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
前头的事情还没捋清楚,又来了个靖难之役,靖什么难?
朱棣又是谁?
神仙都透露天机了,直接好人做到底说清楚不行吗?
事实证明,还真不行。
“神仙”提了一嘴靖难之役后很快又转回了他和张士诚的争端。
耿炳文感觉他的存在感稍微有点高,听到神仙转移话题后不着痕迹的松了口气。
神仙说大帅将来会杀疯了,杀谁?杀功臣?
太可怕了!
【朱元璋手下猛将很多,陆战可看徐达,水战可看廖永安。虽然徐达刚才出了不少纰漏还挨了罚,但是他的出身在那儿摆着,总得给他点成长的时间,而廖永安,这位只能说一句可惜。】
【巢湖水师在朱元璋手下战斗力非凡,廖永安廖永忠兄弟身为巢湖水师的将领几乎是无往不胜,可惜骄兵必败,他还是太着急了。】
【朱元璋的大军拿下宜兴之后,廖永安想着一鼓作气直接杀到苏州拿下张士诚的大本营,没想到宜兴的将领降而复叛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就是刚才说过的徐达麾下将领第二次临阵投敌。】
【廖永安率领水军走水路迅速返回宜兴和徐达会和,张士诚也派吕珍过来支援,但是吕珍打不过徐达走水路逃跑正好撞上廖永安,廖永安可没有穷寇莫追的意识,发现吕珍之后立刻乘胜追击,结果追的太急和大部队离的太远,他的船又不小心搁浅,最后就是反过来被吕珍给抓了。】
廖永安:???
“啊?我被抓了?”
刚还说他和徐达一个陆战之首一个水战之王,怎么转眼他就被生擒了?
他算是听明白了,神仙说的好话不能听,后面肯定跟着糗事,前面夸的越厉害,后面栽的越狠。
“还好我不是张士德那个憨憨,肯定不会把自己饿死。”
廖永安喃喃低语,紧张的手心直冒汗。
【廖永安被张士诚抓了,张士德被朱元璋抓了,两边各抓住对方一员大将,按理说接下来就是顺理成章的换俘。】
【但是吧,张士德狱中绝食自尽,直接把朱元璋和张士诚的打算给打乱了。】
【张士诚听从弟弟的生前遗言投降朝廷,和杨完者化敌为友共同对付朱元璋,俩人关系极度恶化,这么一来朱元璋也找不出理由让张士诚把自家大将给放回来。】
【廖永安是个猛将,张士诚舍不得杀他,本来想着用他来换弟弟回来,结果弟弟自己绝食死了,换俘的可能归零,让廖永安投降他也没可能,于是只能关起来好吃好喝养着。】
【张士诚除了认死理没有大志向,投降朝廷之后骄奢淫逸怠于政事之外其实算得上是个好老大,如果廖永安是孤身一人估计也就跟他了,可他身后还有一大家子,他弟廖永忠还在老朱手下,为了他一大家子的将来他也不能跟张士诚。】
廖永安赶紧表忠心,“大帅,我就算孤身一人也不会跟张士诚。”
朱元璋摆摆手让他退下,“知道知道。”
怎么听怎么敷衍。
【廖永忠被张士诚囚禁起来,这一囚就是八年,不是他第八年被放了,而是他在被囚禁的时候病逝,朱元璋得到他的死讯后痛哭不已,亲自写文为他祭奠,还让他配祭功臣庙。】
【之后朱元璋灭了张士诚,命人将廖永安安葬于巢湖,并在郊外迎祭,追谥武闵,加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光禄大夫、柱国,不久改封为郧国公。】
廖永安眼睛一亮,终于明白花云刚才是什么感觉了。
大帅不愧是大帅,这死后哀荣给的足足的,那可是国公之位,死了也值了。
【张士诚收到弟弟的消息后向达识帖睦迩示好表示愿意投降,达识帖睦迩正发愁牵不住杨完者这条疯狗,老张一来正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当即保证一定会让朝廷给他封个高官。】
【没多久,张士诚被封为太尉,朝廷割浙西、淮东予之镇守。】
【达识帖睦迩想利用张士诚来牵制杨完者,张士诚也没让他失望,在杨完者连续几次败于邓愈、胡大海之手只身狼狈逃回杭州之后他们就开始了除掉杨完者的计划。】
【至正十八年,达识帖睦迩命杨完者出兵浙东,命张士诚出兵淮南,杨完者将身边主力兵分四路开赴浙东,自己则坐镇杭州,而张士诚佯装率兵十万前往淮南攻打朱元璋,实际却悄悄躲在杭州城附近,等杨完者手下的主力派出去完,立刻和达识帖睦迩里应外合围剿杨完者。】
【杨完者身边没有多少兵力抵抗不住张士诚和达识帖睦迩的围攻,一气之下和他哥杨伯颜一起当场自杀。不久杨完者的亲信率兵回到杭州,发现他们家老大被害之后怒不可遏,呜哩哇啦就要给他们家老大报仇,张士诚闻风而逃,根本不和他们正面交锋。】
【朝廷为了平息苗军的愤怒追赠杨完者为潭国公、杨伯颜为衡国公,但是苗军并不买账,他们看朝廷没有处置张士诚给他们家老大报仇的意思,立刻转身举起反元大旗跟了朱元璋。】
【而张士诚那个硬骨头认死理的家伙直到最后覆灭也不肯向朱元璋低头,苏州城破被俘至应天后便自缢而死。】
【老张没什么大志向,但是他让江浙地区安定了数十年,没啥主见是真,爱民如子也是真,所以江浙一带的百姓纷纷为他修建祠堂祭祀。虽说是浪费了争夺天下的大好机会,但是能保一方百姓平安这辈子也是值了。】
【张士诚失败之后,有人说罗贯中“图王未果,发愤著书”,不过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曾令各行省连试三年,也有人猜测罗贯中因为曾经在张士诚手下做事所以不得不放弃了读书人步入官场的机会,总之就是之后没有在政治方面出现过。】
【元末版《三国演义》讲到这里便告一段落,我是你们亲爱的up青青陌上桑,观众朋友们,下期见。】
全场观众面面相觑,最后还是李善长戳戳徐达让徐达先开□□动气氛。
大帅的表情太不对劲,他们实在不敢往前凑。
徐达缩缩脑袋,肩负大家伙儿的重任硬着头皮上前,“那什么,大哥,神仙给我们透露那么多消息应该算好事儿……吧?”
朱元璋皮笑肉不笑,“你说呢?”
徐达打了个寒颤,“要不我去把老汤换回来,我帮他守常州,让他回来修城墙?”
第85章
朱大帅心情不太美妙, 现场仿佛寒风过境,冻的人只想赶紧找借口溜走。
可惜朱大帅不发话,他们谁都走不了。
朱元璋看着光幕消失, 坐回去敲敲桌子问道, “你们有什么想法?”
底下人没什么想法, 也不敢有什么想法。
神仙透露的消息不明不白,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他们这些人都有从龙之功,下场也都不怎么好。
也许其中有几个例外,但是大多数人的下场都不咋滴。
至于为什么下场都不怎么好他们也不知道,一个人两个人被杀可能是他们自己犯事儿,一群人被杀十有八九是他们大帅卸磨杀驴。
可是他们家大帅看上去不像卸磨杀驴的人,不然他们也不会死心塌地的跟着他打天下, 所以到底是怎么回事?
该不会大帅当了皇帝之后就判若两人了吧?
不能吧?
底下人心里开始打鼓, 他们想要从龙之功不假, 可他们也不想死的不明不白。
朱元璋听着他们嘀咕自己心里也想不明白, 他确定他不是卸磨杀驴的人,即便将来会登基称帝也绝对不会朝这些兄弟下手。
他可以自己怀疑自己,这些人凭什么怀疑?因为神仙几句话就怀疑他这个大帅,难怪那么容易被人挑拨!
“不是,大帅,我们不是那个意思。”
“就是就是, 我们没说大帅的不好,大帅也不能因为神仙的话提前处置我们。”
“我们那么遵纪守法,肯定不会贪污, 大帅把心放进肚子里, 兄弟是什么人您还不清楚?”
一群人七嘴八舌说着,又想要从龙之功又不想扛罪名, 可惜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要么都有要么都没有,选择权在朱大帅那里,他们说了不算。
朱元璋没有忘记喊他们过来是为了什么,原本想着加快进度扩张地盘,神仙一来一走扔下不少消息,他要扩张地盘的心情更加迫切。
神仙来之前急着扩张地盘的只有他和徐达李善长,神仙走之后在场所有人都着急,正好省了他花心思解释。
别管神仙说的到底准不准,就他们现在的处境而言都没啥用。
什么从龙之功,他们在江东尚且只是三足鼎立中的三条腿儿之一,出了江东还有那么多势力,他们上哪儿来那么大本事争霸当皇帝?
其他人一听好像也是,一切的前提都是他们有从龙之功,现在八字还没一撇儿,说再多也没有用。
等等!大帅千万别骄傲自满把到手的皇位给丢了啊!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满招损谦受益,神仙说张士诚是逸豫而亡,他们是忧劳而兴,大帅要是早早就开始飘,最后皇位花落谁家还真说不准。
如今乾坤未定,他们谁都不能飘,大帅当了开国皇帝他们有从龙之功,要是把皇位给作没了,他们上哪儿要从龙之功?
还有这公那侯的,什么都没有!
不行,大帅绝对不能飘。
他们就当没听过神仙透露的消息,该怎么打还怎么打,一定不能骄傲自大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
想骄傲等到打完天下之后再骄傲,现在他们的对手有朝廷、张士诚、陈友谅、刘福通还有别的神仙没提到的大小势力,真的没到横着走的时候。
他们要谦虚,他们要谨慎,他们要比以前还小心。
朱元璋抹了把脸,他以为这话应该他来说。
议事出现小插曲,好在问题不算太大,除了朱大帅对手下人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略有些不放心,其他人更看重他们即将到手却还没有到手的从龙之功。
人固有一死,死也要死的有价值,怎么着也得把功劳弄到手再死。
大帅当了开国皇帝,他们在开国之前战死也无妨,大帅要是不争气,他们可能连被史官记下来的可能都没有。
由此可见,大帅必须得争气。
为了他们大家的功劳,从今以后大帅得以身作则,他们要求不高,大帅拿皇帝的规格来要求自己就行。
励精图治、仁厚礼贤、省刑减赋、政治宽和、睦邻安边、勤政爱民、忠厚仁恕……
差不多就这些,不够以后再补。
朱元璋:???
你们有病吧!
老朱快被他们给气笑了,见过不讲理的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要求他有什么用,他还想让手下人清正廉洁和睦相处来一出流芳百世的将相和呢,这群混账做得到吗?
“当然做得到。”徐达挺直腰杆回的理直气壮,大手一挥揽住朱亮祖的肩膀,“你看我们关系多好。”
朱亮祖脸都要绿了,但是这时候也不能说什么,只能咬紧牙关表示他们的关系的确很好。
朱元璋眉头皱成一团,关系不好不用硬装,看看都僵硬成什么样了,“老徐,赶紧给人撒开。”
徐达乐呵呵松手,“我说的没错吧,只要大哥能励精图治仁厚礼贤啥啥啥啥的,我们一定不会拖后腿。”
这话说到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坎里,为了能流传后世,他们肯定不拖后腿。
只要他们听话,大帅肯定不会亏待他们,实在不行就看淡权势利禄,他们也以身作则行了吧。
朱大帅冷笑一声,实在不行?也就是说他们现在就有人贪污受贿?
一个个胜仗没打多少坏毛病学的倒是多,要不是现在是用人之际,他非得全部彻查不可。
有过小想法的都缩着脑袋藏在后面不敢冒头,打定主意回家之后立刻弄个账本主动认错,他们自己认错总好过将来被大帅揪出来。
以前总觉得那么多贪污受贿的不至于倒霉到抓到他们,现在想想侥幸心理不能有,万一神仙私底下给大帅一份贪污受贿名单他们谁都别想跑。
人能防备,神仙怎么防备?
实在不行大帅多给点俸禄也行,他们也不是要滔天的富贵,实在是以前穷日子过怕了。
一群人心里各有想法,直到傍晚才各自回家,晚上回家也没闲着,第二天天不亮就带着之前收的贿赂来帅府排队自首。
只要他们态度够好,大帅看在以往的情面上肯定能网开一面。
至于那些不知道神仙的本事还在偷偷摸摸敛财的家伙,那就只能祝他们好运了。
帅府门前拍起长队,沐青出门的时候吓了一跳,差点以为他们家老爹干了什么事儿惹得麾下将士要造反。
什么情况什么情况,老爹要出师未捷身先死了吗?
排在最前头的陆仲亨赶紧让后面的人排整齐,“别挤别挤,文青小公子要去上学,你们吓着他了。”
沐青有些摸不着头脑,“仲亨哥,你们这是干什么?”
陆仲亨,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因为跟随他们家老爹的时候只有十七岁,所以辈分比其他几位矮了一辈,虽然徐达等人也没比他大多少就是了。
当初朱大帅还只是郭子兴郭大帅麾下的小头目,因为郭大帅和其他几位大帅都在濠州城勾心斗角,他索性回乡募兵发展他自己的亲信,徐达、郭英等人就是那时候过来投靠他的。
陆仲亨也是。
天下大乱,百姓过的水深火热,烧杀抢掠的事情起义军也没少干,不然他们的粮饷哪儿来?
陆仲亨家缩在的存在被乱军洗劫过,他的父母兄弟被饿死,家里只剩下一升麦子,朱元璋招兵路过的时候他以为又是过来洗劫的乱军,于是抱着仅剩的一点麦子躲进草丛里,没想到还是被发现了。
要不是老朱有耐心,估计这狼崽子一样的少年郎能血溅当场,好在老朱脾气好问了一句,“要跟我走吗?”
然后才有了现在这个陆仲亨。
小陆今年刚刚二十岁,之前剿匪平乱随军攻取太平府、集庆府,又跟着徐达攻下诸多郡县,年纪轻轻就被授予左翼统军元帅。
前不久第一次有人给他送礼,他当时只顾得惊喜了,以为人家就是看他年轻有为前途无限特意过来交好,压根儿没往贪污受贿那方面想,昨天被其他人一点拨才意识到收东西不好,所以一大早就赶紧抱着收到的礼过来认罪了。
别人还需要收拾账本什么的,他不需要,因为给他送过礼的只有一个人。
70/91 首页 上一页 68 69 70 71 72 7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