、小妹妹,不能抱羽儿。”
  成儿懂事地点头:“那爹爹先去抱弟弟。”
  “我们成儿真懂事。”穆枫捏了捏大儿子的小鼻子,走过去抱起小儿子。
  时念趴在父亲的肩头,看着这一幕,吃吃地笑了。然后道:“我们都是爹爹抱哥哥走在前面,娘父抱弟弟妹妹走在后面。”
  时昭一想,还真是。几个大人听着时念的童言童语,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第135章 结局 擢升时昭为工部尚书
  两家人走在青州的田野上, 时昭看着青州的百姓用自己制作出来的农具耕种着农田,露出欣慰的笑容。
  偶尔遇到在地里干活,离他们走的小路近的农民, 时昭还会上前问问使用心得。如果农民有什么意见,时昭都虚心聆听,下次再更改测试。
  这些都是一手的反馈材料,比再高明的梓人技艺都有用。
  做农具,要的就是提高百姓的耕种效率,而想要提高效率,重要的一点就是百姓用着顺手。
  时光荏苒, 转眼又到秋日, 这年青州一带的农事丰产, 达到了历史之最。青州百姓自发组织了各种庆祝丰收的仪式, 青州府衙敏锐的发现民间舆情, 官方也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庆丰收活动。
  这一年的青州, 从民间到官府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百姓争相传唱,是器械局百工总长时大人兴修水利,发明的新式农具给了大家丰收的希望。
  不知是青州丰收的消息传到了京城, 还是皇帝一直注意着这个边陲重镇,这年初冬,青州开始降第一场大雪的时候, 京城来了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青州府器械局百工总长时昭于来年春携家眷回京述职, 动身前交付公事。钦此。”
  “时昭接旨,谢皇上隆恩。”时昭接过圣旨, 起身问道, “公公, 借问一下,为何皇上让时某进京述职,要携带家眷,交付公事呢?”
  “咱家在此先恭喜时大人了。”传旨的太监微微一笑,“皇上的旨意很明白,时大人照做便是。”
  时昭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躬身道:“多谢公公。”
  “告辞。”传旨太监一甩佛尘离去。
  传旨的太监走后,艾叶上前轻声问道:“夫君,可有何不妥?”
  傅疏影也站在一旁颇有些不解地问:“我儿,皇上为何下了这样一道圣旨?你进京述职,皇上为何要你带上家眷?”
  时昭仔细想过,自己在青州府器械局任上这几年,不敢贪功,但于国于民,都是有所建树的。再听今日传旨太监的话,想来是要升迁调任了。
  他如今已是一州府百工总长,在地方已经升无可再升,怕是会调任京城了。时昭想,可能他在青州府的任上,也就这最后几月了。
  “并无不妥。”时昭回应着家人的关切,“只是今年这个春节,恐怕是我们一家在青州府的最后一个春节了。”
  “啊?”傅疏影着急道,“这是为何?”
  丈夫冤死在此,但他与丈夫也是在这里喜结连理,有了他们之间唯一的血脉。青州于她,有着比丈夫老家水城还要深厚的情感。
  况且丈夫的尸身还葬在此处!
  傅疏影并不想离开青州。
  “皇上大概是想在孩儿回京述职之后,另调派他处。”时昭道。
  他没有说可能留京一事。朝堂为官,既要懂得揣摩皇帝的心思,但又不能把这种做法说明,让人知道你在揣摩圣意,而且还事事揣摩对了。
  一旦事事对了,那就是最大的不对,好事就可能变成祸事。
  “母亲莫要着急,现下还剩几个月呢。再说,就算调任,也不是不能再回来。”
  时昭安抚母亲后吩咐穆枫:“穆枫,从现在开始,时家在青州府的产业要有所调整。能带走的尽量带走,必须依托青州府的产业,要寻可靠之人负责管理。”
  “是,大人。”穆枫应道。
  “家里,”时昭思索着问,“家里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回大人,我已经传话给大哥去宝根家慰问,大哥也回了话,说去探望过了。”穆枫回道。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