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落梅边[种田]——五朵云

时间:2023-12-20 17:13:09  作者:五朵云
  他家里有个远房亲戚,瞧着和这家的大哥挺配的。
  老板既起了做媒的心思,自然问了他们是哪个村子的,梅大哥同人报了家门地址之后,还有些不好意思,倒是梅青山同老板说道:“我和弟弟有人家了。”
  梅青山一句话就把他自己和顾南风都定了人家,梅大哥和顾南风虽说没有拆穿他,心里却疑惑,特别是梅大哥,在出了陶窑老板家里之后,还瞪了梅青山一眼,不满的说道:“你咋胡说八道呢?爹娘正为咱们的亲事愁呢,咱家如今也不用管什么长幼了,你长得好,若是哪个姑娘看上了,你先成亲也行啊。”
  “大哥长得更好!”
  “你个臭小子!你找打是吧!”
  梅家兄弟追着跑了,顾南风赶紧跟上,心里却已经琢磨出了梅青山那么说的缘由。
  他想着,他二哥一定是害怕旁人去梅家村打听他,然后将他的过往打听了出来,让他难堪,这才会说他们都有人家了。
  二哥处处为他着想,连自己亲事都能不顾,他也得为二哥做点什么才行。
 
 
第20章 
  顾南风买了两个小陶罐,还有一个茶壶又配了六个茶碗,最后想了想还是买了一个炖汤的砂锅。
  他记得,离着梅家村四五里地的小河村,就有卖小火炉的,到时候再去买个小火炉就行了。
  顾南风买了两个小陶罐四十文,一个茶壶外加六个茶碗三十文,砂锅虽大些,但砂锅没有陶值钱只二十文,这些东西统共花了九十文。
  他出了村子的时候就掏了钱出来,可梅大哥说回去再说,不是还少了三十文钱吗,回去算算再给,顾南风便答应了。
  顾南风在陶沙村没给出去的钱,到了家里依然没有给出去。
  他们一到家,梅阿娘压根儿没听儿子说今日都花了多少钱,赶紧的帮着顾南风将背上的东西放下,之后还用身前的围裙不断擦着双手,才问顾南风土地过户顺利吗,田契地契都拿到了吗。
  顾南风听罢,赶紧将怀里的东西拿了出来,递给了梅阿娘。
  梅阿娘虽然不识字,可田契地契长什么她知道,家里的田契地契都是她收着的,她认识。见到了契书,她这才放心了,又拿着手里的契书去给梅阿爹看了看,才笑呵呵的将之递还给顾南风,这才喊他们赶紧的洗手吃饭了。
  顾南风将契书重新放好之后,顺便掏了钱出来,可他手里的钱还没给出去,就被梅阿娘狠狠瞪了一下,让他赶紧洗手吃饭。
  顾南风被瞪了之后,就知道家里肯定不要他的钱,他这才有些后悔,早知道他就自己给了。
  今日,三人出门是办正事,梅阿娘一早就算着时间把饭做好了,且做的还挺丰盛。
  梅阿娘今天做了鸡蛋饼,只这鸡蛋饼是用土豆粉做的,味道要比面粉做的好上不少。这鸡蛋饼也不是干烙出来的,而是在锅底刷满了油煎出来的,饼烙好了之后,直接切块吃味道便很好了,梅阿娘还捞了两块肥瘦相间的炸肉出来,给炒在肉里了。
  大家开始吃饭,顾南风没见到梅小妹,这才知道这小丫头今日同人打架了,还没有打赢,回来狠狠地哭了一场之后就睡着了,到现在都没醒。
  “别管她,咱们先吃,一会儿醒了有糖吃她就高兴了。”梅阿娘示意大家吃饭,等到顾南风一拿起筷子,就给他夹了一大筷子炸肉和蛋饼,之后又吩咐顾南风一会儿回去的时候要带上的东西。
  之前说了要给扎扫把,除了扫把之外,梅阿爷还给顾南风编了些篮子框子,还有簸箕筲箕之类的东西,总之一大堆,一会儿还得送他回去,东西才拿得完。
  一家人吃饭的时候,难免的又说起了今天去陶沙村时候的事儿,梅阿娘听到有人要给儿子说亲,顿时精神便来了。
  “你们阿爹如今不用喝药了,今年便能存下些银子,咱们现在可以打听下人家,先相看一下,若是彼此满意,明年秋收之后粮食卖了,就能娶人过门了。”
  家里的大儿子二十好几了,他的亲事是全家都着急的事儿,偏生梅大哥是一点不在意,还拿白天的话继续打趣弟弟。
  “姑娘爱俏,长得好的汉子说亲可容易呢,实在不行先给弟弟相看人家吧,前年不就有人看上他了,偏生他犯倔,不然你和阿爹都抱上孙子了。”
  “胡说!规矩不能乱,你是兄长,自然该你先娶亲,再说了你比你弟弟差哪儿了?你们两兄弟都像为娘,都好看得很!”梅阿娘说完这话还挺美,开始说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长得多好,求娶的人家可多得很。
  梅阿娘长得确实是好,她的两个儿子其实长得很像,只是大儿子梅大河眉眼更像梅阿爹,圆圆的眼睛多了些憨厚之气,小儿子梅青山眉眼像梅阿娘,狭长的眉眼更有英气显得俊些。
  原本说着两个儿子的亲事,因梅阿娘又说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事儿,儿子的亲事就岔了过去,大家也都没有再提。梅家人心里都明白,便是梅阿爹不用喝药了,家里的房子还没建呢,这破破烂烂的房子,哪个姑娘愿意嫁进来啊。
  想要娶媳妇儿啊,还得存钱建房子才行。
  大家吃过晚饭之后,梅阿娘吩咐两兄弟给顾南风送东西过去,她要去把梅小妹喊醒,睡多了晚上就该睡不着了。
  三人到了顾南风的屋门前,梅家两兄弟指着屋子周围的荒地同人说道:“明日就给你犁出来,之后应该两天就能片出来了,等到菜地片出来你就该想想要种什么菜了,不然秋冬没有新鲜菜吃了。”
  “大哥二哥,我知道了。”
  顾南风是在村子长大的,且还干过不少的农活,什么时节该种什么东西他自然是知道的。
  今日家里又多了不少的东西,顾南风高高兴兴的将东西各自归位,放在方便取用的地方,之后又和梅家兄弟一起在屋前坐了一会儿,听他们说说近日的安排,也计划着之后要做的事情。
  顾南风之前一直在琢磨赚钱的事儿,这会儿他也有了主意了。
  他想养鸭子还有做豆腐卖。
  他想养鸭子是因为他会做咸鸭蛋,而屋子后面的那条大水沟可以提供天然的便利,养鸭子方便得很。卖豆腐则是他第一个想到的赚钱营生,他在刘家三年,日日起早贪黑,这做豆腐和卖豆腐都是干惯了的事儿,对他来说不难。
  顾南风把自己的想法同梅家兄弟说了之后,梅大哥都同意,倒是梅青山说了一句卖豆腐辛苦得很,但赚钱就没有不辛苦的,顾南风也没有在意。
  梅家兄弟走了之后,顾南风便烧了些热水,今日走了不少的路,他想泡泡脚,晚上也能睡得好点。
  洗漱好睡到床上之后,顾南风没有立马的睡过去,他在心里计较之后的事情。
  八九月是养鸡养鸭的好时候,既然要养鸭子,那么这场地就得赶紧的弄出来。屋子后面虽有大水沟,可他的鸭子不能直接养在水沟里,这水沟是一直通往山下村口的,期间要路过不少的人家,也不知道有没有人家取水饮用,他在上游养了鸭子下面的人可能会有意见。
  屋后水沟旁边都是荒地,可以在水沟旁边分出一条小水沟出去,这样将鸭子放养在小水沟里,也不会糟污了大水沟里的水,再用篱笆将那小水沟周围围起来,也方便去捡鸭蛋。
  豆腐更是不用担心卖不出去,这梅家村本身就有不少的人家,且离着村子五里地的小桥村有个学堂,附近又有不少的村子,慢慢地就在那里形成了一个小集。
  小集虽说没有镇上热闹,但卖东西的人也不少,附近村子去那里赶集的人也是有的,且这附近村子的孩子都在那个学堂上课,接送孩子的村人多得很,他的豆腐平日里可以在那里卖,等到赶集的日子就去镇上卖。
  只是,要做豆腐,首先就得有石磨,石磨这东西可不便宜。
  “哎。”一想到花钱的地方,顾南风就愁,他翻了个身对着窗户,看着外面透亮的天空,心情也跟着好了一点,不管怎么说日子都在一点点变好。
  如今,他睡上了结实稳固的床,家具也慢慢齐全,手里还有了田地,虽说存银越来越少,但置办一个家本来就要花钱的,家安置好了,往后就能安心干活赚钱,就能存下银子了。
 
 
第21章 
  隔日,顾南风一早的就上山去了,他去割白草,顺便捡菌子,他现在也得开始囤冬菜了。
  太阳快把整个村子覆盖的时候,顾南风背着几捆白草还有拎着一篮子小菌子回来了。
  还离着家里有些距离的时候,他就发现他屋前有人在犁地,他大哥二哥在给他片地。稍远些的时候,顾南风只认得出梅家两兄弟的身形,待到走得近了,他便看出来了,帮着犁地的是梅姑姑的丈夫,梅家的姑爷。
  “姑父,大哥二哥。”顾南风那时候在梅家住了半年,自然见了不少梅家的亲戚。他那时候不肯喊梅阿娘还有梅阿爹他们爹娘,喊梅家的亲戚倒是跟着两个哥哥喊的。
  姑父姓张,今年只四十岁,五官只长得周正罢了,他个子不高皮肤也黑,倒是有着一身力气,且最擅长驯些性烈的家畜,便是性子再烈的牛马,到了他手里也会乖乖的。
  姑父家里不是本村的,但是离着梅家村近得很,离着梅家村就一个山头,从村口翻过去也就一炷香时间便到了。
  顾南风喊了人,姑父便笑呵呵的同他回话,“我们南哥儿记性很好啊,还记得姑父啊。”
  “记得的。”在梅家村见过的,或者说是对他好的人,顾南风都记得。
  他记得姑父,自然也记得梅家姑姑。
  他记得姑姑长得很漂亮,白白净净的又文静得很,瞧着不像个乡野丫头倒像个大家小姐,姑姑同姑父站在一起的时候差别特别大,瞧着一点不相配。
  但梅家村的人都说姑姑命好,夫婿会赚钱对她又好,且对她娘家也好得很,农忙时候都会赶回来帮忙,且婚后依旧年年如此。别人家的女婿,顶多婚前来帮帮忙,前头两三年会来帮忙的都是少数了。
  姑父他们应该是顾南风刚出门就来了,屋前和旁边的荒地都给犁出来了,如今只差屋后了。
  家里没有什么招待人,顾南风回去之后,正愁着要做什么早饭,梅大哥就从地里过来了。
  “南风,又不是外人,你别瞎忙活了。你这点地就是顺便,一会儿姑父还得去村子里干活儿,他在帮忙的人家吃饭,阿娘也在等我们回去吃早饭的。”梅大哥这话说了,顾南风就知道姑父应该要走了,便赶紧的出去了。
  果然,顾南风一出去便看见姑父已经收了犁,准备走了。赶紧的折回去,给人倒了碗水过去,姑父喝了之后又干脆的将腰上的水壶解了下来,让顾南风给他灌满。
  顾南风给人水壶灌满了水,姑父重新系在腰上便走了。
  姑父走了之后,顾南风便扛了锄头下了地里,和两个哥哥一起片地。
  这片地原先是荒地,犁出来之后,土块全是铁犁形状的大块土块,还需要用锄头片小片细,将土地整理平整,这样种东西才方便。
  三人一边片地一边聊天说话,说的全是家里农事。
  这地片出来之后,他们就要去帮着顾南风挖水沟,既然要养鸭子,这场地就得赶紧的弄出来,小鸭子买回来才有地方放养。
  “南风,村里水田里水沟里都有不少的小螺丝,那小玩意儿喂鸭子不错,小鸭子吃点荤腥长得快。”养鸭子除了家里喂食,主要还是鸭子自个儿觅食,但若是圈养的话,场地就那么大,里面的小虫子早晚要被鸭子吃光。
  鸭子没有虫子吃,只吃点家里备的鸭食可长不好。
  梅大哥同顾南风说着话,手里的活儿倒是没停,顾南风嘴里答应着,脑子里已经有了赶着一群小鸭子,还有捡鸭蛋的画面,顿时美的不行。
  三人虽说着话,动作却不停,顾南风干了一会儿之后,就准备回去做饭了,他还特地嘱咐两个哥哥别回去,不然他下的面条要浪费了。
  “我今早捡了小菌子,咱们做腊肉菌子面吃。”三人年纪轻动作快,一个早上的功夫就片了一大半的地出来了。
  今日日头好,中午艳阳高照,便是秋阳也热得很,顾南风想着,早饭之后就不去地里干活儿了,他砍点竹子回家编篱笆。背篓篮子这些东西他不会,篱笆倒是简单得很,他觉得他自己就可以编。
  先前搬家的时候,梅家给了一块七八斤的腊肉,顾南风都舍不得吃,每次都只是片几片下来熬油便是。
  今天,他特地的切了一大块下来,将之切片之后,同今早捡回来的小菌子一起炒了做浇头,又用屋子旁边的野须菜,同面一起煮了,再将腊肉菌子的浇头淋上,便是一碗香喷喷的腊肉菌子面。
  煮这碗面倒是不需要厨艺多好,只要舍得放料便不会不好吃。
  三人坐在一张小桌旁,各自面前放着一大碗面条,梅大哥夹了一大块腊肉放嘴里之后,一边吃的满足,一边愁的皱眉,“阿娘知道咱们在这儿吃饭得挨揍了。”
  梅青山一边点头附和自己大哥的话,一边将自己碗里一块肥瘦相间的腊肉夹给了顾南风,然后开始埋头吃面,梅大哥见了之后,也要挑自己碗里的肉给顾南风,顾南风赶紧的拦住了。
  方才是二哥出其不备,那肉直接丢他碗里了,他也不好一块肉丢来丢去的,大哥的他可不能再吃了。
  一碗面吃完,三兄弟也商量好了养鸭子的事儿,几人说好了,吃了早饭之后,梅青山和顾南风在家砍竹子编篱笆,梅大哥去砍木桩。
  挖出来的那条小水沟,怕是需要不少的篱笆,自然需要不少固定篱笆的木桩。
  饭后,顾南风收拾碗筷,梅大哥回去同家里说一声就上山了,梅青山则是去砍竹子了。
  梅大哥回家的时候,梅阿娘还以为他是回去吃饭的,还想着怎么没见老二。
  听大儿子说了饭已经吃了,正想骂人几句,怎么干点儿活儿就要吃人家一顿饭,大儿子却拎着砍刀拿着背架就跑了,说是要上山去给顾南风砍木桩。
  见两人还要帮着干活,梅阿娘就没说什么,招呼着家里闲着的一对父女吃早饭了。
  “不等哥哥们了,他们在你三哥那里吃了。”
  顾南风只一会儿功夫收拾好灶房之后,拿着砍刀就去帮忙砍竹子了,他刚砍了两根梅青山就不让他砍了,让他回家去理白草。
  “今早不是去割白草了吗?理出来明日让人捎去镇上卖。”这后山的白草和一边的野草不同,草茎十分柔韧,且颜色还好看是浅白色的。
  白草可以用来编制草鞋草席蒲团,还有各种器具,成品瞧着要比一般草制品细致美观,因此价格要高上不少,这白草便也能卖钱了。
  白草虽可以卖钱,想要赚这钱却也是不容易的。割了白草回家之后,还需要将多余的草叶去处,只留下可编制东西的草茎部分,通常十来捆白草也只能理出一两捆白草来,但只一捆也能卖上十几个铜板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