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无论是朝堂势力,还是战场,对魏信而言,苏泰死了才是对他最有利的。
魏信端起那杯酒,醇美佳酿入喉,道:“当时就很后悔。我当时带着重伤的你,翻越雪山回来的路途中,有无数次想要不要直接杀了你。你若死了,我就是百官之首,是世家之首,而不是处处输你一头。或许那个时候,你就该死了,你若当时死了,你是一代名臣,可列入凌烟阁名臣录中,流芳千古彪炳史册。也许就不会有后面这些事,你也不会成为现今的乱臣贼子,也就不会输得这般惨!”
苏泰镇定望着魏信,斩钉截铁道:“我没有输。”
魏信打量着苏泰凄惨落魄的面容,遍体鳞伤的身体,唇畔不自觉露出讥讽笑意,道:“身为世家子弟,却想动摇世家根基,最后落得这般凄惨的下场,你怎么没输?”
苏泰字字珠玑:“为国为民这件事,不存在输赢,只要万民还在,只要历史往前滚动,后面百代,总有人证明我是对的。天下哪有长盛的家族,哪有不衰的王朝?只有永恒的百姓与河山!所以,就算我死了,骨血腐烂了,那又如何?人生自古谁无死呢?”
魏信不由得气闷,骂道:“冥顽不灵,愚蠢至极。”
苏泰嘲笑道:“你说我愚蠢,那只有我懂你的抱负寂寞,只有我能看破你的谋算布局,那你是什么?也同样愚蠢、冥顽不灵吗?”
魏信一噎,想到同窗时两人斗嘴的场景,好似梦回当初。
尽管当时他是带着满腹算计接近苏泰的。
此刻他不得不承认道:“你是愚蠢的圣人,而我是聪明的俗人,你我终究无法走到一条道上。在这个俗世上,我赢了你,至于后面百代,你我都看不到了。”
普天之下,最理解他的人,最赏识他的人,给过他最大帮助的人,是苏泰这个对手。
说来也挺可悲的,他的枕边人,父母、兄弟、儿孙,竟没一个理解他的。
苏泰端起了第三杯酒。
第三杯,著名烈酒烧干子,装在金樽杯里。
烈酒烧干子,酒量浅的人,一杯就醉。
金樽杯,象征着贵族的体面。
苏泰不由得莞尔一笑,他这位宿敌竟然还记着他一杯就倒的烂酒量。
要不说世家讲究呢?
到了最后的时间,他这位知己宿敌还不想他走得太痛苦,还为他带来他贵族该有的体面。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到了该离开这个世界的时间了。
他端起酒杯,正要饮下。
魏信突然出声打断苏泰:“你有何遗言吗?我就随便听听。”
苏泰望着对面这人,笑道:“我的遗言太多了,你反正也不可能帮我实现,听不听有什么要紧的。”
魏信了然点点头,道:“你想好埋骨之地了吗?虽然不能风光大葬,一方草席还是有的。”
苏泰想了想,望向通风口,声音轻飘飘道:“那就把我的尸体扔在燕山山脉上吧,那里地势高,又离京都近,我就想看看大琅这万里河山看看这百姓万民……”
说着,他喝下第三杯酒。
列酒入喉,极其烧喉咙。
在毒没有发散出来的时候,他就醉了。
醉倒在摇摇欲坠的方桌上。
魏信望着面前不知是醉了还是死了的半生知己半生宿敌,慢条斯理的拿起第三杯酒。
喝完,扔下杯子。
这列酒着实烧得慌。
半晌,他道:“找个仰慕苏泰的老童生,让他带着苏泰的遗体,去燕山的最高处吧。”
属下应声道:“是。”
他不可能真正帮苏泰收尸。
如今叛乱刚平,他要借此立威,让那些与他作对的人不敢再有此念头,让那些反对他的人彻底没了声响。正如苏泰所说,他要震碎所有人的胆,吓裂那些反叛的心。
他要让全天下的人看到与他作对的下场。
他缓慢起身,走出牢狱,通过铁牢牢门,看着与世长辞的人,心中不免浮现几丝寂寥。
半晌,他才道:“就不用告诉外面,苏泰的尸体去了何处了。”
为防有些投机取巧之辈为了取悦世家,捣毁苏泰的尸体做投名状。
这是他给这位半生朋友半生仇敌最后的敬意。
属下:“是。”
魏信大步踏出牢狱,再也没有回头看这位与他纠缠大半生的人。
三杯酒三段人生。
他们一起读过盛世的篇章,猎过燕山的鹰鹫,踩过塞北的黄沙,喝过纯水河畔的风霜……
最后,他为他送行,为他选了埋骨之地,也为他找了守墓人。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魏信看着眼前故人的外孙,眸子幽深,道:“你回来七年了,没去过燕山吧?”
祁丹椹茫然看着魏信,不知他是何意,回答道:“没有。”
魏信没有下一句话。
嘉和帝也没听明白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见魏信苍老眼眸里满是疲惫,他老了,上了年纪,精力不济,才审问这么一会儿,他就变得神态不佳,坐在靠椅里,昏昏沉沉的。
看上去,倒像是自己这个皇帝欺负七旬老人。
嘉和帝没有追问魏信,而是看向祁丹椹道:“朕知道你的冤屈,但你所犯欺君大罪是事实,朕也不能不罚。”
祁丹椹知道,他的筹谋成了。
现在嘉和帝需要对付世家的人才与工具,他就是那把利器。
嘉和帝愿意松口,就代表着他有活命之机。
他知道嘉和帝绝不会轻饶他,至于惩罚他什么,他不知道。
他连忙叩拜道:“罪臣愿意领罚,绝无怨言。”
嘉和帝站起身,朝着监狱外走去。
魏信颤颤巍巍的跟上。
走出监狱,嘉和帝望向身侧的魏信,试探道:“太尉,你刚刚也听到了此子的冤屈与不平,你认为,要怎么处罚呢?”
魏信神态极其疲倦,中气不足道,“老臣很久不办案,着实不知这等情况要如何处理?”
言下之意,嘉和帝早就脱离他的掌控,收回了许多权力。
他想要重判,但嘉和帝不一定这么想。
既然存在分歧,他就不必多言。
嘉和帝沉声道:“这点事,太尉还是能做主的……”
言下之意,太尉做朕的主又不是一次两次。
这次若是太尉想,不照样能按照太尉的意思来吗?
魏信将球推回去,恭敬道:“天下事只有圣上才能做主。”
嘉和帝突然笑出声,道:“哈哈哈,做主?这天下的主不好做啊,有人想要杀,有人想要救,你看看朕的两个儿子,一个在含心殿外说喜欢他,一个发疯似的到处找人麻烦,朕没有教好儿子,你没有教好外孙,苏泰倒是留下个祸害,让我们左右为难……我们君臣三人,哈哈哈,果真是不死不休啊……”
魏信直言不讳:“那就看圣上更在意什么了?”
嘉和帝半晌没吭声。
这个老东西,威胁他都威胁的这般难以理解。
要不是他是苏泰的学生,他现在都听不出这老东西的言外之意。
魏信这话无异于明明白白告诉他,现在祁丹椹与世家都是他想要拔掉的刺。
这两根刺,他只看到了自己最想扒掉的那根,却忽略了自己有能力扒掉的那根。
一旦他动了世家的根基,也就是动了江山社稷的根本。
王朝必定会发生动乱,那么他这个皇帝的皇位可能就坐不稳了。
这个老东西在提醒他,他若最在意皇位,就别轻举妄动。
嘉和帝眼眸锐利望着他惧怕半生的老丈人,沉声道:“太尉还是这么爱说谜语,当年你的谜语只有苏泰能听懂,想必这么多年,太尉很寂寞。”
魏信不置可否:“确实寂寞。”
第76章
南书房。
嘉和帝凝视着面前这杆从不曾挪动半分,也不曾偏移半分的秤已经三刻钟了。
李想贴心的为嘉和帝换上一杯温热的茶,关切道:“圣上不是去审问过祁少卿了吗?怎么还为这件事愁眉不展?”
嘉和帝疲倦地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在李从心身上道:“你审问祁丹椹这么长时间,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出监狱时,魏信那句威胁让他心有余悸。
虽然祁丹椹是把利器,但这把利器究竟值不值得他冒着彻底得罪魏家的风险保下他。
虽然这么多年,他羽翼逐渐丰满,能与世家相抗衡。
他也明白,自己迟早与世家有一场正面的交锋,他迟早会与魏家撕破脸皮。
但他对魏信的惧怕是印在骨子里的。
他初登皇位日日夜夜怕魏信要了他的命,所以他才命人闷死他与魏淑妃的长子。
李从心恭敬道:“此子心性不凡,善于谋略,工于心计,是个绝世奇才。”
嘉和帝蹙眉望向李从心:“你从未给人这么高的赞誉?就连朕最聪明的两个儿子宣瑜与宣瑛,你都不曾有过任何赞誉。”
李从心连忙跪下,惶恐却不卑不亢道:“奴才不敢欺瞒圣上,此子确实不凡,若是假以时日,必然是栋梁之才。至于肃王与锦王,奴才卑贱之身,怎敢妄自评断?”
嘉和帝喃喃道:“是啊,谁九岁不是个只会之乎者也的小童,满脑子都想着出去玩泥巴。他却孤身一人杀了满山穷凶极恶的山匪。就凭这点,他就不是个凡夫俗子,只是可惜,他对朕满腔恨意,终究不是朕的栋梁之才。”
他望向面前的天平秤,道:“这个人,若是留下,可以当做利器对付世家,但他将来肯定会将手中之剑刺向朕的心脏……”
李从心谏言道:“圣上,一个人好控制,整个世家不好控制。”
嘉和帝左右为难,道:“可这个人还真不一定比世家好控制,你看看安昌侯府与韩国公府的下场,你再看看朕的两个儿子,老七敢跪在含心殿外说喜欢他,就连老六那个连亲爹亲娘都可以舍弃的薄情寡义之人,却跑来为他说话求情。这两人代表着未来朝堂最大的两股势力,你说,这样的人,真的好控制吗?”
李想试探性问道:“那圣上要治他欺君大罪,处以极刑,以绝后患?”
嘉和帝连连摇头:“不,不,他活着的价值比死去的价值高。出牢狱时,魏信打谜语般威胁朕,若是他瞧不上眼的人,他会来威胁朕?所以,就算祁丹椹不好控制,那也是世家先倒霉。”
李从心狐疑:“圣上的意思是,要放了祁丹椹?”
嘉和帝点头:“对,放了他,但不能全放了。”
李从心似乎猜到什么,望向嘉和帝。
嘉和帝神色凝重道:“传朕口谕,祁丹椹犯下欺君大罪,念其有苦衷,七年来为朝廷立下过不少功劳,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传五十脊杖,以儆效尤。李想,这件事,你亲自来执行。”
李想连忙领命道:“是。”
李从心恭敬跪着,面上丝毫情绪也无。
在嘉和帝身边这么多年,他深谙嘉和帝的手段。
此刻嘉和帝传的是五十脊杖,而不是五十臀杖。
五十臀杖打完,若是好好的养,用上好的药材与补品,人会很快恢复如初,身上连个疤也不会留。
而脊杖,打得是人的脊椎,伤的是脊椎下的五脏六腑。
一般人打三十脊杖,就会打断肋骨,脾脏破裂
若是五十脊杖,那必定会对脏腑留下不可逆的伤害。
像祁丹椹那样自幼便命途多舛,多年来身体亏损严重体弱多病的人。
五十脊杖下去,就算捡回一条命,那么身体也会受到极大重创,怕是也没有几年好活了。
嘉和帝想放过祁丹椹去对付世家,但他又不想祁丹椹活得太久,对他造成威胁。
所以他才传五十脊杖。
嘉和帝想让祁丹椹与魏信比命长。
若是祁丹椹成为他的利器,呕心沥血扳倒魏家,那么以他身体的亏空,再加上这顿脊杖,他怕是也活不久,嘉和帝轻而易举的除掉两枚心头刺。
若是祁丹椹没有活着扳倒魏家,那么以祁丹椹的才能,必定重创魏家。
此时他再出手对付世家,坐收渔利。
所以,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嘉和帝让最信任的李想去执行,而不是对祁丹椹多有赏识的李从心执行。
“启奏圣上,工部侍郎有急事禀告圣上——”
有个小太监进入南书房跪地恭敬道。
嘉和帝揉揉眉:“让他进来。”
工部侍郎急匆匆进入南书房。
他连行礼都来不及,入门便跪下道:“启奏圣上,黄州苍山县发来急报,这几天苍西河流域降雨频发,苍西河苍山大坝口决堤了,一夜之间,淹死了三万人,毁了数千亩良田与桑林。”
嘉和帝顿时色变,惊得都坐不住,站起身道:“你说什么?”
工部侍郎惶恐不安,帝王的威压让他喘不过气来。
但这种事情他不敢隐瞒也不敢虚报,只能硬着头皮道:“圣上,苍山大坝口是苍西河中上流最大的坝口,如果不尽快修建,等九十月份秋汛到来,整个苍西河中下流都会被殃及,届时淹死的人更多,毁坏的良田桑林城镇将不计其数。洪涝灾害之后便是瘟疫,再之后便是干旱与饥荒,届时必然引发民祸,请圣上早点拿主意……”
95/130 首页 上一页 93 94 95 96 97 9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