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的环境下,汉人能在河南行省衙门当个正儿八经的官儿都很难得,大都朝廷那么多汉人官员卷生卷死削尖了脑袋往上钻,怎么可能让一个已经退休的老头儿当正经一把手?】
【但是吧,这事儿从头到尾都不按常理走。】
【在这起案件中,范孟杀的所有官员无一例外全是蒙古人和色目人,而汉人即便和他过不去也只是被关进大牢不会丢掉性命,足以看出他的怨气在针对哪些人,也更说明这件事儿的确就是他不堪欺压才铤而走险报复上官的极端行为。】
【史书记载,“范孟之徒伪造中书之奏目,矫为行省之文符,路下之州,州行之县”,当时“寓公富民及小吏之桀黠者悉授伪官”,且“百官俯首听命”。】
【后至元五年,当时的天下还没有太乱,朝廷的军队非常强大,河南行省号称“京师之庭户”,朝廷断然不会放松对那里的控制。范孟等人知道他们的做法风险很大,即便暂时成功也不会维持多久,但是他们还是干了。】
【范孟等人铤而走险可以说是走投无路索性鱼死网破,而河南行省的官员那么给范哥面子,那就和伯颜这个极力欺压汉人的大权臣脱不了干系了。】
【上期视频中我们已经说过伯颜这个失了智的大权臣为了排挤汉人都干了什么失了智的事情,这里就不再多说,我们只说他的排汉政策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伯颜是军功出身的大权臣,因跟随武宗海山转战漠北屡立军功,被武宗提拔为尚书省平章等,后转任河南行省平章。河南行省是他立功发迹的根据地,他回到大都后必定会安排亲信接手河南。】
【上行下效,伯颜在朝中一手遮天,竭力打击汉人、南人,他安插到河南行省的亲信肯定会不遗余力的执行他排除汉人、南人的政策。官场上遭受的排挤欺压的汉人官吏不单单是范孟一个人,而是全体汉人。】
【伯颜若只是排挤打压汉人也就算了,中国人的卷都是祖上传下来的,不管要求有多苛刻,总会有那么一群人能达到要求。中原那么多人才,只要有路能走,不管朝廷留给他们的路有多窄,他们都能想办法挤上去。】
【但是伯颜不只是加大汉人入仕的难度,他把汉人、南人入仕的独木桥科举制度给废了。】
【汉家读书人穷经皓首,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往死了学,结果入仕的途径被朝廷的大官给堵死了,还让那些大字不识几个的蒙古人、色目人在他们头上蹦跶,这能忍?】
【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次是真的触及到他们的底线了。】
【范孟搞事那些天走哪儿杀哪儿,不管是行省衙门还是地方州县衙门,被他杀掉的清一色都是蒙古人、色目人。而范孟的同党和众多睁着眼睛装瞎子的“胁从诖误”者,则全部都是河南行省中下层汉族吏民。】
【范哥这人是典型的看人下菜碟儿,他当小吏的时候被磋磨了二十年,一朝得势便可这劲儿的提拔和他当年一样惨的小官。而那些前程本来就不错的汉人官员就倒霉了,要么被发配到又苦又累俸禄还少的职位感受感受他们以前受过的苦,要么直接绑起来扔进大牢。】
【在官方史籍中,范孟案被称为造反,个人认为这个定位没什么问题。王朝的崩溃从来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这事儿非常直观的反应出元朝民族压迫和民族矛盾的严重性,也是中下层汉人官吏对伯颜排斥汉人南人政策的反抗。】
【伯颜的排汉政策过于丧心病狂,当时有读书人在诗中写道:儒生心事良独苦,皓首穷经何所补?胸中经国皆远谋,献纳何由达明主?】
【万千读书人悬梁刺股想要“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既然朝堂上找不到他们想要的“明主”,那就换个能让他们施展抱负的“明主”。】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就算注定会失败也无妨,他们不是螳臂当车,他们这是在和不公的世道作斗争!】
朱元璋听到这里心情激荡拍桌叫好,“敢叫日月换新天,这话说的好!”
难怪刘福通那么喜欢“明”字,小明王、大明朝都用“明”。
日月为明,他要是能当皇帝他也用“明”。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这话说的真是太好了,不愧是神仙。
沐青矜持的挺起胸膛,只敢悄咪咪在心里自豪。
那是,也不看这诗是谁写的,当然好的不要不要的。
第21章
朱元璋现在已经不苛求天音说的全部都能应验, 当笑话听也挺不错。
要是一年来个三五次,他连招待弟兄的酒宴都省了。
他是泥腿子出身,虽说这些年涨了点见识, 但是对朝廷内部的党同伐异依旧很陌生。他以为濠州城里几位大帅勾心斗角已经很糟心, 没想到朝廷官员之间的恩恩怨怨更糟心。
带兵打仗难, 管理军队难,干什么都是难,唉,活着可真不容易。
老朱心血来潮感慨一番,找继续盯着光幕听故事。
【范孟矫诏掌权之后河南行省的官员过于配合,所以有人怀疑他是不是皇帝安排过去搞事儿的,但是在他搞事之前, 锅哥已经开始和脱脱等人接触谋划除掉伯颜, 只是当时伯颜权势太大, 他们商量来商量去都觉得赢面不大, 于是就一直拖着不敢动手。】
【结合之前范孟纯粹泄愤的行为推测,他应该勾搭不上皇帝,皇帝往河南行省插人也找不到他身上。】
【河南行省是伯颜的官场大本营,他的命令在那里说一不二,皇帝说话都没他的话好使。范孟在他的地盘上搞了那么大的事情,伯颜当场破了个大防, 那是逮谁骂谁,皇帝来了不妨碍他连皇帝一起骂。】
【范孟任命的河南平章段辅是已经退休的廉访使,廉访使是肃政廉访司的一把手, 是个非常重要的官儿, 专门负责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元朝在刚建国的时候就设立了这么个监察机构,但是元世祖忽必烈去世之后, 元廷内部争斗严重,偌大的监察机构缺乏管理,许多廉访使常年在地方任职,已经和当地官员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根本起不到任何约束作用。】
【官员和地头蛇勾结一直是个大问题,所以历朝历代基本都有规定地方官一任几年,任满必须离开,以此来防备他们和地方宗族结成利益集团。廉访使这种监察官员肯定也得定期更换,不然铁定会和地方有牵连,这是个无解的问题。】
【朝廷对各地的肃政廉访司疏于管理,却不妨碍他们觉得这是个肥差。既然是肥差,那就得控制在他们蒙古人手里,汉人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段辅能在蒙古人中杀出来当上廉访使,可见他是个有本事的人,这样一个人不可能看不出来范孟的骗局,可他还是走马上任去当河南平章,用脚丫子想也知道他肯定是故意的。】
【伯颜本来就气急败坏,火气上头就要扩大打击面,一个劲儿的到皇帝面前逼逼赖赖,“我就说不能重用汉人,现在可好,一个芝麻大点的小官都能干出那么离谱的事情,段辅这种当过廉访使的人都跟着造反,可见汉人从根子上就是歪的,要是当初准了他的奏疏直接血洗所有汉人,现在不就没有这档子烂事儿了?皇上,这下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锅哥没什么好说的,他只是彻底坚定了要除掉伯颜的决心,之前感觉赢面不大一直不敢下手,现在不能拖了,他怕伯颜一个不开心直接把他给废掉。】
李善长抚掌笑道,“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伯颜势大,当初皇帝是他迎到大都的,他想废掉皇帝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主弱臣强,祸乱必生,权臣一手遮天肯定不是好事。”朱元璋沉声道,“我若是大都的皇帝,除掉伯颜后必不会让脱脱成为第二个权臣。”
朝中形势错综复杂又能如何,理不清就不理,谁不听话就砍谁的脑袋,只要他的手段够狠,底下人就不会不听话。
【讲到这里,大家对范孟为什么能成功搞事,河南行省的官儿为什么陪他一起搞事都有了了解。嗯,这范孟的确是个狠人,拖欠工资真的要不得。】
【但是为什么称他为大元掘墓人,这还要从河南江北行省的重要性说起。】
说到这里,光幕上的画面切成舆图,议事厅里的观众们精神一振,他们都知道重头戏要来了。
大元王朝的掘墓人,这个称呼不是谁都能用的,刘福通、韩山童他们掀起那么大的动乱也没见天音说他们是大元的掘墓人,总不能因为范孟搞事的时间比刘福通、韩山童他们早就把称呼给他了。
里面肯定还有内情。
光幕中的舆图变化未定,宋辽金三国用三个不同的颜色表示,然后逐一被代表元朝的颜色吞并。
别的不说,蒙古人打下那么大地盘的顺序是看的明明白白。
【元至元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291年,朝廷正式设立河南江北行省,这是继陕西、甘肃、辽阳、四川、云南、湖广、江浙、江西八个行省固定为地方最高官府后设置的第九个行省。】
【河南江北行省正式设立的时间离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正正好好六十年,离南宋灭亡也不过只有十二年。】
【从地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出来,黄河以南、长江以北都是蒙古灭金平宋刚征服的地方,这些地方刚刚并入大元帝国的版图,民间反元情绪高昂,朝廷要治理、或者说镇压更合适,朝廷要镇压这些地区,必定要花大力气。】
【朝廷新设一个行省,与之相邻的其他行省自然要变动。河南行省设立之后,朝廷下令将“江北州郡割隶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江淮行省失去两淮之地,改名为江浙行省。至元二十九年,朝廷下令撤销河南宣慰司,将河南宣慰司所属的汴梁、襄阳、河南、南阳、归德等路府并入河南行省,又“割湖广省之德安、汉阳、信阳隶荆湖北道,蕲黄隶淮西道,并淮东道三宣慰司咸隶河南省。”】
【行政区划的变动直到至正三十年六月才结束,至此才形成我们所看到的元朝末年的河南江北行省。】
【河南行省管辖的路府州县数量在元朝十个行省中并不算多,他的重要之处在于辖区特别大,地理位置也极其重要。】
【元朝各个行省的职能侧重点都不一样,岭北行省和甘肃行省侧重于控制蒙古诸王、千户部民及军需供给,辽阳行省和云南行省偏重于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安抚与治理,江浙行省、江西行省和湖广行省则侧重于对原南宋疆域的镇压和财赋搜刮。】
【河南江北行省从西向东,将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之间的广阔区域全部囊括在内,其中包含了徐州、扬州、安庆、襄阳等众多兵家必争之地。从地图上来看只能,河南江北行省北扼黄河南控长江,兼有中原腹地和长江门户。仅凭这一个行省,就能将黄河、长江两大天险控制在手中。】
【很明显,它在全国军事镇戍格局中的地位非常吐出,主要就是控驭汉地诸省。】
光幕中的地图从简单的平面图变成能看出山川河流走势的三维立体地图,直接把正在奋笔疾书的几个人给看懵了。
刚才的平面图他们还能画一画,现在画像变的那么逼真,他们长八只手也画不出来啊。
议事厅中除了沐青其他都是有带兵打仗经历的人,别看朱文正和朱文忠年纪不大,他们对军中各种事情也都了解的很。
没有武将能抵挡住三维立体地图的诱惑,反正画也画不出来,他们就抓紧时间盯着舆图看,争取把东西都记到脑子里。
【元朝的行省同时还是大军区,蒙古灭南宋之后,平定江南的蒙古诸万户军团奉命“收聚”屯戍在河南河北等地,河南江北行省成为河南淮西蒙古军都万户府所属军马的驻屯地,兵力极其强盛,并且还能控制江南和川陕等周边各省的情况。】
【蒙古人占据漠北草原和中原大片区域,他们的制度和中原王朝原本的制度区别很大,军事镇戍格局也包含漠北蒙古腹地和汉地新征服区域两个重心。】
【划重点,河南行省恰恰处在汉地军事镇戍区域的中心地带。】
【这么一个军事重地,军队的数量肯定不会少。】
【河南行省不仅提调能“本省所辖十九翼军马”,境内及北部边界附近还长期驻屯河南的淮北蒙古军都万户府、山东河南蒙古军都万户府、探马赤军等蒙元主力军团。除此之外,扬州、庐州还有镇南王及宣让王坐镇,甚至部分河南行省的官员还兼任两个以上的山东河北、河南淮北蒙古军都万户府的都万户及万户。】
【大元王朝十个行省,只有河南行省是这种配置。】
【总的来说,河南境内的军队主要分蒙古都万户府、本省所辖军马和随省军马三部分。蒙古军都万户府直属朝廷枢密院,名义上和河南行省不存在统属、被统属的关系,而“本省所辖一十九翼军马”和一千名蒙古军组成的“随省军马”则是行省衙门能调动的兵马。】
【朝廷有明确的规矩,河南行省提调军马的官员不能擅自调动所属军马,即使是“本省所辖一十九翼军马”也需等朝廷批准后才能“于诸军马内调发”。这是朝廷严格规定,行省官员必须遵守。】
【不过规矩是规矩,实施的时候又是另一种情况,因为有些河南行省的官员还兼任着蒙古军都万户、万户,他们对河南省内军队的调动极为灵活,往往不需要朝廷批准就能调兵。】
【看范孟案中的情况也能看出来,他只亮出假冒伪造的调兵虎符就能调动全省各路的兵马,可见河南平章的权力之大。】
三维立体地图直观的很,天音说到哪里哪里就放大,看的观众们羡慕的口水都要留下来了。
不愧是神仙手段,这也太合他们心意了。
这一刻,所有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么好的东西他们也想要!
可惜神仙手段只有神仙有,他们这些凡人只能看看。
【我们再来看地图,河南江北行省西南是大巴山,大巴山是嘉陵江和汉江的分水岭,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的地理界线,也是河南行省和四川行省的分界线。西北边是潼关和汉水,和陕西行省交接,据有潼关等天险重镇足以牵制关中。南面,沿长江一线自西向东,与湖广、江西、江浙三行省交界。北边直接就是朝廷控制的中书省。】
【一省之地地跨黄河两岸,又在峡州、江陵一带兼据长江南北,省内几十万大军集驻屯河山险要之地,足以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河南行省的地理战略地位如此之高,元廷对这里的官员任命肯定慎之又慎。】
【在河南行省历任平章或丞相中,有不少是父子、兄弟这种家族关系,蒙古勋贵家族成员同省任官,还是平章或者丞相这种一把手高官,这明显违背汉族王朝的人事回避制度,不过却和蒙古千户那颜世袭的旧俗相吻合。蒙古勋贵坐镇河南行省,代表中央朝廷控制中原腹地和长江黄河要冲,不管从军事上还是政治上,这种安排都非常有必要。】
17/91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