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带着灵泉回村种药(GL百合)——村里的一枝花儿

时间:2023-12-16 08:54:50  作者:村里的一枝花儿
  “看到了,只是不知道是牛棚,”张清让拧了一下眉头,有些担忧,“就你和你母亲两个人,能顾得过来吗?山上那么多荔枝,我听乌主任说你家还有十亩水田,你又在后山种药。”
  她下过基层,完全知道这些农活干起来有多辛苦,她怕乌桃太累。
  乌桃倒没有觉得累,因为,“我和我妈只负责育秧苗,犁田、插秧和收割都是请村里人帮忙的,晾晒也是在村大队的大地坪上,村里有机器,这个乌主任应该也跟你说过,我们没费什么力气,只花了点钱。我家的荔枝大部分都是价格偏低的黑叶荔,生果不值钱,最好的也是两块多一斤,辛苦采摘一天,也挣不到什么,所以我基本不怎么管它们,有时间就摘一点,没时间就算了。”
  乌家庄所在的南桂县是远近闻名的荔枝之乡,几乎每个村子都种植荔枝,品种繁多。
  不过从十几年前开始,荔枝的收购价就一直在往下降,最低的时候只有五毛钱,还不一定有人来收,村民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家的荔枝烂掉。
  荔枝价格偏低,销售渠道不稳定这些情况,张清让也是知道的。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荔枝的保鲜问题,可要解决这一问题也不容易。
  “听说黑叶荔加工成果干,价格会是生果的十几倍。”
  乌桃点点头,“是,不过就算价格往上翻,能挣到钱的也是收购商,果农还是得贱价卖果,自己加工?不太现实,一户果农家里最起码一座荔枝山,多的有两三座,除非家家户户都有一个荔枝加工厂,要不然……”
  最后她摇了摇头。
  如果能就地加工,那这些年大家伙也不用低价贱卖了,也不用每年到了采摘季,村民都唉声叹气,发愁要是没有人来收购,挂在枝头的果子该怎么办。
  “嗯……”张清让点了点屏幕上乌桃的脸,“先聊到这,你真的该去休息了。”
  “我本来就是忙完了回房间睡觉的。”也不知道是谁给她发视频。
  张清让忍笑,道歉:“对不起,都是我的错,把猫放下,去睡觉吧。”
  “它跟我睡。”
  “不可以,它刚从外面回来,不知道抓过什么,吃过什么。”
  “……”
  “乖,放下它,去洗手,然后上/床睡觉。”
  “……我今年三十岁,不是三岁。”
  “你在我这里可以永远做一个三岁小孩。”
 
 
第9章 果园
  昨天睡得晚,早上乌桃比平时晚起来半小时,李水琴已经把早饭做好了,水煮糯玉米、鲜榨玉米汁、玉米烙……都是跟玉米相关的,已经连续吃了好多天。
  开春的时候李水琴在屋前屋后都种了玉米,有本地的黄玉米,也有水果玉米和糯玉米。
  黄玉米主要是用来脱粒磨粉,留着自家煮玉米粥,或者卖了换钱都可以。有的村民也会拿黄玉米粉拌了糟糠喂猪,这样喂出来的猪长势快,肉质也好。
  水果玉米和糯玉米就是家常煮着吃,不过要是种太多吃不完,也会掰下来喂鸡喂鸭。
  乌桃拿了一根玉米,想叫醒趴在廊上睡觉的一只耳。
  作为能看家护院的中华田园犬,一只耳很聪明,只动了动鼻子,知道是玉米后连眼睛都懒得睁开,继续呼呼大睡。
  乌桃撇撇嘴,“不吃算了,大师,大师——”她又扯着嗓子喊。
  正蹲在房梁上准备随时起身飞扑小燕子的大师也不理她。
  这段时间天天早上煮玉米,家里的猫狗都吃怕了,乌桃就只能自己坐在小马扎上啃。
  回廊墙壁上的燕子窝已经很有年头了,听爷爷说这个房子刚建好那会儿就有燕子来搭窝。
  每年初春燕子都会从别的地方飞回来,将闲置了一个冬天的窝再修整一下,然后生蛋孵小燕子,多的时候能有十几只,最少也会有七八只。
  早起出去觅食的燕子飞回,大师伺机而动,燕子早有经验,不但没被抓住,还啄了几下大师的脑袋,大师浑身的毛都炸起,哈斯着要跟燕子同归于尽。
  乌桃嫌它们太吵,呵斥了两声。
  吃完早饭,她把烤好的漆树茶装进竹罐,连叶子带茶枝一共装了五罐,她留下两罐,剩下的三罐就等着跟乌夏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她不管买主是谁,但钱还是要付的。
  李水琴喂猪回来,手里还拿着一把假辣椒叶,这玩意学名叫百花菜,是本地常见的野菜之一。
  因外观长得像辣椒树,所以得名‘假辣椒叶’,在荔枝树底下或者房前屋后背阴潮湿的地方都有,嫩叶可以摘下来做瘦肉汤或者肉丸汤,营养价值很高。还有消食化痰、活血调经、清华血管、提高免疫力和美白的药用功能。
  据说百花菜的菜花还含有抗氧化、防癌症的微量元素,长期食用可以减少乳腺癌、直肠癌及胃癌等癌症的发病几率,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不过百花菜有股难以言喻的味道,乌桃从小就不喜欢吃,但她爸爸很喜欢摘回来打汤。这就像榴莲一样,喜欢的人觉得它香,不喜欢的人就觉得它臭。
  “地里的菜都吃不完,摘它干嘛啊。”
  李水琴把喂猪的塑料桶放下,“我看猪栏后面那片长得不错就摘了点嫩的,今天有远客来,中午拿假辣椒叶做一道珍珠鸡,鸡我已经扣在笼子里了。”
  珍珠鸡是外来品种,原产自非洲,是一种体型肥胖、头小的中型陆生鸟类,体羽灰色,有白色斑点,最大能长到五斤。
  头几年镇上的集市有商贩卖珍珠鸡的鸡苗,村里人没见过,觉得稀奇,就买了几只回来养。
  她妈妈也跟风,截止现在,家里的珍珠鸡已经从原先的六只发展成二十二只,还不算中间被吃掉的十几只。
  百花菜配珍珠鸡是一道名菜,是乌桃偶然从一本食谱中看来的,去年有做过给妈妈吃,她还挺喜欢的。
  食材选的是一斤半到两斤的珍珠鸡,适量百花菜嫩叶,适量胡萝卜;配料就是米酒和葱姜。
  先将百花菜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熬出汤汁,过滤掉残渣,再把切好的鸡块和胡萝卜放入炖盅,倒入过滤好的汤汁和适量沸水,小火慢炖一小时左右,一定要把鸡肉炖至软烂入味。
  这道百花菜配珍珠鸡可以说是名菜,也可以说是药膳,对食积不消,咳嗽多痰、脘痛腹胀、虚劳消瘦等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
  以前村里人还觉得珍珠鸡的肉质不如本地鸡,大家都不怎么喜欢吃,就养着玩玩,可自从李水琴请要好的老姐妹来家吃过之后,大家对珍珠鸡的肉质又改观了,连带以前在路边疯长都懒得摘的百花菜都受欢迎了。
  乌桃走到院外一看,竹篾笼里不仅有珍珠鸡,还有一只老鸭,“妈,你该不会还要做老鸭汤吧。”
  “当然要啊,现在天热,可以做酸汤老鸭,解腻开胃,”李水琴在院里大声说道,“哎呀,你去忙你的,不用管我做什么,今天的饭我来安排,对了,你把联系方式给你大伯没有,可别忘了啊。”
  她就随便问问,也没说要管,“没忘,昨天晚上就给了。”
  “那就行,”李水琴说着话也不忘手里的活,总是闲不下来,这会儿就已经要提刀杀鸡杀鸭了。
  “离中午还远着呢。”哪有人大早上就开始准备午饭的。
  “鸭子肉老,要炖两三个小时才好吃,”李水琴突然想起了什么,又说,“对了,你等会儿去摘点黄皮回来,我下午腌点黄皮,还有那几棵百香果,都熟透掉下来了,你摘两筐,回头我拿给你舅舅他们。”
  “知道了。”
  乌桃戴上斗笠帽,拎起竹筐和扁担出门,一只耳也不装睡了,活力四射冲锋在前。
  果园里荔枝树占多数,她没有仔细数过,粗略估计有两千多棵,还不算分散在其他地方,东一棵西一棵的,其中有三分之二是黑叶荔。
  余下的还有桂味、挂绿、三月荔、妃子笑、糯米糍、玉荷包、绿荔、尚书怀、情人荔……有几棵连乌桃都不知道是什么品种,开花挂果都看树的心情,非常任性。
  除荔枝以外,还有少量的龙眼、黄皮、香蕉、柑橘、柠檬、李子、桃子、柚子、杨桃、牛巴、酸梅、葡萄、杨梅、枇杷、菠萝、番石榴、石榴、人参果、百香果、火龙果、波罗蜜、莲雾、蛇皮果、砂糖橘以及她妈妈特意种来拜神或者祭祖用的金桔。
  龙眼也分品种,她家的比较少,只有两个,一个肉薄核大的叫鸡儿龙眼,另外一个肉厚个头又大的叫石硖。
  黄皮有甜黄皮、酸黄皮以及白糖黄皮,乌桃要去摘的就是酸黄皮,适合做果酱,本地人喜欢将它腌制起来配白粥吃。
  至于香蕉,原本是没有的,只因乌桃小时候突然想吃,她爷爷就去同村的七伯爷家摘了一筐回来,还顺手带了几棵幼苗。
  就种在底下山坳那片酸梅林子的旮旯细缝中,平时也没怎么管,它们自己就长得很好了,有常见的长香蕉、芭蕉,也有小米蕉和红皮蕉。
  一年四季,家里都不愁没果子吃,还常常因为太多,别人家也不缺,以至于吃不完,又卖不出去,也送不了人,然后烂在树上,白白浪费了。
  等采了石斛,乌桃还要摘山坳的这片酸梅,村里种酸梅的人倒是不多,每年都会有相熟的人上她家要梅子回去腌酸,小的一块钱一斤,大的就两块。
  她妈妈也很会腌酸,像梅子、黄皮、柠檬这些,她家每年都会腌好多,一部分留着自己吃,其余的给大伯和小叔或者其他亲戚,她的几个舅舅、表哥表嫂都很喜欢吃,年年都会来电话让她妈妈帮忙腌一些。
  除了梅子,她妈妈还会做泡椒、剁椒酱,她家的辣椒就种在山坳底下,这都是沙砾土壤,种番薯、玉米、辣椒和生姜都很能长,拔草也容易。
  乌桃站在黄皮树底下,用顶部劈了叉的竹竿撵了半箩筐酸黄皮,她吃了一个,又苦又酸,呸呸两下吐掉。
  旁边酸梅树上的梅子也开始泛黄,有好些都掉在地上,一只耳叼起一个含在嘴里咬了,酸到怀疑狗生,吐出来了还用爪子刨两下。
  “让你嘴馋。”乌桃笑话它。
  “汪汪汪!”
  一只耳叫了几声,就窜过生姜地,跑到旁边的那条排水沟挨个闻老鼠洞,看看里面还有没有老鼠,要是有,它就会疯狂吼叫,然后用力刨土,即使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也要把大老鼠给刨出来,附近几个惨不忍睹的洞都是它之前的杰作。
  乌桃也不管它,想起来家里的生姜快吃完了,她就顺手从地里拔了几棵,这片是小生姜,再往上那块地才是大生姜,还零星种了些沙姜和黄心姜,后者是一味药,具体药效不清楚,村里家家户户都会种一两棵,也不知道干嘛用。
  紧挨着生姜的就是辣椒,有本地人最爱的朝天椒,有最近七八年突然风靡的小彩椒,还有不少白辣椒、线椒、灯笼椒。
  她家的辣椒也不是集中在一起种植,只要有空地,她妈妈都会移两棵过去,也不管,就让它们自由生长,所以很多荔枝树底下都有辣椒。
  红薯也是,她家有很多,本地常见的有红皮红薯、白薯、花心薯,形状各异,大小不一,口感也略有差别。
  房前屋后,荔枝树底下,总能看见一两根红薯藤攀在那里。
  屋后的菜园还有一小片紫薯,以及专门种来吃红薯叶的品种,叶子底部偏紫色,形状像枫叶,清炒要比寻常的红薯叶好吃。
  不过也是偶尔吃,换一下口味而已,平时看它长得太茂密,她妈妈都是拔了拿去喂猪的。
  香蕉也有不少熟了的,乌桃选了那把被老鼠吃掉一半的砍了,在树上自然熟的香蕉基本都会被老鼠或者其他东西吃掉一些,想要完整地就要在它快要成熟的时候砍回去,用土办法将香蕉捂熟。现祝福
  再摘了百香果,拿下来的两个箩筐就被塞得满满当当了。
  回去的路上乌桃还挖了几个荔浦芋头和几窝白芋头,没找到大老鼠的一只耳叼着根枯梅枝跟在后面。
 
 
第10章 远客
  这一上午乌桃都在忙,先是分趟把已经熟的香蕉砍回来,打算晚上或者明天都切了做香蕉片,本地人少有会想到做这个,等圩日拿去卖或者送亲戚朋友都不错。
  长在果园边缘地带的红毛丹、芒果和山竹也进入成熟期,杨桃和牛巴也该摘了,长得太多,都掉在地上没人要,她想多做一些果干。
  又另外挖了不少红薯跟芋头,这是要做红薯干和芋头条、芋头片的,去年做的少,过年那阵家里来亲戚,都不够分,住在省城的几个表叔和表姑过后还特意打电话回来,说想买一些送领导和同事。
  还有菜园里的瓜菜,昨天摘了一些给大伯和小叔,可还有不少,像蛇豆、豆角、丝瓜、水瓜、番茄、苦瓜、葫芦、节瓜、茄子……能晒干货的就晒,能做酱的就做酱,实在没辙的就摘回去喂猪。
  西瓜、羊角蜜和小香瓜前阵子就摘了不少送人,现在又有熟的,再不摘也该烂了。
  园子里还有一种十里八乡都没有的瓜,是乌桃通过其他渠道弄来的,叫杨桃瓜,学名西非牡蛎瓜,因长得像杨桃而得名,外壳坚硬,体型巨大。是近年从非洲引进的品种,目前国内只有海南能种植成功,她这是用灵泉水开了个挂。
  在乌桃往家里搬各种瓜果蔬菜的时候,李水琴也已经在厨房忙开了。
  炖锅里的百花菜珍珠鸡,砂锅中的酸萝卜老鸭汤,荔浦芋头炖排骨,香煎小河虾,豆角干闷五花肉,叉烧花生,烤乳鸽,刚炸好的禾花鱼、肥泥鳅……还有没下锅的嫩南瓜、鸡枞菌、空心菜、小青瓜。
  清汤做的是木鳖嫩藤肉片汤,还有一道用杨桃瓜种仁做的菜,剩余的就是偏酸辣口味的凉菜:凉拌折耳根,腌酸木瓜,凉拌木耳黄花菜。
  就连米饭都准备了两种不同口味,一种是寻常吃的白米饭,另外一种是用切碎的假蒟叶混炒泡好的生米,然后再加了鸡汤煮出来的假蒟饭,很香。
  每逢过年过节,李水琴都会煮假蒟饭,不仅小孩爱吃,大人也很喜欢。
  干完活,乌桃进来兜水洗脸,看到满桌的菜,吓了一跳:“这做的也太多了,哪吃得完啊。”
  李水琴完全不这样觉得,“人家大老远从北京来的,饭菜不做得像样点怎么行,我就是不太会做大菜,早知道应该喊你十三叔公来帮忙的。”
  十三叔公是村里专做红白喜事席面的老掌勺,乌桃觉得她妈妈过于夸张了,“这样就已经很可以了,你难道还要做一桌满汉全席啊。”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