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万界BOSS聊天群(历史同人)——云上歌

时间:2023-12-15 10:44:21  作者:云上歌
  哎。
  赵顼也是有这个顾虑,所以此时才会有些发愁。
  可看自己这个和对方那么不对付的丞相都这般淡然,也暂时安静了下来。
  倒是守旧派一行人,激动了。
  为苏轼惋惜,那不就是针对王安石,真是太好了,此次之后,王安石肯定要被陛下厌弃了,他们只要静静的等待。
  只是他们还没有高兴太久,天幕又出现新的内容。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后世人称苏仙,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一众守旧派,脸都绿了。
  王安石竟然也在上面出现。
  王安石自己都惊讶,他都做好了不被人理解,离开朝堂的打算,没想到,自己竟然被划入了唐宋八大家之列。
  这岂不是对他表示了肯定?
  不过这苏家真的很厉害,一门三杰。
  突然上去的其他人,也是惊讶不已。
  欧阳修忍不住热泪盈眶,他最得意的弟子,最欣赏的友人,皆在其上,这是何等的幸运,可以与其一起,名扬后世。
  苏家三人更是激动,他们都名传千古了。
  【汉武帝位面】
  “三位姓苏的?不会是一家人吧。”刘彻忍不住猜测,实在是太巧了。
  卫子夫也觉得很有可能:“或许真是。”
  “那要是这样,这苏家,可真真是一门三杰啊。”卫青感叹,好厉害的家族。
  “一门三杰算什么,朕拥有一族三位史诗级人才。”刘彻得意,这段时间他清理朝堂,整顿吏治,修改不合适的政令,也把霍光给调到了御前,不可谓不春风得意。
  卫子夫有些好笑,“陛下这才开始呢。”
  刘彻:“在朕这,就是没人比得上。”
  【隋文帝位面】
  杨坚在看到唐这个字眼的时候,依旧是翻白眼,很是不爽。
  不过对于宋,他也同样不怎么高兴。
  因为之前宋的糟心事,实在是让人不能接受。
  打赢了还要义和,诛杀良将,真的是能气死个人。
  现在又看到宋,很无语了。
  他隋朝,不会也是这样亡的吧。
  但他儿杨勇好学,率真宽和,应该不会那么荒唐到直接亡国呀。
  哎,也不知何时说到他隋朝,他很想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三国位面】
  “哎,你们说这三位姓苏的人士,是不是一家的?”曹操问道,带着浓浓的好奇。
  孙权思考了番,“是一家,即便不是主家也是亲族。”
  “确实,同一个朝代,同一个姓氏,太过巧合的存在就不是巧合。”刘备也说,“但我真的好佩服,一家三位人杰,这是文学世家吧。”
  ...
  【秦始皇:确实是很厉害,不过朕到不觉得惊奇,朕也有王家父子,蒙家兄弟父亲。】
  【纣王:寡人慕了o(╥﹏╥)o】
  【朱棣:确实是令人羡慕,真是将熊熊一块,政哥这就是妥妥的人才良将倍出啊。】
  【李世民:虽然我没有这种一家好几位,但家族的我也有,嘿嘿~】
  【纣王:要这么说的话,那寡人也有呀,寡人的黄飞虎将军,寡人的黄爱妃黄将军。】
  【白骨精:大王您还没有认清现实吗,您的黄爱妃不是都和姜后跑路了,说来,大王呀,您后宫还有妃子吗?奴家好奇,嘻嘻~】
  【罗睺:好问题,本座想知道。】
  【刘邦:我也想我也想,哈哈哈哈哈,想看大王打光棍。】
  【纣王:嘿嘿...想看寡人笑话之前,@刘邦 小子,你没有这么优秀的美玉吧,那个兵仙韩信,都还跑了,啧,寡人真是为你感到难过啊。】
  【朱棣:噗,哈哈哈哈大王扎心了。】
  【罗睺:所以今天是刘邦小子受伤了是吗,哈哈哈哈。】
  苏子言笑的不行,迅速回了句。
  【苏子言:他们确实是一家人,父子兄弟二人。】
  发送完,继续打字。
  【苏轼,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曾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起赴京参加科举考试,主考官欧阳修对其十分推崇,一度想定于榜首,最终只让其居其二。
  有说法是,因为糊名制,他误以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为了避嫌,最后发现并非,极为懊恼,之后更是与其相交敬佩其才华,苏轼自此名动京师。
  他本该是大展拳脚之时,家里却传来消息,母亲病逝,父子三人回乡,守孝结束,苏轼和弟弟苏辙回京,在欧阳修的推荐下,兄弟二人参加了名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制科考试,苏轼成绩亮眼的被称为百年第一,一路上升。
  (来自《苏东坡传》《苏轼评传》资料整合)
  无奈父亲苏洵病逝,兄弟二人扶柩还乡,三年后,苏轼再还朝。也是在这时,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欧阳修等人因为反对新法与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和,被迫离开京城,苏轼一路看下来,只觉已不再是他所熟悉的所见过的平和世界。
  他上书言及其中的一些弊端,引得王安石愤怒,上奏神宗,苏轼离开朝堂,这是他第一次被贬离京,也开启了他被贬的征途。】
  【宋神宗位面】
  神宗依旧看向自己丞相,很是纠结,这是要开始为苏轼叫屈了吧?
  可他的丞相,好像也在后世极为被推崇。
  还有欧阳修等人,都是大能者呀。
  王安石倒是极为平静,他自然料到他的变法,必然是记载在史书上的,只是不知道好坏。
  目前来看,情况是好的,可日后如何,他也不敢说大话。
  若是,若是苏轼他们是支持自己的,自己会很高兴,有他们相帮,新法必然会更上一层。
  可惜。
  反对派更是郁闷,王安石是八大家之一就算了,这还提到了他,很明显后面还有。
  他们都不敢确定到时候是王安石赢了,还是他输了。
  身为主角的苏轼倒是很淡然,若是再来一次他还是会上书不合理之处。
  他不悔。
  【明太祖位面】
  “王安石变法啊,朕倒是很想知道,这后世是怎么认为的。”朱元璋有些感叹,因为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了。
  朱棣靠在椅子上,懒懒搭话:“后世肯定是跳出来看的,即认可也会觉得不合适。”
  “是吗,四叔为何这么认为?”朱允炆忍不住问,带着纯粹的好奇。
  朱元璋也看过去。
  朱棣耸了耸肩:“王安石变法,好比当年的商鞅变法,虽然很多东西不一样,但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希望国家更加强大,权利更加集中。商鞅变法让秦朝变得更加强大,王安石变法前期也同样加强了中央集权,还充盈了国库,可商鞅触及了贵族的利益,王安石也算是同样,那些守旧派,不会让他们安安稳稳的活下去。”
  “抛开这些看,王安石的变法里面,其他的确有不合理之处,但若是给他时间,想来他会改变,可惜,宋神宗后期怯了,一次失败,就不敢在继续,又回到了原点,那王安石不祭天,谁祭天。”
  “而后世观点和理念则不一样,他们看待东西的眼光自然也不会一样,他们更注重的是有利之处,是否能够变得更好之处,这个天幕。”
  顿了下,朱棣神色复杂:“它是想要让曾经的意难平,都得到圆满。”
  可是,真的能事事圆满吗?
  朱元璋沉默,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自己老四的眼光十分复杂。
  他,看的很通透。
  就像是他所言,想要改变这些意难平,那他家老四后世认为的意难平,是否就是得位不正?
  他自己必然是不会把皇位传给老四的,他的标儿还在的情况下,只会是标儿。
  标儿若是不幸走了,也会是允文。
  其实他早就猜到老四的皇位是如何来的,只是没有说破。
  没有意义了。
  【汉武帝位面】
  “王安石变法?这是跟商鞅变法一个意思?”刘彻挑眉,颇为惊讶,居然在后世,还有人搞变法啊。
  霍光倒是有些激动:“不知道这个王安石变法是变的什么。”
  他现在还年少,没有那么沉稳,可关注的重点却非常准。
  ...
  【苏轼在徐州任知州,黄河突然泛滥,洪水聚集在徐州城下,城墙即将被冲毁,乡绅富豪们争相要跑,被苏轼阻拦,他知道,这些人走了,会动摇百姓的心,那百姓还如何和他守城。
  于是他限制出行,带着百姓,请到军营将士,一起共筑长堤,抵抗洪水。
  (来自《苏轼传》资料整合)
  大雨倾盆没人离开放弃,他们顶着风雨,听着叫嚣的洪水,硬是修出了一条生路到城墙下,再不断清理堵塞的缺口,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徐州城遭了大难,他看在眼里,上书请求减免赋税,还请求征调人手修筑徐州旧城,以防洪水再来。
  他的果敢和无畏,以及与百姓一体的决心,获得了整个徐州百姓的赞扬。】
  *
  【宋神宗位面】
  赵顼沉默,整个徐州百姓的赞扬?
  他都没有听说过有哪的百姓这般推崇他。
  可是这样的政绩,他也确实没有做出来。
  王安石倒是十分欣赏赞扬,“苏轼当如是。”
  其他人纷纷看向他,心里腹诽,你两不是不对付,怎么现在还夸起敌人了。
  【世宗位面】
  柴荣原本还以为只是个文人文臣,也就是写点文辞,诗歌,散文的,估计是说那些名传千古的作品。
  可他万万没想到,还有这么不凡的一面。
  这哪是什么简单的文人文臣,这是个贤臣啊。
  他又慕了。
  果然这种人才,都是别人家的。
  【楚霸王位面】
  项羽是见过凶猛的黄河的,听上面说黄河水泛滥,他几乎可以想象那个画面,忍不住赞叹:“此人勇猛,心志坚定,决策果断,是个狠人。”
  敢于和黄河水对抗,这是不怕死啊。
  虞姬靠着他,含笑点头:“确实是个狠人,也是个让人敬佩的人,就如大王一样。”
  ·
  【秦始皇:好一个不畏生死只为百姓的人,朕敬佩。】
  洪水当头,没有被吓得逃跑已经不易,他还留下来共抗洪水,真真是难得。
  群里其他人也很是感叹。
  【纣王:寡人没有经过什么洪水,但也见过远古记载,妖兽掀起海浪如洪水一般冲毁了城池,数万人遭难,这位苏轼,确实是英雄也。】
  【李世民:我知道他为何明明一生都在被贬,却还能被后世记的那么深,那么喜爱了。】
  【刘邦:我就一个问题,这位大佬不会是每到一个地方,就干出一件大事吧?】
  苏子言眨眼,好像,还真是。
  【苏子言:他真的是个奇人,每到一个地方,都能有名传后世的佳作出来,也都能让当地的某一项存在,名声大噪。】
  【朱棣:这个我会,他发明了好多美食。】
  【林黛玉:确实,苏先生最出名的美食东坡肉,现今在我们这,是御用,其他人想吃,都不易。】
  【秦始皇:东坡肉?】
  【刘邦:!!!苏东坡的肉?这也能吃?】
  【罗睺:什么,你们还吃人家的肉?太重口了吧,都这么多年了,不会腐坏吗?】
  【苏子言:...】
  【朱棣:...】
  【苏子言:属实是想多了,这个东坡肉是猪肉,不是苏东坡的肉!】
  在这样,他都要不能直视东坡肉了。
  作者有话要说:
  苏东坡: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苏子言:跟我无关哈,是他们说的!
  秦始皇:朕没说,是刘邦和罗睺。
  刘邦:...
  罗睺:...
  ——
  上歌:小天使们,明儿见~
  ——
 
 
第52章 痛失挖墙脚的明成祖和积极挖墙脚的李二陛下
  【罗睺:吓死了,还以为你们后世那么可怕,都开始吃人家的肉了。】
  【纣王:说到这个,我就想到了白骨精那的唐僧肉,啧...你们真是重口,好可怕哟,不敢与你为伍。】
  【白骨精:...说就说别cue奴家,奴家可没吃,奴家饮食清淡。】
  【朱棣:头次听到娘娘说饮食清淡,认真的吗?】
  【刘邦:反正我不信。】
  【李世民:我也不信。】
  苏子言默默的加一句,好巧,我也不信。
  【白骨精:滚,老娘可是正经妖精,不干那些不正经的事。】
  【秦始皇:...说得好像你干过正经事一样。】
  【苏子言:对呀娘娘,您有干过吗?我们怎么不知道?】
  拱完火,苏子言迅速开溜,继续打字。
  【苏轼没过多久,又被调任到湖州任知州,他写信给神宗回复表示自己到了,在发表一下对这的感受,这本是例行公事的行为,却被一群鸡蛋里挑骨头脑子有病的大臣曲解成是在挑衅神宗,并把他以前的诗词中较为直白的句子拿出来过度解读。】
  【斥他,包藏祸心,不尊帝王,罪不可赦,死有余辜,让神宗处死他。刚刚上任的苏轼就被押往京城,还有数十人受到了牵连,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来自《苏东坡传》资料整合)
  【这件事成了苏轼的一大打击,也成了一生的转折点,新党们非要置他于死地,可想要他活的也在不断运作,他弟弟苏辙更是为了能够救出哥哥,上书请求用自己的官位赎罪,曾经与苏轼不和的变法派也在此时上书给神宗劝谏,为苏轼博命。】
  【当时,神宗经历了一次失败,锐意进取仿佛一夕之间就被人打落了谷底,自甘怯弱,回到了最初,导致变法失败,王安石也退出京师居于金陵。】
  【可王安石在得知苏轼的消息后,昔日的政敌却是紧急上书给神宗,言:“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