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她嫁给抓周抓到的姐姐(GL百合)——青灯勿念

时间:2023-12-22 09:06:10  作者:青灯勿念
  她家的老宅子属于文物保护单位,所以拆迁时没受影响。
  这座院子选址十分讲究,位于整个村落的最西面,坐北朝南,前面是湖,西面是山,连绵起伏的山脉由西到北将程家大宅半包围起来,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门前有水,寓意财运聚集,山在后面寓意背后有靠山。
  这些都符合风水学上所说的依山傍水。
  祖上是江南人,所以院子的布局仿照京城四合院,而建筑风格更偏向于江南民居。前面几进院子都是一层结构,只有正房是两层小楼,这是遵照房屋前低后高的原则。
  大门口是开阔的粮田,从风水角度来说,宅前开阔,阳气旺盛,寓意欣欣向荣。
  这片粮田足足有万亩之多,再往南就是“南湖”,站在二楼就能看到波光粼粼的湖水,如果往西面看,近处是小溪绕宅而流,远处则是郁郁葱葱的青山。
  这座山的名字叫古灵山,山顶有座百年道观。
  门口这片田,包括古灵山以前都是程青羽家的产业。
  以前和她家同等规模的院子,村里有好几座,后来全部毁于战火。
  将车停在院子门口,程青羽领着师父进屋。
  程奶奶得知孙女回来了,拄着红木拐杖等在正厅门口,专程出来迎接宋砚。
  老太太今年已经八十六岁,满头银发,优雅端庄。
  仔细看的话,程青羽五官长得和奶奶有点像,尤其是肤色。
  程奶奶的母亲是个欧洲人,不过,她除了肤色很白,看着并不像混血儿。
  程奶奶家庭背景可不简单,她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和哥哥曾经都是外交官,特殊时期被划成右派,家破人亡,当年二十出头的她,正在申城读大学,被程青羽的爷爷偷偷接到桃源才逃过一劫。
  此后她隐姓埋名,留在桃源生活。
  其实,这里面还藏着一段朴实的爱情故事。
  程爷爷在和程奶奶结婚之前,有过一次婚姻,他的第一任妻子因为难产,一尸两命。
  他受了很大打击,决定以后不再娶妻。
  后来他冒险去将程奶奶接到桃源,是因为两家交情深厚,他和程奶奶的哥哥是好朋友。
  而程奶奶却对他一见钟情。
  程爷爷认为自己结过一次婚,又年长十岁,配不上她,所以刻意回避。
  两人整整耗了十年才终成眷属。
  父兄平反后,程奶奶也没回过姑苏。
  没几个人知道她是姑苏赫赫有名的邱家大小姐。
 
 
第13章 家族希望
  吃完午饭,程青羽迫不及待跑上楼。
  急着去把仙子画下来。
  她觉得自己这次去申城最大的收获,就是见到沈白君。
  宋砚留在客厅陪程奶奶聊天,顺便商量一下程青羽的成年礼。
  程青羽的五叔和五婶也被叫了过来。
  程氏家族虽然人丁兴旺,但程青羽家在村里没有近亲属,因为她爷爷和爸爸都没有亲兄弟。
  家族里和他们家关系最亲近的就是五叔。
  她们祖孙离乡的十年,房子和田地都是由五叔一家照料。
  五叔名叫程远志,他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走路左腿有些瘸。
  因为身体有残疾,他从小就不受父母待见,几个哥哥也处处排挤他,成年后,婚事一拖再拖,后来还是在程青羽的爷爷资助下才结婚。
  婚后分家,五叔仅仅得到几间破瓦房,房子破的连门窗都没有,后来全靠程青羽家帮衬。
  他们夫妻俩都是知恩图报的人,对待程青羽就像亲生女儿一样。
  五婶名叫张玉芳,是个非常老实善良的人,两家宅子离得近,她没事就过来照顾程奶奶。
  程奶奶打算将孙女的升学宴和成年礼放在同一天办,这样亲戚们也能少跑一趟。
  其实刚回老家那天,她就有宴请乡邻的打算。
  十年前她们祖孙俩离乡太过仓促,没能答谢大家的相助,刚好趁这次机会多办几桌酒席,邀请全村的人过来热闹一番。
  先把具体日子确定下来,才好进行下一步筹备工作。
  几位长辈分工明确,各自开始忙碌。
  程青羽待在画室半天,直到五婶喊她吃晚饭才下楼。
  申城这边,沈白君还没下班,她今天去郊区的医馆坐诊,在外面忙了一天,直到晚饭时间,才回到市区总店。
  换上常服,她去食堂吃饭。
  沈白君自己会做饭,但基本上一天三顿都在食堂吃,因为方便,吃完什么也不用管,回到家里有充足的时间看书。
  中医并不是她的全部,她本科和研究生学的是遗传学,虽然已经毕业,但研究课题并没结束,经常需要去学校的实验室,所以用的是教职工证件。
  食堂阿姨做的菜味道还不错,沈白君选了三个素菜,一小份米饭,找空位置坐下。
  还没等她动筷子,这时,万青端着餐盘来到她面前。
  其他位置都坐满了,只有师姐面前还空着,万青没得选择。
  看到师姐餐盘里全是素菜,她有点不好意思坐下。
  她盘子里装的是红烧肉,鸡翅和大虾,唯一的绿色是莴笋炒肉丝。和沈白君的餐盘形成鲜明对比。
  沈白君抬起头,看到万青圆滚滚的身材,以及堆成小山一样的米饭,觉得这个家伙不是来当学徒,而是专程来干饭的。
  万青见师姐盯着自己看,赶紧将突出的小肚子吸回去,表情有点滑稽。
  沈白君淡淡瞥她一眼,并未说什么,收回视线,继续吃饭。
  万青在她对面位置坐下,拿起筷子就往嘴里塞一块红烧肉,边吃边在心里吐槽道:“师姐不去当道士真可惜,长得这么瘦还吃这么少,还让不让人活啦。”
  万青除了脸长得圆,就连手也是肉肉的,和沈白君骨节分明的手放在一起,胖得尤其突出。
  小时候,妈妈和奶奶总是各种投喂,还一个劲说她不胖,劝她多吃一点。
  于是她越来越胖,现在想减也减不掉。
  每次看到师姐纤细又好看的手,她就立志减肥,但一回到家里就忍不住吃吃吃。
  在家吃饭,她没那么大的心理负担,长辈们恨不能把锅端过来让她吃,还从没人嫌弃她吃的多。
  现在坐到吃饭动作优雅的师姐面前,她感觉自己像个猪。
  她刻意模仿师姐吃饭的动作,开始细嚼慢咽,结果发觉嘴里的红烧肉瞬间就不香了。
  沈白君用余光看了她一眼,觉得她吃饭的样子特别像仓鼠,浑身冒着傻气。
  同样是娃娃脸,毛毛就比万青可爱多了,那个小丫头更具灵气,性格又讨喜。
  毛毛还比万青小几岁呢,有了对比,万青真是蠢透了......
  沈白君吃完餐盘里的食物,正准备离开,万青放下筷子,语气激动地说:“师姐,你知道嘛,青羽竟然是个大画家,她还取了个非常好听的笔名,叫北冥。”
  “听我同学讲,北冥的一幅山水画最低价格三十万!”
  沈白君端坐在位置上,眼神平静的望着万青,心想,这家伙已经磨砺了一年,怎么还是咋咋呼呼的呢,爷爷这是给我留了一个大难题。
  看来医书抄得太少。
  万青还不知道自己大难临头,仍在滔滔不绝:“天啊,我实在太崇拜青羽了!”
  “我要晒多少年草药才能赚到三十万?!”
  “师姐,你说,我现在改行学画还来得及么?”
  问完没等沈白君回答,她又自言自语道:“哎,估计不行,小时候我爸妈对我奉行快乐教育,连个兴趣班也没给我报......”
  沈白君听着觉得头疼,面无表情的打断她:“偶尔做做白日梦有益身心健康,但如果像你这样经常沉浸在白日梦里的人,属于强迫型幻想症。”
  说完,她端起餐盘就走。
  看到师姐走了,万青把吸着的肚子放下来,开始埋头炫饭。
  过了一会,她突然反应过来,师姐刚才话里的意思是骂我有病?
  她并不生气,觉得师姐竟然学会拐弯抹角骂人,真有趣。
  ---
  吃完晚饭,程青羽跟着五婶去村口的广场玩,这里每天晚上都有很多人跳广场舞。
  看到程青羽,不少邻居围过来找她聊天。
  程青羽小时候可以说是全村的团宠,每次只要她出门,邻居们都会争抢着抱她。而且,她还不怕生,谁抱都要。
  现在看到她,大家都觉得她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可爱,特别稀罕她,所以想方设法逗她讲话。
  程青羽能听懂老家话,就是讲得不太标准,在五婶介绍下,她试着用方言和大家打招呼。
  结果,她一开口就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她不太标准的方言,再配上软糯嗓音,讲话听起来奶声奶气的,非常喜感。
  其实她是受了奶奶的影响。
  程奶奶说话带着浓重的江南口音,她又是跟着奶奶学习的方言。
  程青羽虽然不社恐,但被这么多人围观,也会觉得尴尬。
  最最让她感到窘迫的是,这些人都喜欢喊她小名。
  一听到“毛毛”两个字,她就觉得像呼唤宠物。
  她不肯留在广场玩了,和五婶提出要回家。
  五婶只好陪她回去。
  她们离开后,广场上纳凉的人还在讨论关于程青羽的话题。
  明天上午就要公布高考成绩了,程氏家族已经好久没出过考上名牌大学的孩子,他们对程青羽抱有很高期望。
  回到家里,程青羽接着作画,打算全部完成再回房间睡觉。
  关于查分的事,她一点都不紧张。
 
 
第14章 光耀门楣
  凌晨一点多,程青羽终于完成画作,她放下画笔,揉了揉酸疼的胳膊,站在桌前欣赏自己这幅作品。
  只见,沈白君站在花团锦簇的桃树下,薄唇微抿,神色淡然地望向远方,一双漂亮的眼睛里虽然不带情绪,但泛着迷人的光......
  这一次,她如愿将沈白君身上特有的魅力展现到淋漓尽致。
  看了一会,她特意去将那幅旧画拿过来,两幅画这么一对比,就算是个外行人,也能一眼看出高低。
  她新创作的这幅画像,倾注了感情,将人物的内在神韵刻画得鲜活生动,达到形神兼备,画有了灵魂,人物自然就活了。
  沈白君仿佛下一秒就会从画中走出来。
  程青羽非常满意,不枉自己勤学苦练这么多年。
  她用“镇纸”将画压好,打算晾几天再送去装裱。
  翌日早上,她还是七点多起床。
  高考查分时间是上午十点,只剩下两个多小时。
  在公布成绩前的这段时间,应该是所有考生和家长最煎熬的时刻,同学群里话题句句离不开高考。
  程青羽嫌太吵,直接将班级群屏蔽。
  其实,家里几位长辈们还是很紧张的,他们没在程青羽面前表现出来而已。
  程奶奶一大早就给祖宗牌位上香,宋砚留下陪她聊天,两人聊着聊着,话题就聊到高考上,一个比一个紧张。
  五叔今天特意没去干活,他待在自家小院里,一会将准备好的鞭炮拿出来晾晒,一会又把喜糖和红包拿过来数数,既紧张又期待。
  儿子当年参加高考,他都没这么激动。
  所有人都焦急等待查分的那一刻,只有程青羽置身事外。
  吃完早饭,她准备去西面的树林转一圈,这时手机响了。
  电话是班主任打来的。
  她按下接听键,听到老师激动的声音传过来:“青羽,好消息,你总分排名第五......”
  此时距离查分还有一个多小时,而学校那边已经提前得知分数和排名。
  按规定,排名在前二十名的考生,是查不到自己具体排名和成绩的,但部分学校有渠道获取信息。
  班主任报出来的分数,和程青羽自己预估的差不多,所以她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聊了几句,老师再次确认道:“青羽,你真的不考虑京大吗?”
  程青羽先是向老师表达感谢,随后重申自己的选择。
  参加高考前,老师和家里亲戚都劝她留在京城,奶奶刚开始也不同意她回老家。
  其实早在读高一时,她就有回乡的想法,所以重点关注离老家比较近的大学。
  京城再好,对于她和奶奶而言,终究是他乡。
  她知道老人都有落叶归根的想法,虽然奶奶从没在她面前提起过,但她能感受到奶奶对家乡的思念。
  她们祖孙俩相依为命多年,早已习惯彼此的陪伴,谁也离不开谁。
  所以,权衡之后,她决定报考离家乡更近的申大,这样每个周末都能回来照顾奶奶。
  通过回乡这段时间观察,她更加确信自己选择是对的,奶奶精神状态比在京城好很多。
  班主任还是替她感到惋惜,但尊重她的选择。
  程青羽挂掉电话,转身往后院走,去和奶奶她们说一声。
  程奶奶虽然对自家孙女学习成绩有信心,但只要分数没出来,总归心里不踏实。
  现在听到孙女报出的分数,她的心就定了,抬手摸了摸孙女的脑袋,笑容满面道:“好,我宝贝孙女考得好!”
  宋砚特别高兴,当即拿出手机向朋友报喜。
  程奶奶迫不及待想和侄儿媳妇分享喜悦,扬声对前院喊道:“玉芳,你快来!......”
  五婶正在前院的厨房里烧开水,听到老太太叫自己,赶忙放下手里的活,跑过去看看。
  得知侄女考了第五名,五婶比程奶奶还要高兴,立刻打电话回家,通知自家老公一声。
  五婶的电话还没挂断,五叔已经跑了过来,他跑得满头大汗,几句话没讲,又急着回家拿鞭炮,因为高兴,他走路都利索不少。
  五叔跑回家里,觉得自己准备的鞭炮太少了,打算待会再去镇上买些烟花回来,晚上好好庆祝一下。
  喜悦是会传染的,看到长辈们这么高兴,程青羽也不由跟着傻笑。
  想了想,她决定上楼打电话和大姑奶奶她们讲一声。
  大姑奶奶是她爷爷的亲妹妹,在京城时,两家住在同一小区。
  大姑奶奶有两个女儿,程青羽和小姑姑的感情特别好,关系像朋友一样。
  打完电话,程青羽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发呆,她对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充满期待。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