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三年,京中确有许多转卖的成铺。
就他所知的,和宁坊中就有六七个酒肆茶楼在挂牌,丽正坊、青雀牌那边也有不少面食铺、成衣铺、书铺在出租。
有了罗池山下的田庄后,顾云秋就改变了最初的想法:
铺子只需向阳临街就好,倒不拘着是不是两层能住。
他日,真假世子案告破,他也需暂避风头,不太方便直接住到京中。
细水长流,徐徐图之。
反正他现在手中还握着八千多两银子。
这般一想,能考虑的铺子也就增多。
顾云秋带点心逛了三五条街、六七个巷坊,由官牙带着,看了不少临街的铺子、宅院。
原本都在丰乐桥边看准了一个带后院的二层小楼——
最后却在官牙处,出了岔子。
他买这些铺子,是做往后生计,自然不能用宁王世子的身份。所以出王府后,他就一直戴斗笠,还在脸上包了块帕子。
结果到昌盛巷的官牙内,未等点心代为开口,那牙人就笑盈盈奉了笔墨印泥上前,殷勤唤了声:“世子殿下——”
顾云秋:???
许是他的眼神太过惊讶,官牙也压低声音解释道:“世子放心,小处不是双凤楼,一定守口如瓶、绝不走漏您半点风声。”
说罢,他还冲顾云秋挤眉弄眼:“小的都懂!”
……闹了半天,顾云秋才明白:
原来他被宁王罚跪祠堂的事,已传遍京中。
尤其是他被罚后生病,一连五日陪着李从舟没出府。
于是京中百姓以讹传讹,明明他只是被罚不许吃饭,却有流言说他被打了板子、挨了鞭子,更有说书先生杜撰,说他是被吊起来抽了一宿。
官牙只是小吏,当然不懂朝堂事。
只当顾云秋乔装改扮,是为着低调行事,莫再闹出双凤楼那样的无妄之灾来。
顾云秋:“……所以你到底是怎么认出我的?”
“世子清尘脱俗、龙章凤姿,小的自然是一眼就认出来了。”
官牙小吏油腔滑调地说完,自己还巴巴美呢,结果一回头,就发现宁王世子和小厮都直丢下他走了:
“诶诶诶?世子——?”
……
往后几天,无论顾云秋是换穿杂役的衣裳,还是装驼背、扮瘸腿,戴白头发、往脸上贴胡子,官牙的几个小吏都一眼能将他认出。
不仅认出,还反复强调、再三保证:绝不会讲出去他的身份。
但只要被认出来,顾云秋就不能往地契上签“顾云秋”以外的名字。
这一番的乔装,自然也就没了用处。
在顾云秋在第七次从官牙中走出来、铩羽而归时,他忽然瞥眼看见了昌盛巷中间那家布庄——
“点心。”
“公子?”
顾云秋眼神明亮,笑靥明媚:“去,给我弄套薄纱绢花的襦裙。”
第027章
布庄的成衣很多, 单襦裙一样就有交领、对襟、直领几类,又以裙腰高低分出齐胸、齐腰、高腰三种,有的外搭披帛、有的加罩半袖。
点心给顾云秋办过不少差事, 但这种挑小裙子的,还是头一遭。
知晓他的来意后, 布庒老板娘就热情地介绍起来,说到高兴处,还直往自己身上比划,又是显胸收腰、又是这样腿长的。
听得点心脸越来越红, 挑来挑去也挑花了眼, 实在辨不出区别。
他一咬牙, 干脆定了店里最贵一套青黛对襟高腰的。
毕竟拿不定主意、不知什么好时, 就选贵的。
赚得好大一笔银子, 老板娘笑得牙不见眼, 还送了许多绢花和绸带。
回到王府, 顾云秋关门试了试这套蓝黑色的小裙子。
点心知道他的身量尺寸,裙长、腰身什么的都合适, 但到头上发髻,却叫顾云秋和点心都有点束手无策。
王府有梳头嬷嬷不假, 日常顾云秋的头发也是由点心打理,但男女到底不同,什么月鬓、飞仙、双环髻, 百合、凌虚、分鬟燕尾……
有些名字点心听都没听过, 更遑论将那一缕缕青丝扎起来。
他握着顾云秋一绺乌发反复比划,摆弄得掌心都发热流汗, 也没能弄出个像样的发式。
顾云秋坐着,也从铜镜中窥见了小点心的无措。
让点心现去跟嬷嬷学必定不妥, 梳头嬷嬷即便不问,稍加揣摩就会知道此事和他有关,而王妃也必定会被因此惊动。
只要王妃知情,他这事就算又办不成了。
从外面请人入府,或者到香粉铺找妆娘,也会有叫人认出来的风险。
——到时,只怕京中又有传言,说:宁王世子行为殊异、独爱女装。
思来想去,顾云秋忽然想到个合适人选:
——陈槿,陈婆婆家那个小姑娘。
罗池山远在京畿西郊,他来回田庄多次,村里也没人认出他。
而小姑娘陈槿成熟懂事,想必不会拿他们的事情乱说。
这般想着,顾云秋起身、接过点心手里的梳子,“先不用试了,小点心你待会儿去清河坊的柳记香粉铺逛逛,让他们帮你挑些十五六岁女孩喜欢的胭脂、香粉、花钿什么的。”
点心一愣,没明白顾云秋意思。
“我们不会,可以去找会的人嘛,”顾云秋把想法一说,又笑着塞给点心一锭银子,“买的香粉花钿就当给小陈姑娘的辛苦费。”
清河坊在京城西南角,其中的柳记是城里最好的香粉铺。
许多皇亲国戚、世家大族的女子都往那儿定胭脂,王妃常用的梅香、脂粉都是。
点心应声领命,很快就到清河坊办好了这份差事。
次日清晨,两人起了个大早、套车前往陈家村。
陈槿进来时还有些恍惚,听完顾云秋所求后更惊讶地瞪大眼,连连摆手比划说她不行。
虽不知顾云秋身份,但婆婆和村长都说这位小公子是城里的大人物,她怎敢直接上手给人梳头?
还是梳女子发髻,编小辫子……
何况——
陈槿红着脸,昨日先生才教过: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小公子一头墨色乌发,她若没掌握好力度、扯断一两根,或者盘发时弄痛了他,岂不是天大的罪过?
想到这,陈槿甚至往后退了一步。
见她这般抗拒,顾云秋也大约猜到几分小姑娘的顾忌。
他略一沉吟,给陈槿讲了个故事:
说在春秋晚期,楚国有位思想家名叫老莱子,他为了逗得年迈的父母开心,年逾七十还换上花花绿绿的衣裳假扮幼童、学做婴儿行径。
后来,二十四孝中就有了他这典故:彩衣娱亲。
顾云秋一本正经,说他这回要扮女装,都是在学老莱子,想给父母亲族一份惊喜。
因此,怕外面的妆娘走漏风声,也得对熟人保密。
“所以只能求你了,小陈姑娘。”
他冲陈槿拱手,歪头眨眼,做出个可怜兮兮的表情。
点心也帮忙将梳头用的篦子、妆奁盒拿出来,一字排开他买的那些胭脂水粉。
他都这般说了……
陈槿犹豫再三,最终还是伸手接过梳子。
顾云秋乖乖坐到铜镜前,微仰起脸、闭上眼任小姑娘施为。
一开始,陈槿的动作还有些许迟疑,后来捏眉粉盒、画圈打粉,手上动作越来越利落,不消半个时辰,就给顾云秋扮好了妆。
对铜镜看了看,陈槿松了一口气,微微笑起来。
她拍拍顾云秋肩膀,示意他睁眼。
顾云秋看见镜中映出个雪肤花貌的小娘子:
一双柳叶眼媚如丝,鼻尖粉嫩、樱唇弯翘,微扬的眼尾点缀着银白色细碎贝片,额心贴着枚桃妆花钿。
发髻陈槿给顾云秋选的是丱发双髻:
淡蓝色丝绦一半编在发髻中、一半自然垂到腰际,与那身青黛色的薄纱襦裙正好相配。
丱发的梳法简单,是京中少年男女最常见的发式之一。
先将满头乌发平分做两股,对称系成两髻扎于头顶两侧,再从鬓边、以簪尾挑出不长的小绺发自然垂下,因其型酷似“丱”字而名。
而顾云秋的面妆,陈槿其实没怎么画。
略描眉尾、淡化属于男子的锋芒,一点淡红晕染在狭长的柳叶眼眼尾,再贴上浅白的片贝和额心的桃花钿。
顾云秋起身转过来时,站在后面的蒋骏和点心都看呆了。
而顾云秋看着他们,忽然想到前几回去官牙都是由点心作陪。那官牙是精明人,能认出他、保不齐也能认出点心来。
他眼珠一转,笑起来、神神秘秘凑到陈槿耳畔。
陈槿一边听一边点头,看向点心时还咯咯笑出声。
……
半晌后,蒋烨套了马,搬下脚踏来扶了两个“小姑娘”上车——
前面一个纤腰盈盈、步态婀娜,提起青黛色裙摆就钻入车厢。
跟在后面这个身量偏高,穿一套半臂交领的鹿棕色齐腰襦裙,脑后青丝半垂,在发尾简单挽了个堕马髻。
堕马髻最早出现在秦,后翻新成型于先汉。
因其造型将发髻置于脑后,形成一种似堕未堕的状态,因而得名。
梳堕马髻的“姑娘”面色微赧、同手同脚,踏车板时险些被自己的裙摆绊倒。
蒋骏见了急忙伸出手来扶,已坐在车上的人也发出一声惊呼。
然而那姑娘要强,扶着车壁稳住身形,也似模似样提起裙摆、稳稳当当走入马车中。
放下车帘,蒋骏摇摇头,收起脚踏、一跃上车,扬鞭策马、驾驶着车辆驶向京城和宁坊——
秋风送爽、玉露生凉。
一辆车帘密遮的棕篷马车自宝蕴河旁的西城门入,伴着车顶角上的铜铃阵阵,缓缓驶入清河坊,停到了昌盛巷官牙门口。
顾云秋谨慎,还是对着妆奁盒中铜镜理了理两髻上垂下的丝绦,然后将一条嵌了银边的面纱绕耳廓、系到脑后,外面再戴一重斗笠。
毕竟他都贴花花、抹红嘴唇,穿小裙子了。
总不好因为这些细节叫官牙认出来,功亏一篑。
蒋骏放下脚踏,先让乔装过的点心下车,然后两人一左一右扶了顾云秋。
时辰还早,天光侵晨。
上夜换值的小吏提溜着钥匙,睡眼惺忪地走到门口。
见告文牌下站着的顾云秋一行三人后,他张口没再叫“世子”,而是双颊绯红、两眼放光地唤了声:
“小姐?”
见他如此反应,顾云秋和点心都暗中松了一口气。
只可惜,因乔装之事耽搁了两日,先前顾云秋相中的那套小院已被卖了。
那官牙还傻乎乎将此事当成谈资,一边赔笑一边奉承,“小姐眼光真好,前几日宁王世子也是看中这一套。”
顾云秋:“……”
他顿了顿,错开视线看向其他挂牌,“还有和这类似的么?”
那套小院在京城东边的永固山川阁附近,隶属永嘉坊,院门正对着丰乐桥,可谓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不过短短两日时间,官牙内的铺子更新也没那么快。
前面几套官牙带着去的,顾云秋之前都看过;后面几套新上的,却有官牙用词溢美、夸大之嫌——不是装潢老旧,就是背阴、光线昏暗。
老旧的要额外支一笔翻修的银子,背阴得更容易生霉、往后时间长了不好打理,都十分不划算。
看了半日,顾云秋没一套看上的。
那官牙小吏陪着走了一上午,见实在拿不下这位主顾小姐,便也撂挑子不干——借口店上还有事,就在永嘉坊惠民河边辞了顾云秋主仆。
看官牙匆匆离去的背影,蒋骏皱眉开口道:
“属下从前当车夫,倒听说不少铺子为了省那笔抽头,都直接在门口挂‘售卖’旗招。公……咳,小姐不妨在附近街巷逛着看看?”
这个顾云秋知道——
在官牙卖房的人,大多是图个方便,毕竟是朝廷官家的买卖,总不至于抢人房地契,或者耍心眼、昧银子。
当然,官牙帮忙挂牌、介绍买卖双方,中间也少不了赔笑带路、辛苦游说。所以,在官牙成交的房宅地产,都要被抽上三成渔利抽头。
像顾云秋先前挑的那栋小楼,二层临街、位置好,楼后还带个十尺见方的院子,要价就在六千二百两左右。
其中,三成的抽头还要再花出去几百两。
38/265 首页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4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