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她突然就想到了沈白君。
似乎在她心里,申城已经等同于沈白君。
楼下几位长辈非常热闹,程奶奶笑呵呵地说:“玉芳啊,不用准备午饭了,待会我们去下馆子!”
五婶笑了笑,回应道:“好勒,我先去看看青亮他爸鞭炮拿过来没有。”说完,她风风火火的走了。
程奶奶和宋砚聊起谢师宴的事,孙女的老师都在京城,谢师宴得单独去那边请。
程家大院门口鞭炮声一响,很快就有人跑过来打听消息,而且,消息传得非常快,几分钟后,几乎全村的人都知道程青羽考上了名牌大学。
对于程氏家族而言,这是荣耀,更是希望。大家纷纷赶去道贺,顺便讨要喜糖,沾沾喜气。
程家大院门口,五叔负责放鞭炮,五婶负责分发喜糖,程青羽被安排派发红包。
那些家里有孩子读书的人,纷纷把自家孩子拽过来见程青羽,要求他们以程青羽为榜样。
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抱着孩子挤到程青羽面前,他笑眯眯地说:“毛毛姑姑,恭喜你金榜题名!”
程家的孩子都是按辈分取名,家谱上早就将辈分排列好,他们是根据祖训中的这几句话来排辈分:山河永固,任重道远,青天明月,为善必昌。
现在家族里已经有“月”字辈的孩子。
程青羽的辈份比较高,村里和她年龄差不多大的人,大部分都应当称呼她“姑姑”。年龄再小一点的,还在读初中和小学的那些孩子,则应当喊她“姑奶奶”。
程青羽听到他这一声“毛毛姑姑”,有种天雷滚滚的感觉。
结果,更尴尬的还在后面。
这个人将怀里的孩子脸转过来,给程青羽看一眼,介绍道:“这是我儿子,程明也。”
说完,他认真教导自家孩子:“明也,这是你毛毛姑奶奶,快点喊,喊完就有红包拿。”
才三岁多的小朋友在爸爸指导下,奶声奶气地喊道:“毛毛姑奶奶。”
程青羽:“.......”
她很想捂脸,为什么要加上“毛毛”呢。
而她的窘迫,引发哄堂大笑。
他们看热闹不嫌事大,故意喊道:“毛毛姑姑,我们也要红包。”
这帮三四十岁的大人喊声刚落下,一帮小孩子跟着喊:“毛毛姑奶奶,我们也要红包。”喊完,他们个个伸着手讨要红包。
无论程青羽怎么纠正,这帮熊孩子就是记不住,转脸又喊她“毛毛姑奶奶”。
程青羽看着这些身高比她还要高的“孙子”辈,心情格外复杂。
她决定暑假期间好好锻练,争取能在开学之前长高一点。
程家大院门口的人越来越多,非常热闹。
程奶奶看着这一幕,想起很多往事,家里上一次这么热闹,还是毛毛过周岁生日那天。
十点钟一到,程青羽赶紧跑回楼上查分。
她不慌不忙地登陆网站,输入信息,等了几秒,屏幕上出现一行字:祝贺你高考取得全市前20名的优异成绩!
看完,她退出网站。
后天才填报志愿,接下来也没什么要紧的事,所以她很淡定。
而此时,同学群里已经沸腾了,大家都在发自己的成绩。
第15章 别人家的孩子
班级群里大部分人都报完分数,只有程青羽一直没说话,大家特别好奇学霸到底考了多少分。
班上有好几个同学给程青羽打电话,但没人打通,一直处于通话中。
有位同学在群里发表猜测:青羽这么久没冒泡,会不会是发挥失常?
另一人附和道:是啊,如果考得好,肯定早就出来报喜了。
班主任看完消息,直接将程青羽的总分发到群里。
群里短暂沉默几秒,紧接着像炸锅一样,各种表情包齐飞,似乎一个比一个激动。
他们觉得程青羽就是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总分竟然比班级平均分整整高出200分。
之前猜测程青羽发挥失常的同学感叹道:“卧槽,她考得这么好,怎么还能这么低调呢?”
另一个同学开玩笑说:“要是我考这么好,我爸妈肯定早就给我挂上大红花,拉出去游街了!”
......
同学们羡慕完程青羽,开始猜测她会选哪所大学,以她的成绩,绝对是所有名校的争抢对象,根本不用烦心。
哪像我们,这点分数人家根本看不上。
哎,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还是先查查投哪所大学更稳当吧。
程青羽确实接到好几所大学招生老师打来的电话,而申大的招生老师更加积极,他和程青羽约定好,后天到她家里,帮她一起填写志愿。
程家大院里人来人往,全是来道贺的邻居,而这一热闹,饭店是去不成了,总不能把人赶走。
五婶招呼完客人,赶紧去厨房准备午饭。
申城这边,沈白君趁午休时间回父母家拿东西,刚准备上楼就被妈妈叫住。
蒋谨瑜正愁没人分享喜悦呢,小跑过去,一把抓住女儿的胳膊,神情激动道:“小白,你知道青羽考了多少分吗?”
沈白君先将胳膊抽回来,神色淡淡的看了妈妈一眼:“多少分?”
蒋谨瑜也不再卖关子,语气里充满骄傲:“720分,怎么样?小丫头厉害吧?!考了全市第五名呢.......”
沈白君并不意外,毛毛从小就很聪明。
她在想,送什么礼物给毛毛合适呢?
要准备一件既不会太贵重又有意义的礼物才行。
太贵重会显得突兀。
想到这里,沈白君抬腿往楼梯上走,态度显得漫不经心:“妈,我回房间拿点东西。”
蒋谨瑜见她表现这么冷淡,既好气又无奈,瞪着沈白君的背影,吐槽道:“青羽还喊你姐姐呢,有你这么当姐姐的嘛?!”
“人家孩子考得这么好,连你一个笑容也不配得到?......”
沈白君连头也没回,身影很快就消失在楼梯拐角处。
蒋谨瑜拿自家这个闷蛋没辙,气呼呼的坐回沙发上,给朋友打电话,找他们商量去青羽家的事。
几分钟后,沈白君拎着包下楼,恰好听到妈妈讲电话,她放轻脚步往下走。
蒋谨瑜笑吟吟道:“老王头,那我们就先这么说定啦,到那天你开车过来接下我,我懒得自己开车了......”
沈白君走到妈妈面前,压低声音道:“妈,到时我送你去桃源。”
蒋谨瑜一愣,抬起头,用诧异的眼神盯着女儿看,以为自己出现幻听。
这个闷蛋刚才说什么?她送我去桃源?
沈白君用平静的语气复述一遍:“不用叫别人来接,到时我开车送你。”
蒋谨瑜终于回过神,先对电话那头的王老师说:“老王,不用你来接我了,我女儿说送我过去。”
她挂断电话,再次打量起自家女儿,确认道:“你的意思是说,你和我一起去参加青羽的升学宴?”
沈白君微微点下头。
蒋谨瑜脸上扬起一抹大大的笑容,语气里满是欣慰:“总算有点做姐姐的样子!”
“我约了服装设计师,后天去店里定做裙子,你也一块去吧?”
沈白君嗯了一声,并未拒绝。
蒋谨瑜这下更加高兴,觉得这家伙比以前顺眼多了。
---
吃完晚饭,程青羽的几位族叔和婶婶来到程家大院,同行的还有程青羽的太爷爷。
他们白天在外面忙事情,晚上才得空过来。
程老太爷虚岁九十九,今年秋天就要过百岁大寿,他非常重视程青羽的升学宴,特意将当村长的孙子也喊过来。
程奶奶将他们一行人请到位于三进院子的会客厅。
这间屋子专门用于会客,宽敞气派,几乎所有家具都是古董。
程奶奶在上首的太师椅上坐下。
等她坐好,其他人才依次落座。
程青羽去帮长辈们倒茶,之后在角落一张椅子上坐好。
程老太爷用充满赞许的眼神看着程青羽,先是狠狠夸了她几句,随后对孙子说道:“远虑,毛毛的升学宴一定要办得隆重。你大娘身体不好,不方便张罗,这事由你来牵头操办。”
“我们程氏祠堂的正门已经十几年没打开过,等毛毛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必须把全村老少集中到祠堂门口,还得将锣鼓队请来......”
现任村长名叫程远虑,今年五十出头,在家里排行老三,程青羽喊他三叔。
听到爷爷嘱咐,他恭敬答应。
程氏家族之所以这么重视程青羽的升学宴,除了激励家族里的孩子好好学习,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
当年“划成分”,使得家族所有孩子都失去考大学的资格。
此后几十年,程氏家族一蹶不振,大部分人都放弃读书,另谋生路。
程青羽的爸爸学习成绩非常好,但因为富农身份,高中毕业后没有资格参加高考。这是压在心里多年的遗憾,所以,程奶奶非常重视孙女的升学宴。
经过商量,升学宴定在中午,成年礼放在晚上。
程三叔初步算下村里人数,中午大概要四十多桌,村里的大礼堂能摆下,到时提前联系镇上承办酒席的饭店,定好菜式让他们报价就行。
小孩子的生日,不适合大操大办,程奶奶决定只邀请家族里长辈,晚上大概四桌人。
程奶奶嘱咐道:“远虑,中午的酒菜按最高规格预定,晚上的菜我另外找市里的酒店订。另外,你帮忙转达全村老少,我们不收礼金,也不收礼物,人到就行。”
聊完升学宴的事,众人一改之前的喜悦,突然沉默。
程老太爷一行人过来,要商量的第二件事和程青羽的父母有关。
十周年祭是大事,马虎不得。
来之前大家商量好的,但到了她们祖孙俩面前,一时僵持住,谁都不想先开口。
程奶奶淡淡笑了笑,率先打破沉默:“趁着老太爷也在,我有件事要和大家商量。”
“再过十几天就是毛毛她爸妈和爷爷的忌日。”
“这十年,我和毛毛都在京城没回来,没给他们办过一次像样的忌日。”
“毛毛不懂老家的风俗,我身体又不太好,这事只能拜托给你们......”
程奶奶说完看向几位侄儿和侄媳,能主动过来的,都不是外人,所以她说话也不用顾虑什么。
程三叔表态道:“大娘,我和爷爷他们过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您放心吧,交给我们来办。”
另一位族叔接话说:“是呀,都是自家人,您不用和我们客气,这是我们应当做的。”
“前几天我还和老太爷说过,毛毛马上就成年了,是应当给她父母好好办一办。”
程青羽听得很认真,在她看来,这件事远比她的升学宴重要,之前奶奶一直没提,她也不敢问,怕惹奶奶伤心。
奶奶现在主动提出来办周年祭,她悄悄松了一口气。
祭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最终由程老太爷拍板,确定每家负责什么。
事情安排好,众人各自回家。
程青羽扶着奶奶回到正房的客厅,在奶奶指导下,她先给祖宗牌位上香磕头,随后又分别给父母和爷爷的牌位磕头。
就是一种情感寄托罢了。
照顾奶奶睡下,程青羽回到自己房间,给小姑姑秦翊打电话,撒娇道:“小姑姑,我现在有时间了,你教我长高方法吧。”
秦翊刚从警局回来,听到小侄女娇憨的声音,冷峻的脸上不由扬起一抹笑容,语气中透着不自觉的宠溺:“好,姑姑过几天休假去桃源看你,给你多带些健身器材。”
第16章 她本该无忧无虑
填报完志愿,程青羽将家里的书籍整理造册,从中选出几本珍品,打算抄写一份留在家里收藏,原版捐给博物馆,那里存放环境更好。
抄书的过程相当于阅读了一遍,同时又达到练习书法的目的,沉浸其中,日子过得特别快。
明天就是父母及爷爷的忌日,程青羽没待在书房,一大早就下楼和奶奶一起折纸钱。
桃源祭祀用的纸钱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样,并不是直接烧冥币,而是买金色箔纸回来,手工折成元宝的形状。
程家大院里今天人特别多,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大家分工明确,井然有序。
现在正是暑假,家族里的青壮年今天几乎全部过来帮忙,大概这就是家族存在的意义,无论平时关系远近,一旦谁家遇到事情,大家能自发团结起来。
五叔带人将院子西面的空地平整好,方便明天客人停车。
忙到傍晚,他们不肯留下吃饭,各自回家。
程青羽站在院子门口向东面张望,等了十几分钟,终于看到一辆黑色越野车出现在村口。
她用力对着那边挥了挥手。
汽车在她面前停下,从副驾驶位置下来一个年轻女人,她个子很高,五官冷俊,给人一种凌厉感,尤其是眼睛,但看到程青羽的刹那,她眼神和表情不由柔和下来。
程青羽扑上去搂住她的腰,撒娇道:“小姑姑,你怎么现在才来呀,我等了好久。”
秦翊摘下棒球帽,将帽子反扣到程青羽头上,开玩笑道:“因为不是我开的车呀,谁让你大姑姑是个天生的慢性子呢。”
程青羽仰脸望着她笑。
这时后排的车门被推开,下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她五官和秦翊很像,但表情比秦翊还要严肃,一看就是个不苟言笑的人。
程大姑奶奶退休前是名街道干部。
她也是在程青羽之前,家族里唯一的名牌大学生,当年因为哥哥是烈士,她受到国家优待,被送到京城读大学,毕业后就留在那边生活。
她的丈夫是缉毒警察,四十年前因公牺牲,当时小女儿还在她肚子里。
看到拥抱在一起的姑侄俩,程大姑奶奶眼底满是笑意,但故意板着脸嗔道:“程毛毛,你个小没良心的,眼睛里只有你小姑姑一个人吗?”
8/108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