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历史同人)——醉酒花间

时间:2023-12-22 09:03:09  作者:醉酒花间
  【正因如此,杨完者控制下的百姓做梦都想让张士诚打个大胜仗,可惜老张不给力打了好几次都没打下来,最后索性放弃杭州调转方向打金陵去了。】
  徐达贱兮兮的凑到他们家大哥跟前,“大哥,张士诚打不过杨完者,老胡和邓愈打得过啊!”
  那个姓杨的不干人事,他们这边干啊,张士诚没本事救百姓于水火之中那就换他们来,这是民心所向,打下地盘后甚至连安抚百姓都不用,百姓自己都能把自己安抚好。
  那么好的机会不打白不打,老胡和邓愈没空的话那就他去,修城墙是一天,打仗也是一天,他去打仗不比留在城里修城墙有用?
  听听神仙是怎么说杨完者的,杀光烧光抢光,简直跟鬼子进村似的。
  虽然不知道鬼子进村是什么意思,但是肯定不是好话。
  为了让百姓的日子好过点,他这等大将必须得以身作则。
  一句话,让不让他打?
  朱元璋面无表情,“就算让你打,杨完者现在在杭州,你飞过去打他?”
  徐达遗憾的叹了口气,“我怎么就不会飞啊?”
  旁边人跟着叹气,“我们怎么就不会飞啊?”
  朱元璋皮笑肉不笑,“凡人要是能飞,咱们守城的时候还得防备敌人从天上飞下来,你们觉得这是好事儿?”
  朱文正不服气,“爹,现在是不会飞所以没防备,我们都会飞了,难道修城墙的时候不能顺便防备着?”
  旁边人小声附和,“就是就是,也许我们的城池上面能加个盖儿,和鸡蛋一样,没事儿的时候敞开大家伙儿飞着玩,有事儿的时候就关上,铜墙铁壁谁都进不来。”
  朱大帅懒的搭理他们,绷着脸继续看。
  【张士诚拿不下杭州,于是转头去打西边的朱元璋,首选的目标就是镇江,但是他低估了朱元璋的实力,不光没有拿下镇江,还把常州和他弟张士德给搭了进去,朱元璋的“江东铁壁”常州、长兴、江阴一线就是这时候部署的。】
  【张士德是张士诚唯一能打的弟弟,他被朱元璋那边生擒,老张这边肯定不会不管,朱元璋也没想杀张士德,最多就是想拿人质换粮食而已。】
  【但是张士德和他哥张士诚一样是个死心眼,他接受不了被生擒的现实,偷偷派人去给张士诚送信让他投降朝廷,自己被押送到金陵城后直接绝食把自己给饿死了。】
  所有人:???
  他没事儿吧?
  见过宁死不屈引颈受戮的,活活把自己饿死的还真不多见。
  他们都是穷苦出身,饿肚子的滋味有多难受再清楚不过,就算死也得找个痛快点的死法,一头把自己撞死也比活活饿死好受啊。
  啧啧啧,是个狠人。
  难怪神仙都说他死心眼,这可不就是个死心眼吗?
  徐达想想前些天看见的张士德,甩甩脑袋把那憨兮兮的家伙甩出去,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那家伙还真能干出把自己饿死的事情来。
  还好那家伙活着回去了,不然这事儿还真不好收场。
  真是的,不就打了个败仗而已,多大点儿事儿,人家韩信连胯下之辱都能受,他不久被活捉了一次,这有什么接受不了的非得把自己饿死不可?
  气性那么大干什么?活着不好吗?
  朱元璋若有所思,总算知道张士诚为什么忽然投降朝廷和他针锋相对了。
  张士诚弟弟不少,能打的只有张士德一个,要是张士德折在他手里,张士诚肯定和他没完。
  他还以为是他那封信没来得及修改就送出去惹得张士诚恼羞成怒所以才和他不对付,现在想想是他误会老张了,那家伙虽然不太聪明,但是也不是因为一封信就能反目的憨憨。
  要是张士德自己把自己给饿死,那事情就能说通了。
  老张家哥几个以前以撑船运盐为生,老张为人仗义疏财,即便自己家里经常穷得揭不开锅,乡亲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勒紧裤腰带也得帮忙,因此兄弟几个日子过的也是苦哈哈。
  张士德要是一头撞死或者被一刀砍了还好,偏偏他绝食把自己给饿死,消息传到老张耳朵里他还不得气炸啊。
  还好他们这里的张士德没有死,不光没有死,对他们的印象还不错,真要走到神仙说的这一步,那接下来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西边的陈友谅还没消停,要是再和张士诚起冲突,双线作战他上哪儿弄那么多兵?
  杨完者能轻轻松松在杭州拉起二十万大军,他这儿没那么多人也养不起那么多兵,能招来两万青壮都算好。
  都是什么事儿啊?
  【元末版三国拉开序幕,朱元璋最开始其实想和张士诚打好关系,毕竟他的实力在江南起义军中最弱,“论兵强莫如友谅,论财富莫如士诚”,一边不对付就已经让他焦头烂额,两边同时开战他怕是不想要他的头发了。】
  【但是搞好关系不是他想搞就能搞的,大家都知道老朱是放牛娃出身,虽然他是个自学天才,当上皇帝之后学问可以和当时的学者不相上下,但是在刚打下金陵的时候还是的说他一句“有学问,但不多”。】
  【他本来的打算是和张士诚搞好关系好专心攻打朝廷的地盘,于是派杨宪去给张士诚送了封信,就是那个把一向坚强的老朱打击到痛哭流涕和媳妇说“妹子,咱让人给骗了”的杨宪。】
  朱元璋:???
  前有胡惟庸,后有杨宪,看来他身边“人才”还怪多哩!
  还有什么惊喜是他不知道的?
  【乙亥,朱元璋遣儒士杨宪通好于张士诚,书略曰:“近闻足下兵由通州,遂有吴郡。昔隗嚣据天水以称雄,今足下据姑苏以自王,吾深为足下喜。吾与足下,东西境也,睦邻守国,保境息民,古人所贵,吾深慕焉。自今以后,通使往来,毋惑于交构之言以生边衅。”士诚得书,以此己于隗嚣,不悦,留宪不遣。】
  【他的本意是想和张士诚交好,但是用典用错了,隗嚣这人首鼠两端,最后因为叛逆自立被光武帝刘秀给灭了。张士诚一看老朱在心里把他比作隗嚣很不开心,扣住杨宪不让他走,转身就派水军去进攻镇江,就是刚才提到过的不光没打下来镇江还丢了常州和他弟张士德的那次战役。】
  【朱元璋没收到回信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他都那么好声好气的和老张说话了,老张不光不给他回信还派兵来打他,这分明是不把他放在眼里。】
  【打!要打!必须得打!】
  在场的谋士武将眼神飘忽全部落在他们家大帅身上,没文化真可怕,一封信导致两拨义军大打出手,得亏这信是他们家大帅自己写的,换个人都得被拖出去砍了。
  说好的交好呢?怎么打的最凶的就是他们俩?
  指指点点.jpg
  朱元璋:……
  呵呵。
 
 
第84章 
  议事厅中气氛诡异, 一群人眉来眼去心照不宣,看的朱元璋脑门直冒青筋。
  神仙说的又不是他们这里发生的,他当初的确给老张写了封不太妥当的信, 但是那封信被李善长看出不妥后直接拿去烧的连灰都没了, 让杨宪送去张士诚那边的是另外一封信。
  新写的信没有任何挑事儿的意思, 张士德也活生生的回到苏州,他们和老张相安无事,处境完全没有神仙说的那么艰难。
  嘀咕什么嘀咕,安静听神仙讲。
  哼,现在神仙在他不和这些家伙一般见识,等神仙离开再好好追究他们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的行为。
  【张士诚只有张士德一个能干的弟弟,但是他手下还有别的猛将, 其中最能打的一个叫吕珍, 记住这个人, 后面就是他带兵干掉了刘福通, 如果刘福通真的在安丰战死的话。】
  【直接说吕方有多厉害大家可能不太能理解,这么说吧,据说《三国演义》中吕布的原型就是吕珍,《水浒传》中花和尚鲁智深和小温侯吕方的原型也是这位吕珍。】
  【虽然他屡战屡败,但是他能屡败屡战,别的不说, 反正这心态非常值得学习。】
  话音转变太快,听的底下观众欲言又止。
  他们都没看过《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对书里提到的吕布、花和尚鲁智深和小温侯吕方全无了解, 但是历史上的吕布他们都听说过。
  能和吕布相提并论的肯定不是普通人, 可后面紧跟着来了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是不是有点不对劲?
  一边说他厉害, 一边又说他屡战屡败,怎么听都觉得不太对,他到底是厉害还是不厉害?还是说他厉害,但是他的对手更厉害?
  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他们这些对手在神仙眼里还怪有能耐。
  厉害好厉害好,厉害才能衬的他们更厉害。
  【吕珍率军进宫镇江,徐达正面迎战,廖永安率领水师绕到吕珍背后偷袭,再加上朱元璋亲自出马追击到江阴,这仗他想打也没法打。】
  【朱元璋和张士诚俩人打仗不光靠兵力还要靠间谍,俩人都是安插细作的好手,最开始打的时候其实张士诚在信息战中占据上风。】
  【有一次,他通过探子发现徐达手下的将领面和心不和,于是派人悄悄策反一部分,那些人二话不说当场带兵投敌,顺便还带去了大量情报。】
  【没过多久,徐达率兵攻打常州,张士诚又想法子策反了他身边一个大将,那个将领和他的前辈一样也带了大几千兵马转头投奔老张,直接里应外合和张士诚的大军一起把徐达给围了。】
  【同一个坑里摔倒两次,谁见了都得说一声老徐惨。】
  老徐本人脸都绿了,“不是,这神仙怎么什么都往外说?”
  丢人的事情他们自己知道就行,说出去他的脸面还要不要?
  他这些天被困在城里修城墙已经够惨了,求求神仙别说了,再说下去下一段城墙还得他来修。
  许是老徐的强烈愿望感动了上天,接下来的事情的确不再围着徐达麾下连着出现两次将领投敌的事件来说,说完张士诚麾下大将吕珍,接下来是张士诚本人的动向。
  【另一边,张士诚趁镇江那边打的正激烈悄悄偷袭宜兴,朱元璋麾下大将耿君用率兵救援,不料正对上张士诚麾下的主力大军,无奈城陷力战而死。】
  【朱元璋得知耿君用战死的消息后立刻提拔他的儿子耿炳文接管军队,张士诚以为他们干掉耿君用后接下来肯定十拿九稳,万万没想到走了一个强的换了一个更强的,虽然后世有人说耿炳文不是防守型将领应该是进攻型将领,但是根据史书记载来看,称他一声防守大师绝对不夸张。】
  【随后朱元璋又派朱文正带兵三万前去支援,洪都战神出马,张士诚还能有打胜仗的可能?】
  【张士诚这次出兵声势浩大,朱元璋先后派去徐达、汤和、常遇春、廖永安、胡大海、朱文正等听名字就如雷贯耳的将领前去防守,最终结果就是张士德被生擒,老张还赔了个常州。】
  神仙说他们和张士诚交战没有吃大亏,按理说应该高兴,但是观众的反应却完全不一样。
  徐达还在自怨自艾,他觉得他是摆脱不了金陵城的城墙了。好不容易让大哥把之前的事情忘掉,神仙一开口全部白搭。
  耿炳文听到他爹战死很懵,懵到听见神仙夸他守城守的好也没啥反应,他爹那么厉害的将领怎么会战死?张士诚一个大男人打起仗来搞偷袭他丢不丢人?
  “你爹没事,兄弟你骂早了。”朱文正眼睛亮晶晶的小声说道,“神仙还说你是防守大师,说我是战神呢。”
  洪都战神,是打洪都的时候闯出的战神之名吗?
  不知道,反正他是战神。
  朱文正嘚瑟的尾巴都要翘上天,可惜身边人不惯着他,一人一个脑瓜崩直接把他给敲下去了。
  都是嫉妒他将来能成为战神!
  朱文正哼了一声,捂着脑袋继续乐呵。
  嘿嘿嘿,神仙说他是战神诶!
  啪!又是一个脑瓜崩!
  【从苏州到金陵北线走常州、南线走长兴、水路走江阴,朱元璋命吴良镇守江阴、汤和镇守常州、耿炳文镇守长兴,这三位防守大师自南向北组成了一道江东铁壁堵死了张士诚,从此十多年没再动弹过。】
  【朱元璋开国之后封六公二十八侯十一伯,汤和封中山侯、耿炳文封长兴侯、吴良封江阴侯,和他们长期镇守的地方关系很大。】
  【汤和身为老朱的发小,最后爵位却只是侯爵,虽然是侯爵的第一,但是也不如公爵,因此后来对老朱的这般安排猜测很多。】
  【《明史》中其实对此做了解释,不给汤和封公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汤和在平定陈友谅之后放了俘虏致使八郡复叛,另一个是他带兵被山贼袭击不幸“失二指挥”。】
  【打仗死人很常见,用这个理由来解释其实不太解释的通,更可能是汤和酒品不好,镇守常州的时候喝醉酒说错话让老朱耿耿于怀。】
  【有一天汤和喝醉酒,酒后失言和手下说自己“可向西亦可向东”,西边是他发小朱元璋,东边是老朱的对头张士诚,这话什么意思,意思就是他既能跟朱元璋也能跟张士诚,可想而知老朱知道之后心里啥滋味。】
  徐达咂咂嘴,“真不亏。”
  他们自小一起长大,别人投降也就投了,他手底下连续出现那么多次将领临阵倒戈大哥也不过是罚他修城墙,不是说大哥不在意,只是没有在意到那种程度。
  临阵倒戈的换成他自己试试?大哥能扛着刀亲自杀到张士诚阵前砍了他的脑袋。
  老汤说什么不好偏偏说要投靠张士诚,这不是拿刀戳他们家大哥心窝子吗?
  “就是就是,汤叔这事儿干的不地道。”朱文正小鸡啄米般点头,瞧见他们家老爹黑漆漆的脸色赶紧凑上去,“爹你放心,虽然汤叔有小心思,但是还是没有小心思的更多。”
  幸好汤和不在场,不然怕是要被吐沫星子淹死。
  徐达赶紧伸手把他拽回来,“老汤就是喝了酒说胡话,有你这么挑拨离间的吗?”
  朱文正赔笑,“就是嘴快说错了,徐叔你可千万别在汤叔面前说,不然他得揍死我。”
  也幸好这一期没有讲到洪都战神的凄惨下场,不然朱大帅当场就能把他打个半死。
  【镇守地方是个好差事,但是也没那么好,稳定是稳定,只是没有办法去挣军功,他们仨最后全是侯爵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别人在各地冲锋陷阵他们在守城,军功撵不上别人很正常。】
  【老话说的好,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他们三个一直防守在江东一线,老朱到最后都没怀疑他们有结党营私的可能,汤和、吴良是病逝,耿炳文则是老朱杀疯了之后难得幸存的功臣,也是后来靖难之役中抗击朱棣的主力。】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